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無腦新知,會怎樣?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老高抄襲事件,延伸出的一個觀點是,堅持這類頻道很好很棒的粉絲,只是在追求「無腦新知」。

簡而言之,要能無腦輕鬆看,又能得到新知識,但知識是否經過嚴格檢驗,又存在哪些反面意見,則不太重要。

十年來接觸中學生的經驗告訴我,這類無腦新知的需求存在已久,一方面是懶得在休閒之餘太過燒腦,二方面是想獲取聊天甚至吵架時的談資。

譬如我講戰國名家如何論辨「火不燙」(感覺燙的是手不是火)、「卵有毛」(孵出雞來自然長毛)時,偶爾會有學生興奮地抄下來。問他為什麼抄,回答是很好玩,但如果接著講定義與歧義,情況很快就變了。

當然一定會有人說,無腦新知簡直矛盾,類似想省錢卻不肯貨比三家、想變瘦卻繼續狂吃宵夜。

說實在,這或許詭異,卻並非偶然。對一般學生而言,早上六七點起床,上了七八個小時的課,休息時間看個YT頻道長知識,還被要求水準得有多高...這多少有點反人性,至少你沒法期望,追求真知的動力會自然成型,尤其在YT被他們定位成娛樂時。

也就因為如此,這裡最好區分一下知識鏈與知識感:前者是可積累、可檢證、可進展的,後者就只是暫時的感受。

喜歡知識感並無問題,光有一堆知識感卻絲毫推不動知識鏈,才是真正的大問題,因為這會讓人停留在「我有求知」的幻夢裡,然後在其他時刻,更心安理得地擺爛躺平。

所以重點在於,這類頻道是否排擠掉,你原本能用來建構知識鏈的時間心力。如果你純粹用娛樂的眼光來看老高,而完全不會有排擠效應,甚至能從中學到某種技能(譬如題材編排),那我真心覺得不是什麼問題。

但這事絕不簡單,需要相當程度的自覺。所以朱熹才會提到「夢覺關」的概念:唯有認真格物致知,才能跨越關卡,從幻夢邁向覺醒。

從這角度看,無腦新知的狀況分析起來,類似於半杯水:悲觀者說可惡居然只剩半杯,樂觀者說太好了還有半杯。或用流傳已久的窮國鞋店故事:悲觀者說絕對虧錢,因為窮國人根本不穿鞋;樂觀者說肯定賺錢,因為窮國人都準備擁有第一雙鞋。

同樣道理,我們可以悲觀看待無腦新知的普遍,當然也可以樂觀。這不是非黑即白的狀況,反而很像是如何引導或利用的問題。

尤其是,人們不會總是愛無腦,也不會總是求新知,思維模式尚未定型的學生們尤其如此。就我蒐集的資訊來看,這態度會隨許多因素而上下跳動,譬如敘事技巧、議題性質、年齡高低甚至考試遠近。

