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捏身體界線,該由父母做起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昨天接小孩放學去醫院回診的路上,我眼見著前方一位爸爸趁停紅燈的時候,開始從坐在後方的小女孩的小腿開始捏起,接著是大腿、腰⋯⋯,然後被小女孩一手推開才停手。
我被這一幕震懾到,也有感於當身為父母的我們大聲疾呼要教導孩子保護自己的身體的同時,我們自己是否做到了尊重孩子的身體?
雖然我不至於覺得這位父親是在騷擾自己的女兒,但我確實覺得這種恣意捏小孩身體部位的「逗弄」行為非常輕佻,基於人的自然反應都是不舒服且抗拒的。
等到了醫院在候診的時候,竟然又輪番看到一對母女及父女彼此打對方的身體嬉鬧,可以感覺得出來家長的心情是有些許不悅的,但仍然沒有嚴厲阻止孩子不斷打自己。這讓我感到非常震驚,原來現在十幾歲的孩子可以如此不尊重父母?而父母竟然對於孩子打自己的行為也不認為是一件大事?
不管是一開始看見的父親捏女兒的身體,或是在醫院目睹的親子打鬧,我認為都親子之間都嚴重缺乏身體界線的意識,倘若父母沒有正視這個問題,其實就很容易讓孩子在未來遇到危險的時候無法提高警戒。
身為父母,打從孩子一出生,非必要絕對不會亂碰觸或逗弄孩子的身體,也極度討厭任何人以「可愛」之名摸或捏小孩,我認為都是非常不尊重人的行為,而自己也沒有興趣亂碰觸別人的孩子。
我總是告訴孩子,即便是父母,除了洗澡之外,沒有必要是不可以亂碰觸你的身體,只要你覺得不舒服就一定是有問題,一定要立即出聲反應。
倘若我們希望孩子不要被性騷擾,身為父母的人是否應該要先拿捏好親子之間的身體界線呢?而不是讓孩子對這些肢體動作習以為常,誤把不當的碰觸當成親密的象徵。
此篇文章會顯示動態置底廣告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202會員
1.0K內容數
射手媽咪婷婷的 Premium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前兩天假期,除了依照慣例帶孩子出門參與活動之外,看不慣家裡玩具一團亂的先生展開了再一次的收納整理行動。 在整理的過程中,小孩是全程參與的,先生也會一邊問孩子這個東西還要不要?倘若還需要的話要如何處理? 很多時候都是這樣的,平時沒有在玩的玩具一旦面臨取捨,就會油然而生捨不得丟棄的心情,就好比我們試圖要
還記得那天晚上又氣又急得把孩子送到急診室,因為孩子與長輩視訊的時候把棉被蓋在自己身上而不小心往後傾倒撞到頭破血流,而當下正是疫情嚴峻之時,醫護人員皆全副武裝並戒慎恐懼,幸好經過醫師檢查過後表明傷口不需要縫,但回家之後的例行換藥才是考驗的開始,每每想到當時的情景實在揪心不已,卻也慶幸苦盡甘來。 《來日
昨晚看了知名醫師自承打小孩的文章,心中百感交集,一方面感嘆單親爸爸難為,一方面又為教養方式不當感到生氣。 其實我發現許多父母都有共同的一種想法就是:「他要為他自己的行為負責,如果他現在不能負責,他以後就會⋯⋯⋯⋯。」 先與大家分享那所謂文句後面的無止盡腦補,一切都只是此時此刻無謂的擔心與想像,也因為
每個人都是由無數的生命經驗與感受形塑而成,而那些快樂與悲傷足以強大或削弱我們的內在力量,於是我們偶爾徜徉在幸福歡愉中,也可能墜入幽暗的黑洞裡無助掙扎。 《每一天的覺醒》這本書的作者馬克是一位詩人,也是曾經被母親錯待、被任教十八年的學校解僱、失去一根肋骨、結過兩次婚、從癌症裡重生的倖存者,他以日記的方
當貓化身為神籤,而葉子上面的字詞則是神諭,這樣的心理暗示能觸動你嗎? 當我看著七部短篇小說都「恰巧」有難得一見的神籤(貓)出現,忍不住懷疑這是否為神社為了讓參拜的人感受到被祝福而刻意安排的橋段呢? 當一個人得知自己獲得某種千載難逢的好運時,也會暗自深信未來的生活肯定會有些什麼改變,而小說中每個收到神
