決定你薪資的高度,在於你對自己不滿意的程度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你身邊可能會有那麼一些人,總是不喜歡待在舒適圈裡,他們總是不斷地向目標挑戰,彷彿不擔心失敗一樣,就算被擊倒也不會沮喪太久,能很快再站起來,平時充滿幽默感,似乎在他身上看不到太多煩惱。
你常會想他們肯定是天生就樂觀外向,所以才能這樣不在意失敗與困難。
與其這樣想,我更期待你可以換個角度來看「為什麼他們可以,我不行」?
剛出社會時,我一樣領了一般大學畢業生無法擺脫的22K惡夢,那是一份數位廣告的銷售職務;當初應徵的原因也很簡單,因為喜歡聊天,喜歡與人接觸,所以選擇一份銷售職務也是理所當然?
如果你是因為喜歡與人聊天而做業務,代表你沒搞清楚如何做業務。
為什麼這樣說?因為我記得很清楚,當初整整一年沒有任何獎金,也幾乎沒有新客戶與我簽約,很多客戶都是當下聊得很開心,自己感覺很有話題也很有合作機會,但是後續確認是否願意合作時往往都是碰軟釘子,面對種種覺得工具不錯但暫時還沒有需求等101種拒絕話術,讓我當時開始懷疑自己到底適不適合做業務
不滿意自己,是接受妥協還是不輕易認輸?
全台灣有這麼多在賣廣告的業務,為什麼客戶非要選擇跟你合作?你提供的服務有什麼差異?你建議的做法有什麼亮點?你能讓客戶有多急迫?你能不能讓客戶感覺不跟你合作很吃虧?
我擬訂出上述的題目後,強迫自己去練習換位思考。
從老闆的角度出發,我試著在每個題目中都至少找出一個能先說服自己的理由;而這麼做讓我得到兩個很大的好處:
1. 讓我更相信自己提供的服務真的能幫到客戶
2. 習慣從老闆的角度思考事情
當這習慣持續了5年多,很多時候已經不再需要刻意去練習,反而這樣的思考流程很自然地就會在腦袋裡運轉,這是不管你換了幾份工作,或換了哪種職務,都會對你很有幫助的好習慣;不過事情往往都是兩面的,當你有了這個習慣之後,工作表現肯定會提升許多,但是
習慣從老闆角度思考,這也讓我很容易不滿意自己的現狀。
當我不滿意現況的時候就會想辦法去做調整,因為這種感覺會讓我很不舒服。於是我會主動與同事或主管討論,也會跨部門去了解,去思考公司現在究竟最需要什麼?最缺什麼?
因為火是永遠救不完的,這時候選擇最急迫最緊急的事情先去做,是工作中最重要的「取捨」。
當然你不要期待每次救火都會成功,救火成功還需要天時地利與人和;但更重要的是你在救火的「過程」,當你從老闆的角度出發,優先去制定部門目標、串接跨部門資源、溝通協調每個獨立各體的時候,漸漸的你會發現這過程中你得到的養分,會讓你的能力獲得了很大程度的提升,而能力提升的同時,你的薪資自然也會有機會提升一至兩個檔次。
不過也很有很多能力很好但薪資沒有得到相對應提升的人,但這是另外的議題了,我們有機會再討論(笑)。
因此你對自己越不滿意,你越有機會讓自己的薪資得到提升;但千萬不可以怨天尤人,不要輕易讓自己妥協,也不要被自己大腦的保護機制給說服。
你要做的就是面對它,解決它,然後擺脫它!
千萬記得,能力是你自己的,這是別人無法模仿也無法取代的;當你習慣換位思考,你就能用更客觀的角度來評估現況;你就更有機會找出自己的盲點,進而練習讓自己能解決自己的盲點;
也許你會覺得人生幹嘛這麼辛苦?為什麼要過得這麼累?
