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萬別在這種公司待太久,你值得更好的發展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別為了年資而勉強自己待太久—

很多人認為勞保年資的累積很重要,想要累積一定的經驗,等到時間到了、找到新工作了再跳槽,但人生苦短,實在不需要為了短短幾年年資經驗,而勉強自己待在一個不OK的公司浪費生命。

公司要求員工共體時艱

這種話應該只有出社會沒多久的小白才會相信的吧,我不管活到幾歲,從頭到尾都覺這就是屁話

但偏偏運氣不好,我也曾遇到這種公司,每年都是在說景氣不好、公司不賺錢,但每到年底總是有同事透露出風聲,說公司其實很賺錢,老闆一家人又換了幾台新車、又買了房子、孩子又去哪邊留學

其實老闆的意思是,他家還要換新車、孩子還要留學費用,開銷很大,請員工們先讓老闆口袋賺飽飽,先不要加薪、先讓老闆支付掉他家的開銷。

等你們都賺飽飽了,還會記得要分一杯羹給員工嗎!

公司資金周轉有問題

朋友B遇過小公司要求員工體諒,薪水一直延後幾個月才發,甚至還跟資深員工借點錢讓小公司周轉。

朋友待了幾年,就幫了老闆幾年,從一般員工升到小主管,說好聽是小主管、小組長,但實際上是要你無限的幫忙,最後你除了離職,不然就只能摸摸鼻子繼續幫下去了

但是這樣子財務狀況長期不健全的公司,仍然會有人想要進去當佛菩薩,去裡面幫忙公司老闆,甚至是當了幾年的資深員工。

不知道是涉世未深,還是先求有再求好

公司是家族企業

家族企業是我這輩子都不想再碰上的公司,雖然說家族企業佔了台灣中小企業很大的比例……。

而且在面試時,只要面試官沒有實說,你就只有等到進去後,才會發現原來公司是間家族企業。

朋友Y遇到的小公司就是家族企業,老闆女兒只要心情不好、想睡覺、不想上班,工作交代一下,包包拿了就直接走人,連兒子也是一個德性、能力不佳。

甚至這對姐弟還上演了爭奪主管位子的戲碼,不過說到底,這也沒什麼好在外人的員工面前上演,因為台上吵,台下合,你們到底還是同一家人。

不過還是要說一下話,也不是每間家族企業,空降當主管、經理的老闆小孩,能力就一定不好或是不愛做事,也是有幫忙家業經營的很好的,但是比例真的好少……

公司加薪只有幾百元像是在施捨

這對於制度健全的公司來說,是不太可能發生的事,再怎麼差的公司,也會有個一千元吧。

朋友C的公司,沒有每年調薪,但是只要有調薪,整間公司員工都是一樣多,就是幾百元不會變,數十年如一日。

我十分的驚訝,加薪幾百元是什麼呀,發個整數一千元不行嗎,超級小氣的公司,加薪真的像在施捨

真心建議遇到加薪幅度沒有到達你低標的話,真的可以邊找工作邊離職了

公司加班文化

加班文化一直是亞洲企業文化中,最詬病的一件事

如果是工作多到做不完、非得在當天非解決的事情,那就算了。

但偏偏很多公司不正常的加班文化,就是下班時間到,大家比賽撐在那,看誰先起身去打卡,看誰是那個只想做自己,不想討好主管、老闆的員工。

不過,真不好意思,我不管到哪間公司,向來都是當天事情當天做完,準時下班的人。

對我來說,只要有把份內的事都做完,我問心無愧,也不需要特地裝忙不下班

不合理的加班文化,是需要群體共識去改變的,有的人會隨著公司的文化,而放棄自己的堅持,放棄應有的權益,如果只是為了別人的臉色,實在是沒道理。

不是浪費自己下班後的時間,就代表對公司特別盡心盡力,誰真的在做事,誰是在裝忙,明眼人都看的出來,實在不需要偽裝成那樣的人來討好主管、公司。

希望這種不合理的加班文化,在不久遠的未來就可以消失逃汰掉

公司馬屁文化

這實在不用再多說了,很多職場都會出現這樣的人、這樣的文化,就連戲劇也常常在上演這種拍馬屁戲碼。

如果你不想苟同,這也不是你的個性,要你做起來實在很痛苦,那就讓愛做的人去做吧,這種馬屁功夫可不是人人都有辦法做到

當一些同事都在討好上層,你只有做好你自己,不要同流合污

公司環境不佳,辦公桌都比你家的還要窄

我還滿重視公司環境、個人辦公桌空間的,至少我待的公司,個人桌位都算大的,辦公室至少要乾淨明亮。

但有朋友W身高180公分,在一間知名大型科技公司上班,身為一個工程師肥宅,公司配給的坐位比他家的電腦桌還要小,幾乎人要轉個身都要小心點,以免手會碰觸到隔壁的同事。

雖然這個問題對一些人來說並不是很大的問題點,但我覺得整天上班時間那麼長,環境與空間舒不舒服也是滿重要的考量。

如果連轉個身都這麼的不自在、有壓迫感,在公司待的時間短暫是還可以接受,但是時間一拉長動則幾年下來,對身體來說會是不舒服的辦公環境。

.....................................................................................................................................

