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體字」怎麽來?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上一次介紹了異體字的定義和幾個異體例子,這次續談「正體字」。

現在我們用「正體字」這個詞語時通常有兩種意思,一種是相對於「簡體字」、甚至帶貶義的「殘體字」而言,並且是強調其於繁簡方面的文化傳承正統性,這種定義下的「正體字」基本上等同「繁體字」。另一種意思則是相對於「異體字」而言的「正體字」。「正體」與「殘體」的相對是有褒貶的,「正體」與「異體」相對則較傾向事實陳述,較少寄託褒貶抑揚。我們先由歷代朝廷整理文字來入手,說明「正體字」概念是如何形成的。

按照文字發展的脈絡來推斷,早在西周東周已經有官方正體字,但由於周王室保留下來的文獻資料極度有限,從文獻中無法確定周王室如何、何時進行過文字大統整。在中國歷史上第一次明確出現「正體」與「異體」相對,是在戰國時期結束後,秦國統一六國文字。正體字的形成與政治有很大的關聯性,秦在政治上統一全國,就握有了統一文字的權柄,在這個情況下,只有秦篆是正體字,六國文字都變成了異體字。

三體石經殘片

三體石經殘片

漢代以來,由官方設立的「石經」在統整文字形體的工作上有很大影響。「石經」是指採用仔細校對過的儒家經典為底本,把經書內容全部刻在石碑上,要學習經書就要以石經為標準。東漢熹平年間出現第一次以隸書體刻成的石經,三國時代魏國正始年間刻成的石經則是以古文、小篆、隸書三種書體刻成的,因此又簡稱為「三體石經」。以上兩種石經至今已經殘缺不全,我們很難釐清當時正體字的面貌為何,但這些石經既能成為讀書人的經書標準版本,石經字體也自然是標準字體,有正體字的作用和功能。唐代開成年間以楷書所刻的石經,因為它保存得比較多,多部儒家經書都有大致完整的開成石經,所以可說是影響深遠的石經。

宋監本《爾雅》

宋監本《爾雅》

兩宋時期不再刻石經,而是命令國子監整理和校定儒家經書出版,簡稱「監本」。清代康熙年間以武英殿作為專門出版書籍的部門,由武英殿出版的圖書稱為「殿本」。監本和殿本都經過官方嚴格的校對和刊印工序,在古籍版本方面有重要價值。

