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怎麼找日本人主管討論自己的職涯,四大心法讓故事說話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0 分鐘

這是寫在我上一份工作離職前,那時還沒嘗到像現職這般遠距溝通痛苦之前,而遠距工作的人際關係,我想又是另外一回事了。

所以,在分享我的作法前,想先聊聊我入職的背景。當初在面試中提到想去唸MBA,在拿到offer(入職通知)時也詢問公司對於雇用我有什麼concern(顧慮),當時公司給出的答案是薪水(因為我從日本要回台灣),是個出乎意料的答案。

為什麼出乎意料呢?因為我之前的工作經歷,分別是2年、1年半,所以當時我假設公司覺得我是個「不安定」的人,所以我再進一步追問,而公司當時的回應是「台灣人跳槽很頻繁,是常態」,所以我就假設主管以及公司可以接受我的職涯選擇邏輯、也知道我想去唸MBA。

入職第一年還在學習新環境、台灣職場文化,所以倒沒有太多能量思考自己身處職涯的何方,但第二年(2019年)打完考績之後,得到一個不痛不癢的結果反而讓我開始思考,這種結果對於我的下一步並沒有任何幫助。(領到年終很開心沒錯,但我偏偏不是個拿了錢就會開心的人;我想知道我哪裡可以做更好、哪裡可以繼續努力。)(還是我誤會打考績的意思了?)一剛開始當然是想,錢拿到了那就離職吧?(欸!不是只有離職這條路可以走)當時開始在 NEX 台灣未來基金會當志工,受到創辦人 Hao-Wei Chen 的影響,知道還有一條路是「較積極的職涯規劃」,但又怎麼區分積極跟消極?

我的解釋是,消極的職涯規劃,就是等著薪水/現實/社會規劃你、把主導權交出去,但積極的職涯規劃則是找出方法,將現職的資源物盡其用,發展自己能力也增加自己在公司內的價值

raw-image
那方法是什麼呢?就是直接找主管踹共!沒啦,是討論自己的職涯

在前職三年多,我從第二年開始踹共,總共進行了四次踹共,時間列表如下。

第一次踹共(2019/3)—領完年終然後呢?今年目標寫什麼?
第二次踹共(2019/7)—工作好無聊,能不能來點新的刺激?
第三次踹共(2020/1)—又要領年終了,但其實主管心知肚明所以先吐為快。
第四次踹共(2020/7)—心力交瘁只能速戰速決、順便測試新主管。

幾次下來,漸漸摸索出一些心得,以及我做了哪些準備,接下來就分成踹共前與踹共後,希望大家也能找出自己的踹共風格。我相信大家會想要踹共,就代表對自己有不同的期待,在此就不討論工作能力與團隊合作能力……等,這些個人化變數了。

出發總要有個方向,踹共前請先準備好這四點

1、處理好自己的情緒

想離職、阿雜、厭世、誰誰誰很礙眼,這些就別帶到踹共去了,踹共應該要專注一件事,那就是職涯。所以請先確保自己回到冷靜的狀態,化悲憤為力量(聽起來很殘酷我知道)再進行下一步!

2、寫下自己進公司前想要做的事情、想要達成的目標

假設是單純為了薪水的話,我可能幫不上忙;但若進公司前是有所期待,那就請努力回想,然後一一寫下來。

像我當時是因為公司品牌大,可以看見不同於小品牌的視野之外;公司的事業是成長市場,也能學習怎麼經營成長市場,預算豐沛所以可以學習線上線下媒體的行銷策略,這些都能幫助主管幫你安排接下來的發展。

3、盤點手上的籌碼,並想好自己的最壞打算

公司需要你這個人嗎?(基本上沒被 lay-off/fired資遣,應該就代表是需要你。)

了解主管為什麼需要你?(耐操?負責?擅長救火?最近主管在什麼時候稱讚你?他稱讚你什麼?)

自己現在在公司的價值是什麼?(只有你會做,其他人不會做的是什麼?)

自己假如回歸求職市場,自己能賣什麼?(沒了公司的扛棒時,就業市場是殘酷的。)

確認自己失業願不願意收拾細軟、告老還鄉?(想像一下自己會是什麼心情。)

以我當時的狀況是,一個產品一個負責人,所以公司應該是需要我;至於主管需不需要我,我只知道他覺得我去跟工程師溝通讓他輕鬆很多(因為我會說中文吧?)但我也是做好最壞打算,包袱款款回屏東老家當啃老族。

4、準備自己的說服內容(也就是故事)

