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

成功的捷徑是跨出舒適圈《駕馭不適圈》閱讀心得

更新於 2023/05/23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前言

「舒適圈」一詞近幾年很頻繁地出現在商管與雞湯類書籍中,它的概念簡單來說就是「待在熟悉的環境裡,做著熟悉的事務」
心理學中提到,人類對外部世界的認知可分為以下3個區域。除了舒適圈以外,其他統稱為「不適圈」:
舒適圈:身心處於最安定的狀態,也是人類直覺的首要選擇

學習圈:身心會感受部分焦慮,但專注力與技能表現最佳

危險圈:焦慮感超過身心負荷,造成各項能力表現惡化
選擇讓自己處在哪一個圈子並沒有是非對錯。有些人就算想要跳脫舒適圈,嘗試那些過去未曾挑戰過的事,卻被迫於現實條件,讓他們不得不讓自己過著比較安穩的生活。
但是,當我們希望自己的人生能夠享受更多的金錢與自由時,接受改變是必然的,也就是我們要習慣面臨挑戰所帶來的焦慮感,學習駕馭不適圈。
本書作者—法拉‧史托(Farrah Storr)是英國《女性健康》雜誌的創刊總編輯,擔任過英國版《柯夢波丹》與《Elle》雜誌的總編,並在2017年成為英國1000名最具影響力人物名單中7名BAME(black, Asian and minority ethnic)女性之一。
她的成就非凡,但在書中所描述的成長歷程卻像我們一樣,難以想像未來會有一番作為。而能夠讓作者一步步邁向高處的最大原因就是「學會在不適圈中生存」

壓力是成長的養分?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起,人們認為壓力只會對身體造成負面影響。我想或許和各種文明病的出現有關,導致人們害怕挑戰,極力避免跨出舒適圈,讓自己處於壓力最小的狀態。的確,長期感受到過度的壓力對身心都不是件好事,但適當的壓力卻能夠產生應激反應,分泌腎上腺素來提升身體素質與專注力,進而提升工作表現。
相信你曾有過參加競賽,或是需要在人群面前表現自我的經驗。在當下的感覺是不是緊張到心臟快跳出來,而且大腦思考的速度異常的快?這些其實都是從我們的祖先在狩獵時期演變出來的生存機制。心臟加速跳動是為了幫助血液流得更快,在危機時刻能立即逃跑;而增加思考速度是為了從過去的經驗,判斷接下來的風吹草動所代表的訊息。
當然這些都是過去式了,現在讓我們產生壓力的源頭,不再是來自野外的獵食者,而是那些我們不願意聽到的聲音、看到的景象、以及碰到的討厭鬼們…

進入不適圈的首要概念

儘管作者與我一直說要盡可能跨入不適圈,卻並非要你在沒有做好準備的情況下貿然前進。
如果沒有做好心理建設與經驗累積的話,遇到比較嚴重的困難時所產生的壓力,會比想像中更難以負荷,這樣子反而違反了提倡跨出舒適圈的本意。
舉個例子,假如我們有一段時間沒有保持運動習慣,突然想要挑戰人生第一次的馬拉松比賽時,可能會先在自家周圍開始練起。等到身體慢慢習慣了慢跑的感覺之後,才會開始以比賽的距離作為鍛鍊目標。而為了不影響平常的上班時間,我們可能會藉機培養自己成為晨型人,盡可能利用早上的時間行動。
試想一下,如果我們一開始就選擇將比賽距離與建立早起習慣作為我們進入不適圈的起始點,肯定馬上就會想放棄了吧。「目標要遠大,欲望要務實」是駕馭不適圈的重點之一,千萬別想要一步登天,不然當自己從高處墜落時,可能會因此一蹶不振。

