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能買到幸福嗎?──你追求的是「相對幸福」,還是「絕對幸福」?

2023/07/07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你覺得錢,能不能帶來幸福呢?
直觀上,大部分的人都相信,錢當然能夠帶來幸福──如果可以選,我們都想選「有錢的人生」;但你一定也聽過另一種說法,說錢無法帶來幸福。
所以,錢跟幸福的關係,到底是什麼?
前段時間,我看了一本書,書名叫做《幸福經濟學》(An Economist’s Lessons on Happiness)[1],完全刷新了我對這個問題的認知。它也是我今年到目前為止,看過最有啟發的書。
這篇文章,將透過「經濟學」和「心理學」的視角,來帶你「重新認識」這個議題。

錢能買到的幸福上限

​關於「金錢與幸福」這個問題,最有名的研究,我相信你可能也看過,就是大名鼎鼎的心理學家,丹尼爾·康納曼(Daniel Kahneman),在2010年所做的研究[2]。
​研究發現,「收入」和「幸福感」之間,存在一個「臨界值」──7萬5千美金,相當於台幣220萬左右。在年收入7萬5千美金以下,收入越高,的確幸福感就越高;但是當年收入超過了7萬5千美金,更高的收入,就沒有辦法帶來更高的幸福感了。
這個現象很容易用經濟學的「邊際效益遞減」來理解。就像是吃一塊你很喜歡的蛋糕,你覺得很開心;吃第二個的時候,你也會開心,但開心的強度就下降了;當吃到第五個時,你可能就不會有開心的感覺了,只會覺得膩到不行。
美國有一家公司的執行長(Dan Price),就是因為看到了這份研究,決定將公司員工的「最低」年薪,調高到7萬美金,而他自己的年薪,則是砍了超過9成,從110萬美金,砍到7萬美金[3]──哇!這樣的老板,我也好想要啊!

​幸福臨界值也「通膨」了?

​而就在今年3月,有份最新研究[4],又調整了7萬5千美金這個「幸福臨界值」。研究發現,即便對於「最悲觀」的人來說,年薪在10萬美金以下時,幸福感都還是會隨著收入增加而提高。(順帶一提,這個研究的其中一個作者,還是康納曼喔!)
​所以,看起來結論很明顯,如果你的年收入在300萬台幣以下,那麼不斷提升收入,的確能增加你的幸福感。
​說到這,如果這篇文章只是要帶給你這樣的結論,那就太普通了。我對自己撰文的期待是:文章要能帶給讀者「啟發」和「新觀點」。
​那關於「金錢與幸福」這個問題,還有什麼新觀點呢?

​幸福—收入悖論(伊斯特林悖論)

​有「幸福經濟學之父」之稱的理查德·伊斯特林(Richard Easterlin),他的研究,給出了很不一樣的結論。
​伊斯特林在研究收入與幸福的關係時,發現到一個矛盾的現象:
​如果你在某一個「特定的時間點」,調查社會上不同收入的人的幸福感,那的確會發現,收入越高的人,越幸福。
​但是!
關鍵就在於這個「但是」,如果你追蹤「特定的某群人」,調查他們收入和幸福感的關係,會發現到,隨著時間的前進,他們的收入增加了,但是幸福感卻沒有上升。(註:在社會科學的研究中,這兩種數據,前者被稱為「橫截面數據」,後者則被稱為「時間序列數據」。)
​翻譯成白話文就是:對「一群人」來說,收入越高的人,的確越幸福;但是對「你自己」來說,隨著時間的前進,你的收入變高了,但你卻沒有變得更幸福。
​這樣的現象,被稱為「伊斯特林悖論」。
​那為什麼會有這樣的矛盾產生呢?
​心理學可以給出很好的解釋。因為,金錢所帶來的幸福感,是「比較」出來的,而它的比較基準有兩個:一個是自己,一個是別人。
​也就是,當一個人收入變高時,跟自己比,那的確會讓他更幸福;但同時,如果他身邊的人,收入也跟著變高了,那他的幸福感就會下降。所以,一個人的幸福感,會不會隨著收入增加而提高,主要是看這兩股力量競爭的結果。
​我們可以想像一個比較極端的例子。如果你明天到公司,突然發現你的月薪被調高了1萬,你會不會有一種超開心、幸福來得好突然的感覺;但同時,你發現到,公司所有的員工,月薪都加了10萬,只有你一個人加了1萬。這時候,你是不是馬上會從開心,變成失落,甚至是憤怒。這就是一個例子,你的收入雖然增加了,但你卻感到不幸福。
​有了這樣的概念之後,我們就能明白,為什麼統計結果顯示,一個人的收入雖然變高了,但幸福感卻沒有上升。
​因為在多數情況下,一個人如果收入變高了,那他的生活水準和消費水平,也會跟著改變──他會住更貴的房子、買更好的車子、交更有錢的朋友。他的比較對象,從原本年薪100萬的同事們,變成年薪300萬的高階主管們。
​所以,「跟自己比」,他變快樂了;但「跟別人比」,他又不快樂了。兩種比較的力量相互抵銷,最終結果就是,大部分的人收入雖然變高了,但幸福感卻沒有提高。

