カメレオン樂評補充。附論「樂評是什麼?」

2023/07/20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前言

可能是因為演算法驅使,發現了一些日文正經分析流行音樂的頻道。故在此補充、更正之前的文章樂評:King Gnu - カメレオン(變色龍)裡關於音樂描述上的內容。不過因為我的感受跟結論大致沒變,同時也不想再拖文章長度。姑且另外發一篇。另外也藉此機會聊聊樂評是什麼以及—雖然這次確實是因為我的知識不足—為什麼我會認為兩種分析間沒有對錯之分,只是他的說法也很適合我而已。

補充カメレオン的樂理內容

首先最明顯的是副歌旋律用到的升五度以及與之配合的大3級和弦。......這裡則扭轉了我們對音樂情緒上解決的期待,反而把So突出一個半音來形成跟本來預期的小E和弦相反的大E七和弦。進而產生一種不著調的游離感以及想要衝出調性的躁動。(引自上一篇文章)

影片1:20開始提到了引言描述的大E七和弦。說這是後面Am的附屬和弦,效果上可以暫時把調性導向A小調。前後的複合和弦(Slash Chord) Dm/G 跟D/F# 則有緩和屬和弦張力的效果。另外這整串和弦也大致上是一個套路稱作『Just The Two Of Us 』進行。是一個有時尚現代感的進行,因為中間的調性變換使得聽起來有一種「浮游感」。

影片作者的解法雖然與我結論相同。由於他能解釋更多和弦間的關係,而且也看出了整個音樂的結構,所以是比較強力的解釋。不過大E七和弦仍然可以代表對小E和弦期待的反轉,這在『Just The Two Of Us 』進行裡面有解釋到。此外我還是認為特地把升So寫在旋律的正拍高音上所造成的感覺不僅僅是時尚現代的浮游感,更多的是利用這個和弦進行所產生的和弦外音來製造衝突。

許多地方都用2級和弦也就是小D和弦開頭,之後才接大C和弦。諸如A、B兩段的各段歌詞開頭以及銜接段落的間奏。然而這首歌許多地方都是反其道而行,用2-1進行來開頭。同樣也是讓人一開始會摸不著頭緒。好在經過了一開始的詫異之後旋律都有再拉回到C大調的進行中。(引自上一篇文章)

影片3:10時開始分析間奏。這裡我就真的是看漏了,當初也沒有仔細感覺。由於間奏用的是D小調(F大調的關係調),所以間奏部分用小D和弦開頭是正常的。A、B兩段的各段歌詞開頭是小D和弦也是當作返回C大調的過渡而已。

用MV的意象來說的話,這首歌的C大調是大木偶,小木偶雖然很想照著這個調性走,卻總是出錯。最後大木偶決定在小木偶又走歪到小F和弦的時候直接插手,同時也放棄自己的調性,讓整首歌變成F大調。(引自上一篇文章)

承上,這邊是需要大改的段落。A、B兩段的各段歌詞開頭的寫法更像是歌手唱C大調的旋律來把間奏的D小調調性拉回來。所以這首歌前段的C大調應該代表的是小木偶,間奏的D小調才是大木偶。如此解釋,最後的升Key將變得更豐富、深刻。因為代表大木偶的D小調是變成關係調F大調,表示本質(用的音階)不變,而代表小木偶的C大調旋律則是也加入了F大調的行列。最後因為跟前面副歌一樣的進行,導致後面是停在F大調的屬和弦C。一方面保留了原文提到的動態感,另一方面也很像是代表小木偶的C大調沒有消失。

以上,雖然中間對於意象的解釋出了滿大的錯誤。不過總體而言我對於這首歌的感覺乃至於評價都沒有變。以下是聊樂評的部分,順便引一則影片說明為什麼樂理沒有唯一正確的解釋。

樂評是甚麼?