聘用一位教練

按照上面的例子,如果單靠自己的力量的話,或許會花費很長一段時間,但現在的我們都希望自己的努力能馬上獲得回報。那麼,聘用一個專業教練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如同各領域的傑出好手,他們之所以能獲得優異的成績,幾乎都少不了一位教練的扶持。或許有人會覺得請教練的開銷太大,自己沒辦法辦到,但其實在身邊,只要是真正關心我們,並且能公正客觀的給予意見的人,都能夠成為我們人生的教練。
但要避免找自己的家人、伴侶或好兄弟好姊妹們,因為他們很難做到真正客觀的給予回饋。當然如果只是為了聽到安慰的話,那他們確實是首選。
能滿足上述條件的人並不多,加上又要他們檢視自己的行動並指正的話,多少會有難度。因此可以讓彼此約在一個比較輕鬆的環境下進行,例如咖啡廳或是晚餐的餐廳。開始前具體說明自己希望獲得「哪一方面」的回饋,而過程中自己必須接受教練的一切意見,並記錄下來。最後結束時向教練致謝,讓對方知道自己的心意,這樣才有機會在後續持續進行。
有些人就算請了教練給予回饋,卻還是無法有效成長的原因可能在於「不信任感」,意思是自己不相信教練所說的話是真的。如果持續抱持這樣的想法,不管收到再多意見也無濟於事,所以才需要在過程中全盤接受各種聲音。
既然我們都選擇對方當我們的教練,肯定是相信他/她的能力與對自己的關心,之所以會產生抗拒感,單純是因為不想聽到有關自己能力不足的事實罷了,如果我們想要在不適圈中生存下去,就必須想辦法克服這點。

選擇吃「前途無量的苦」

最後,我想將我認為本書中最應該分享的部分,作為文章的結尾。
你可能是某間企業的員工,因此有些時候,就算遇到自己不願意接手的事務,也要忍氣吞聲地將它處理完成,並告訴自己這是一個成長的機會,把吃苦當吃補。
但其實,我們可能都在吃「前途無亮的苦」,讓自己不僅沒有進到不適圈,還徒增不必要的壓力。當我們意識到自己長期在做的事符合以下9點「前途無亮的苦」的特徵時,或許就該考慮改變現在的處境了:
  1. 一直重複做相同的事
  2. 一直重複想相同的事
  3. 一直從周遭聽到相同的回饋
  4. 心情愈來愈無精打采
  5. 開始感覺焦慮、沮喪,甚至憤怒
  6. 經常記不得當天做了哪些事
  7. 缺乏使命感
  8. 聽到別人說他的生活過得很充實時,會感到忌妒
  9. 無法想像有任何事在改變

結語

這本書其實有點像雞湯文學,大多篇幅都在講述作者自己碰到了什麼樣的困難,最後又是怎麼樣過關斬將的。如果你想要勇氣,接受改變生活時所帶來的各種不適的話,這本書我認為不錯;但如果你喜歡看的書是教你「如何執行一套方法」,並有足夠的理論支持論點的話,也許可以參考《鍛鍊你的意志力》,或是日後所分享的其他書籍。
老話一句,我認為每一本書都有其閱讀的價值,而能夠吸收的多寡全看你的經驗累積與人生階段。
以下影片是作者的TED演講,也許在閱讀這本書之前,你可以先用影片來建立她所要闡述的概念:

推薦指數

易讀性:★★★★☆
豐富性:★★★★☆
專業性:★★★☆☆
綜合評分:★★★★☆

行動,就是我們的語言。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2527 字、0 則留言,僅發佈於一流人閱讀筆記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avatar-img
55會員
38內容數
「一流人閱讀筆記」是我寫作至今的閱讀心得與筆記統整。 內容以分享投資理財、自我成長、習慣培養等加速財富自由的書籍為主。 對於喜歡學習的你只要花10分鐘,就能在這裡透過一篇篇的文章,了解一本書的核心知識。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TASYA-STUDIO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斜槓人生」成為現代人的一種生存方式。尤其是年輕世代,對於這種看似自由且多元的職涯,更有種類似癡迷的嚮往。 確實,以我為例,比起那種半輩子在同一種環境工作,每個月領取為數不多的薪資的生活,我更想要靠自己的力量,一磚一瓦地打造自己的事業。這也是為什麼我就算進入了不錯的企業實習,卻
相信你多少都有聽過一項關於意志力的「棉花糖實驗」。實驗中,那些能夠抵抗誘惑的孩子們,長大後不管在學業還是其他領域,大多比另外一批吃掉棉花糖的小孩有更豐富的成就。也許有人會覺得這是因為他們天賦異稟,擁有比一般人更強大的意志力,而自己因為意志力不足,早就輸在起跑點了。但根據這項實驗的觀察人員說明...
前言 在去年年底,我架設了「TASYA-STUDIO」網站,雖然勉強能在一個禮拜完成一本書的閱讀心得,卻一直想更新的更頻繁,好讓你能獲取更多的知識。 為了達到這個目標,我上網瀏覽了有關寫作與速讀法的書。過程中突然發現這本在日本亞馬遜銷售15萬本的「輸出大全」。儘管網路上的評價有點兩極,但我還是決定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斜槓人生」成為現代人的一種生存方式。尤其是年輕世代,對於這種看似自由且多元的職涯,更有種類似癡迷的嚮往。 確實,以我為例,比起那種半輩子在同一種環境工作,每個月領取為數不多的薪資的生活,我更想要靠自己的力量,一磚一瓦地打造自己的事業。這也是為什麼我就算進入了不錯的企業實習,卻
相信你多少都有聽過一項關於意志力的「棉花糖實驗」。實驗中,那些能夠抵抗誘惑的孩子們,長大後不管在學業還是其他領域,大多比另外一批吃掉棉花糖的小孩有更豐富的成就。也許有人會覺得這是因為他們天賦異稟,擁有比一般人更強大的意志力,而自己因為意志力不足,早就輸在起跑點了。但根據這項實驗的觀察人員說明...
前言 在去年年底,我架設了「TASYA-STUDIO」網站,雖然勉強能在一個禮拜完成一本書的閱讀心得,卻一直想更新的更頻繁,好讓你能獲取更多的知識。 為了達到這個目標,我上網瀏覽了有關寫作與速讀法的書。過程中突然發現這本在日本亞馬遜銷售15萬本的「輸出大全」。儘管網路上的評價有點兩極,但我還是決定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徵的就是你 🫵 超ㄅㄧㄤˋ 獎品搭配超瞎趴的四大主題,等你踹共啦!還有機會獲得經典的「偉士牌樂高」喔!馬上來參加本次的活動吧!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許多人被鼓勵「跳出舒適圈」以實現自我成長,但專家指出,擴展舒適圈是一個更加可持續的成長策略。舒適圈是指熟悉且安全的環境,長期停留其中可能限制成長。透過逐步擴展舒適圈,如設定小目標、接受不完美、進行微小改變及尋求支持系統,可以在日常生活和職場中穩定提升自我能力,並克服對改變的恐懼,實現更平衡的成長。
Thumbnail
舒適圈(Comfort zone), 它是指心理狀態, 一個人對外在環境有控制感, 內在心理不焦慮、不內耗, 可以穩定實現工作和生活目標。 離開或者跳脫舒適圈, 是不甘受限於現狀,為的是成長, 為了追求更高、更遠的工作 或是生活目標, 往理想的人生目標前進。 與 成長型思
Thumbnail
打破舊規則就容易改變,並且一次就有感覺!鍛鍊肌肉也是先破壞重構才有壯大的可能,脂肪(混沌不明)永遠包裹在瘦肉(真相)外面,我們必須把那些層層的舊習(脂肪)給清除掉,才能看見那形狀的美麗。會發現原來我們的本質就是簡單、輕盈並充滿無限可能。
Thumbnail
生活在舒適圈中讓我們感到安全,但真正的成長卻在於勇敢跨出這個圈子。這篇文章鼓勵讀者挑戰自我,探索未知,從中發現潛力和人生的樂趣。每一次挑戰都是自我成長的機會,透過面對困難,我們能吸取寶貴的經驗,逐步拓展視野,讓生活更加精彩。
