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舒適圈」一詞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之所以心血來潮想說說關於舒適圈,是發現似乎很多人會把「踏出舒適圈」解釋為想要改變就要做自己不喜歡的事情。
看到這邊我都想說,平常生活中煩人大小事都這麼多了,為什麼要這麼自虐強迫做自己不喜歡的事情。

總之每個人對舒適圈有不同的定義,這裡想分享一下我對舒適圈又是什麼想法的以下舉例:

(一)
有一個人很想出國留學,但是害怕語言不通、怕年紀大、又怕會不會不習慣當地生活、還會不會被排擠啊等等的,所以遲遲只有想但不敢行動,就這樣又留在的原處。待在自己家最安全。

(二)
厭倦現在的工作想換跑道,每天行屍走肉不知未來為何物,卻因為轉職可能很麻煩,或沒相關經驗,又或是怕離職後沒錢,所以還是繼續待在討厭的工作場所過一天算一天。此時這個討厭的工作環境就是舒適圈。

(三)
跟另一半相處很痛苦,每天都為感情心悶,明知快走不下去了,或是懷疑等等不安全感,卻一直不敢放手,因為害怕找不到更好的人,就繼續過一天是一天這樣相處下去。此時不健全關係成為舒適圈。

(四)
想創業怕失敗不敢做,或想拍YouTube 怕沒人看不敢做等等等。等我準備好了再說的藉口,永遠沒有準備好的一天。
等等的很多在我們生活周遭很常出現的例子。

簡單來說舒適圈就是慣有的生活模式,而舒適圈「不一定」不好,但是當你真正想要的,沒有好好聆聽自己內心的真實聲音,什麼都不敢做、光想又不行動,這樣不敢踏出舒適圈就容易限制更多的可能性。

那麼上述的例子跟不喜歡做的事情是沒有關係的,是想做但出於恐懼而不敢做,就像想加薪卻不敢跟老闆提出的概念很像。

那有可能有人是認為嘗試做不喜歡的事情,例如不喜歡看書的人,為了改變自己看書會成長,強迫自己天天要看一本書,這樣快樂嗎?

我知道紅棗對女生身體好,但我吃了就是會覺得噁心,為了改變所以強迫自己吃紅棗,我敢說不但不會變喜歡,可能還會造成巨大的心理壓力。我完全不覺得嘗試自己不喜歡的事物是脫離舒適圈。有人可能覺得做極限運動(在本來就想嘗試的前提),勇敢去做了這是踏出舒適圈。而對我來說,我本來就對極限運動沒興趣,叫我去嘗試我可能嚇到生病臥床好幾天。

那可能有人又會說,真心很想讓身材變好,所以跨出舒適圈去健身房運動,可是運動這個過程就是自己不喜歡的事情。又或者想轉職到想要的工作,轉職過程好麻煩還要打履歷面試等等好討厭喔,這就是踏出舒適圈(達成目標的過程)做自己不喜歡做的事。
其實就是為自己懶的藉口而已,你可以藉由顯化或吸引力法則之類,什麼都不用做突然變瘦,偶然夢想公司突然問你要不要去他們那裡工作。那我只能老實說就繼續妄想吧!
先說顯化法則、吸引力法則等等法則都是每天每天發生在我們生活中,不管你相不相信,不相信也依然時時刻刻在你的生活中,我是視為跟空氣一樣存在的道理,而且我的生活很多也是吸引力法則吸引想要的人事物,例如我喜歡瘦瘦的、日本男生,那被我吸引來很多都是瘦瘦的日本男生。(在台灣時也是
但是顯化法則和吸引力法則很多都是建立在該發生會發生就是會來。也就是沒有的事就是沒有。我雖然是超級靈性初心者,但發現很多吸引力法則老師,還是什麼相關課程,都教什麼相信什麼要想像自己有什麼就會吸引過來,我沒上過任何之類的課不太曉得,但很多的人就真的以為凡事都能想什麼來什麼,反而造成更多執念與執著。這點對心靈成長也並沒有任何幫助。

