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提高後的暫時財務自由感與享樂適應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投資理財內容聲明

享樂適應的現象體會

當年做第一份打工時 19 歲,領最低時薪的加上是課餘時間,一個月差不多有八千多塊,算是人生第一次有一份穩定的收入。

也因為學生時期住宿舍不用繳房租、吃也多半在台科大學餐解決,花銷不多,也算夠用。

那時候月入八千的我就想著:月入兩萬就太好了,等於是我的收入直接擴增一倍,在我每個月支出固定的前提下,多出整整一整份薪水可以運用。

很快地薪水就來到了兩萬,前幾個月真的有財務自由感,最後就...習慣了。

兩萬塊馬上就變得不夠用,那時只想著有三萬就好,有三萬的時候想五萬,有五萬的時候想十萬。

收入提高的快感只會在剛提升的那前幾段時間,很快地按照人的天性便會讓自己的需求跟標準隨後跟上。

某種程度來說,人永遠會去找到一個覺得自己這個匹配在這個水準的錢,然後享樂適應 (hedonic adaptation) ,然後欲求不滿,然後再次不快樂。

隨時校正自己的幸福標準

也有時候,見了過得比自己好太多的朋友,聽他的煩惱簡直想一拳灌他鼻樑。

可能當你月薪兩萬六還在幻想著如果領三萬就可以解決很多問題的同時,他抱怨的是一個月十萬太少不夠用。

你會想,若你是他,那開心都來不及了哪會像那樣煩惱?

