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卡片盒筆記法成為了熱門話題,無數的文章和書籍都在推崇這個工具,甚至有人宣稱它是成功人士的必備祕訣(其實是我自己加上去的)。但我們真的應該盲目地追求這個工具嗎?
(龍阿迪@bing image creator)
首先,必須明白工具只是工具。卡片盒筆記法或許適合某些人,但這並不代表它適合所有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學習風格和工作習慣,強迫自己使用不適合自己的工具,只會讓人感到沮喪和迷失。當然,並不是說這個工具或是方法不好,重要的是是否適合自己,而且在執行中,有很多細節,是配合自己習慣的,特別是思考方式,一百個人可能有兩百種思考方式。如果只是一昧的照搬,那麼再好的工具,也可能只是帶來更多的失落而已。
這一切背後可能只是一個巧妙的行銷手段。利用成功人士的光環,將一個工具包裝成成功的秘訣,不僅能吸引眼球,還能促進產品的銷售。但這樣的行銷手段是否真的值得我們追求和信賴呢?我一如既往的反消費,這是個過度消費的社會,為了產生經濟而產生的活動。找一名成功人士,覆製他所使用的工具,開始銷售…
最重要的不是追求一個特定的工具,而是了解自己,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和工作流程。這可能需要時間和努力,但最終會比盲目追求所謂的成功秘訣更有成效。就像之前提到的懶人包是一樣的道理,並不是拿了神劍,就一定可以成為勇者打敗魔王。大量的吸收(不論是文字,還是影片,或是用聽的podcast)、充足的思考,成功並沒有懶人包。
在被筆記法、閱讀法、時間管理法的風潮所吸引之前,讓我們停下來反思一下:這個工具真的適合我嗎?我是否只是被行銷手段所迷惑?當然並不是說,學習一個工具不好,重要的是,有沒有依自己的需求去做調整。而且也不需要迷信"最好的工具",其實整合多種工具的特性,創造出屬於自己的方法很可能才是更適合自己的。找到適合自己的道路,而不是盲目追求,才是通往成功的真正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