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蛙化現象》心理學解析/社會壓抑到極致,讓人連愛都不敢愛

2023/08/01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妳/你知道什麼是蛙化現象嗎?

  第一次看到這個名詞的時候,我完全想像不到那是什麼意思?這勾起了我的好奇心。查詢資料後,我才瞭解到《蛙化現象》是日本2023年Z世代(目前年齡為13~28歲)流行用語的第一名。原意為「喜歡的對象向自己告白時,會突然變得不喜歡對方」,後來延伸為「看到喜歡的對象出現某些特定的行為,就突然對他/她失去好感」。

  特定行為指的是什麼呢?像是:「快要跌倒時,做出過於誇張的動作」、「用餐廳提供的溼毛巾擦臉」、「因為卡片餘額不足,被擋在各種閘門口」等行為。

  這些行為大多是會讓人覺得丟臉的行為(掩飾尷尬的方式太誇張),或是被認為缺乏社會常識的行為(在日本,餐廳提供的溼毛巾唯一的用途就是擦手),或是會給別人帶來麻煩的行為(卡在閘門口讓後面的人沒辦法前進)。從心理的角度來看,會因為對方這樣的行為而失去好感,很可能跟自己極度在意他人的評價有關聯。


女性獨有的蛙化現象?

  查詢資料時,我也觀察到一個現象。不論是研究訪談或街頭採訪的資料中,經歷過蛙化現象的人以女性居多。為什麼會這樣呢?男性難道就不會出現蛙化現象嗎?當然不是!只是男性出現的比例很低。

  為什麼會這樣呢?這跟前面提到的極度在意他人的評價有關聯嗎?女性會更在意他人的評價嗎?


在意他人的評價,是為了更好的存活下來

  我認為是會的。原因是,在父權社會下,女性要表現出真實的自己是比較困難的。同樣是表現出真實的自己,女性也是比男性容易受到傷害的。這樣的情形直接導致了女性比男性更在意他人的評價,這是為了讓自己在父權社會中更好的存活下來,也是生命力所展現出來的樣貌

  女性在父權社會中學習到,在意他人的評價可以更好的存活下來。所以當她看到喜歡的對象出現某些可能不被社會所接受的行為,在感情還沒有很深的情形下,就會下意識地想要跟他做切割,避免自己也被認為是不好的、有問題的。這就是標題所說的,社會壓抑到極致,讓人連愛都不敢愛,因為愛上這樣的對象,可能會讓自己受到傷害(也不被社會所接受)


同樣是為了生存,Z世代發展出情境型戀愛

  情境型戀愛是一種「未定義的情感關係」,在關係中的雙方會牽手、擁抱、接吻,甚至做愛,可是不會去定義彼此的關係到底是什麼,也不會對未來做出承諾。這讓關係中的雙方少了很多的限制,也不需要負擔那麼多的責任

  Z世代會發展出情境型戀愛,我認為跟他們剛出社會時,身處在一個極為不穩定的社會有關。金融海嘯、氣候變遷和新冠疫情,都讓社會產生了劇烈的變化。從心理的角度來看,不知道明天會發生什麼,會讓人有不安全感。為了要消除這種不安全感,自然地就會把焦點放在現在可控的事物上,而不是未來不可控的事物上。也很自然地不想要投入關係太多,因為這些投入隨時都可能會付諸東流。


在情境型戀愛中,更有可能會出現蛙化現象

  願意確定彼此的關係,通常也代表你們願意真正地投入這段關係。在這樣的情形下,雙方都比較不會因為一些小事情就放棄這段關係,也比較會努力為這段關係做出調整和改變。可是在情境型戀愛中,因為沒有確定,沒有真正地投入,更容易出現蛙化現象。


想知道面對這樣的世代趨勢,妳/你可以怎麼做嗎?

  歡迎繼續到女人迷閱讀《「蛙化現象」是什麼?心理師解析日本 Z 世代愛情:不敢愛是因為不安全感?


  想要看更多張銓諮商心理師在不同的平台撰寫的心理相關文章嗎?也可以到《文章刊登平台及列表》尋找跟妳 / 你有關的文章喔!


  假如妳 / 你願意依個人自身能力贊助心理創作者,讓更多人得到幫助,可以點選《在諮商中與美好相遇贊助連結》,選擇適合妳 / 你的方案,感謝妳 / 你可以讓善意傳遞出去!


張銓諮商心理師的部落格。在妳/你看不到自己的美好時,讓我告訴妳/你,我所看到的,妳/你本來就擁有的內在的、真實的美好!。合作邀約可來信:[email protected]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