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筆記《當下的力量》2 ▎ 擺脫痛苦的方法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小賦婆捕書網 與你書海翱翔

小賦婆捕書網 與你書海翱翔

意識的本質


  我們的存在是無限、永恆和無所不在的。我們的存在不受任何條件、限制或形式的限制。它是一種純粹的存在,不需要任何概念、信仰或道德觀念。


    我們的存在與宇宙的存在是相互聯繫的。我們與宇宙共享同一個存在,而我們的存在是宇宙存在的一部分。我們所有的經驗都是宇宙經驗的一部分,並且我們的存在與宇宙中的所有事物都是相互聯繫的。


思想的本質


  思想是一種工具,可以幫助我們處理現實世界中的信息。然而,思想也是一個固定的框架,它限制了我們的視野和經驗。如果我們總是陷入思考中,我們就會錯過當下的經驗。因此,重要的是要學會適當地使用思想,而不是被思想所控制。


觀察者與觀察之物的統一


  我們的思想和感官世界都是通過觀察而存在的。然而,這種觀察者與觀察之物的分離是一種錯覺,因為觀察者和觀察之物實際上是一體的。觀察者與觀察之物之間的分離只是我們思想的產物,而不是真實存在的。



問與答


1. 意識是什麼?

  意識是一種超越思想和情感的狀態,它可以觀察思想和情感,並從中保持距離。它不是思想或情感本身,而是一種觀察者的狀態。


2. 痛苦的根源?

  痛苦的根源通常來自於心智,當我們陷入思想的漩渦中時,會產生種種負面的情感和想法,如焦慮、憤怒、沮喪等等。這些情感會使我們感到痛苦和不安。


3. 意識與痛苦的關係?

  意識可以幫助我們從痛苦中解脫出來,因為它可以觀察思想和情感,從而保持距離。通過意識,我們可以明確地認識到痛苦的根源,並從中解脫出來。



小結


  這一章探討了人類存在的本質以及思想的本質。作者強調了存在的無限性和與宇宙的聯繫。他強調意識的力量,意識是解脫苦痛和達到內在平靜的關鍵。意識可以幫助我們從痛苦中解脫出來,因為它可以觀察思想和情感,從而保持距離。


  通過意識,我們可以明確地認識到痛苦的根源,關鍵是唯有在當下,我們才能真正地體驗到意識的力量和解脫的能力。通過將注意力集中在當下的存在上,人們可以有意識地停止繼續製造痛苦,進而獲得平靜和內在的力量。




