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因為申克.艾倫斯《卡片盒筆記法》繁體中文版出版,談論多產的德國教授「魯曼Luhamnn卡片盒筆記法」蔚成風潮,我也深受吸引,不管是紙本索引卡或是數位筆記系統,我都努力去實踐過一陣子。「卡片盒筆記法」把筆記原子化,持續不斷累積寫下單則卡片筆記,讓想法思考可視化,再透過編號系統予以組織與連結,幫助脈絡整理與淬煉洞見。
這麼好的方法,你猜,我有持續下去嗎?
你一定猜到了,沒有!即使被朋友們認可為筆記狂人的我,就算深知這套筆記方法,讓魯曼教授可以管理多達九萬張卡片,因此成為一位成果發表質精多產又跨域的優秀研究者,也因為踐行累積不少卡片,獲得無與倫比的滿足,產出幾篇自己也喜歡的小文章,好吧~我…還是失敗了…
檢討原因如下:
我日常會隨身攜帶名片大小的「靈感小卡」來捕捉隨時來臨的靈光一閃,或在步行時用小卡整理當下面對的專案任務瓶頸。一張張卡片回到書桌時可以被攤開排列找關聯,確實對梳理脈絡和產生洞見很有幫助。
BUT,就是這個BUT讓我把靈感小卡,最後改成「靈感小本本」。一張張實體小卡,真的太難存放與收納!雖然我還是會去蕪存菁,但是有時卡片累積太多,根本來不及整理,放在書桌旁放著放著就忘記了…甚至放一放也不知去向。與其零散,就不如把靈感快速記錄在用活頁小本子上,至少都在一本,還比較有機會運用零碎時間來整理。
數位化知識管理是每個仕事者的基本技能。不只是自己產出的手寫或數位筆記,每個專案任務還有一大堆的網路資料、共編文件、PDF檔、excel表單、e-mail、社群媒體通訊…需要被整合,全部都需要數位工作情境來處理。
我個人雖然是手寫筆記控,大概兩個月就會吃掉一本筆記本,但是也必須整理手寫內容,打字化為數位形式文章,發表在臉書或是部落格空間。一旦沒有被打成文字,或是至少拍照上傳附上註記關鍵字或短描述句,之後都不容易再被搜尋以供利用。無論是手寫或數位筆記,當累積數量多了,一定得進入資料夾進行分類管理,不然即使已經數位化存放或發表,依然只能靠搜尋「關鍵字」的弱連結檢索,或瘋狂爬找臉書分享文來喚回與提取。
我個人長期使用的是Evernote,因為從2011年四月就開始使用,而且不時升級、年年付費,雖然現在有許多更強大的數位筆記,像是Notion或是Obsidian,但是考量學習和轉換成本太高,我還是傾向使用老派的Evernote,它的筆記本堆疊階層和支持編號排列檢視順序,已經足夠使用。所以電腦玩物站長的《防彈筆記法》被我來來回回研究著,試著創建屬於自己的數位筆記模板,像是每週和每日「工作清單」(一個月後就陣亡,哈),也為每個任務開設「專案筆記」(這個還有持續,對工作幫助很大)。
我覺得《防彈筆記法》提倡「集中處理,保持動態」、「一個任務,一則筆記」的概念組成「核心任務筆記」,確實有助於工作專案管理,執行時統整更新任務筆記,隨時修改想法、更新規劃、調整行動,最後這些數位歷程可供後設與覆盤。
但是,生活日常所出現的一則則資訊,不管是點子靈感、反思日誌、網路訊息,或讀書聽講筆記等,即使已經數位化而且置放到相應主題資料夾中,還是零散龐雜到難以被重複使用。特別是數位筆記總是一則一則,如果沒有特別建立雙向連結,就得刻意花時間在各個檔案間重爬自己的筆記,搜集碎片、重新整理脈絡。
相信大家這時候,應該都有感於即是已經很努力增能實踐的我,也依然在數位筆記應用上,有著難以解決的痛點。
文章如果到這裡就停下來,應該就是一篇抱怨文了。接下來,我想分享最近的閱讀:朱騏先生《知識複利筆記術:卡片盒筆記法的數位應用實戰指南》(創意市集,2023.07)
可能為在筆記泥沼的我,帶來了一線生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