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訴我,你受了什麼苦》:老女人的不奇幻童話之旅,想要改變,你得先活過一遍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為什麼西格麗德.努涅斯(1951-)在遲暮之年所書寫的作品,談及生老病死,甚至有些老調的議題,卻能夠在此時脫俗而出,擊中我的心?
《告訴我,你受了什麼苦》出版之前,她的第七本小說《摯友》獲得2018年美國國家圖書獎肯定,才總算是真正受到廣大讀者注目,台灣也如是。西格麗德.努涅斯的書寫關懷是龐大的,至少從《摯友》到《告訴我,你受了什麼苦》,她談的不是一則故事,她旁徵博引而又引線貫穿整個故事情節的,才是她真正想談的──關於文學的創作與閱讀,關於生死,關於整個生命的愛恨嗔癡,是青春與衰老,那不可避免的,是必須活過一次才能完整死去的生命。
生命,真的能簡單了當以歸納簡化各種關係的生成嗎?
痛苦,真的能感同身受而不僅止於旁觀他人之痛苦嗎?
書寫,真的能寫出重要的事來撫慰受挫不已的讀者嗎?
在眾聲喧囂的自媒體大量占滿每個人生活版面的此時此刻,她的文字反而顯露一種不求討喜的安靜與內斂,不迎合世俗的態度反而讓簡練文字更顯鮮明。年長的她以孤絕而堅定的處世哲學,醒覺觀察現世人間的苦痛與寂寞。孤身一人,生命的自始自終,而她試圖詮釋而又可能全然失敗的無止盡辯證之旅,便是人生這一場習得無助,所以,她努力保持幽默感,面對哀悼。
所以,你受了什麼苦?

第一部:旁觀他人之苦痛

故事從探訪病友開始,以陪伴作結,依循著西格麗德.努涅斯提供的線索推敲真相的全貌。饒富趣味的是,其中同時穿插一本虛構的推理小說,隱隱呼應著她堆疊許多看似毫不相關但隱隱關聯的對話、奇聞、軼事、閒談,讓讀者自行拼湊出應該了解的真相:關於苦痛的真相。
真相無法用一場傲慢的演講說服讀者。若以全知觀點的權威佈道,唯一人類要脫離苦海的方法,只能從現在開始積陰德:學習如何請求寬恕。若是如此,這故事還沒開始就結束了,她坐在觀眾席最後一排,也能看見這故事被丟進垃圾桶,她不應是旁觀者,而是全程與人類共存亡的一員。
所以她開始說起一個個悲傷的故事,這些故事之所以悲傷,是因為苦痛蔓延在顯而易見卻被視而不見:失能的家庭、失德的愛情、失去青春的女人,而這些故事的敘述與聆聽之間,讓苦痛現形,讓罹癌好友的苦痛不顯尖銳刻薄:
大家面對癌症的唯一方法,她說,似乎就是把它變成英雄故事。活下來的人就是英雄,扣掉小孩不算,因為活下來的小孩是超級英雄……有些最廢的廢話還是癌友社群說的咧——把你的癌症當作上天的禮物、性靈成長的機會(一四九頁)
只想要「好死」,卻顯得逆游,兩位好友面對死亡的旅程,終於展開,而保證充滿樂趣。西格麗德.努涅斯打算以幽默的態度回應,真相是:女人的故事往往是悲傷的故事,不論是否符合世人的喜好,一群女人的故事,就是世界。

第二部:感受他人之苦痛

世上有兩種人——一種是看見別人受苦,想到這也有可能發生在我身上;另一種人則是想,這絕對不會發生在我身上。第一種人幫我們熬過苦難;第二種人令我們飽受煎熬。(一八六頁)
讀者諸君是否在讀到這個段落時心裡微微一驚,擔心自己曾經犯過落井下石的低級玩笑?在陪伴的過程中,彷彿能夠轉移好友苦痛到自身情境,兩個女子以度假的美好偽裝了真正的目的,而再從死談回生,一旦出生就別無選擇必經無數痛苦,例如年老、疾病、死亡。西格麗德.努涅斯是當下厭世憤青嗎?或許曾經是,但現在的她,卻因時間而長出智慧去面對這些苦痛,而再次的用幾場荒謬的鬧劇結束這一回合:只是想要在某個宜人的夏夜、風景優美的小鎮、舒適的房子中優雅美好的死亡,到底有多難?
