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怎麼找日本人主管討論自己的職涯,四大心法讓故事說話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9 分鐘
這是寫在我上一份工作離職前,那時還沒嘗到像現職這般遠距溝通痛苦之前,而遠距工作的人際關係,我想又是另外一回事了。
所以,在分享我的作法前,想先聊聊我入職的背景。當初在面試中提到想去唸MBA,在拿到offer(入職通知)時也詢問公司對於雇用我有什麼concern(顧慮),當時公司給出的答案是薪水(因為我從日本要回台灣),是個出乎意料的答案。
為什麼出乎意料呢?因為我之前的工作經歷,分別是2年、1年半,所以當時我假設公司覺得我是個「不安定」的人,所以我再進一步追問,而公司當時的回應是「台灣人跳槽很頻繁,是常態」,所以我就假設主管以及公司可以接受我的職涯選擇邏輯、也知道我想去唸MBA。
入職第一年還在學習新環境、台灣職場文化,所以倒沒有太多能量思考自己身處職涯的何方,但第二年(2019年)打完考績之後,得到一個不痛不癢的結果反而讓我開始思考,這種結果對於我的下一步並沒有任何幫助。(領到年終很開心沒錯,但我偏偏不是個拿了錢就會開心的人;我想知道我哪裡可以做更好、哪裡可以繼續努力。)(還是我誤會打考績的意思了?)一剛開始當然是想,錢拿到了那就離職吧?(欸!不是只有離職這條路可以走)當時開始在 NEX 台灣未來基金會當志工,受到創辦人 Hao-Wei Chen 的影響,知道還有一條路是「較積極的職涯規劃」,但又怎麼區分積極跟消極?
我的解釋是,消極的職涯規劃,就是等著薪水/現實/社會規劃你、把主導權交出去,但積極的職涯規劃則是找出方法,將現職的資源物盡其用,發展自己能力也增加自己在公司內的價值
Photo by Priscilla Du Preez / Unsplash
那方法是什麼呢?就是直接找主管踹共!沒啦,是討論自己的職涯
在前職三年多,我從第二年開始踹共,總共進行了四次踹共,時間列表如下。
第一次踹共(2019/3)—領完年終然後呢?今年目標寫什麼?
第二次踹共(2019/7)—工作好無聊,能不能來點新的刺激?
第三次踹共(2020/1)—又要領年終了,但其實主管心知肚明所以先吐為快。
第四次踹共(2020/7)—心力交瘁只能速戰速決、順便測試新主管。
幾次下來,漸漸摸索出一些心得,以及我做了哪些準備,接下來就分成踹共前與踹共後,希望大家也能找出自己的踹共風格。我相信大家會想要踹共,就代表對自己有不同的期待,在此就不討論工作能力與團隊合作能力……等,這些個人化變數了。

出發總要有個方向,踹共前請先準備好這四點

1、處理好自己的情緒

想離職、阿雜、厭世、誰誰誰很礙眼,這些就別帶到踹共去了,踹共應該要專注一件事,那就是職涯。所以請先確保自己回到冷靜的狀態,化悲憤為力量(聽起來很殘酷我知道)再進行下一步!

2、寫下自己進公司前想要做的事情、想要達成的目標

假設是單純為了薪水的話,我可能幫不上忙;但若進公司前是有所期待,那就請努力回想,然後一一寫下來。
像我當時是因為公司品牌大,可以看見不同於小品牌的視野之外;公司的事業是成長市場,也能學習怎麼經營成長市場,預算豐沛所以可以學習線上線下媒體的行銷策略,這些都能幫助主管幫你安排接下來的發展。