(END 感謝有你收看到最後,代表我並不孤彈 v.v

如覺得文章讓你有所收獲,想要支持我,你的贊助就是最大的恩惠)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徐黑-avatar-img
5 天前
其實去到那裡都ㄧ樣啦 ….. 去日本長駐工作跟國內來比較 很多人覺得日本比較好 不見得 除非你日本娶老婆買房! 有ㄧ技之長面試找工作 拿一筆錢倒不如自己創業 凡事起頭難 創業為艱….
avatar-img
惡魔嘟嘟的理想生活的沙龍
5會員
38內容數
國外旅遊生活一直是很多人的夢想,該如何做好事前規劃,又或是抱著怎樣的心情去面對國外生活的問題呢。來到這裡,我會分享關於我出發到日本打工渡假前的心得與準備、還有在日本旅遊生活的經驗分享,希望文章可以給你帶來一點滿足。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別為了年資而勉強自己待太久— 很多人認為勞保年資的累積很重要,想要累積一定的經驗,等到時間到了、找到新工作了再跳槽,但人生苦短,實在不需要為了短短幾年年資經驗,而勉強自己待在一個不OK的公司浪費生命。
Thumbnail
—別為了年資而勉強自己待太久— 很多人認為勞保年資的累積很重要,想要累積一定的經驗,等到時間到了、找到新工作了再跳槽,但人生苦短,實在不需要為了短短幾年年資經驗,而勉強自己待在一個不OK的公司浪費生命。
Thumbnail
我的工作時間最短都有個2年,最長應該是現在在職的第8年,常常在想,薪資一直無法調漲,是不是必要離職的原因?最近聽了好多關於職場的Podcasts,聽到這句「一間公司如果一直無法幫你加薪,那這間公司沒有必要再待下去。」 【離職,確實很簡單,難的是,再找下一份工作。】 好像是一場夢。
Thumbnail
我的工作時間最短都有個2年,最長應該是現在在職的第8年,常常在想,薪資一直無法調漲,是不是必要離職的原因?最近聽了好多關於職場的Podcasts,聽到這句「一間公司如果一直無法幫你加薪,那這間公司沒有必要再待下去。」 【離職,確實很簡單,難的是,再找下一份工作。】 好像是一場夢。
Thumbnail
去年公司成立的第20個年頭,迎來業績又再創歷史新高,發年終的前夕老總特別發函聲明,因業績再創新高,所以有特別加碼,但「加碼」的定義是如人飲水冷暖自知,也為爾後業績無法再創新高時留下伏筆。 以下是離職原因的分析: 1、職涯跑道限縮: 2、職場/言語霸凌: 3、職業倦怠: 4. 公司未來的前景不明:
Thumbnail
去年公司成立的第20個年頭,迎來業績又再創歷史新高,發年終的前夕老總特別發函聲明,因業績再創新高,所以有特別加碼,但「加碼」的定義是如人飲水冷暖自知,也為爾後業績無法再創新高時留下伏筆。 以下是離職原因的分析: 1、職涯跑道限縮: 2、職場/言語霸凌: 3、職業倦怠: 4. 公司未來的前景不明:
Thumbnail
最近偶然跟幾位同事聊天, 赫然發現有幾位,在正職之外還有額外兼差工作。 雖然第一時間很驚訝, 但想想也是挺合理。 在這樣的年代, 如果要倚靠一份正職工作養家活口,甚至自我實現, 已經很難了。
Thumbnail
最近偶然跟幾位同事聊天, 赫然發現有幾位,在正職之外還有額外兼差工作。 雖然第一時間很驚訝, 但想想也是挺合理。 在這樣的年代, 如果要倚靠一份正職工作養家活口,甚至自我實現, 已經很難了。
Thumbnail
又到了每週寫作的時間。 自從開始寫東西之後,才知道原來自己的話這麼多(誤),也才第一次真正把這些自己聽到的、看到的、感受到的這些社會現象,整理輸出成自己的看法。 不知不覺就迎來2021年年末,對我來說,這一年過得飛快且充滿了挑戰。 在疫情未見和緩的當下,很多人無法理解為何我會在此時此刻下如此決定。
Thumbnail
又到了每週寫作的時間。 自從開始寫東西之後,才知道原來自己的話這麼多(誤),也才第一次真正把這些自己聽到的、看到的、感受到的這些社會現象,整理輸出成自己的看法。 不知不覺就迎來2021年年末,對我來說,這一年過得飛快且充滿了挑戰。 在疫情未見和緩的當下,很多人無法理解為何我會在此時此刻下如此決定。
Thumbnail
5/1勞動節,屬於我們勞工的日子。 已當勞工多年的我,每天都想著何時不用再當勞工的那種勞工。 如果這句:「工作只是交換薪資的手段,不要逼別人熱情以對。」 我都想換成:「換工作是增加薪資的手段,不要因為人情而困住自己。」 身為主管的你,或老闆的他,會不會很想掐死我呢!  在社會多年的我,其實還真的有想
Thumbnail
5/1勞動節,屬於我們勞工的日子。 已當勞工多年的我,每天都想著何時不用再當勞工的那種勞工。 如果這句:「工作只是交換薪資的手段,不要逼別人熱情以對。」 我都想換成:「換工作是增加薪資的手段,不要因為人情而困住自己。」 身為主管的你,或老闆的他,會不會很想掐死我呢!  在社會多年的我,其實還真的有想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