真相是:人生不是推理小說,不需要百轉千迴的伏筆與大感意外的結局,人生反而像是童話,不論說教意味多濃厚,幾種公式簡化得一目了然,但人性的糾結與掙扎,都因真實而成經典。

第三部:書寫苦痛的意義

故事的最後,西格麗德.努涅斯以身為作者的她以及自述者「我」兩種角度討論起書寫的意義。書中的「我」本想將這一切寫成日記記錄下來,但動筆前「我」已明白:
不管我最後寫出來的是什麼,最多也不過是旁枝末節,真正的重點則在我身邊一閃即逝,像門一打開就溜出去的貓,你卻連牠原本在哪兒都沒看到。我們口口聲聲說要「找到對的字」,卻永遠找不到對的字形容最重要的事。(二四一頁)
而更進一步的想,語言能夠造假、失真、空洞與避而不見真相,語言是人與人理解的最後一道橋梁若此斷裂,人類的許多苦難正由此而來。如同西格麗德.努涅斯書中特別劃出重點想讓讀者讀到的,正是一個個悲傷的故事讓生命不再只有迎合世人的樣貌,可以乖僻可以孤傲,可以理直氣壯的試圖重新搭起理解與傾聽的橋樑,可以重新掌握人性的掙扎,那就會永久流傳下去,就像童話故事一樣,透過老女人的口述而流傳下去。老與女人的集合,成為智慧的力量。
這不是陪伴摯友苦痛的個人故事,更像是一個悲傷民間故事集,死亡或許是所有一切的終點,卡夫卡認為,生命的意義在於它會停止,卡謬認為,生命的意義則是為了不自殺而做的一切,而西格麗德.努涅斯認為生命的意義,是關於愛和榮譽和憐憫和自尊和同情和犧牲的故事,而重要的是:
若我失敗了又如何。(二七八頁)
西格麗德.努涅斯時而詼諧、時而酸言、時而難搞、時而真摯的祝福讀者,被迫活在這個世界上的我們,都要活得像個童話,即使人生戲路老套,但歷久彌新,而不要活得像個推理小說,因為,生命的真相不會只有一個。
27會員
119內容數
單純閱讀,馬力的私房景點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馬力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通常想到未來世界,一定會與科技脫離不了關係,為了要架構未來的世界,必須先設想生活上的差異,「科技」是最容易比較的,寫出二十世紀跟二十二世紀的人的差異?先想像未來人使用的科技產品、居住的環境、生活的家屋吧;而如何寫出他們的相同?同樣擁有的愛恨嗔癡,同樣有的恐懼與同情,是不會因時空錯置而消失的人性。 艾
前一陣子,把史卡德最後的幾部作品:《蝙蝠俠的幫手》、《烈酒一滴》、《聚散有時》看完,我可以理解硬漢史卡德受到一幫熟男讀者歡迎的理由,完全理解:
陳列以生命經驗作詩歌,用近十年歲月,寫一段年輕時無端捲入牢獄之災的追憶,娓娓道來的,更是一段被迫捲入台灣歷史洪流的生命史。
我的身體是一座牢籠,我的身體是我給自己打造的牢籠。 我還在摸索打開牢籠的方法,二十多年來,我一直在尋找逃脫這座牢籠的方法。
若可以在不久的未來,看見散落各地的「會上錯菜的餐廳」、「會上錯飲料的咖啡店」等接納病友服務的工作場,對生活不便者多一些包容與同理心,面對他們可能會犯的錯誤與困難,放下成見與指責,重新認識自己與他人的新關係—這些小事,當然也沒關係了!
