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在職場,不免俗的一定會獲得各式各樣的學習發展資訊與職涯理論,而「跳出舒適圈」肯定是近年來聲量最大、也被最多人認同與實踐的說法;但是在這同時,也有人打趣說:「老闆要你跳出舒適圈,是為了讓他自己能夠繼續待在舒適圈內。」言下之意是舒適圈理論只是個用來操弄職場工作者、迷惑促使大家在工作中投入更多心力賣命的假議題。
這麼說來,事實到底是如何?
當自己好端端的待在舒適圈裡,「跳出舒適圈」是該跳還是不該跳?
追根究底,是我們對「舒適圈」三個字意義的直覺解讀加上邏輯謬誤,讓人們對舒適圈產生了錯誤的認知:
- 直覺一:舒適圈裡就一定很舒服。
- 直覺二:跳出舒適圈代表一定會感受到不舒服的狀況。
- 直覺三:如果我現在不舒服,就代表我有跳出舒適圈,代表自己好棒棒。
因為「舒適圈」三個字太過直白,所以也讓人在按其行事時,反而沒有深入思考其中代表的涵意與目標作為,也因此出現了諸如建議他人「待在舒適圈、擴大舒適圈」的說法,推崇把跨出舒適圈的痛苦轉換成嘗試新事物的趣味心態,來增加自己在職場的競爭力——立意雖善,卻讓更多人誤解了跳出舒適圈的真正目標並非舒適與否,而是在於迎接未知、增加競爭力。
就像我與友人討論到「老闆要你跳出舒適圈,是為了讓他自己能夠繼續待在舒適圈內。」這句話時他反而認為:
舒適圈(Comfort Zone)一說,在維基百科的定義中是指「一個人所處的一種環境的狀態,和習慣的行動,人會在這種安樂窩的狀態中感到舒適並且缺乏危機感。」
簡單來說,舒適圈強調的是這個人以慣性選擇的環境或行動,而非他產生的情緒。
雖然舒適的情緒是因為處在該環境中而產生,卻也並不代表處在習慣的環境裡面一定會感到舒適。
偏偏因為字義的直覺解讀,讓許多人認為只要自己感受到不舒適(例如加班、增加工作量、配合主管要求不斷調整方案等),就等於有做到「跳出舒適圈」這樣的成長行為,而等到發現自己的「不舒適」只起到為老闆做牛做馬的作用,自己沒有獲得成長時,就會開始懷疑跳出舒適圈是否應該。
我完全不同意不等價交換的職場風氣,但我認為正確的跳出舒適圈思維,還是可以讓人得到有效的成長與學習。我的結論是這樣的:
在舒適圈裡,你依然可能感受到不舒適;但所謂舒適圈這個用法,或許更該正名為「非挑戰圈」。
臨時留下來加班處理雜務並非挑戰、負擔更多自己已經熟悉的工作也非挑戰、因為業務手腕嫻熟而必須時時負責應酬客戶當然絕非挑戰——這些都會讓人感覺不舒服,但並不等於你已經跳出了舒適圈。
——不過如果前提不同,我們依然能將這些事物當作幫助自己成長的經歷:覺得長時間的集中力不夠而決定加班、負擔未知的新工作、自告奮勇接待客戶磨練應對技巧,就屬於跳出舒適圈的行動。
最後,認知到舒適圈對自己來說代表甚麼之後,才真正是選擇的開始。你可以理性的選擇待在舒適圈、也可以跳出舒適圈,不再為各有目的的話術所迷惑。
——而我則將為你的理解而賀一聲、祝你選擇的道路光輝而成功。
認為這篇文章有價值的讀者,請按個喜歡或追蹤,以讓我未來能有機會跟大家分享更多文案工作的內容,也歡迎來《
我是文案》粉絲頁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