前面影片做的是經典的樂理分析,指出了旋律上的特性以及各種和弦的功能,最後也給出了評價。是面向創作者與演奏者的。蓋這些結構的辨認可以幫助創作出相似感覺的音樂以及幫助系統性的學習演奏。

這種學院派分析方法是不談個人感受跟喜好的,最多是講「這個和弦進行寫得好或不常見」。除了其目的不是要寫個人感受之外,一般(註一註二)認為個人喜好與藝術價值應該分別看待。我們發展的音樂理論應該是要讓我們找到客觀上的好作品。相對的,一般也認為音樂評論應當盡量客觀,把作品放在整個行業裡比較出一個高低。

然而,音樂理論跟音樂評論間有一道巨大鴻溝。前者多為了服務創作者與演奏者,後者卻主要是為了消費者寫的(暫且不討論這樣的分別是近代唱片技術發展才產生的割裂)。造成樂評基於種種原因總是避開音樂分析,只談感覺(註三)。雖然這在終極目標上是合理的,畢竟其目的只是幫消費者決定要不要聽某首歌。就好像日常在各種商品上看到的廣告標語一樣。然而這種說法又不足以解釋樂評的權威性。一般都認為要對音樂產業有高度了解才夠資格寫評論。我也相信那群人的知識水準與感受能力都很高,但不談客觀分析的樂評往往變成空談、各說各話。這種空泛導致的是同一則評論幾乎可以套用在任何作品上。

相反地,傳統樂理分析的客觀性(或者應該說去主觀性)產生了另一個問題。音樂感受本身就不是客觀的,要找到真正的「客觀的藝術價值」難如登天。每個時代都有其被批鬥的音樂類型,不管是在古典音樂或流行音樂的領域都是如此。

這不只是接觸作品數量不同所造成的品味高低,更有每個人的生活經驗與文化背景不同造成的差異。比方,刻板印象總說黑人說話配個節奏就是Rap,那是因為人家很可能從小就聽嘻哈音樂長大,甚至音樂節奏跟語言的說話節奏是高度關聯的。任何人沉浸在那種音樂文化下,自然有跟其他文化不一樣的節奏感。我們作為外人就會感到難以學習與融入,不容易領略箇中奧妙。

我在做的事情是把鴻溝的兩邊接起來,不僅描述音樂寫了什麼,也要解釋這樣寫給我什麼感覺、傳遞了什麼訊息。前階段需要樂理,後兩階段則是全然的個人主觀經驗。這對我來說才是音樂分析的初衷:在描述音樂的基礎上說明自己的感覺來源。一方面是在探索自我,另一方面也是為了更有效的傳達給別人知道我都領略到了哪些奧妙。最後附上一則影片:


我完全同意這個影片所講的,同時也覺得我不會比他講得更好。所以以下將條列影片大意。說明樂理「不是」什麼。

一、樂理不是拼圖,沒有唯一解。Sweet Home Alabama 是沒有唯一解的明顯例子。學校樂理教學用的曲子是精挑細選有唯一解的,方便學習特定概念。但絕大多數的音樂都會因每人感受不同而有不一樣的樂理詮釋。

二、樂理不是評分系統。分析的難度也跟作品好壞無關。樂理是歸納出來的東西,因此不能拿來評斷未來作品好壞,只能反映出作品內容(Music theory doesn't predict, it reflects.) 。新的音樂總是走在樂理前面,和聲分析感覺很高級正統只是因為被研究了很久了。相對的解釋流行音樂複雜度的樂理還沒發展完備而已。

此外樂理有唯一解的想法其來有自。一開始樂理教學的內容差不多就是從巴哈那個時期開始到荀伯格結束。那段時期確實有許多寫作規則。另外就是人總是希望背後有一個權威專家來說:「你真有品味。」

三、樂理不是科學。音樂客觀的內容只停在聲波這個階段,我們實際感受到的東西是文化性的,有人類行為才有音樂,也只在人類感受、理解後才算是音樂。換句話說,透過樂理理解的不是音樂本身,而是人類、自我。

四、作者在嗆美國金錢、科學至上的政策輕視人文教育。有些問題,至少像樂理,不是科學可以解決的,但「當你只有錘子,看到什麼都像釘子(When all you have is a hammer, everything looks like a nail.) 」、「沒有人文教育,我們將塑造一個無法了解自己的社會(When we don't teach humanities, we build a society incapable of understanding itself. )」

能感動人心的就是好音樂,樂評的主要目的是為這份感動找來源。所以當理論解釋不符個人感受時,應當找另一種解釋方法。學術的說,音樂理論是描述性的,不是規範性的,是讓我們可以清楚描述音樂內容,而不只是說某個「咚咚咚」的聲音很好聽。

6會員
21內容數
比較認真的樂評,篇幅會著重描寫音樂內容,主要是音樂,也會有歌詞、MV等,從而從中引出個人的感覺。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