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到一篇文章提到早熟與晚熟的差別。內容大意為早熟的人更快適應社會,也容易對世界妥協。相反,晚熟的人一路跌跌撞撞,但後期比較能活出自我。
我自己是相對早熟的小孩,從小被"稱讚"為聰明的小孩。現在看來是有點過分"懂事",這份懂事讓我在孩童時期受到大量的稱讚,也幫助我避開許多責罰。對當時幼小的我來說利大於弊,但過程中也失去培養自我的機會。因此,直到成年念大學,自我感覺心智年齡仍在3歲左右,約等於心靈年幼的我並沒有隨著身體長大而成熟,反而停留在剛記事的年紀。其中,很大的問題之一就是我沒有辦法對自己負責任,如同標題提到“被允許”,曾經我覺得自己的所作所為都需要“被允許”。在家裡,尋求爸媽的允許,不論大小事都鉅細靡遺的傾訴,如果過程中沒有被"糾正",我會認定為"被允許"。在學校,服從老師制定的規則,連去觸碰邊界的想法都沒有。透過告訴自己"只要不侵犯他人權益,不觸犯法律,你可以做任何事情",我慢慢在面對事情時,能夠減少擔心自己做決定的後果。今天面對排班問題,我糾結許久還是決定詢問承辦是否可以調整(雖然過程中還是去跟母親討論一番),但跟之前難以啟齒的我來說,已經進步很多了(仍然很緊張)。期待下次可以自己思考就決定要不要去跟對方討論,不要一開始就逃避問題。
感謝瀏覽~歡迎在留言區分享任何想法~祝你有美好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