3、盤點手上的籌碼,並想好自己的最壞打算

公司需要你這個人嗎?(基本上沒被 lay-off/fired資遣,應該就代表是需要你。)
了解主管為什麼需要你?(耐操?負責?擅長救火?最近主管在什麼時候稱讚你?他稱讚你什麼?)
自己現在在公司的價值是什麼?(只有你會做,其他人不會做的是什麼?)
自己假如回歸求職市場,自己能賣什麼?(沒了公司的扛棒時,就業市場是殘酷的。)
確認自己失業願不願意收拾細軟、告老還鄉?(想像一下自己會是什麼心情。)
以我當時的狀況是,一個產品一個負責人,所以公司應該是需要我;至於主管需不需要我,我只知道他覺得我去跟工程師溝通讓他輕鬆很多(因為我會說中文吧?)但我也是做好最壞打算,包袱款款回屏東老家當啃老族。

4、準備自己的說服內容(也就是故事)

因為是跟日籍主管踹共,所以首先要先調整成日本人能理解的方式。
先不論外派的主管們可能已經不能視作為日本人,但基本上還是要好好說故事,增加自己交涉的成功機率!以我的粗殘經驗來說,我第一次就直接跟主管說,我覺得工作「面白くない」(很無聊),可能還有附帶一些,在不在這邊也沒差的這種寓意,這真的是很粗殘,請溫柔對待主管。所幸主管聽到後,先讓我冷靜回去想想自己想學什麼、想做什麼,然後把它寫下來,他會另外跟我約時間討論,這才開啟我的踹共之路。
所以關於說服流程可以做的準備是:
跨文化理解
日文表達
說故事技巧
假如說日文、跟主管講話會怯場,請找能信得過的朋友/職場前輩討論過一次,畢竟很多時候我們不知道這個情況要怎麼表達、動詞要用什麼、順序該怎麼說才能充分傳達心中所想,至於其他太細的用字遣詞可能要 case by case 用案例來討論。
這邊提供兩個簡單的方法:
當時曾跟一位跨領域轉職的同事一起討論,探索出一個更溫和的做法是,假如當時有發生某些事件的話,可以用事件作為開頭;若剛好最近沒有相關事件,就可能從自己最近上班動機很低落(モチベーション上がりにくい,這句是我日本朋友教我的)開始講起。整理好情緒、準備完踹共的素材後,就可以去踹共了;這邊推薦2、3、4都可以寫下來以作為證據,證明自己在職涯這件事上用力掙扎過!
Photo by Hello I'm Nik / Unsplash

千萬別射後不理,踹共後請盤點自身資源

原因是觀察主管的態度,有沒有轉變以及追蹤主管的進度。
對我來說,我最在意主管有沒有「說到做到」,第一次踹共完主管果真根據我的 skill 技能清單讓我去執行新工作,我也對主管有更多的信任;第二次踹共時,主管便根據我寫下的 skill 技能清單,安排我接下更多新的工作、讓我學更多新技能。
在此補充,因為我是行銷,所以 Skill 技能清單我分為:
軟實力(跨部門溝通、想學會領導團隊等等)
硬實力(行銷媒體、數據分析工具)
我手邊現有的學習資源(像是Coursera課程、志工)
大家也可以根據自己的職能,打開 LinkedIn 去看看接下來想做的工作,有哪些需要的技能,然後列進去,一兼二顧。

