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 are family?

2023/07/05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小婷和小慧兩個人都在日商公司上班,每年公司都會舉行面談=performance review,檯面上這個面談會關係到獎金的多寡,實際上都是社長的個人喜好,無關績效考核。
之前小婷與社長面談時,有提到向日本總公司購買的產品,基於雙方是買賣關係,若發生不良時,應該是要向日本求償才對,結果被斥責一頓,還說要把觀念導正為日本與台灣是we are family。
結果過了一年後,社長開始針對不良向日本求償,再過兩三年後社長榮升回日本前,又下令取消求償事宜,回到了we are family 。
近期小婷的部門來了個日籍主管,在面談的時候問小婷:你對這個部門願景是什麼?小婷一頭霧水,因為自已不是主管職,再者應該是主管職要依循公司的目標或願景,然後來規劃才對。
小慧則是三不五時就要跟社長面談,談來談去也沒有結論,更沒有交集。最近社長直接要求小慧越級跟日本總公司的部門長報告。
或許你會說,這個就是公司在試探你能不能以社長的思維工作,但仔細想想,員工與公司是建立在契約關係上,是勞務關係,因為雙方都可以隨時終止這個關係,可能是被裁員,也有可能是你找到更好的工作而離職。
疫情後的三無世代=無移動、無雇用、無需求,已經開始發酵。看看今年各個有名的大公司瘋狂的裁員,這世界已經沒有什麼是「穩定的工作」,即使公務人員也是。如果想發揮社長思維的話,不應該是職場上,而是應該建立在自已的專業上。準備隨時有可能被離職,讓自已成為一位專業者,為自已工作,成為可以不靠公司生存的人,一但被離職時,仍然保有底氣可以存活下去。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8會員
57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