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hat are you going through?
這本書和我想像的不太一樣,以為故事會非常緊密聚焦在兩位「摯友」的陪伴過程,最後時光的談話,所謂「遺願清單」的逐項討論等等。
但,有趣的便是故事總是和我想像的不一樣!
他們甚至不是最親密的朋友,但罹患「致命」的不治之症的朋友向你拋出如此「震撼」的要求時,你該怎麼回答?
你能不能說出:「告訴我,你受了什麼苦?」
死亡的絕對寂靜和生命的終結,書裡也沒有答案,沒有一個活人能給我解答。
你也有過這種體驗嗎?
睡眼矇矓剛醒來的那瞬間,疑惑著自己是誰,為什麼在這裡?剛剛我去了哪裡?
這是我覺得自己最接近死亡的感受,就是無知無覺,不過應該差遠了。
我沒有陪伴過任何人的臨終,跟著書裡去體驗是很奇妙的感受,我看著陪伴的朋友(對,這本書的角色都沒有名字)獨自崩潰,獨自收拾情緒,獨自旁觀一切的勇氣,我跟著他沈迷在這一切裡。
但是,一個人沒辦法全然背負另一個人類的秘密和前行的目標,這件事並沒有這麼天真浪漫。
我們會考量現實,沒有在朋友決定安樂死時堅決阻止,這件事「真的」對嗎?
我是不是這場死亡的幫兇?我真的在幫助他嗎?
「我從沒聽過這麼悲傷的故事」
書裡提到罹病的朋友和女兒的關係,確實很適合這句話,真是讓人倒抽一口氣。
也有一段他參加團體治療時聽到的別人的故事,感情已經分崩離析的夫妻,在自己生命的最終點,見到對方因為自己的即將撒手人寰感到「自由」,而周遭的人都覺得「怎麼可能」,這樣的孤獨,讓你忍不住想說:「我從沒聽過這麼悲傷的故事」。
我幾乎沒有用讀者的視角去思考過死亡和生命的殞滅,最近開始回頭去看我見證過的死亡體驗,真是傷心欲絕啊。
沒能在最後陪在你的身邊,我很遺憾,但仔細想想,我並不是你的選擇,也沒能問你一句你受了什麼苦,我很遺憾,最糟糕的是,逐年過去這些感受將會越來越趨近「回憶」。
真是擁有巨大魔力的書啊,這些陪伴的過程充滿獨特的魔力,笑笑哭哭,不知道是今天還是明天就是最後一天的未知讓人更加勇敢把握著這一刻。
較多元的分享內容可以參考我的Instagram,因為喜歡講話所以也開了Podca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