在英國電視劇《新世紀福爾摩斯》第四季第二集〈躺著的偵探〉中,曾提到另一個福爾摩斯,惡名昭彰的美國連環殺手H.H Holmes: H.H Holmes最愛死人了,他製造了大量屍體,他是連環殺手,在芝加哥博覽會期間很活躍,你知道他幹了什麼好事嗎? 讓我們先回到十九世紀末,柯南道爾創造Sherlock
通常想到未來世界,一定會與科技脫離不了關係,為了要架構未來的世界,必須先設想生活上的差異,「科技」是最容易比較的,寫出二十世紀跟二十二世紀的人的差異?先想像未來人使用的科技產品、居住的環境、生活的家屋吧;而如何寫出他們的相同?同樣擁有的愛恨嗔癡,同樣有的恐懼與同情,是不會因時空錯置而消失的人性。 艾
前一陣子,把史卡德最後的幾部作品:《蝙蝠俠的幫手》、《烈酒一滴》、《聚散有時》看完,我可以理解硬漢史卡德受到一幫熟男讀者歡迎的理由,完全理解:
陳列以生命經驗作詩歌,用近十年歲月,寫一段年輕時無端捲入牢獄之災的追憶,娓娓道來的,更是一段被迫捲入台灣歷史洪流的生命史。
我的身體是一座牢籠,我的身體是我給自己打造的牢籠。 我還在摸索打開牢籠的方法,二十多年來,我一直在尋找逃脫這座牢籠的方法。
若可以在不久的未來,看見散落各地的「會上錯菜的餐廳」、「會上錯飲料的咖啡店」等接納病友服務的工作場,對生活不便者多一些包容與同理心,面對他們可能會犯的錯誤與困難,放下成見與指責,重新認識自己與他人的新關係—這些小事,當然也沒關係了!
在英國電視劇《新世紀福爾摩斯》第四季第二集〈躺著的偵探〉中,曾提到另一個福爾摩斯,惡名昭彰的美國連環殺手H.H Holmes: H.H Holmes最愛死人了,他製造了大量屍體,他是連環殺手,在芝加哥博覽會期間很活躍,你知道他幹了什麼好事嗎? 讓我們先回到十九世紀末,柯南道爾創造Sherlock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作家 Morgan Housel 在《華爾街日報》中提出一個觀點:我們是用理解知識的方式在思考、學習金錢觀,而不是用理解心智與行為模式的方式學習理財。這段話讓我意識到,我們的財務決策並非總是理性的,情緒因素也扮演著重要角色。通過掌握金錢心理學,能夠幫助我們改善用錢習慣,使財務決策更為理性和長遠。
Thumbnail
平凡一如你我的每個人,都可能成為殺人凶手?毒死久病妻子的深情丈夫、扼殺新生兒的未婚媽媽、陷入妄想幻覺的弒母暴徒……司法精神鑑定醫師娜拉‧塞美 (Dr. med. Nahlah Saimeh)執業生涯中最真實的九則案例回顧,都濃縮記錄在《告訴我,你為什麼殺人》一書中,帶我們探測罪犯與凡人、瘋狂與理智、
Thumbnail
第二次讀完,發覺仍然無法替這本書說什麼。你必須去翻開才能聽到他,必須走進才能讀懂關於山的一切。
Thumbnail
在山上走久了就會知道,心裡的空間被打開,就會有更多的物事住進來,有時自己不小心走進自己內心裡面,整個人就會變成一座山。
Thumbnail
「閱讀一本書就像登一座山。」 今天要介紹的這本書,是獸編非常喜歡的一本書,還記得那時候遇見這本書的時候,大概是在等嘉明湖抽籤的時候(雖然等到最後還是沒抽到,接著等到現在還沒出發)
Thumbnail
遠流出版《孤獨戀語》 讀《孤獨戀語》,像偷窺他人的螢幕,滑過一則則訊息。心得是既寂寞又共鳴。對話之間的拉扯我都感同身受,但每個戀人的心崎嶇蜿蜒,從來未能真的懂。 滿腔愛戀無處傾訴是寂寞的;有了互訴衷情的名字,實則更加孤獨。 我們得彌補這麼多年的時間,那麼多沒有告訴對方的事。 來不及參與的時光,再多敘