確實很累,但盡管如此我想自己更像是樂在其中。
我相信很多事情在發生的當下會讓人感覺到很難受、失望、難過,上天彷彿要塌下來了般沈重;但隔了幾個月後你再回頭看看,它彷彿又像是落葉般,只會輕輕的在你心中留下一丁點漣漪。
一起練習長大吧。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喜歡分享,也歡迎與我做更多的討論,
想交流你的近況可將資訊寄到我的Email,可以讓我跟你一起討論喔。
我的E-mail: eggboys1616@gmail.com
如果看完覺得不錯的, 歡迎在下方幫我按幾下「鼓掌」, 讓我知道你的支持, 這會是我創作的動力來源,期待我們下次再見 :)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最真實的BD(商業開發)分享,從個人業務拓展到開發團隊管理,從規劃、改善、進而完善的經驗過程,滿滿實戰性的做法與心得,希望能給同樣是在Sales & BD打拚的朋友一道實際的指引。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主動爭取,不要害怕失去,你本來就一無所有! 某天,談完了一個電商品牌客戶,年營業額一個億的總經理同時也是二代,便說要一起下樓買杯咖啡,走出大樓後,他突然說:「要不要一起吃個漢堡王」?看了看手錶,也快12點了,於是我也爽朗的說「好啊」! 回了通電話回到位子上時,他也已經點好了兩份餐點,於是我坐下來
主動爭取,不要害怕失去,你本來就一無所有! 某天,談完了一個電商品牌客戶,年營業額一個億的總經理同時也是二代,便說要一起下樓買杯咖啡,走出大樓後,他突然說:「要不要一起吃個漢堡王」?看了看手錶,也快12點了,於是我也爽朗的說「好啊」! 回了通電話回到位子上時,他也已經點好了兩份餐點,於是我坐下來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這個問題可能要從「自己做得了什麼工作」來討論。
Thumbnail
推銷員是我最不會想加入的營業位置之一,一來我沒這個本事,二來,做推銷拼業績的壓力太大,我也承擔不來。所以其實我還是蠻佩服他們的抗壓力,即使我對這個工種一點興趣都沒有。 一般推銷員,使用有效的話術必不可少,但好的推銷員真的不容易當,你要如何不要讓顧客對你的話術反感,又能誘使顧客買你的單,真的各憑本事
Thumbnail
在疫情期間,我面對工作焦慮與自我懷疑,感到無法再忍受無熱情的職場。經過一番掙扎,我衝動選擇裸辭,雖然失去收入帶來焦慮,但也讓我重新思考未來的方向與人生目標。
Thumbnail
追求薪資成長沒有不對,只是有時候薪資並非我們找工作的唯一考量。除了薪資外,我們應該問問自己在意的公司文化價值觀、主管風格、團隊氣氛、工作型態與角色、價值認同等事情。透過瞭解我們自己的工作價值驅動力以及內在動機,幫助我們判斷該選擇什麼樣的機會。
公司要的是你的優勢、產值,而不是你對自我的期許  工作上表現不好的人,生活通常也是一團糟(像是性格缺陷,任由問題控制自己、消極被動、不可靠、粗線條等) 直面自己的性格課題,回歸問題本質檢討自己,而不是別人(時常自我反問) 回歸問題本質 想要比別人厲害,就是比別人多做,比別人常做 遇到質疑,
Thumbnail
轉職,是許多人職涯發展路徑的一種選擇。有些人是為了追求理想、更好的機會,也有些人是對現職的不滿,而被當成改變困境的捷徑。 以下跟大家分享常見的轉職迷思,希望能幫助正在考慮轉職的你,可以更清楚地理解轉職的真實面貌。 從薪水的盲目追求、解決問題的過度理想化,到年齡的自我設限,重新省思職業生涯的抉擇。
Thumbnail
在職場持續工作18年,發現成功要付出代價,需要重新調整人生腳步。工作帶來的壓力讓我失去了原本的創造力與歡笑,導致對家人失去耐心,不過半年後選擇辭職,重新尋找人生的平靜與無憂。現在享受平凡生活中的快樂與樂趣,意識到成功不僅僅是名利與升遷。
Thumbnail