你也沒錯,他也沒錯,因為你用你的標準看他,他用他的標準看自己。

而當你月入十萬的時候也只會產生月入十萬的煩惱,人就是這樣,對於長期的幸福感會習慣,會視為理所當然。

可能從八萬到十萬的瞬間你會無比快樂,久而久之就視之如常,也會很快習慣於這個薪水的消費水平。

而又再度透支,或又有收入下降的時候,煩惱也就隨之而來了。

稱羨別人的同時,自己早已是別人稱羨的對象,看看同事,看看朋友,再看看數年前的自己,把理想生活的標準推回到那時候,現在早就超過。

想通這點就不該再庸人自擾。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鄭書羽
8.5K會員
276內容數
愛情、職場、社會、親情、理財等事中的黑暗面,不能講的現實,有能者看了懷疑自己,無能者看了罵我社會亂源。
鄭書羽的其他內容
2025/01/13
兩則故事,今天的主角很具代表性,我媽。 女生相對的不會傾向把話明講,習慣講潛臺詞,也更容易聽懂別人的潛臺詞,然後在腦中自動轉譯。 男性尤其是最被詬病的直男,也就是「線性思維」。 然而線性思維有錯嗎? 我認為沒有錯,就是各有各的演化策略。 故事一:樓梯口的洗衣精 一日,回家後上樓洗
Thumbnail
2025/01/13
兩則故事,今天的主角很具代表性,我媽。 女生相對的不會傾向把話明講,習慣講潛臺詞,也更容易聽懂別人的潛臺詞,然後在腦中自動轉譯。 男性尤其是最被詬病的直男,也就是「線性思維」。 然而線性思維有錯嗎? 我認為沒有錯,就是各有各的演化策略。 故事一:樓梯口的洗衣精 一日,回家後上樓洗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我們常常覺得,工作是為了能夠養家活口,賺越多的錢就代表越成功。本來前我也是這麼想的,但是工作了幾年之後,這個想法好像有點改變,因為現在的薪水比一開始剛出社會的時候多,但是快樂的程度卻還是差不多。 讓我回想到學生時期,一個月花的錢可能不到一萬,但是卻是最快樂的時期。因為每天都可以玩,所以是相對比較快樂
Thumbnail
我們常常覺得,工作是為了能夠養家活口,賺越多的錢就代表越成功。本來前我也是這麼想的,但是工作了幾年之後,這個想法好像有點改變,因為現在的薪水比一開始剛出社會的時候多,但是快樂的程度卻還是差不多。 讓我回想到學生時期,一個月花的錢可能不到一萬,但是卻是最快樂的時期。因為每天都可以玩,所以是相對比較快樂
Thumbnail
某種程度來說,人永遠會去找到一個覺得自己這個匹配在這個水準的錢,然後享樂適應 (hedonic adaptation) ,然後欲求不滿,然後再次不快樂。
Thumbnail
某種程度來說,人永遠會去找到一個覺得自己這個匹配在這個水準的錢,然後享樂適應 (hedonic adaptation) ,然後欲求不滿,然後再次不快樂。
Thumbnail
可能是從小在理工環境長大的原因 小時候大多就是比成績、比誰比較會打game 到後來比考上的研究所 出了社會,就是比公司的名氣、title、年薪 剛出社會的我也不例外,總是把時間投入在工作 希望自己能越賺越多 但好像忘了問自己一句:到底在求什麼呢?
Thumbnail
可能是從小在理工環境長大的原因 小時候大多就是比成績、比誰比較會打game 到後來比考上的研究所 出了社會,就是比公司的名氣、title、年薪 剛出社會的我也不例外,總是把時間投入在工作 希望自己能越賺越多 但好像忘了問自己一句:到底在求什麼呢?
Thumbnail
  自入職新公司至今已經約莫兩個月,無論是福利或是薪資,幾乎都是過去的兩倍以上,而工作的忙碌程度自然也是如此,除了平日需要加班之外,就連周末也需要加班,若把加班費算進來,薪資或許已是過去的三倍左右。   盡管薪資優渥,但屬於自己的時間越來越來少。不過,我並非想要抱怨這樣高強度的工作,令我感覺壓力山大
Thumbnail
  自入職新公司至今已經約莫兩個月,無論是福利或是薪資,幾乎都是過去的兩倍以上,而工作的忙碌程度自然也是如此,除了平日需要加班之外,就連周末也需要加班,若把加班費算進來,薪資或許已是過去的三倍左右。   盡管薪資優渥,但屬於自己的時間越來越來少。不過,我並非想要抱怨這樣高強度的工作,令我感覺壓力山大
Thumbnail
大部分人出生後的首要目標就是賺到足夠的錢過好生活,接著才能開始建立自己的好日子。 但這想法已經是過去式,因為過往時代能賺錢的方式比起現在較侷限,要賺大錢就是去做生意甚至創業。
Thumbnail
大部分人出生後的首要目標就是賺到足夠的錢過好生活,接著才能開始建立自己的好日子。 但這想法已經是過去式,因為過往時代能賺錢的方式比起現在較侷限,要賺大錢就是去做生意甚至創業。
Thumbnail
在社會走跳那麼久,常幻想著,「年資越久,薪水也越多」的這個想法,一一被我的耐心所推翻了,因為後來發現「年資在走,薪資卻沒跟著走」好像比較貼切一點。  那種從期待到失望,進階到習慣的心情,相信很多人都有過吧。老闆的一句,「公司沒賺錢,我們要共體時艱。」,活脫脫就打死了員工加薪的權利,但總不可能每年都發
Thumbnail
在社會走跳那麼久,常幻想著,「年資越久,薪水也越多」的這個想法,一一被我的耐心所推翻了,因為後來發現「年資在走,薪資卻沒跟著走」好像比較貼切一點。  那種從期待到失望,進階到習慣的心情,相信很多人都有過吧。老闆的一句,「公司沒賺錢,我們要共體時艱。」,活脫脫就打死了員工加薪的權利,但總不可能每年都發
Thumbnail
最近有篇文章表示月薪3萬與25萬的快樂程度差異並不大,引起了很大的討論 當然,如果那個收入低的人樂天安命,在經濟條件之外能找到其他讓自己快樂滿意的因素,例如被人愛、被人認同與理解,他確實也可以得到快樂。但,月薪3萬與25萬的快樂是不可能相同的,說差異不大的人他或許沒有經歷過沒錢生活的日子。
Thumbnail
最近有篇文章表示月薪3萬與25萬的快樂程度差異並不大,引起了很大的討論 當然,如果那個收入低的人樂天安命,在經濟條件之外能找到其他讓自己快樂滿意的因素,例如被人愛、被人認同與理解,他確實也可以得到快樂。但,月薪3萬與25萬的快樂是不可能相同的,說差異不大的人他或許沒有經歷過沒錢生活的日子。
Thumbnail
我中午我通常一個人吃飯,偶有與客戶應酬的飯局,晚上約莫七八點下班,回到家就讓貓咪陪我吃飯,我陪他玩耍。晚上空閒的時候就滑滑交友軟體,我只想看看今夜有無可以一夜情的對象,我不想談戀愛,戀愛,是給外行人玩的
Thumbnail
我中午我通常一個人吃飯,偶有與客戶應酬的飯局,晚上約莫七八點下班,回到家就讓貓咪陪我吃飯,我陪他玩耍。晚上空閒的時候就滑滑交友軟體,我只想看看今夜有無可以一夜情的對象,我不想談戀愛,戀愛,是給外行人玩的
Thumbnail
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裡面提到從最底層的生理需求一直到金字塔頂端的自我實現,這就好比薪水拿勞基法最低薪資時,如果我在台北工作,租房只能找能住就好,三餐也需要斤斤計較,才能維持自己生存的基本條件。
Thumbnail
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裡面提到從最底層的生理需求一直到金字塔頂端的自我實現,這就好比薪水拿勞基法最低薪資時,如果我在台北工作,租房只能找能住就好,三餐也需要斤斤計較,才能維持自己生存的基本條件。
Thumbnail
你身邊可能會有那麼一些人,總是不喜歡待在舒適圈裡,他們總是不斷地向目標挑戰,彷彿不擔心失敗一樣,就算被擊倒也不會沮喪太久,能很快再站起來,平時充滿幽默感,似乎在他身上看不到太多煩惱。 你常會想他們肯定是天生就樂觀外向,所以才能這樣不在意失敗與困難
Thumbnail
你身邊可能會有那麼一些人,總是不喜歡待在舒適圈裡,他們總是不斷地向目標挑戰,彷彿不擔心失敗一樣,就算被擊倒也不會沮喪太久,能很快再站起來,平時充滿幽默感,似乎在他身上看不到太多煩惱。 你常會想他們肯定是天生就樂觀外向,所以才能這樣不在意失敗與困難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