​你追求的是「相對幸福」,還是「絕對幸福」?

​對岸作家,萬維鋼,發明了一個詞,叫做「相對幸福」,來形容這種需要「跟別人比」,才能帶來的幸福。
​追求「相對幸福」,就像是你在一個跑道上拚命的奔跑,你盯著眼前的終點線,當快抵達這條線時,它卻往前移動了好幾百公尺;你不放棄地往前追,當終於要抵達時,它又移動了,這次還前進了好幾公里。所以,想要靠追求錢,來到達幸福這條終點線,它勢必是一條沒有盡頭的跑道。
​想要獲得「真正」的幸福,我們不應該追求「相對幸福」,而是應該追求「絕對幸福」。
​什麼是「絕對幸福」?就是不需要跟別人比,跟「自己比」就能獲得的幸福感。
​那有哪些幸福,是跟自己比就能獲得的呢?研究發現,像「健康」、「家庭」,都屬於這種幸福。
​以健康為例,經濟學家發現,如果在某個「特定的時間點」,調查一群人,會發現身體越健康的人越幸福;而如果再進一步追蹤某個「特定的人群」,他們的幸福感隨時間的變化,會發現,這些人的幸福感和健康狀況是有正相關的。也就是,當一個人有運動的習慣、有良好的作息和飲食習慣,他感受到自己的身體,變得越來越健康,那麼,他就會感到越來越幸福。
​而有趣的是,因為健康帶來的幸福感,是絕對幸福感,它不是跟別人比較而來的,所以,當你身邊有很多比你健康的人的時候,你可能會羨慕,但你不會有忌妒、不快樂的感覺。你更有可能期許自己,要健康一點,向他們看齊。
​同樣的,家庭和幸福感的關係也是如此。你只要花時間經營和家人、伴侶的關係,好好溝通,多陪陪他們,你也能獲得滿滿的絕對幸福感。
​所以,幸福經濟學之父,伊斯特林說到,家庭生活和健康,是通往幸福的「捷徑」,而且這條通往幸福的道路,對「每個人」都適用。

​總結

​最後,幫你總結一下這篇文章的內容。
​幸福有兩種:一種是「絕對幸福」,另一種是「相對幸福」。
​相對幸福是需要透過跟別人比較,才能獲得的幸福,你要贏過周圍的人,才會讓你有幸福的感覺,像金錢帶來的幸福感,就屬於這種;而絕對幸福,是跟自己比較,就能獲得的幸福,只要發現自己變得比以前好,就會有幸福的感覺,像健康、家庭,都屬於這種。而一個人想要獲得持久且穩定的幸福,就應該盡量花時間在能夠帶來絕對幸福的事物上。
​說到這,也許有人會說,「多花點時間陪伴家人、運動,少花點時間追逐名利」,這建議感覺很老套、沒有什麼新意。
​我同意,這個「結論」的確是滿老套的,但我們的「推論」過程,不是根據什麼老祖宗的智慧、不是根據個人的經驗談,而是建立在紮實的經濟學和心理學研究上。
​所以,雖然結論也許沒有帶給我們太多的意外和驚喜,但基於這些研究的推論,讓我們對這個「老生常談」的結論,更有「信心」了。

參考資料

[1] 理查德·伊斯特林(2022)。《幸福的經濟學》。中譯出版社。
[2] Kahneman, D., & Deaton, A. (2010). High income improves evaluation of life but not emotional well-being.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107(38), 16489-16493.
[3] CBS News. (2021, August 9). Money and happiness: Study says ideal income is $500,000, not $75,000. https://www.cbsnews.com/news/money-happiness-study-daniel-kahneman-500000-versus-75000/
[4] Killingsworth, M. A., Kahneman, D., & Mellers, B. (2022). Income and emotional well-being: A conflict resolved.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119(1), e2208661120.





參考資料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88會員
26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