付費限定

二〇七:「陽明病」,若「中寒」,不能食,小便不利,手足濈濈然汗出,此欲作「固瘕」,必大便初鞕後溏,所以然者,以胃中冷..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二〇七:「陽明病」,若「中寒」,不能食,小便不利,手足濈濈然汗出,此欲作「固瘕」,必大便初鞕後溏,所以然者,以胃中冷,水谷不別故也。
「陽明病,若「中寒」,不能食」,陽明中寒,代表腸胃已經不能蠕動了,因為胃火太弱,太冷了,食物、水都停在胃中無法消化往下走,「小便不利」,寒濕下注阻滯三焦水道,加上腸胃已經沒有消化的功能,津液、水的源頭沒了,小便自然就沒了,「手足濈濈然汗出」,為何會多加一個「手足」,只剩下手足會容易出汗,而非全身性的流汗,這是津液很少、胃氣不足,腸胃虛寒的特徵,寒濕在裡迫使浮陽外溢而外陽(虛熱)內陰(寒濕)。這種人考試緊張時,容易冒頭汗、流手汗,陽一出去就回不來了,可以用「桂枝加龍骨牡蠣湯」加減,將陽收斂回來,「此欲作固瘕,必大便初鞕後溏」,固瘕就是頑固的下利(俗稱白痢),大腸經氣血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655 字、0 則留言,僅發佈於張仲景的中醫經方世界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經方,中醫行醫濟世的寶典,被歷代名醫尊為救世經典之方,傷寒與金匱是漢朝張仲景集大成之作。但由於時空背景的不同,導致這千年偉大的醫學知識,被世人所淡忘。倪海夏先生,本世紀最偉大的經方家,窮盡畢生精力,以淺顯易懂的文字將古代的智慧解密。而今師已仙逝,雖無法再見其風華典範,但傳承中醫的精神,卻永遠深留筆者內心,不斷前行。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陽明中風」,中風的意思指的是有太陽表熱,「口苦,咽乾」,這是因為陽明燥熱,迫使膽汁無法進入十二指腸,反逆入血分而口苦,津液不足而咽乾,「腹滿」,宿食堆積在腸道中,「微喘」,肺的津液不足時會喘,正常陽氣上升、陰氣下降,如果陰陽循環不通時,肺氣不舒,毛孔閉遏,就會有喘的現象,「發熱,惡寒,脈浮而緊」,
「傷寒轉系陽明者」,太陽病沒治好,病邪傳經到陽明的人,「其人濈然微汗出也」,病傳經到陽明後,腸胃的津液被快速消耗,腸子裡面有灶屎,灶屎會產生實熱,熱會消耗津液透過流汗來散熱,這是全身性的流汗,如果只有手心、腳掌有出汗,這是胃虛,胃陽不足,脾主四肢,胃氣不足時出來的時後會先到四肢去,但是卻無法再次回到
二〇三:「傷寒」脈浮而緩,手足自溫者,是謂繫在「太陰」;「太陰」者,身當發黃;若小便自利者,不能發黃;至七八日,大便鞕者,為「陽明」病也。 「傷寒脈浮而緩,手足自溫者」,一般來說傷寒的脈是浮緊的脈,而浮脈代表病在表,緩脈雖然是一息四至,但是跳起來比較弛緩鬆懈,代表腸胃比較虛弱,食慾不佳,雖有表證但是
「傷寒發熱、無汗,嘔不能食」,腸胃較弱的人得到太陽證,會出現嘔而不欲食,不想吃東西(但還是吃得下),因爲寒束住肌表造成脾陽不宣,心下素有水飲而嘔;而陽明證患者是嘔不能食,吃不下東西,因為腸胃津液傷到了,宿食不能下行而不斷堆積在消化道中,「而反汗出濈濈然者」,一般桂枝湯證患者是不會流大汗的,所以用「反
「傷寒二日」,二日,就是二候,差不多是十四天,「陽明脈大」,一般來說太陽病沒有治好,七天之後就會開始傳經,此時摸到的脈都是很大很扎實,力量很強,彈起來很強,脈形比較大,這是實證的脈(實熱),而「癆脈」也很大,但是用力按下去卻是空空軟軟的,這是虛證的脈(虛熱)。而少陰證的脈是微細的脈,因為裡寒盛,脈管
