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黃盛
1 Down the rabbit hole: 論理型
掉下兔子洞
七
現在讓我們再簡述一下前面強調過的幾個要點:
我們說﹐前件隱含或蘊涵 (imply) 後件。這是邏輯推論的一個例子﹐而這個例子乃根據某種句子 (可判斷真假的句式) 和論理 (argument) 的邏輯形式建立的。為什麼我們把上面提到的論理的邏輯結構稱為「邏輯形式」? 因為我們故意對句子的內容視而不見。「如果」後面的那個句子說什麼﹐我們不管﹔「那麼」後面的那個句子說什麼﹐我們也不管。前面已經說過﹐條件句式通常表現為「如果 ... 那麼 ...」這樣的一個語言形式。「如果」和「那麼」後面的三點﹐在漢語語法中稱為省略號﹐在這裡稱為「佔位符」(place-holder)﹐意思是那三點是預留作放句子的位置。但對邏輯家來說﹐省略號不好用﹐因為它不是一個清晰明確的約定 (convention)﹔當「如果」後面的句子和「那麼」後面的句子是同一個句子或當「如果」後面的句子不同於「那麼」後面的句子﹐省略號缺乏適當的表達能力。邏輯家於是借用數學的一個普遍工具 —— 變元 (variable) —— 而造出命題變元 (propositional variable)。最早將命題變元引進邏輯學的很可能是哲學家阿里士多德。今日﹐我們習慣上用英語小寫字母,譬如
p, q, r, s, ...
來表示命題變元,大寫英文字母,譬如
P, Q, R, S, ... 或 A, B, C, D, ...
則用來表示特定的語句 (陳述句/命題)。
數學上﹐變元沒有固定的值﹐如果要給予譬如「x」一個值﹐可以將數字代入「x」的位置,所以「x」僅僅是一個所謂的佔位符。同理﹐命題變元沒有固定的值﹐如果要給予「p」一個值﹐可以將個別命題代入「p」的位置。
於是,一個條件句式可以寫作「如果 p 那麼 q」。代入「p」和「q」的位置必須是兩個不同的句子,因為我們用了兩個不同的命題變元。如果要表示前件和後件兩個句子是同一個句子﹐我們可用以下寫法﹕「如果 p 那麼 p」或「如果 q 那麼 q」。這樣可以表達省略號不能表達的形式內容。
倘若有前提以條件句式「如果 p 那麼 q」來表示﹐在無需知道「p」和「q」實際代表什麼句子的情況下﹐我們立刻便能斷定「q」必為真 (true)﹐如果「p」為真﹔或「q」為假 (false),如果「p」為假。
所謂以條件句式「如果 p 那麼 q」作前提 (premise) 是假設「如果 p 那麼 q」為一個真句的意思。
稍後會詳細解釋這裡輕輕帶過的真假值 (truth value) 關係。
-| 再往下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