每當有人知道我喜歡閱讀,總是帶著訝異的語氣對我說:「現在大家都看網路資訊了,會看書的人真的很難得了啊!」或是表明自己有閱讀障礙,露出一副懊惱又佩服的神情。 確實,身為一位年資頗深的嗜讀者,也有感於時代科技的演進,現代人為了講求效率而優先選擇觀看網路上的資訊與影像,至於書本上的文字對許多人而言,是學生
前兩天假期,除了依照慣例帶孩子出門參與活動之外,看不慣家裡玩具一團亂的先生展開了再一次的收納整理行動。 在整理的過程中,小孩是全程參與的,先生也會一邊問孩子這個東西還要不要?倘若還需要的話要如何處理? 很多時候都是這樣的,平時沒有在玩的玩具一旦面臨取捨,就會油然而生捨不得丟棄的心情,就好比我們試圖要
還記得那天晚上又氣又急得把孩子送到急診室,因為孩子與長輩視訊的時候把棉被蓋在自己身上而不小心往後傾倒撞到頭破血流,而當下正是疫情嚴峻之時,醫護人員皆全副武裝並戒慎恐懼,幸好經過醫師檢查過後表明傷口不需要縫,但回家之後的例行換藥才是考驗的開始,每每想到當時的情景實在揪心不已,卻也慶幸苦盡甘來。 《來日
昨晚看了知名醫師自承打小孩的文章,心中百感交集,一方面感嘆單親爸爸難為,一方面又為教養方式不當感到生氣。 其實我發現許多父母都有共同的一種想法就是:「他要為他自己的行為負責,如果他現在不能負責,他以後就會⋯⋯⋯⋯。」 先與大家分享那所謂文句後面的無止盡腦補,一切都只是此時此刻無謂的擔心與想像,也因為
每個人都是由無數的生命經驗與感受形塑而成,而那些快樂與悲傷足以強大或削弱我們的內在力量,於是我們偶爾徜徉在幸福歡愉中,也可能墜入幽暗的黑洞裡無助掙扎。 《每一天的覺醒》這本書的作者馬克是一位詩人,也是曾經被母親錯待、被任教十八年的學校解僱、失去一根肋骨、結過兩次婚、從癌症裡重生的倖存者,他以日記的方
當貓化身為神籤,而葉子上面的字詞則是神諭,這樣的心理暗示能觸動你嗎? 當我看著七部短篇小說都「恰巧」有難得一見的神籤(貓)出現,忍不住懷疑這是否為神社為了讓參拜的人感受到被祝福而刻意安排的橋段呢? 當一個人得知自己獲得某種千載難逢的好運時,也會暗自深信未來的生活肯定會有些什麼改變,而小說中每個收到神
每當有人知道我喜歡閱讀,總是帶著訝異的語氣對我說:「現在大家都看網路資訊了,會看書的人真的很難得了啊!」或是表明自己有閱讀障礙,露出一副懊惱又佩服的神情。 確實,身為一位年資頗深的嗜讀者,也有感於時代科技的演進,現代人為了講求效率而優先選擇觀看網路上的資訊與影像,至於書本上的文字對許多人而言,是學生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接下來第二部分我們持續討論美國總統大選如何佈局, 以及選前一週到年底的操作策略建議 分析兩位候選人政策利多/ 利空的板塊和股票
Thumbnail
🤔為什麼團長的能力是死亡筆記本? 🤔為什麼像是死亡筆記本呢? 🤨作者巧思-讓妮翁死亡合理的幾個伏筆
Thumbnail
一直以來自己一個人習慣了,雖然,工作幾年了,但是人際交際等等,確不知道該如何拿捏,總覺得做不好說一下就會改進,可是做不好時,印象就會烙印在雙方彼此的經驗(記憶)中,或許就定了這個人的標籤了。 或許就是怕如此,我才變得許多時候都獨自一人 很多人都說理科都做實驗室,一個人做實驗,文科要懂管理,要會交際,
Thumbnail
前幾週的〈為什麼人們喜歡攻擊不同陣營者?因為會覺得「很爽」!〉一文獲得廣泛關注,文中我曾談到: 即使不是基於這些負面情緒而攻擊對方,光是「爽」這樣的正面情緒,也能驅動人類攻擊敵對陣營。這不就表示即使努力讓雙方放下痛恨、仇怨,效果也很有限?
年紀越大,越有點不知道該如何拿捏與朋友之間的距離。 這真是好詭異的事情啊!