因為是跟日籍主管踹共,所以首先要先調整成日本人能理解的方式。

先不論外派的主管們可能已經不能視作為日本人,但基本上還是要好好說故事,增加自己交涉的成功機率!以我的粗殘經驗來說,我第一次就直接跟主管說,我覺得工作「面白くない」(很無聊),可能還有附帶一些,在不在這邊也沒差的這種寓意,這真的是很粗殘,請溫柔對待主管。所幸主管聽到後,先讓我冷靜回去想想自己想學什麼、想做什麼,然後把它寫下來,他會另外跟我約時間討論,這才開啟我的踹共之路。

所以關於說服流程可以做的準備是:
跨文化理解
日文表達
說故事技巧

假如說日文、跟主管講話會怯場,請找能信得過的朋友/職場前輩討論過一次,畢竟很多時候我們不知道這個情況要怎麼表達、動詞要用什麼、順序該怎麼說才能充分傳達心中所想,至於其他太細的用字遣詞可能要 case by case 用案例來討論。

這邊提供兩個簡單的方法:

當時曾跟一位跨領域轉職的同事一起討論,探索出一個更溫和的做法是,假如當時有發生某些事件的話,可以用事件作為開頭;若剛好最近沒有相關事件,就可能從自己最近上班動機很低落(モチベーション上がりにくい,這句是我日本朋友教我的)開始講起。整理好情緒、準備完踹共的素材後,就可以去踹共了;這邊推薦2、3、4都可以寫下來以作為證據,證明自己在職涯這件事上用力掙扎過!

raw-image

千萬別射後不理,踹共後請盤點自身資源

原因是觀察主管的態度,有沒有轉變以及追蹤主管的進度。

對我來說,我最在意主管有沒有「說到做到」,第一次踹共完主管果真根據我的 skill 技能清單讓我去執行新工作,我也對主管有更多的信任;第二次踹共時,主管便根據我寫下的 skill 技能清單,安排我接下更多新的工作、讓我學更多新技能。

在此補充,因為我是行銷,所以 Skill 技能清單我分為:
軟實力(跨部門溝通、想學會領導團隊等等)
硬實力(行銷媒體、數據分析工具)
我手邊現有的學習資源(像是Coursera課程、志工)

大家也可以根據自己的職能,打開 LinkedIn 去看看接下來想做的工作,有哪些需要的技能,然後列進去,一兼二顧。

踹共得靠練習,找到關鍵人物看見職涯藍天

第三次踹共則是第三年打考績,談完一整年自己做了什麼事後,主管直接破題,「你還考慮MBA嗎?」我則是老實回答,學費不貲但我還是想出國工作,當然也不可能立刻就找到啦!主管立刻聽出來我的本意,笑著回我,所以已經在找了啊?

所以在考績 feedback 回饋的會議上(在場有其他主管、總經理)他則是鼓勵我,「用公司的資源讓自己的職涯繼續成長」,我也很感謝他用這樣的方式支持我。

過不久他被調回日本,我換了一位主管,也是日本人、在台灣已經五年多,但畢竟當初 hire 招募我進來的主管從挑履歷、面試都是他一手包辦,對於新主管其實所知有限,所以能不能跟新主管繼續踹共,我也是害怕加疑問。

大概經歷兩三次每個月的一對一,漸漸了解主管可以解決的問題/動用的資源到哪之後,再加上工作量實在難以負荷,所以我又決定找新主管踹共,就是我在前公司第四次踹共。

但這次不確定主管對於我的職涯支持程度(簡單來說即信任不足),所以這次踹共我換了另一個方式,直接將近期我手上的業務條列,並將每個業務的難易度標出、並附上預估處理的時間,這也是一種說服內容的類型

有些業務可能是瑣碎、簡單的routine例行工作但很花時間,有些新任務雖然初期看起來簡單不費時間,但可能會邊做邊不小心解壓縮到其他支線任務。所幸新主管也發現我在很多跨部門、跨團隊的專案,難憑一己之力提升品質、改善效率,所以新主管也立刻提出解決方案,然後出乎我意料,他真的就去執行了。也讓我感恩讚嘆,一介平民想要撼動整個組織,不如找到對的人直接上達天聽

踹共此舉是跟主管近身肉搏,除了考驗對主管的信任程度、對公司文化的掌握程度,真的就是盡人事、聽天命,是高風險也是高報酬的行為……,在此祝福各位,鼓起勇氣很難,但若不鼓起勇氣接下來上班的每一天只會更難。(音樂是否要下梁靜茹的勇氣?)

感謝被調回日本的妻夫木聰,假如沒有他,我不會歷經這麼充實的三年!希望未來我也能當個這樣的主管!

原文於2021/07/15刊登在NEX Foundation內的Media Lab: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別忘了收藏、點讚,並追蹤我們即可獲得最新的文章通知喔!有任何想法或回饋,也歡迎在下方留言,並參考NEX 媒體實驗室| 台灣觀點世界亮點,即可得到更多資訊。您的認同是我們最大的鼓勵!