踹共得靠練習,找到關鍵人物看見職涯藍天

第三次踹共則是第三年打考績,談完一整年自己做了什麼事後,主管直接破題,「你還考慮MBA嗎?」我則是老實回答,學費不貲但我還是想出國工作,當然也不可能立刻就找到啦!主管立刻聽出來我的本意,笑著回我,所以已經在找了啊?
所以在考績 feedback 回饋的會議上(在場有其他主管、總經理)他則是鼓勵我,「用公司的資源讓自己的職涯繼續成長」,我也很感謝他用這樣的方式支持我。
過不久他被調回日本,我換了一位主管,也是日本人、在台灣已經五年多,但畢竟當初 hire 招募我進來的主管從挑履歷、面試都是他一手包辦,對於新主管其實所知有限,所以能不能跟新主管繼續踹共,我也是害怕加疑問。
大概經歷兩三次每個月的一對一,漸漸了解主管可以解決的問題/動用的資源到哪之後,再加上工作量實在難以負荷,所以我又決定找新主管踹共,就是我在前公司第四次踹共。
但這次不確定主管對於我的職涯支持程度(簡單來說即信任不足),所以這次踹共我換了另一個方式,直接將近期我手上的業務條列,並將每個業務的難易度標出、並附上預估處理的時間,這也是一種說服內容的類型
有些業務可能是瑣碎、簡單的routine例行工作但很花時間,有些新任務雖然初期看起來簡單不費時間,但可能會邊做邊不小心解壓縮到其他支線任務。所幸新主管也發現我在很多跨部門、跨團隊的專案,難憑一己之力提升品質、改善效率,所以新主管也立刻提出解決方案,然後出乎我意料,他真的就去執行了。也讓我感恩讚嘆,一介平民想要撼動整個組織,不如找到對的人直接上達天聽
踹共此舉是跟主管近身肉搏,除了考驗對主管的信任程度、對公司文化的掌握程度,真的就是盡人事、聽天命,是高風險也是高報酬的行為……,在此祝福各位,鼓起勇氣很難,但若不鼓起勇氣接下來上班的每一天只會更難。(音樂是否要下梁靜茹的勇氣?)
感謝被調回日本的妻夫木聰,假如沒有他,我不會歷經這麼充實的三年!希望未來我也能當個這樣的主管!
原文於2021/07/15刊登在NEX Foundation內的Media Lab: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別忘了收藏、點讚,並追蹤我們即可獲得最新的文章通知喔!有任何想法或回饋,也歡迎在下方留言,並參考NEX 媒體實驗室| 台灣觀點世界亮點,即可得到更多資訊。您的認同是我們最大的鼓勵!
認識本文作者:Yu-Ching Lee
大學讀了五年半,學了三年越南文原本打算去越南工作,最後誤打誤撞在日本開啟第一份
工作。交換學生、兩份正職工作,京阪神跑跳近五年後跳槽失敗回台。工作是行銷同時
也是興趣。1990年生,花了29年努力演個外向人,在接近第30年時認清自己是裝電池的
小燈籠。希望能透過文字讓光亮爍進隧道,把溫暖傳遞給正在尋找方向的遠方漂船。
執行編輯:I Cheng Huang
核稿編輯:Sophia Cheng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傳送LinkedIn交友邀請卻遲遲沒有回應?發出邀約信息,對方卻永遠已讀不回?有些職場社交禮儀,爸媽不見得知道,學校通常也沒教,但非常重要。良好的禮貌與態度,是敲開職場新機會的第一塊敲門磚。
近期台灣疫情嚴峻,政府紛紛要求大家待在家減少「人與人的連結」,Tinder等約會軟體也呼籲大家進行「線上約會」,取代傳統的見面約會。然而,隨著未明的完全解封期,加上人心的孤獨與脆弱,大眾又該如何在未來的日子裡,撐起自己心裡的一頂天地?又會在什麼樣的情形下妥協自我的身體界線?
作者不是一個熱愛運動的人,很多運動也是當一日球迷時,才跟著、看著、學著。一直到了2021年的東京奧運會,剛好人在台灣,好像才又感染到了全民瘋運動的熱潮;畢竟這是這一年多來除了疫苗、疫情之外,最大篇幅被報導的新聞。不論是什麼顏色的獎牌,「我看到的是選手們背後的父母和教練。」