Thumbnail
【好難拿捏】 開始面對痛苦 痛苦是早習慣的痛楚 只要知道等一下即將可以 突破 那麼痛苦只是 開端 奮力往前跑 不顧一切地朝著 她無所求 追趕 開始時像是獵捕遊戲 然而真實操作起來有些難度 距離使我必須卯足全力 她一點也不在乎 上天保佑她幸虧中途落馬 使得我幾乎可以觸碰到她的鼻吸 算準了十二步的頻率
Thumbnail
你知道怎樣拿捏分寸,清楚人與人之間的界線在哪嗎?有沒有試過一個不小心,觸犯了別人的私領域,說了不得體的評論,問了不洽當的問題?讓人感覺像個冒失鬼?你又知不知道該怎樣去劃清界線? 「界線」這件事是需要學習跟練習的。我們在適當的時候,要劃好自己的線來守護自己,同時也要打開天線去學習及尊重別人的界線。
「距離感」在所有的關係裡面都很重要,距離太近很容易產生壓迫、緊張的感覺,距離太遠則是會感覺到疏離、冷漠以及不被在乎.  與家人的相處中,有非常非常多的時間可以去調整彼此之間的距離,親子或手足的關係非常明確,不太會有強烈的利益糾葛,隨著年齡增長,相處的時間也會慢慢縮短,而大多與利益相關的事情
或許我們每個人在感情裡面都會有很破碎很輕易被看穿也很失敗的一面。 我們需要被愛,又不需要被愛。 我們總在這兩者中間游移,時間越拉越長,有的人越趨完整,找到了生命中缺少的另一塊;有的人還在向前走,選擇忽
Thumbnail
我到底應該對他多好?什麼時候我應該顧及我的需求?什麼時候我應該去滿足對方的需求?那個界線怎麼去拿捏?這些問題也是我在分手前常常問自己的問題,每每都很怕自己付出太多使對方不珍惜,又怕自己付出太少對方覺
Thumbnail
接下來第二部分我們持續討論美國總統大選如何佈局, 以及選前一週到年底的操作策略建議 分析兩位候選人政策利多/ 利空的板塊和股票
Thumbnail
🤔為什麼團長的能力是死亡筆記本? 🤔為什麼像是死亡筆記本呢? 🤨作者巧思-讓妮翁死亡合理的幾個伏筆
Thumbnail
一直以來自己一個人習慣了,雖然,工作幾年了,但是人際交際等等,確不知道該如何拿捏,總覺得做不好說一下就會改進,可是做不好時,印象就會烙印在雙方彼此的經驗(記憶)中,或許就定了這個人的標籤了。 或許就是怕如此,我才變得許多時候都獨自一人 很多人都說理科都做實驗室,一個人做實驗,文科要懂管理,要會交際,
Thumbnail
前幾週的〈為什麼人們喜歡攻擊不同陣營者?因為會覺得「很爽」!〉一文獲得廣泛關注,文中我曾談到: 即使不是基於這些負面情緒而攻擊對方,光是「爽」這樣的正面情緒,也能驅動人類攻擊敵對陣營。這不就表示即使努力讓雙方放下痛恨、仇怨,效果也很有限?
年紀越大,越有點不知道該如何拿捏與朋友之間的距離。 這真是好詭異的事情啊!
Thumbnail
【好難拿捏】 開始面對痛苦 痛苦是早習慣的痛楚 只要知道等一下即將可以 突破 那麼痛苦只是 開端 奮力往前跑 不顧一切地朝著 她無所求 追趕 開始時像是獵捕遊戲 然而真實操作起來有些難度 距離使我必須卯足全力 她一點也不在乎 上天保佑她幸虧中途落馬 使得我幾乎可以觸碰到她的鼻吸 算準了十二步的頻率
Thumbnail
你知道怎樣拿捏分寸,清楚人與人之間的界線在哪嗎?有沒有試過一個不小心,觸犯了別人的私領域,說了不得體的評論,問了不洽當的問題?讓人感覺像個冒失鬼?你又知不知道該怎樣去劃清界線? 「界線」這件事是需要學習跟練習的。我們在適當的時候,要劃好自己的線來守護自己,同時也要打開天線去學習及尊重別人的界線。
「距離感」在所有的關係裡面都很重要,距離太近很容易產生壓迫、緊張的感覺,距離太遠則是會感覺到疏離、冷漠以及不被在乎.  與家人的相處中,有非常非常多的時間可以去調整彼此之間的距離,親子或手足的關係非常明確,不太會有強烈的利益糾葛,隨著年齡增長,相處的時間也會慢慢縮短,而大多與利益相關的事情
或許我們每個人在感情裡面都會有很破碎很輕易被看穿也很失敗的一面。 我們需要被愛,又不需要被愛。 我們總在這兩者中間游移,時間越拉越長,有的人越趨完整,找到了生命中缺少的另一塊;有的人還在向前走,選擇忽
Thumbnail
我到底應該對他多好?什麼時候我應該顧及我的需求?什麼時候我應該去滿足對方的需求?那個界線怎麼去拿捏?這些問題也是我在分手前常常問自己的問題,每每都很怕自己付出太多使對方不珍惜,又怕自己付出太少對方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