每個人都應該審視一下自己是不是活在舒適圈?舒適圈會讓人懈怠、沒有危機意識,因為舒 適圈總有吸引人的地方,讓人很難離開、不想離開。
Thumbnail
不是離開舒適圈,而是擴大舒適圈 很多自我成長的課程,都要要你離開舒適圈。 但事實上真的是如此嗎? 這篇文章整理了一些思維上的轉換方式。幫助你能更加相信你所接收的資訊喔。
Thumbnail
生活上很多時候感到停滯不前,我們會萌生出是否該「跳脫舒適圈」的急迫感。有時候我們以為自己走了一條跟同儕不一樣的路叫跳脫舒適圈,但可能只是與眾不同。有時候以為進去一個很艱困的環境叫跳脫舒適圈,但可能只是自討苦吃。該怎麼評估新的選擇是否真的能幫助我們跳脫舒適圈,還是只是為跳而跳呢?
Thumbnail
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理查‧塞勒的研究發現,大腦的三種機制會影響決策,使人難以離開舒適圈。誇大失去的痛苦、低估改變的快樂,以及排斥改變的現狀偏見,都會阻礙我們面對改變。另外,容易被回憶事件左右決策的可得性捷思法也是一個影響因素。面對直銷產業,理性分析是必要的,我們一起從名人發言和相關事件來思考吧。
跳脫舒適圈會經歷三件事:測試自己的性格、跨越恐懼、從眾人的檢視中培養出超然的態度。 踏出這一步,才可能取得晉級
Thumbnail
舒適圈是一個帶有安全感和穩定性的環境,但長時間停留在其中可能導致停滯不前和錯失機會。進步和成就需要走出舒適圈,挑戰自己,追求新的經驗和機會。透過面對恐懼、接受新挑戰、尋找專業發展和持續成長,我們可以擴展自己的能力和經驗。
Thumbnail
徵的就是你 🫵 超ㄅㄧㄤˋ 獎品搭配超瞎趴的四大主題,等你踹共啦!還有機會獲得經典的「偉士牌樂高」喔!馬上來參加本次的活動吧!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許多人被鼓勵「跳出舒適圈」以實現自我成長,但專家指出,擴展舒適圈是一個更加可持續的成長策略。舒適圈是指熟悉且安全的環境,長期停留其中可能限制成長。透過逐步擴展舒適圈,如設定小目標、接受不完美、進行微小改變及尋求支持系統,可以在日常生活和職場中穩定提升自我能力,並克服對改變的恐懼,實現更平衡的成長。
Thumbnail
舒適圈(Comfort zone), 它是指心理狀態, 一個人對外在環境有控制感, 內在心理不焦慮、不內耗, 可以穩定實現工作和生活目標。 離開或者跳脫舒適圈, 是不甘受限於現狀,為的是成長, 為了追求更高、更遠的工作 或是生活目標, 往理想的人生目標前進。 與 成長型思
Thumbnail
打破舊規則就容易改變,並且一次就有感覺!鍛鍊肌肉也是先破壞重構才有壯大的可能,脂肪(混沌不明)永遠包裹在瘦肉(真相)外面,我們必須把那些層層的舊習(脂肪)給清除掉,才能看見那形狀的美麗。會發現原來我們的本質就是簡單、輕盈並充滿無限可能。
Thumbnail
生活在舒適圈中讓我們感到安全,但真正的成長卻在於勇敢跨出這個圈子。這篇文章鼓勵讀者挑戰自我,探索未知,從中發現潛力和人生的樂趣。每一次挑戰都是自我成長的機會,透過面對困難,我們能吸取寶貴的經驗,逐步拓展視野,讓生活更加精彩。
每個人都應該審視一下自己是不是活在舒適圈?舒適圈會讓人懈怠、沒有危機意識,因為舒 適圈總有吸引人的地方,讓人很難離開、不想離開。
Thumbnail
不是離開舒適圈,而是擴大舒適圈 很多自我成長的課程,都要要你離開舒適圈。 但事實上真的是如此嗎? 這篇文章整理了一些思維上的轉換方式。幫助你能更加相信你所接收的資訊喔。
Thumbnail
生活上很多時候感到停滯不前,我們會萌生出是否該「跳脫舒適圈」的急迫感。有時候我們以為自己走了一條跟同儕不一樣的路叫跳脫舒適圈,但可能只是與眾不同。有時候以為進去一個很艱困的環境叫跳脫舒適圈,但可能只是自討苦吃。該怎麼評估新的選擇是否真的能幫助我們跳脫舒適圈,還是只是為跳而跳呢?
Thumbnail
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理查‧塞勒的研究發現,大腦的三種機制會影響決策,使人難以離開舒適圈。誇大失去的痛苦、低估改變的快樂,以及排斥改變的現狀偏見,都會阻礙我們面對改變。另外,容易被回憶事件左右決策的可得性捷思法也是一個影響因素。面對直銷產業,理性分析是必要的,我們一起從名人發言和相關事件來思考吧。
跳脫舒適圈會經歷三件事:測試自己的性格、跨越恐懼、從眾人的檢視中培養出超然的態度。 踏出這一步,才可能取得晉級
Thumbnail
舒適圈是一個帶有安全感和穩定性的環境,但長時間停留在其中可能導致停滯不前和錯失機會。進步和成就需要走出舒適圈,挑戰自己,追求新的經驗和機會。透過面對恐懼、接受新挑戰、尋找專業發展和持續成長,我們可以擴展自己的能力和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