奔三的途上,在社群上很常看到認識的人提到「離職」。在職場打滾幾年,我身邊的朋友所面對最大的迷惘是:上司眼中他已是有經驗、能帶人的員工,理所當然的把工作交到他手上,薪金卻沒有變化,是想拼升遷嗎?忙得焦頭爛額的他卻沒這樣的想法。反倒昔日同學,一個個找到屬於自己的路向,就愈是懷疑自己——
近期思考職涯的主因,不太正面,主要是不太喜歡聒噪的同事, 這樣的出發點,而讓我非常困擾與覺得這個環境不是我想要的, 讓我每天出發上班都相當不舒服。而目前看起來,我應該謝謝自己發現這個困難點。 所以跟先生也開始討論,我真的適合做什麼? 也才發現自己並沒有專業,專業的定義是,老闆願意高薪聘請
Thumbnail
最近朋友想換工作, 但苦於不清楚自己的長處. 出來工作一段日子, 發現愈來愈同代30歲後的打工仔都會陷入職場樽頸, 既不滿意目前的工作, 不是專業人士資格, 但想換工作但是不知道方向, 又或是根本不敢投入轉職市場. 踏入職場接近十年, 有一定資歷和薪金標準, 換工作的成本自然更大, 用行銷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這個問題可能要從「自己做得了什麼工作」來討論。
Thumbnail
推銷員是我最不會想加入的營業位置之一,一來我沒這個本事,二來,做推銷拼業績的壓力太大,我也承擔不來。所以其實我還是蠻佩服他們的抗壓力,即使我對這個工種一點興趣都沒有。 一般推銷員,使用有效的話術必不可少,但好的推銷員真的不容易當,你要如何不要讓顧客對你的話術反感,又能誘使顧客買你的單,真的各憑本事
Thumbnail
在疫情期間,我面對工作焦慮與自我懷疑,感到無法再忍受無熱情的職場。經過一番掙扎,我衝動選擇裸辭,雖然失去收入帶來焦慮,但也讓我重新思考未來的方向與人生目標。
Thumbnail
追求薪資成長沒有不對,只是有時候薪資並非我們找工作的唯一考量。除了薪資外,我們應該問問自己在意的公司文化價值觀、主管風格、團隊氣氛、工作型態與角色、價值認同等事情。透過瞭解我們自己的工作價值驅動力以及內在動機,幫助我們判斷該選擇什麼樣的機會。
公司要的是你的優勢、產值,而不是你對自我的期許  工作上表現不好的人,生活通常也是一團糟(像是性格缺陷,任由問題控制自己、消極被動、不可靠、粗線條等) 直面自己的性格課題,回歸問題本質檢討自己,而不是別人(時常自我反問) 回歸問題本質 想要比別人厲害,就是比別人多做,比別人常做 遇到質疑,
Thumbnail
轉職,是許多人職涯發展路徑的一種選擇。有些人是為了追求理想、更好的機會,也有些人是對現職的不滿,而被當成改變困境的捷徑。 以下跟大家分享常見的轉職迷思,希望能幫助正在考慮轉職的你,可以更清楚地理解轉職的真實面貌。 從薪水的盲目追求、解決問題的過度理想化,到年齡的自我設限,重新省思職業生涯的抉擇。
Thumbnail
在職場持續工作18年,發現成功要付出代價,需要重新調整人生腳步。工作帶來的壓力讓我失去了原本的創造力與歡笑,導致對家人失去耐心,不過半年後選擇辭職,重新尋找人生的平靜與無憂。現在享受平凡生活中的快樂與樂趣,意識到成功不僅僅是名利與升遷。
Thumbnail
奔三的途上,在社群上很常看到認識的人提到「離職」。在職場打滾幾年,我身邊的朋友所面對最大的迷惘是:上司眼中他已是有經驗、能帶人的員工,理所當然的把工作交到他手上,薪金卻沒有變化,是想拼升遷嗎?忙得焦頭爛額的他卻沒這樣的想法。反倒昔日同學,一個個找到屬於自己的路向,就愈是懷疑自己——
近期思考職涯的主因,不太正面,主要是不太喜歡聒噪的同事, 這樣的出發點,而讓我非常困擾與覺得這個環境不是我想要的, 讓我每天出發上班都相當不舒服。而目前看起來,我應該謝謝自己發現這個困難點。 所以跟先生也開始討論,我真的適合做什麼? 也才發現自己並沒有專業,專業的定義是,老闆願意高薪聘請
Thumbnail
最近朋友想換工作, 但苦於不清楚自己的長處. 出來工作一段日子, 發現愈來愈同代30歲後的打工仔都會陷入職場樽頸, 既不滿意目前的工作, 不是專業人士資格, 但想換工作但是不知道方向, 又或是根本不敢投入轉職市場. 踏入職場接近十年, 有一定資歷和薪金標準, 換工作的成本自然更大, 用行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