純粹用顏色來勾起觀眾情緒的抽象畫:倫敦泰特現代美術館(Tate Modern),羅斯科(Rothko)色域代表作 Seagram Murals 觀後感
我應該怎樣來形容眼前這一大片的紅?
在昏暗的環境裏,我依稀看見站在不遠的那位先生臉上的淚痕。
❦
這已經是2018年的事了。當時我去倫敦探望在那兒工作的閨蜜,白天她上班,我便自己四處走走。
泰特現代美術館(Tate Modern)是倫敦的文化地標,我喜歡該處龐大的空間多於那些很多我都看不懂的當代藝術。唯獨是這位藝術家,我是專程去看他的作品的。走遍了不同樓層的展廳,結果還是要向泰特的管理員詢問才找到他作品所在的地方。
❦
西方藝術在二次大戰後承接之前二十世紀初藝術先導者們的方向,繼續發展脫離實體形態的藝術理論和作畫方式。小時候跟着家人從拉脫維亞移民至美國的羅斯科(Mark Rothko 1903-1970),就是那時代其中一位重要的畫家。
羅斯科曾經提及他創作的目的是去表達悲哀、狂喜、絕望等人性的情緒。他說當觀眾在他的作品面前流淚時,他便知道自己是成功地傳達了那些情感。
那羅斯科是怎樣表達情緒的呢?他認為單是顏色就能夠傳遞情感,所以他的作品是純粹的顏色塊,又叫色域(colour fields)。在他的畫框上,就是一大片的顏色。
在他這風格出現的初期,人們見到的是黃色、橙色等色域,跟着是深沉的紅和紫,到最後期是出現了深灰和黑色⋯⋯。
❦
在泰特現代美術館展出的,是九幅被統稱為 Seagram Murals 的巨型畫作。它們連同羅斯科其他的創作,是畫家於1950年代為一間在紐約 Seagram 大廈的餐廳所繪畫的。
羅斯科完成作品往該餐廳視察環境後,十分不願擺放這些作品到該處,於是他退回了訂金並把作品捐贈給不同的藝術館。當中的九幅畫作,就成為泰特現代美術館的收藏。
❦
踏進這個專為羅斯科作品而設的展廳,眼球是要好一會才能夠適應那兒特別暗淡的環境。
然後,便察覺到自己是被沉重的顏色包圍着。有暗紅,有醬紫。雖然沒有寫實的形象,卻像動畫裏穿了盔甲的中古時代巨人,又或是歌德式教堂裏高聳地支撐着無柱天花的那些飛扶壁,默默地守着展廳的三面牆。
然後,是發現這空間是無聲的。外面是熙來攘往的遊客、本地人和學生團體的喧鬧聲。進入這展廳的人,是自然地靜了下來。
然後,眼睛注視着前面那一片沉重得不能再沉重的紅,在看似沒有變化,但其實是有質感及筆觸的顏料上慢慢遊走。心,好像也跟着被牽動了。
❦
這些年是難捱的衝擊和低潮,自己是浮浮沉沉的掙扎着。待在專屬展廳的那段時間,心裏鬱結的情緒變得很立體,那在暗淡燈光下泛出的紅,是勾起了內心的痛。是這些畫作在幫助我把壓抑着的抒發出來嗎?是驚訝一向以為只有自己才知道的苦,原來可以在此找到共鳴與陪伴?抑或,這一切都只不過是自己一廂情願的投射?
我想,如果心裏能夠輕省一點,對這片紅或會有不同的體會罷。
❦
後記
打算歐遊的朋友們如果有興趣參觀羅斯科的作品,就務請查詢泰特美術館的網頁,找出這些作品在那一間館展出。之前網上資料顯示,羅斯科的畫作在2020年已經被遷至另外一間泰特藝術館 Tate Britain。
最新的消息是:泰特美術館會借出羅斯科展廳的全部九幅 Seagram murals,於巴黎的路易威登藝術基金會(Fondation Louis Vuitton)在2023年10月至2024年4月的大型羅斯科回顧展展出。展覽共有115 幅作品之多,計劃到歐洲就可以考慮把這盛事納入行程並預購門票了。
很感謝你讀到這兒,讓我的文字能夠與你觸碰🌻
如欲轉載或引述,敬請與我聯絡,謝謝!
文字©黃璧怡([email protected])
圖片© — 見圖片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