而踏出任何的舒適圈都會有一些心理不適應恐懼等等的過渡期,而這個過渡期或是人們所為的不喜歡的過程,都將會是你未來的甜美的豐收。
而舒適圈這個詞很中性,不好也不壞,只是取決於你有沒有勇氣做任何現在不做將來可能會後悔的事情而已。
avatar-img
2會員
5內容數
在我為了更想要的生活而再度勇敢踏出舒適圈後,並一次憑藉自己的力量跨越現實阻礙和困難。 生活中從沒出現過任何靈性這名詞,突然進入到我的世界。 在覺醒後也串起目前人生中總總經歷的人事物是必然的。讓我警覺其實生活就是一場靈性的實驗室。每個人都是。 從來只有喜歡分享畫圖的我,這次也想用文字來分享我對靈性的體驗與想法。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ウサギ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以為得到了自己想要的人事物,生活就此幸福美滿,然後呢?誰知這才是總總迎接各種鳥事與考驗的開始。
去年勇敢踏出舒適圈後,差不多七月開始不知不覺開始接觸有關身心靈的事物,並開始我的靈性探索旅程。雖然說是靈性,但我個人並沒有做什麼修行,只是從生活中發生的大小事、觀察、體驗、學習和靈性做一個結合。
以為得到了自己想要的人事物,生活就此幸福美滿,然後呢?誰知這才是總總迎接各種鳥事與考驗的開始。
去年勇敢踏出舒適圈後,差不多七月開始不知不覺開始接觸有關身心靈的事物,並開始我的靈性探索旅程。雖然說是靈性,但我個人並沒有做什麼修行,只是從生活中發生的大小事、觀察、體驗、學習和靈性做一個結合。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許多人被鼓勵「跳出舒適圈」以實現自我成長,但專家指出,擴展舒適圈是一個更加可持續的成長策略。舒適圈是指熟悉且安全的環境,長期停留其中可能限制成長。透過逐步擴展舒適圈,如設定小目標、接受不完美、進行微小改變及尋求支持系統,可以在日常生活和職場中穩定提升自我能力,並克服對改變的恐懼,實現更平衡的成長。
在我們的職場生活中,常常聽到「跳脫舒適圈」的呼聲。這種呼籲似乎是讓我們不斷嘗試新的事物,勇敢追求新的挑戰,並認為不斷變換角色和挑戰困難才是成長的象徵。然而,這樣的觀念真的是每個人都應該遵循的嗎? 最近,我參加了一場台南市國中小填報業務的研習活動,讓我開始重新思考「舒適圈」的意義。當天的與會者幾乎都
Thumbnail
你是否曾經對於現在的工作隱隱感到不滿,或是為現在的工作狀態焦慮? 這其實是你內心深處,對處在舒適圈的不安感所發出的信號。 是甚麼讓你躊躇不前?是目前的環境太好而猶豫?還是對未知感到迷茫? 許多人說「跳脫舒適圈」是自我突破的必經之路,但在行動之前,也許我們應該先停下腳步,做一些更深入的思考。
Thumbnail
大多數人都生活在不舒服的舒適圈中,因為怕改變而忍耐。文章探討了舒適圈的概念,並提供了幾種擴大舒適圈的方式,如學習新技能、提升自信以及勇敢面對他人的看法。改變並不容易,但若能增加選擇性和抗壓性,將會讓我們的生活變得更加自由。本文旨在鼓勵讀者認識到改變的重要性,並勇於追求自己的內心渴望。
Thumbnail
舒適圈(Comfort zone), 它是指心理狀態, 一個人對外在環境有控制感, 內在心理不焦慮、不內耗, 可以穩定實現工作和生活目標。 離開或者跳脫舒適圈, 是不甘受限於現狀,為的是成長, 為了追求更高、更遠的工作 或是生活目標, 往理想的人生目標前進。 與 成長型思
每個人都應該審視一下自己是不是活在舒適圈?舒適圈會讓人懈怠、沒有危機意識,因為舒 適圈總有吸引人的地方,讓人很難離開、不想離開。
Thumbnail
生活上很多時候感到停滯不前,我們會萌生出是否該「跳脫舒適圈」的急迫感。有時候我們以為自己走了一條跟同儕不一樣的路叫跳脫舒適圈,但可能只是與眾不同。有時候以為進去一個很艱困的環境叫跳脫舒適圈,但可能只是自討苦吃。該怎麼評估新的選擇是否真的能幫助我們跳脫舒適圈,還是只是為跳而跳呢?