發汗發太過了,結果病從太陽證轉到陽明證去了,這是太陽陽明,或是發汗沒發透,造成只有部分病邪發掉了,仍有部分病邪在表造成身熱不斷,不停流汗散熱病卻不解,腸胃津液日漸受損而轉成陽明證。所以開汗劑時,過與不及都是不恰當的。倪氏曰:麻黃湯、葛根湯要開得恰到好,不傷到津液又把濾過性病毒排掉,如果怕開不準,可以
「陽明中風」,中風的意思指的是有太陽表熱,「口苦,咽乾」,這是因為陽明燥熱,迫使膽汁無法進入十二指腸,反逆入血分而口苦,津液不足而咽乾,「腹滿」,宿食堆積在腸道中,「微喘」,肺的津液不足時會喘,正常陽氣上升、陰氣下降,如果陰陽循環不通時,肺氣不舒,毛孔閉遏,就會有喘的現象,「發熱,惡寒,脈浮而緊」,
「傷寒轉系陽明者」,太陽病沒治好,病邪傳經到陽明的人,「其人濈然微汗出也」,病傳經到陽明後,腸胃的津液被快速消耗,腸子裡面有灶屎,灶屎會產生實熱,熱會消耗津液透過流汗來散熱,這是全身性的流汗,如果只有手心、腳掌有出汗,這是胃虛,胃陽不足,脾主四肢,胃氣不足時出來的時後會先到四肢去,但是卻無法再次回到
二〇三:「傷寒」脈浮而緩,手足自溫者,是謂繫在「太陰」;「太陰」者,身當發黃;若小便自利者,不能發黃;至七八日,大便鞕者,為「陽明」病也。 「傷寒脈浮而緩,手足自溫者」,一般來說傷寒的脈是浮緊的脈,而浮脈代表病在表,緩脈雖然是一息四至,但是跳起來比較弛緩鬆懈,代表腸胃比較虛弱,食慾不佳,雖有表證但是
「傷寒發熱、無汗,嘔不能食」,腸胃較弱的人得到太陽證,會出現嘔而不欲食,不想吃東西(但還是吃得下),因爲寒束住肌表造成脾陽不宣,心下素有水飲而嘔;而陽明證患者是嘔不能食,吃不下東西,因為腸胃津液傷到了,宿食不能下行而不斷堆積在消化道中,「而反汗出濈濈然者」,一般桂枝湯證患者是不會流大汗的,所以用「反
「傷寒二日」,二日,就是二候,差不多是十四天,「陽明脈大」,一般來說太陽病沒有治好,七天之後就會開始傳經,此時摸到的脈都是很大很扎實,力量很強,彈起來很強,脈形比較大,這是實證的脈(實熱),而「癆脈」也很大,但是用力按下去卻是空空軟軟的,這是虛證的脈(虛熱)。而少陰證的脈是微細的脈,因為裡寒盛,脈管
發汗發太過了,結果病從太陽證轉到陽明證去了,這是太陽陽明,或是發汗沒發透,造成只有部分病邪發掉了,仍有部分病邪在表造成身熱不斷,不停流汗散熱病卻不解,腸胃津液日漸受損而轉成陽明證。所以開汗劑時,過與不及都是不恰當的。倪氏曰:麻黃湯、葛根湯要開得恰到好,不傷到津液又把濾過性病毒排掉,如果怕開不準,可以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是否容易有腰腿酸軟無力或麻痹酸痛、胃脹胃酸消化不良、女性痛經血塊白帶增多、性冷感、夜尿頻、失眠、氣短少氣氣喘乏力心悸心慌、腹瀉大便不成形、男性不舉陽痿早洩性功能障礙、浮腫肥胖大肚腩等?那就要避免或儘量減少以下飲食。 寒濕飲食:生冷涼拌菜、高麗菜、芹菜、苦瓜、蠶豆菜、白蘿蔔、蓮藕、綠豆、筧菜
脹氣、胃食道逆流、腸躁症、消化不良都會影響睡眠,尤其在晚上20點之後,較晚進食、吃得比較甜、油膩,都會造成消化問題,進而影響到睡眠。 脹氣、消化不良的人,會需要比較長的時間才會入睡,並且晚上比較容易醒來,晚睡加上睡不好,白天自然也會感到比較疲累。 人體90%血清素都是從「腸胃細胞」生成,而血
謝謝病人的飲料與紅豆湯 感恩 ------------- 減肥不敢吃白飯造成便秘嚴重 減肥飲食失衡,不吃米飯,過度以蔬果當主食,可能引發「嚴重便秘」 白飯有益氣生津作用,能補充腸道水份,讓身體較不易便秘。 建議胃炎、胃食道逆流、消化不良、經常脹氣、便秘、腹瀉等胃病族群,每天至少吃1.