Thumbnail
前天才剛寫完卡爾維諾,巧的是接續著我讀的書,其中作者也引了兩次卡爾維諾《看不見的城市》,可見作者也喜歡卡爾維諾。這本書名叫《我所告訴你關於那座山的一切》,作者劉宸君,這是她的處女作,也是最後一本,因為她已於 2017 年四月在尼泊爾漫天惡雪的山上過世,年僅 19 歲。
Thumbnail
劉宸君,是一個躺在記憶中、一則則新聞報導中,模糊又清晰的姓名。假如,我在翻開《我所告訴你關於那座山的一切》之前,我沒有去搜尋這個作者,或許,我會抱著截然不同的情緒,爬一座山,閱讀一個人面對生命有著如此堅定的純粹。然而,在翻開書之前,「山難」這一詞跳進我的腦海,根深蒂固的長出根,抓住我的想像與思考。
Thumbnail
這是一本因死亡而誕生的作品。如果不是因為作者劉宸君的「死」,這本書不會出現,或至少不會長成現在這個樣子。
Thumbnail
作家 Morgan Housel 在《華爾街日報》中提出一個觀點:我們是用理解知識的方式在思考、學習金錢觀,而不是用理解心智與行為模式的方式學習理財。這段話讓我意識到,我們的財務決策並非總是理性的,情緒因素也扮演著重要角色。通過掌握金錢心理學,能夠幫助我們改善用錢習慣,使財務決策更為理性和長遠。
Thumbnail
平凡一如你我的每個人,都可能成為殺人凶手?毒死久病妻子的深情丈夫、扼殺新生兒的未婚媽媽、陷入妄想幻覺的弒母暴徒……司法精神鑑定醫師娜拉‧塞美 (Dr. med. Nahlah Saimeh)執業生涯中最真實的九則案例回顧,都濃縮記錄在《告訴我,你為什麼殺人》一書中,帶我們探測罪犯與凡人、瘋狂與理智、
Thumbnail
第二次讀完,發覺仍然無法替這本書說什麼。你必須去翻開才能聽到他,必須走進才能讀懂關於山的一切。
Thumbnail
在山上走久了就會知道,心裡的空間被打開,就會有更多的物事住進來,有時自己不小心走進自己內心裡面,整個人就會變成一座山。
Thumbnail
「閱讀一本書就像登一座山。」 今天要介紹的這本書,是獸編非常喜歡的一本書,還記得那時候遇見這本書的時候,大概是在等嘉明湖抽籤的時候(雖然等到最後還是沒抽到,接著等到現在還沒出發)
Thumbnail
遠流出版《孤獨戀語》 讀《孤獨戀語》,像偷窺他人的螢幕,滑過一則則訊息。心得是既寂寞又共鳴。對話之間的拉扯我都感同身受,但每個戀人的心崎嶇蜿蜒,從來未能真的懂。 滿腔愛戀無處傾訴是寂寞的;有了互訴衷情的名字,實則更加孤獨。 我們得彌補這麼多年的時間,那麼多沒有告訴對方的事。 來不及參與的時光,再多敘
Thumbnail
前天才剛寫完卡爾維諾,巧的是接續著我讀的書,其中作者也引了兩次卡爾維諾《看不見的城市》,可見作者也喜歡卡爾維諾。這本書名叫《我所告訴你關於那座山的一切》,作者劉宸君,這是她的處女作,也是最後一本,因為她已於 2017 年四月在尼泊爾漫天惡雪的山上過世,年僅 19 歲。
Thumbnail
劉宸君,是一個躺在記憶中、一則則新聞報導中,模糊又清晰的姓名。假如,我在翻開《我所告訴你關於那座山的一切》之前,我沒有去搜尋這個作者,或許,我會抱著截然不同的情緒,爬一座山,閱讀一個人面對生命有著如此堅定的純粹。然而,在翻開書之前,「山難」這一詞跳進我的腦海,根深蒂固的長出根,抓住我的想像與思考。
Thumbnail
這是一本因死亡而誕生的作品。如果不是因為作者劉宸君的「死」,這本書不會出現,或至少不會長成現在這個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