認識本文作者:Yu-Ching Lee
大學讀了五年半,學了三年越南文原本打算去越南工作,最後誤打誤撞在日本開啟第一份
工作。交換學生、兩份正職工作,京阪神跑跳近五年後跳槽失敗回台。工作是行銷同時
也是興趣。1990年生,花了29年努力演個外向人,在接近第30年時認清自己是裝電池的
小燈籠。希望能透過文字讓光亮爍進隧道,把溫暖傳遞給正在尋找方向的遠方漂船。
執行編輯:I Cheng Huang
核稿編輯:Sophia Cheng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NEX Foundation 台灣未來基金會的沙龍
23會員
50內容數
2023/04/01
「想法比操作重要」。台灣是英語碩士畢業,而遠赴澳洲就讀設計研究所Erin Chiu不只一次和作者強調;她認為學校安排許多業師的課程,不但讓她有機會直接了解澳洲的設計產業之外,和不同國籍的同學一起學習,也讓剛開始覺得自己什麼都不懂,而無法有貢獻的Erin,在多次互動中增強了自信也打開了腦袋。
Thumbnail
2023/04/01
「想法比操作重要」。台灣是英語碩士畢業,而遠赴澳洲就讀設計研究所Erin Chiu不只一次和作者強調;她認為學校安排許多業師的課程,不但讓她有機會直接了解澳洲的設計產業之外,和不同國籍的同學一起學習,也讓剛開始覺得自己什麼都不懂,而無法有貢獻的Erin,在多次互動中增強了自信也打開了腦袋。
Thumbnail
2023/03/25
台灣設計師在澳洲系列專欄,作者這次邀請到在旋濱大學(Swinburne University)就讀設計碩士的Erin Chiu。台灣英文系畢業的Erin要和大家分享她如何從一個非設計專業的學士生,在澳洲就讀設計研究所的過程和遇到的挑戰,以及在這一波疫情下課程受到的影響與上課方式的改變。
Thumbnail
2023/03/25
台灣設計師在澳洲系列專欄,作者這次邀請到在旋濱大學(Swinburne University)就讀設計碩士的Erin Chiu。台灣英文系畢業的Erin要和大家分享她如何從一個非設計專業的學士生,在澳洲就讀設計研究所的過程和遇到的挑戰,以及在這一波疫情下課程受到的影響與上課方式的改變。
Thumbnail
2023/03/18
前往美國進修念碩士是很多人心中的夢想,其中最讓人躊躇不前的因素,無非是那高昂的支出莫屬!美國不僅學費高昂,生活費也高於台灣。如何在出發前甚至準備申請學校前準確估算自己的總支出呢?作者曾在美國賓州匹茲堡念過一年半的碩士,用親身經驗告訴你如何估算自己的花費,也提供一些簡單的省錢方法幫你省下你在美國的開銷
Thumbnail
2023/03/18
前往美國進修念碩士是很多人心中的夢想,其中最讓人躊躇不前的因素,無非是那高昂的支出莫屬!美國不僅學費高昂,生活費也高於台灣。如何在出發前甚至準備申請學校前準確估算自己的總支出呢?作者曾在美國賓州匹茲堡念過一年半的碩士,用親身經驗告訴你如何估算自己的花費,也提供一些簡單的省錢方法幫你省下你在美國的開銷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以為得到了自己想要的人事物,生活就此幸福美滿,然後呢?誰知這才是總總迎接各種鳥事與考驗的開始。
Thumbnail
以為得到了自己想要的人事物,生活就此幸福美滿,然後呢?誰知這才是總總迎接各種鳥事與考驗的開始。
Thumbnail
開始工作以後實在很難維持一定的文章產量,一方面是下班只想休息以外,另一方面是我覺得生活上好像少了很多想法上的碰撞,讓我一度以為我是不是失去了觀察與感知的能力,有點慌張。但還好跟自己對話沉澱下來以後,其實還是有很多想法。 畢業後誤打誤撞進入電商產業,後來趕在跨年前跳槽到新的公司,所以扣掉大學實習,目
Thumbnail
開始工作以後實在很難維持一定的文章產量,一方面是下班只想休息以外,另一方面是我覺得生活上好像少了很多想法上的碰撞,讓我一度以為我是不是失去了觀察與感知的能力,有點慌張。但還好跟自己對話沉澱下來以後,其實還是有很多想法。 畢業後誤打誤撞進入電商產業,後來趕在跨年前跳槽到新的公司,所以扣掉大學實習,目
Thumbnail