留學生出國前最煩惱「錢從哪裡來?」如果家裡沒辦法資助,就要考慮和銀行貸款了。銀行貸款分很多種,這篇會介紹幾個常見的、可挪為留學用的貸款供大家參考,希望大家都能順利籌措到自己的學費!
面試過程中,被考官問到:「知道台北市一天大概賣多少杯咖啡嗎?」腦筋突然一片空白,接著懷疑考官是不是在跟你玩腦筋急轉彎嗎? 千萬不要這麼想,因為你可能是遇到面試關卡中的魔王——個案分析了。
上一篇設計師如何準備履歷的內容獲得相當大的迴響,第二篇手把手教你如何規劃一份讓人印象深刻的英文履歷。身為「台灣設計師在澳洲社團的社長」作者非常能體會台灣人在非母語國家找工作的掙扎和痛點,尤其在設計師領域該如何從第一個敲門磚「履歷表」來行銷自己,在相當注重在地經驗的澳洲,或許你的思考點也得因地制宜。
傳送LinkedIn交友邀請卻遲遲沒有回應?發出邀約信息,對方卻永遠已讀不回?有些職場社交禮儀,爸媽不見得知道,學校通常也沒教,但非常重要。良好的禮貌與態度,是敲開職場新機會的第一塊敲門磚。
近期台灣疫情嚴峻,政府紛紛要求大家待在家減少「人與人的連結」,Tinder等約會軟體也呼籲大家進行「線上約會」,取代傳統的見面約會。然而,隨著未明的完全解封期,加上人心的孤獨與脆弱,大眾又該如何在未來的日子裡,撐起自己心裡的一頂天地?又會在什麼樣的情形下妥協自我的身體界線?
作者不是一個熱愛運動的人,很多運動也是當一日球迷時,才跟著、看著、學著。一直到了2021年的東京奧運會,剛好人在台灣,好像才又感染到了全民瘋運動的熱潮;畢竟這是這一年多來除了疫苗、疫情之外,最大篇幅被報導的新聞。不論是什麼顏色的獎牌,「我看到的是選手們背後的父母和教練。」
留學生出國前最煩惱「錢從哪裡來?」如果家裡沒辦法資助,就要考慮和銀行貸款了。銀行貸款分很多種,這篇會介紹幾個常見的、可挪為留學用的貸款供大家參考,希望大家都能順利籌措到自己的學費!
面試過程中,被考官問到:「知道台北市一天大概賣多少杯咖啡嗎?」腦筋突然一片空白,接著懷疑考官是不是在跟你玩腦筋急轉彎嗎? 千萬不要這麼想,因為你可能是遇到面試關卡中的魔王——個案分析了。
上一篇設計師如何準備履歷的內容獲得相當大的迴響,第二篇手把手教你如何規劃一份讓人印象深刻的英文履歷。身為「台灣設計師在澳洲社團的社長」作者非常能體會台灣人在非母語國家找工作的掙扎和痛點,尤其在設計師領域該如何從第一個敲門磚「履歷表」來行銷自己,在相當注重在地經驗的澳洲,或許你的思考點也得因地制宜。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桃園機場雖然有時候會漏漏水出點小問題,但其實它貴為台灣國家門面還是有很多值得稱讚的地方的!推薦給常出國的旅人,在機場大逛免稅店之虞,也可以去使用一下這些便利的設施!就讓KKday幫大家整理5個大家不太知道但好好用的機場實用服務資訊吧!
比較2017年與2024年日本東北旅遊照片,對比藏王樹冰、銀山溫泉、山寺等景點在不同時間的景觀差異,即使地點相同,不同時間的體驗與感受截然不同,珍惜每個當下的珍貴回憶。2024年因暖冬導致雪景不如預期,反觀2017年的雪景壯觀美麗。新聞報導2025年日本東北暴雪,衷心祈願一切平安。
【2019/3 春】 <上野恩賜公園> 是個知名的賞櫻地點。腹地廣大、交通方便,加上園內有40種的櫻花,多達1200棵櫻花樹,使得這邊成為野餐賞櫻的首選場所。每到櫻花季,樹上會掛滿燈籠,而一大早就可看到樹下鋪滿了佔位的野餐墊,人潮不斷地聚集,從早到晚絡繹不絕。