至於學生們最終是用網路強化無腦那面,還是新知那面?是停留在知識感,還是推動了知識鏈?那大概就會是很多個,性格決定命運的故事。

截圖出處:https://www.facebook.com/master.wangseal/posts/pfbid0M2Ro4fDRmK26hZ7DQG4aVQ3WrhGEjyJBHgFuoiu5YVdopNk4zwpW1Rb4fYzc6wpZl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GTalent-avatar-img
2023/08/07
很多時候只是「當下好奇」,而非真正感興趣,聽完好奇心得到滿足,隔幾天就忘了也無所謂,因為學習並不是他們的目的。就像稚齡幼兒的十萬個為什麼,他們只是好奇,並不想「知道」,只要有個回應滿足他們當下的好奇心,答案是否正確並不重要。
avatar-img
哲學開箱文的沙龍
93會員
212內容數
用ChatGPT協助寫作,打造自家專屬的神隊友,提供標題、故事、對話、名言的好候選,蹦出未曾想過的好創意。
2024/10/02
《被追趕的經濟體》指出,戰後東亞經濟的興衰,都依循了起飛期、黃金期、被追趕期等三大階段。 台灣的黃金期是1985-2005。在這之前,一切都很美好,一切看來都向上發展。 但在這之後,沒有因時代紅利而受益的人們,將越來越辛苦。
Thumbnail
2024/10/02
《被追趕的經濟體》指出,戰後東亞經濟的興衰,都依循了起飛期、黃金期、被追趕期等三大階段。 台灣的黃金期是1985-2005。在這之前,一切都很美好,一切看來都向上發展。 但在這之後,沒有因時代紅利而受益的人們,將越來越辛苦。
Thumbnail
2024/09/23
究竟是努力去彼此內耗,還是努力去相互合作呢? 兩種狀況我都看過,希望大家選到的世界都是後者。 只要選對環境,一切真的會單純很多。
Thumbnail
2024/09/23
究竟是努力去彼此內耗,還是努力去相互合作呢? 兩種狀況我都看過,希望大家選到的世界都是後者。 只要選對環境,一切真的會單純很多。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好奇心很重要,隨著好奇而來的思考,以及猜測更重要,這種敢猜測,願意猜測的表現,換個角度來說,就是想像力。     當我們接觸到新的知識,願意花點時間做這個似乎多餘而不必要的事時(把新的訊息多看幾次背下來不就好了嗎?幹嘛還去猜測去想像?)其實就是在激活腦神經更多的迴路,建立更多的連結點,除了方便以後
Thumbnail
好奇心很重要,隨著好奇而來的思考,以及猜測更重要,這種敢猜測,願意猜測的表現,換個角度來說,就是想像力。     當我們接觸到新的知識,願意花點時間做這個似乎多餘而不必要的事時(把新的訊息多看幾次背下來不就好了嗎?幹嘛還去猜測去想像?)其實就是在激活腦神經更多的迴路,建立更多的連結點,除了方便以後
Thumbnail
這裡最好區分一下知識鏈與知識感:前者是可積累、可檢證、可進展的,後者就只是暫時的感受。
Thumbnail
這裡最好區分一下知識鏈與知識感:前者是可積累、可檢證、可進展的,後者就只是暫時的感受。
Thumbnail
人不是那麼理性的,就像那些做壞事的\或吸毒的人難道不知道這些事是不好的,不應該做嗎?也像我們都有的經驗,明明知道今晚應該要趕報告了,但就是很懶,反而放任自己埋頭追劇。 我們真的不是如自己想的理性,我們很情緒化,我們很容易受環境影,尤其周邊朋友或師長的影響。 因此,在網路資源無限的時代,學習的關鍵已經
Thumbnail
人不是那麼理性的,就像那些做壞事的\或吸毒的人難道不知道這些事是不好的,不應該做嗎?也像我們都有的經驗,明明知道今晚應該要趕報告了,但就是很懶,反而放任自己埋頭追劇。 我們真的不是如自己想的理性,我們很情緒化,我們很容易受環境影,尤其周邊朋友或師長的影響。 因此,在網路資源無限的時代,學習的關鍵已經
Thumbnail
那些很有學習熱情,但不認為學院知識能幫助自己者,究竟佔多大比例。
Thumbnail
那些很有學習熱情,但不認為學院知識能幫助自己者,究竟佔多大比例。
Thumbnail
最近看到課程廣告,我會思考:這是我現在需要的嗎? 我終於理解:學習重點不在於學到多少知識、報名多少課程,而是面對實際場景,我能夠調用多少知識,也只有當知識被我使用,知識才真正變成我的,以下記錄我轉變的過程。
Thumbnail
最近看到課程廣告,我會思考:這是我現在需要的嗎? 我終於理解:學習重點不在於學到多少知識、報名多少課程,而是面對實際場景,我能夠調用多少知識,也只有當知識被我使用,知識才真正變成我的,以下記錄我轉變的過程。
Thumbnail
每件看似瑣碎的小事,都可能耽擱了我們的大事 我不是不想學,只是沒空學 關於學習,總有千百種不學的理由 說到學習,你是不是也常常覺得,要是當年認真一點該有多好?非得要等到資訊爆炸,每天暴露在大量的訊息洪流之中,才認清自己原來還有很多想知道卻仍然不知道的事情。書到用時方恨少曾幾何時已經成為了日常..
Thumbnail
每件看似瑣碎的小事,都可能耽擱了我們的大事 我不是不想學,只是沒空學 關於學習,總有千百種不學的理由 說到學習,你是不是也常常覺得,要是當年認真一點該有多好?非得要等到資訊爆炸,每天暴露在大量的訊息洪流之中,才認清自己原來還有很多想知道卻仍然不知道的事情。書到用時方恨少曾幾何時已經成為了日常..
Thumbnail
圖源自:https://pixabay.com/zh/photos/life-green-leaf-fresh-bud-2402434/ 我相信大家一定都知道「終身學習」的關念 ─── 活到老學到老。這觀念早在小時候就被老師們及父母們強灌輸到我們的腦中,雖然如此,實際上長大出社會的我們有多少人實
Thumbnail
圖源自:https://pixabay.com/zh/photos/life-green-leaf-fresh-bud-2402434/ 我相信大家一定都知道「終身學習」的關念 ─── 活到老學到老。這觀念早在小時候就被老師們及父母們強灌輸到我們的腦中,雖然如此,實際上長大出社會的我們有多少人實
Thumbnail
遙想高中的時候不管多晚睡都是要7點多到校,可以念八個不同的科目,還要打球,該看的漫畫跟劇也是要追,還有社團跟奇怪的課外活動要做,人際關係也沒有因此毀滅。而現在成為了一個大叔,不但晚上睡不著,早上起不來,工作煩一點就覺得人生炸裂,又肥又宅成為社會邊緣人,難怪會知識恐慌。
Thumbnail
遙想高中的時候不管多晚睡都是要7點多到校,可以念八個不同的科目,還要打球,該看的漫畫跟劇也是要追,還有社團跟奇怪的課外活動要做,人際關係也沒有因此毀滅。而現在成為了一個大叔,不但晚上睡不著,早上起不來,工作煩一點就覺得人生炸裂,又肥又宅成為社會邊緣人,難怪會知識恐慌。
Thumbnail
學習如何「學習」 在學習的過程中,不同的階段,知識點的運用在大腦的變化不盡相同,從傳統的點線面教學、走到資訊爆炸的現在。 我們需要的是:記、懂、網、拓、活。
Thumbnail
學習如何「學習」 在學習的過程中,不同的階段,知識點的運用在大腦的變化不盡相同,從傳統的點線面教學、走到資訊爆炸的現在。 我們需要的是:記、懂、網、拓、活。
Thumbnail
人腦形成記憶會依循一定的途徑。 但靈魂不用。
Thumbnail
人腦形成記憶會依循一定的途徑。 但靈魂不用。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