飲水不足: 一旦水喝的少,自然腸道內殘留的水分就少,糞便也就變得乾燥堅硬。 食物攝取不足: 由於飲食的精緻化、吃太少、過度減肥、纖維食物吃不足,都會造成便秘。 情緒因素: 緊張、壓力或憂愁、思慮過度的人,壓力會使腸道肌肉緊張,長期處在高壓緊張的環境導致便祕。 運動不足: 長期久坐,
  早年腸胃功能失調,常常拉肚子,經過多年的探索和調養,身體逐漸展現正常的吸收力。成長過程中,記憶所及,處理腹瀉的藥品,不外乎「暮蒂納斯」、「正露丸」、以及「張國周強胃散」。 但光是吃要無法解決腸胃問題。年輕時期,喜歡冰品和油炸食物,只要下肚,便常常跑廁所。後來慢慢遠離,腸胃才得以改善。但有
溼氣重症狀: 頭常覺得重重的,老是覺得昏昏沉沉的 身體痠痛、無力 全身乏力,提不起勁 水腫,主要在肚子、大腿、小腿 易胖體質 西醫健康檢查發現有脂肪肝或高血脂問題 一直想睡,睡很多卻還是睡不飽 口水多、痰多 腸胃消化差,肚子容易脹、打嗝、放屁 大便軟,容易粘馬桶 皮膚濕疹
Thumbnail
腸胃不佳,常見症狀如消化不良、腹瀉等,使人感到極不舒適。 中醫理論認為,腸胃問題多因脾胃虛弱、濕熱內蘊或飲食不節導致。 改善這些症狀,可以透過調整飲食和生活方式,同時,使用適當的中藥材也能達到良好效果。 中醫推薦的兩種藥材,對於腸胃不適有顯著改善效果: 1. **山楂(Shān Zhā)
Thumbnail
  依照李宜霖醫師的說法,便秘是指三天以上都沒有上大號。他認為吃些中醫所謂涼性的水果,例如火龍果或木瓜,還是奇異果之類的,可以幫助排便。而使用瀉藥一樣會有依賴性,不能常吃,不然會越吃越沒效。說到月光的排便其實不是很規律,有可能一時超過三天沒有,也有可能每天都有,是希望能夠一到兩天就能上一次
Thumbnail
腸躁症是什麼?中藥、飲食禁忌全攻略! 如果你經常感到胸悶、心口灼熱、腹部脹氣和消化不良,這可能是由於胃食道逆流引起的。有時候你可能會經歷腹瀉、便秘和反覆的腹痛,儘管多次就醫卻無法找出問題所在,這可能是腸躁症的表現。 腸躁症的症狀因人而異,常見的症狀包括腹瀉、便秘和脹氣等。
Thumbnail
是否容易有腰腿酸軟無力或麻痹酸痛、胃脹胃酸消化不良、女性痛經血塊白帶增多、性冷感、夜尿頻、失眠、氣短少氣氣喘乏力心悸心慌、腹瀉大便不成形、男性不舉陽痿早洩性功能障礙、浮腫肥胖大肚腩等?那就要避免或儘量減少以下飲食。 寒濕飲食:生冷涼拌菜、高麗菜、芹菜、苦瓜、蠶豆菜、白蘿蔔、蓮藕、綠豆、筧菜
脹氣、胃食道逆流、腸躁症、消化不良都會影響睡眠,尤其在晚上20點之後,較晚進食、吃得比較甜、油膩,都會造成消化問題,進而影響到睡眠。 脹氣、消化不良的人,會需要比較長的時間才會入睡,並且晚上比較容易醒來,晚睡加上睡不好,白天自然也會感到比較疲累。 人體90%血清素都是從「腸胃細胞」生成,而血