書中喜歡的段落


1. 人生就是當下,也只有當下。還有什麼比抗拒生命本身,更神智不清的呢?相本然臣服吧,向人生臣服吧。


2. 接受當下,採取行動。不管當下是什麼,都心甘樂意地接受,就當作它是你自己選擇的一樣。


3. 痛苦之身是虛假自我投射出的陰影,最害怕的就是你意識之光的照射。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JM2|跨越沙漠彩虹
14會員
238內容數
❤️人格能量卡牌療癒工作者 🪄看見潛意識 | 破除卡點 🪄療癒內在小孩 | 提升人格能量 🪄 解讀靈魂使命 | 活出你想要的人生 🌈我的靈魂類型是-跨越沙漠彩虹JM2 我的靈魂承諾是-在沙漠上搭起彩虹般的生活方式 這裡將分享我在自我療癒道路上的進化與服務的故事 願這些文字能替虛無的世界染上希望的色彩
2023/08/05
是此時此刻的你,讓宇宙的神聖目的得以展開,看看你有多重要!
Thumbnail
2023/08/05
是此時此刻的你,讓宇宙的神聖目的得以展開,看看你有多重要!
Thumbnail
2023/08/02
臣服的意義:超越快樂與不快樂,邁向平安之境
Thumbnail
2023/08/02
臣服的意義:超越快樂與不快樂,邁向平安之境
Thumbnail
2023/07/31
救贖不會發生在他時他地,只會發生在此時此地
Thumbnail
2023/07/31
救贖不會發生在他時他地,只會發生在此時此地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們恰恰因失去了當下,生命開始漂泊流浪, 這個當下,才是全部生命的聚集點。 當下,就是既非過去,也非未來 也不是我們心中重重分別、重重加工 重重聯想所產生的如雲如霧的念頭 一般人並沒有活在當下, 要麼活在過去,要麼活在未來, 都是活在自己的妄念分別當中。
Thumbnail
我們恰恰因失去了當下,生命開始漂泊流浪, 這個當下,才是全部生命的聚集點。 當下,就是既非過去,也非未來 也不是我們心中重重分別、重重加工 重重聯想所產生的如雲如霧的念頭 一般人並沒有活在當下, 要麼活在過去,要麼活在未來, 都是活在自己的妄念分別當中。
Thumbnail
時間純粹只是幻象 時間是負面性與痛苦的根源 心智本身沒有問題 唯有當你試圖在心智中追尋自我 並把它誤認為自己時 問題才會發生
Thumbnail
時間純粹只是幻象 時間是負面性與痛苦的根源 心智本身沒有問題 唯有當你試圖在心智中追尋自我 並把它誤認為自己時 問題才會發生
Thumbnail
我們的存在是無限、永恆和無所不在的。 我們的存在不受任何條件、限制或形式的限制。 它是一種純粹的存在,不需要任何概念、信仰或道德觀念。     
Thumbnail
我們的存在是無限、永恆和無所不在的。 我們的存在不受任何條件、限制或形式的限制。 它是一種純粹的存在,不需要任何概念、信仰或道德觀念。     
Thumbnail
你認為自己是誰?作者指出,大多數人都認為自己是他們的思想和情感,也就是說,他們相信自己是他們在頭腦中持有的思想和情感。 然而,我們的思想和情感只是我們的一部分,而不是全部。
Thumbnail
你認為自己是誰?作者指出,大多數人都認為自己是他們的思想和情感,也就是說,他們相信自己是他們在頭腦中持有的思想和情感。 然而,我們的思想和情感只是我們的一部分,而不是全部。
Thumbnail
意識像是一道光,讓我們得以「真正」的活著。 當意識之光照耀在當下的時候,我們的世界就會開始運轉,比方呼吸的聲音,空氣流過胸口的觸感,比方三月雨後的微風帶著些許的濕度,櫻花盛開的顏色,比方耳邊溫暖的話語,白飯熱騰騰的香氣,都將因為我們的意識之光而清楚、鮮明的展開。
Thumbnail
意識像是一道光,讓我們得以「真正」的活著。 當意識之光照耀在當下的時候,我們的世界就會開始運轉,比方呼吸的聲音,空氣流過胸口的觸感,比方三月雨後的微風帶著些許的濕度,櫻花盛開的顏色,比方耳邊溫暖的話語,白飯熱騰騰的香氣,都將因為我們的意識之光而清楚、鮮明的展開。
Thumbnail
在前面的篇章中,托勒曾經提到,人們之所以感到痛苦,往往是因為被自己的心智所迷惑,將「自我」等同於心智塑造出來的「小我」,而忽略了埋藏在心智背後,與萬物相連結的「本我」,落入一種「我不知道自己在做什麼」的無意識狀態。
Thumbnail
在前面的篇章中,托勒曾經提到,人們之所以感到痛苦,往往是因為被自己的心智所迷惑,將「自我」等同於心智塑造出來的「小我」,而忽略了埋藏在心智背後,與萬物相連結的「本我」,落入一種「我不知道自己在做什麼」的無意識狀態。
Thumbnail
我們時常聽人說「慈悲為懷」,但究竟什麼是慈悲?有位前輩告訴了我一個很有意思的說法,「慈」是「茲心」,也就是「此心」,此心只存在此時此刻,也就是活在當下;「悲」是「非心」,也就是放下心中的執著與成見。
Thumbnail
我們時常聽人說「慈悲為懷」,但究竟什麼是慈悲?有位前輩告訴了我一個很有意思的說法,「慈」是「茲心」,也就是「此心」,此心只存在此時此刻,也就是活在當下;「悲」是「非心」,也就是放下心中的執著與成見。
Thumbnail
讓我們來聊聊痛苦。 書中提到一個非常有趣的概念是「痛苦之身」。 當你一直無法取用當下的力量,這代表你所經歷的每個痛苦情緒都將殘留下來,潛藏於內心,累積在你的心智與身體上,其中包括了兒時經歷的傷痛。這些日積月累的痛苦,將佔據你的身體與心智,形成一個負面的能量場—就是所謂的「痛苦之身」。 書籍資訊:
Thumbnail
讓我們來聊聊痛苦。 書中提到一個非常有趣的概念是「痛苦之身」。 當你一直無法取用當下的力量,這代表你所經歷的每個痛苦情緒都將殘留下來,潛藏於內心,累積在你的心智與身體上,其中包括了兒時經歷的傷痛。這些日積月累的痛苦,將佔據你的身體與心智,形成一個負面的能量場—就是所謂的「痛苦之身」。 書籍資訊:
Thumbnail
在看這本書的時候,我不斷有被雷打到的感覺,無法一次看完,感覺每個概念都是一個宇宙,等著我安靜體會與感受。如果要我試著比喻的話,就像看得懂的佛經一般,當你真正理解其背後的涵義,每個當下,都可以是開悟的瞬間。
Thumbnail
在看這本書的時候,我不斷有被雷打到的感覺,無法一次看完,感覺每個概念都是一個宇宙,等著我安靜體會與感受。如果要我試著比喻的話,就像看得懂的佛經一般,當你真正理解其背後的涵義,每個當下,都可以是開悟的瞬間。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