2024年日本勞動力人口逆勢上揚,即將突破7000萬人,創下1953年以來新高。高齡者就業人數連續20年增長,女性就業人數也持續刷新歷史紀錄,正式員工數量大幅增加。然而,人口持續萎縮仍是長期挑戰,日本政府和企業需推動工作方式改革、投資技術創新、完善托育和養老服務等。
在漫畫與動畫時期就給人不錯體驗的作品《工作細胞》,敘述關於人體細胞擬人化後的故事,藉由紅血球和白血球兩人在身體中的突發日常,對抗細菌病毒之餘,也了解人體的身體構造,隨著主人翁的身體活在億萬細胞世界。這樣的作品在真人化後需要許多後製動畫與搭景製作,在《工作細胞》真人化後的日本電影,表現會是如何?
桃園機場雖然有時候會漏漏水出點小問題,但其實它貴為台灣國家門面還是有很多值得稱讚的地方的!推薦給常出國的旅人,在機場大逛免稅店之虞,也可以去使用一下這些便利的設施!就讓KKday幫大家整理5個大家不太知道但好好用的機場實用服務資訊吧!
比較2017年與2024年日本東北旅遊照片,對比藏王樹冰、銀山溫泉、山寺等景點在不同時間的景觀差異,即使地點相同,不同時間的體驗與感受截然不同,珍惜每個當下的珍貴回憶。2024年因暖冬導致雪景不如預期,反觀2017年的雪景壯觀美麗。新聞報導2025年日本東北暴雪,衷心祈願一切平安。
【2019/3 春】 <上野恩賜公園> 是個知名的賞櫻地點。腹地廣大、交通方便,加上園內有40種的櫻花,多達1200棵櫻花樹,使得這邊成為野餐賞櫻的首選場所。每到櫻花季,樹上會掛滿燈籠,而一大早就可看到樹下鋪滿了佔位的野餐墊,人潮不斷地聚集,從早到晚絡繹不絕。
2024年日本勞動力人口逆勢上揚,即將突破7000萬人,創下1953年以來新高。高齡者就業人數連續20年增長,女性就業人數也持續刷新歷史紀錄,正式員工數量大幅增加。然而,人口持續萎縮仍是長期挑戰,日本政府和企業需推動工作方式改革、投資技術創新、完善托育和養老服務等。
在漫畫與動畫時期就給人不錯體驗的作品《工作細胞》,敘述關於人體細胞擬人化後的故事,藉由紅血球和白血球兩人在身體中的突發日常,對抗細菌病毒之餘,也了解人體的身體構造,隨著主人翁的身體活在億萬細胞世界。這樣的作品在真人化後需要許多後製動畫與搭景製作,在《工作細胞》真人化後的日本電影,表現會是如何?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本文為求職者提供了一些基本概念,幫助他們有效準備心儀職務的面試。從檢視自身技能、學歷到合理與企業人資互動,文章深入探討了求職過程中的關鍵準備要點和注意行為,以提升求職成功率,最終成功找到合適的工作。該文適合希望進一步提升應徵技巧的職場人士閱讀。
Thumbnail
你試過在一個地方待了很久,每天都透不過氣,像是被幾條繩子勒著頸,快要窒息死亡卻又無力自救,只能眼睜睜看著自己一天天衰亡,看著精力逐點逐點流逝,並對所有事物均失去了希望,失去了動力嗎? 你試過每天都面對極大精神壓力,每天無緣無故被罵,一人在做不知多少人做的事,沒有任何休息時間,沒有任何私人空間,24
Thumbnail
我的職務是工程人員,在我前期的工程人員是直接現場處理,後來門市數量快速增加,公司人力無法負荷,改委託外部協力廠商第一線處理,工程人員作驗收管理的工作。我是在這個轉換期間人事異動時進來的,進公司第一天到25年後退休的最後一天,原則上我算是做同一職務沒有變過,也沒升遷、輪調過,可見工作能力之不佳^=^。
Thumbnail
十八歲初次來台求學,在成大中文系和府城的滋養下對台灣好像開始有一點了解。以台南為家的我決定在南部尋覓第一份工作後, 開始踏上了人生第一次的求職之旅。
Thumbnail
因她的分享,而重燃寫作的熱情,認識到方格子。也因她的指引,讓我持續走在自我成長的路上,把內在覺察寫成一篇又一篇的文章。 當年占星老師鼓勵我,用寫作來達到work-life balance。這才是我最初的創作初衷呢。要不是她一直鼓勵,我可能還僅僅只是知道方格子,不會那麼有勇氣,在方格子展開創作之路。