謝謝病人的飲料與紅豆湯 感恩 ------------- 減肥不敢吃白飯造成便秘嚴重 減肥飲食失衡,不吃米飯,過度以蔬果當主食,可能引發「嚴重便秘」 白飯有益氣生津作用,能補充腸道水份,讓身體較不易便秘。 建議胃炎、胃食道逆流、消化不良、經常脹氣、便秘、腹瀉等胃病族群,每天至少吃1.
飲水不足: 一旦水喝的少,自然腸道內殘留的水分就少,糞便也就變得乾燥堅硬。 食物攝取不足: 由於飲食的精緻化、吃太少、過度減肥、纖維食物吃不足,都會造成便秘。 情緒因素: 緊張、壓力或憂愁、思慮過度的人,壓力會使腸道肌肉緊張,長期處在高壓緊張的環境導致便祕。 運動不足: 長期久坐,
  早年腸胃功能失調,常常拉肚子,經過多年的探索和調養,身體逐漸展現正常的吸收力。成長過程中,記憶所及,處理腹瀉的藥品,不外乎「暮蒂納斯」、「正露丸」、以及「張國周強胃散」。 但光是吃要無法解決腸胃問題。年輕時期,喜歡冰品和油炸食物,只要下肚,便常常跑廁所。後來慢慢遠離,腸胃才得以改善。但有
溼氣重症狀: 頭常覺得重重的,老是覺得昏昏沉沉的 身體痠痛、無力 全身乏力,提不起勁 水腫,主要在肚子、大腿、小腿 易胖體質 西醫健康檢查發現有脂肪肝或高血脂問題 一直想睡,睡很多卻還是睡不飽 口水多、痰多 腸胃消化差,肚子容易脹、打嗝、放屁 大便軟,容易粘馬桶 皮膚濕疹
Thumbnail
腸胃不佳,常見症狀如消化不良、腹瀉等,使人感到極不舒適。 中醫理論認為,腸胃問題多因脾胃虛弱、濕熱內蘊或飲食不節導致。 改善這些症狀,可以透過調整飲食和生活方式,同時,使用適當的中藥材也能達到良好效果。 中醫推薦的兩種藥材,對於腸胃不適有顯著改善效果: 1. **山楂(Shān Zhā)
Thumbnail
  依照李宜霖醫師的說法,便秘是指三天以上都沒有上大號。他認為吃些中醫所謂涼性的水果,例如火龍果或木瓜,還是奇異果之類的,可以幫助排便。而使用瀉藥一樣會有依賴性,不能常吃,不然會越吃越沒效。說到月光的排便其實不是很規律,有可能一時超過三天沒有,也有可能每天都有,是希望能夠一到兩天就能上一次
Thumbnail
腸躁症是什麼?中藥、飲食禁忌全攻略! 如果你經常感到胸悶、心口灼熱、腹部脹氣和消化不良,這可能是由於胃食道逆流引起的。有時候你可能會經歷腹瀉、便秘和反覆的腹痛,儘管多次就醫卻無法找出問題所在,這可能是腸躁症的表現。 腸躁症的症狀因人而異,常見的症狀包括腹瀉、便秘和脹氣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