以上的石經文字、監本和殿本書字體,是經過政府訂定的標準字,與標準字不同的寫法、或是民間流行使用的字體就是異體字,有些學者會稱它們為「俗字」。

清光緒二十九年五州同文局石印乾隆武英殿本《唐書》

清光緒二十九年五州同文局石印乾隆武英殿本《唐書》

這次對歷代文字整理稍作回顧,下一次會介紹中華民國政府及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如何着手整理和統一文字。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稽古齋
69會員
175內容數
以儒學、古文字、武俠評論以及書法為主的文化普及工作。
稽古齋的其他內容
2023/10/16
漢字字體在不斷演化和改變,沒有一種最好又能永恆不變的字體,如何從漢字發展史的宏觀角度,正確看待繁簡體字爭議?這篇文章或許可以給你一點啟發。
Thumbnail
2023/10/16
漢字字體在不斷演化和改變,沒有一種最好又能永恆不變的字體,如何從漢字發展史的宏觀角度,正確看待繁簡體字爭議?這篇文章或許可以給你一點啟發。
Thumbnail
2023/10/13
近來在討論繁簡體字的問題,總會想到網路上提及繁體字的優點和批評簡體字的缺失時,有很多觀點都不符合漢字的構造理論,如果遇到精通文字學的簡體字支持者時,很有可能就被反駁得啞口無言了。
Thumbnail
2023/10/13
近來在討論繁簡體字的問題,總會想到網路上提及繁體字的優點和批評簡體字的缺失時,有很多觀點都不符合漢字的構造理論,如果遇到精通文字學的簡體字支持者時,很有可能就被反駁得啞口無言了。
Thumbnail
2023/10/10
上次我們介紹了簡體字的來源和分類,這一次接著說明中華民國教育部在1979年出版《常用國字標準字體表》內所訂定的正體字。
Thumbnail
2023/10/10
上次我們介紹了簡體字的來源和分類,這一次接著說明中華民國教育部在1979年出版《常用國字標準字體表》內所訂定的正體字。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上一次介紹了異體字的定義和幾個異體例子,這次續談「正體字」。
Thumbnail
上一次介紹了異體字的定義和幾個異體例子,這次續談「正體字」。
Thumbnail
正體文字的發展要在經歷了由隸書到楷書,才算真正穩定下來。以下我們便談談楷書發展由形成到成熟的三段時期。
Thumbnail
正體文字的發展要在經歷了由隸書到楷書,才算真正穩定下來。以下我們便談談楷書發展由形成到成熟的三段時期。
Thumbnail
之前談過戰國文字的多樣性,現在來介紹秦統一六國後出現的篆書。
Thumbnail
之前談過戰國文字的多樣性,現在來介紹秦統一六國後出現的篆書。
Thumbnail
古文字學界傾向把古文字分為三期:殷商、西周春秋、戰國。上一次介紹了甲骨文和金文,甲骨文主要在殷商和西周初期使用,金文則起於殷商晚期,一直延續至戰國時期,但隨着在春秋戰國時期各諸侯國與周天子的關係愈來愈疏遠,並有發展出不同的書寫載體,各國的文字愈來愈有自己的獨立發展軌跡。
Thumbnail
古文字學界傾向把古文字分為三期:殷商、西周春秋、戰國。上一次介紹了甲骨文和金文,甲骨文主要在殷商和西周初期使用,金文則起於殷商晚期,一直延續至戰國時期,但隨着在春秋戰國時期各諸侯國與周天子的關係愈來愈疏遠,並有發展出不同的書寫載體,各國的文字愈來愈有自己的獨立發展軌跡。
Thumbnail
中國漢文字體發展大致可分為甲骨文和金文(古文)、篆書、隸書、楷書等四個階段演變;篆書與隸書是古文字與現代文字的分水嶺,也是從圓形化圖形文字轉至方形化圖形文字的轉折點。而在整個中國歷史紀錄及發展過程中並存有與漢文字相關的重要發明及事件,如字、筆、紙、印刷術的發明,影響漢文字文明的發展迄今。
Thumbnail
中國漢文字體發展大致可分為甲骨文和金文(古文)、篆書、隸書、楷書等四個階段演變;篆書與隸書是古文字與現代文字的分水嶺,也是從圓形化圖形文字轉至方形化圖形文字的轉折點。而在整個中國歷史紀錄及發展過程中並存有與漢文字相關的重要發明及事件,如字、筆、紙、印刷術的發明,影響漢文字文明的發展迄今。
Thumbnail
 一‧前言    說起「文體」,其實是一個涵蘊豐富的術語。簡單地說,是指文章的體裁、體製或式樣。深入地看,至少還包括:「體類之體」(體裁、文類、體製)、「體性之體」(語勢)與「體貌之體」(風格)三個涵意。不過,在此首先要談的是「體裁、文類、體製」之「體」;當然,「體性」與「體貌」之「體」也不能忽視。
Thumbnail
 一‧前言    說起「文體」,其實是一個涵蘊豐富的術語。簡單地說,是指文章的體裁、體製或式樣。深入地看,至少還包括:「體類之體」(體裁、文類、體製)、「體性之體」(語勢)與「體貌之體」(風格)三個涵意。不過,在此首先要談的是「體裁、文類、體製」之「體」;當然,「體性」與「體貌」之「體」也不能忽視。
Thumbnail
 說起「文體」,其實是一個涵蘊豐富的術語。簡單地說,是指文章的體裁、體製或式樣。深入地看,至少還包括:「體類之體」(體裁、文類、體製)、「體性之體」(語勢)與「體貌之體」(風格)三個涵意。不過,在此首先要談的是「體裁、文類、體製」之「體」;當然,「體性」與「體貌」之「體」也不能忽視。
Thumbnail
 說起「文體」,其實是一個涵蘊豐富的術語。簡單地說,是指文章的體裁、體製或式樣。深入地看,至少還包括:「體類之體」(體裁、文類、體製)、「體性之體」(語勢)與「體貌之體」(風格)三個涵意。不過,在此首先要談的是「體裁、文類、體製」之「體」;當然,「體性」與「體貌」之「體」也不能忽視。
Thumbnail
世界上有所謂四大文明古國(註1) , 而今除中國文明仍然一脈相承, 至今依然存在, 其他三或四個古文明早已消失。中國文明之所以能永續流傳, 有諸多原因, 非本文所能容納, 但其中一項就是中國歷史講究「法統」。 (註1) 四大文明古國指的是埃及、巴比侖、印度及中國, 如果把希臘算上, 則是五大文明
Thumbnail
世界上有所謂四大文明古國(註1) , 而今除中國文明仍然一脈相承, 至今依然存在, 其他三或四個古文明早已消失。中國文明之所以能永續流傳, 有諸多原因, 非本文所能容納, 但其中一項就是中國歷史講究「法統」。 (註1) 四大文明古國指的是埃及、巴比侖、印度及中國, 如果把希臘算上, 則是五大文明
Thumbnail
這是紅柿子寫的「歐陽孜:行墨」行前導讀,一方面回顧書法史的發展,一方面提醒大家品讀現代書法的重點。
Thumbnail
這是紅柿子寫的「歐陽孜:行墨」行前導讀,一方面回顧書法史的發展,一方面提醒大家品讀現代書法的重點。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