Thumbnail
這幾十年來,潮流似乎在逆轉。日本是率先以停車政策對抗大量汽車化發展的國家之一,首先是禁止隔夜停車,並以「車庫證明書」的法規將政策推到巔峰:一定要擁有註冊好的停車位,之後才能為車輛註冊。為什麼日本街道有其獨特的魅力?
新買的犀牛式驅逐戰車。 最近我是多無聊?無聊到在看維根斯坦的簡介。 是說,這個人的生平…… 就像之前《幸福》這本書作者說的, 你看到維根斯坦的照片,就覺得不會想變得這個人一樣淒慘, 雖然這個人倒是覺得自己很幸福…… 不過這次,發現他有一點真的很讓人羨慕。 書上說, 他
Thumbnail
每個人都有過拖延的經歷,但即刻採取行動就是解決的方法。此篇文章分享了作者如何克服拖延、擁有動力並持續努力。這篇文章包含作者如何自學多益、完成馬拉鬆等成就,以及作者推薦的動力保持方法,例如回想初衷、定期審視目標等,並分享了免費資源的推薦。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本文為求職者提供了一些基本概念,幫助他們有效準備心儀職務的面試。從檢視自身技能、學歷到合理與企業人資互動,文章深入探討了求職過程中的關鍵準備要點和注意行為,以提升求職成功率,最終成功找到合適的工作。該文適合希望進一步提升應徵技巧的職場人士閱讀。
Thumbnail
你試過在一個地方待了很久,每天都透不過氣,像是被幾條繩子勒著頸,快要窒息死亡卻又無力自救,只能眼睜睜看著自己一天天衰亡,看著精力逐點逐點流逝,並對所有事物均失去了希望,失去了動力嗎? 你試過每天都面對極大精神壓力,每天無緣無故被罵,一人在做不知多少人做的事,沒有任何休息時間,沒有任何私人空間,24
Thumbnail
我的職務是工程人員,在我前期的工程人員是直接現場處理,後來門市數量快速增加,公司人力無法負荷,改委託外部協力廠商第一線處理,工程人員作驗收管理的工作。我是在這個轉換期間人事異動時進來的,進公司第一天到25年後退休的最後一天,原則上我算是做同一職務沒有變過,也沒升遷、輪調過,可見工作能力之不佳^=^。
Thumbnail
十八歲初次來台求學,在成大中文系和府城的滋養下對台灣好像開始有一點了解。以台南為家的我決定在南部尋覓第一份工作後, 開始踏上了人生第一次的求職之旅。
Thumbnail
因她的分享,而重燃寫作的熱情,認識到方格子。也因她的指引,讓我持續走在自我成長的路上,把內在覺察寫成一篇又一篇的文章。 當年占星老師鼓勵我,用寫作來達到work-life balance。這才是我最初的創作初衷呢。要不是她一直鼓勵,我可能還僅僅只是知道方格子,不會那麼有勇氣,在方格子展開創作之路。
Thumbnail
這幾十年來,潮流似乎在逆轉。日本是率先以停車政策對抗大量汽車化發展的國家之一,首先是禁止隔夜停車,並以「車庫證明書」的法規將政策推到巔峰:一定要擁有註冊好的停車位,之後才能為車輛註冊。為什麼日本街道有其獨特的魅力?
新買的犀牛式驅逐戰車。 最近我是多無聊?無聊到在看維根斯坦的簡介。 是說,這個人的生平…… 就像之前《幸福》這本書作者說的, 你看到維根斯坦的照片,就覺得不會想變得這個人一樣淒慘, 雖然這個人倒是覺得自己很幸福…… 不過這次,發現他有一點真的很讓人羨慕。 書上說, 他
Thumbnail
每個人都有過拖延的經歷,但即刻採取行動就是解決的方法。此篇文章分享了作者如何克服拖延、擁有動力並持續努力。這篇文章包含作者如何自學多益、完成馬拉鬆等成就,以及作者推薦的動力保持方法,例如回想初衷、定期審視目標等,並分享了免費資源的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