一直在日本或是台灣日商公司工作的作者,在前公司獲得的學習資源不只是行銷預算豐沛,還有如何跟日籍主管討論自己職涯規劃。一樣米養百樣人,更不用說主管也是百百種,但究竟「日本人主管」能不能套用台灣觀點,「是我在踹共前很大的不安」作者說。
Thumbnail
一直在日本或是台灣日商公司工作的作者,在前公司獲得的學習資源不只是行銷預算豐沛,還有如何跟日籍主管討論自己職涯規劃。一樣米養百樣人,更不用說主管也是百百種,但究竟「日本人主管」能不能套用台灣觀點,「是我在踹共前很大的不安」作者說。
Thumbnail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生存之道 不論是他人眼中的好道、壞道,甚至是歪道,都是自己的選擇 然而正所謂『道不同,不相為謀』 跟道不同的公司,有時候真的不用硬撐,撐久了只會傷痕累累 倒不如重新調整自己,重新調整到對的方向上  讓自己可以用正能量在職場上,忙的開心,開心的忙
Thumbnail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生存之道 不論是他人眼中的好道、壞道,甚至是歪道,都是自己的選擇 然而正所謂『道不同,不相為謀』 跟道不同的公司,有時候真的不用硬撐,撐久了只會傷痕累累 倒不如重新調整自己,重新調整到對的方向上  讓自己可以用正能量在職場上,忙的開心,開心的忙
Thumbnail
在3月份的時候我提出了辭呈。 因為有大把的有薪假可以讓我在5月底時就開始放假。 所以當時的我覺得我有大把的時間來尋找下一個工作,然而……
Thumbnail
在3月份的時候我提出了辭呈。 因為有大把的有薪假可以讓我在5月底時就開始放假。 所以當時的我覺得我有大把的時間來尋找下一個工作,然而……
Thumbnail
離職這件事總是缺乏判斷標準,要嘛是衝定性離職,要嘛是猶豫再三確不敢辭,有沒有什麼方法能讓我們衡量是否該離職,或是某些訊號顯示我們應該走人了呢?這篇文章就針對「離職」給你一個全方位的攻略
Thumbnail
離職這件事總是缺乏判斷標準,要嘛是衝定性離職,要嘛是猶豫再三確不敢辭,有沒有什麼方法能讓我們衡量是否該離職,或是某些訊號顯示我們應該走人了呢?這篇文章就針對「離職」給你一個全方位的攻略
Thumbnail
我付出這麼多心力當然是好希望能做自己的事情。 透過與朋友談話間,這句話貫穿白噪音直接將我的心門撞出一個洞。 前幾天與久未連絡的朋友閒談,非常有感目前對於2021轉職,或直接創業這個選項。 「上班也有可能公司倒閉」 「現在這個年代沒什麼是穩定的」 聽起來真的很四面楚歌,卻也處處都是生機。
Thumbnail
我付出這麼多心力當然是好希望能做自己的事情。 透過與朋友談話間,這句話貫穿白噪音直接將我的心門撞出一個洞。 前幾天與久未連絡的朋友閒談,非常有感目前對於2021轉職,或直接創業這個選項。 「上班也有可能公司倒閉」 「現在這個年代沒什麼是穩定的」 聽起來真的很四面楚歌,卻也處處都是生機。
Thumbnail
某日在打掃房間時,突然翻到了自己四年前的就職筆記。看著那些密密麻麻的文字,時序像突然間被倒轉了一樣,那些心境與體會都在眼前現正熱映中。
Thumbnail
某日在打掃房間時,突然翻到了自己四年前的就職筆記。看著那些密密麻麻的文字,時序像突然間被倒轉了一樣,那些心境與體會都在眼前現正熱映中。
Thumbnail
工作轉職或動搖想離職的時候怎麼思考,跟各位分享;但個人主觀意識強烈,不代表其他人也是這樣,準備好了,就邀請各位用開放的心一起看下去吧。
Thumbnail
工作轉職或動搖想離職的時候怎麼思考,跟各位分享;但個人主觀意識強烈,不代表其他人也是這樣,準備好了,就邀請各位用開放的心一起看下去吧。
Thumbnail
很多人敲碗離職這一篇,我是抱著戰戰兢兢的心情來寫的,這一篇有我離職的過程紀錄,這個過程讓我收穫很多,但如今回頭看,還是有不少可以更好、更圓融的方式。 還記得第一次正職要提離職之前,心裡其實想了好
Thumbnail
很多人敲碗離職這一篇,我是抱著戰戰兢兢的心情來寫的,這一篇有我離職的過程紀錄,這個過程讓我收穫很多,但如今回頭看,還是有不少可以更好、更圓融的方式。 還記得第一次正職要提離職之前,心裡其實想了好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