Thumbnail
「跳出舒適圈」這個詞,在前幾年很像口號一樣 我也曾經在這裡面一直打轉過 那時候的我一直拼命地 改變東 改變西 好像拼命得要跳脫那個也許本來就不存在的框架 直到後來我才發現 原來我的舒適圈是『一直改變』 所以如果我要跳出舒適圈 那不就等於『什麼都別做』
Thumbnail
我們的工作或生活中充滿了不喜歡或沒興趣的事情,但又不能不做?想學習一項新的技能或者培養一個新的習慣,發現自己很難堅持下去?感到無趣、煩惱、焦慮或壓力大?做的事情雖然是對的,但是沒有任何的樂趣和動力? 首先我們先來看以下三點: 一.什麼是喜歡有興趣的事情? 就是那些能讓你感到快樂、滿足、自信、充實、成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許多人被鼓勵「跳出舒適圈」以實現自我成長,但專家指出,擴展舒適圈是一個更加可持續的成長策略。舒適圈是指熟悉且安全的環境,長期停留其中可能限制成長。透過逐步擴展舒適圈,如設定小目標、接受不完美、進行微小改變及尋求支持系統,可以在日常生活和職場中穩定提升自我能力,並克服對改變的恐懼,實現更平衡的成長。
在我們的職場生活中,常常聽到「跳脫舒適圈」的呼聲。這種呼籲似乎是讓我們不斷嘗試新的事物,勇敢追求新的挑戰,並認為不斷變換角色和挑戰困難才是成長的象徵。然而,這樣的觀念真的是每個人都應該遵循的嗎? 最近,我參加了一場台南市國中小填報業務的研習活動,讓我開始重新思考「舒適圈」的意義。當天的與會者幾乎都
Thumbnail
你是否曾經對於現在的工作隱隱感到不滿,或是為現在的工作狀態焦慮? 這其實是你內心深處,對處在舒適圈的不安感所發出的信號。 是甚麼讓你躊躇不前?是目前的環境太好而猶豫?還是對未知感到迷茫? 許多人說「跳脫舒適圈」是自我突破的必經之路,但在行動之前,也許我們應該先停下腳步,做一些更深入的思考。
Thumbnail
大多數人都生活在不舒服的舒適圈中,因為怕改變而忍耐。文章探討了舒適圈的概念,並提供了幾種擴大舒適圈的方式,如學習新技能、提升自信以及勇敢面對他人的看法。改變並不容易,但若能增加選擇性和抗壓性,將會讓我們的生活變得更加自由。本文旨在鼓勵讀者認識到改變的重要性,並勇於追求自己的內心渴望。
Thumbnail
舒適圈(Comfort zone), 它是指心理狀態, 一個人對外在環境有控制感, 內在心理不焦慮、不內耗, 可以穩定實現工作和生活目標。 離開或者跳脫舒適圈, 是不甘受限於現狀,為的是成長, 為了追求更高、更遠的工作 或是生活目標, 往理想的人生目標前進。 與 成長型思
每個人都應該審視一下自己是不是活在舒適圈?舒適圈會讓人懈怠、沒有危機意識,因為舒 適圈總有吸引人的地方,讓人很難離開、不想離開。
Thumbnail
生活上很多時候感到停滯不前,我們會萌生出是否該「跳脫舒適圈」的急迫感。有時候我們以為自己走了一條跟同儕不一樣的路叫跳脫舒適圈,但可能只是與眾不同。有時候以為進去一個很艱困的環境叫跳脫舒適圈,但可能只是自討苦吃。該怎麼評估新的選擇是否真的能幫助我們跳脫舒適圈,還是只是為跳而跳呢?
Thumbnail
「跳出舒適圈」這個詞,在前幾年很像口號一樣 我也曾經在這裡面一直打轉過 那時候的我一直拼命地 改變東 改變西 好像拼命得要跳脫那個也許本來就不存在的框架 直到後來我才發現 原來我的舒適圈是『一直改變』 所以如果我要跳出舒適圈 那不就等於『什麼都別做』
Thumbnail
我們的工作或生活中充滿了不喜歡或沒興趣的事情,但又不能不做?想學習一項新的技能或者培養一個新的習慣,發現自己很難堅持下去?感到無趣、煩惱、焦慮或壓力大?做的事情雖然是對的,但是沒有任何的樂趣和動力? 首先我們先來看以下三點: 一.什麼是喜歡有興趣的事情? 就是那些能讓你感到快樂、滿足、自信、充實、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