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文化革命的本質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美國現今的文化革命本質上是一種諾斯底主義,源於啟蒙主義平等與生物學的嚴重不一致。

諾斯底主義的根基在於相信現實是不真實的邪惡幻覺,而左派的平等主義與現實的情況不符合,例如男女分隔的公共空間,基於現實的國界甚至種族與階級的分隔,這導致了左派在同時追求理智科學與意識形態合理性的情況下陷入了矛盾,不得不製造出了一種徹底否定客觀性的理論-批判性種族主義,並經由這個理論結合了一些美國黑人的神學觀點形成了名為覺醒主義的混合物。而因壟斷權力而無挑戰者的學術界-左派政治則陷入了被覺醒主義控制而無人能阻止其衰弱的深淵。

安德森先生:一樣的故事,一樣的套路,這一切一定是假的!

安德森先生:一樣的故事,一樣的套路,這一切一定是假的!

為什麼科學無法阻止左派對其的腐蝕

學術界親左是「自古以來」的事實,例如美國早年研發原子彈時就有許多科學家冒著被麥卡錫的風險也要洩漏原子彈的資料給蘇聯,只因為他們相信蘇聯可以建設共產主義烏托邦,而這種不理性且無視證據的思維一直是大多數科學家們的思想枷鎖,其根源還是在於學術界將平等、進步(社會趨勢)與理性證據結合的緣故;當理性證據證明了平等與進步是虛假的時候,或是為了繼續保持平等進步就必須把理性證據拋棄的時候,科學家們的啟蒙主義價值也就隨之崩潰,不是轉向惡質性的意識形態,就是淪為對腐蝕毫無作為且無任何職業責任素養的虛無主義者。

也因此,大多數科學家都是左派的學術界,最終因為無法調和啟蒙進步意識形態與現實的矛盾,加上科學家團體過度擴張所導致的效率低落以及「知識礦藏」的枯竭,迫使科學家們擁抱反科學的意識形態,透過突破證據主義與理性主義的限制來達到維持科學產出的能力。事實上,50%的社會與生物科學結果是不可複製的,過去幾十年來科學界的職業道德已經顯著敗壞。這使得真正有職業道德的科學家們組織反抗的可能性降低,因為要找到肯反抗腐敗的同僚越來越難。

沒有科學的世界好過於充滿偽科學的世界。

自以為在反對教條的人們

自以為在反對教條的人們

美國文革向全世界的傳播

Metoo與BLM(黑人的命也是命)本質上是一個美國問題,但是美國的知識份子已經成功將其擴散到了其盟國,也就是西方文化圈的內部。正如同英國哲學家約翰葛雷(John gray)所說的:「覺醒主義是一種獨特的美國世界觀,因此只有深受美國影響的國家才有可能會受到其感染,而那些沒有受到美國影響的社會,如伊斯蘭體系下的阿拉伯諸國,覺醒主義的影響是極其邊緣的」

當然覺醒主義正在美國失敗,從美國最近幾起的大法官判決中,就可以知道對覺醒的反動還沒有到達極致,2024年的美國大選如果以民主黨的大敗作結(這很有可能),那覺醒主義的影響就到頭了。

但是在世界範圍中,覺醒主義的力量還沒有達到極致,首先世界各地的社會不一定比美國更有能力抵禦覺醒主義的入侵;再來覺醒主義在世界其他地方造成的傷害還沒有像其起源地美國那樣嚴重,因此無法期望當地的居民能夠像美國那樣在法律層面上與其對抗。

avatar-img
100會員
158內容數
本專題目的在於介紹德國歷史哲學家史賓格勒,在二十世紀初提出的一個歷史哲學體系,目的在於讓更多人了解更多看歷史的角度,並破除漢字圈對於啟蒙進步史觀的崇拜。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龜兔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在日本,一個有著三個孩子的家庭通常會有幾個完全沒有孩子的叔父與叔叔,他們將會繼承巨大的遺產,以及隨之而來的責任。
工廠可能會在以金融為取向的社會中持續存在,但主要是作為當地傳統。而不是該工廠具有「賺錢的效益」,可以說,這種工業傳統主義是現代德國的主要生產方式。
文職官僚在第二級產業的膨脹,與在地位上壓制理因是生產者的理科工程師。我們現在的體系建立於二戰之後,一間技術大學最初可能只需要幾個文職官僚就能運作,大概在教授的大辦公室旁開幾個小小的隔間就足以辦公,但是現在文職官僚的數量多到需要一整棟數層樓高的建築物才能夠容納。
根據統計中國現在有世界第一個鋼鐵生產,但是在金融上一敗塗地,而這個一敗塗地最終也會摧毀中國的工業生產,並將其工業優勢讓給其他被美國軍工複合體的金融眷顧的國家。
對種族的癡迷是現代西方社會的一個弊病。自二次世界大戰之後,對於弱勢種族的愧疚已經變成了迫使文明人放棄文明的精神枷鎖。未來的世代將會表明,只有放棄二戰敘事,意即白人邪惡論,國家才會有明天。
2016年,安全公司Imperva發佈了一份關於機器人流量的報告,發現機器人占網路流量的52%,這是它首次超過人類流量。這份報告被用作關於網路已死理論的報告的證據。
在日本,一個有著三個孩子的家庭通常會有幾個完全沒有孩子的叔父與叔叔,他們將會繼承巨大的遺產,以及隨之而來的責任。
工廠可能會在以金融為取向的社會中持續存在,但主要是作為當地傳統。而不是該工廠具有「賺錢的效益」,可以說,這種工業傳統主義是現代德國的主要生產方式。
文職官僚在第二級產業的膨脹,與在地位上壓制理因是生產者的理科工程師。我們現在的體系建立於二戰之後,一間技術大學最初可能只需要幾個文職官僚就能運作,大概在教授的大辦公室旁開幾個小小的隔間就足以辦公,但是現在文職官僚的數量多到需要一整棟數層樓高的建築物才能夠容納。
根據統計中國現在有世界第一個鋼鐵生產,但是在金融上一敗塗地,而這個一敗塗地最終也會摧毀中國的工業生產,並將其工業優勢讓給其他被美國軍工複合體的金融眷顧的國家。
對種族的癡迷是現代西方社會的一個弊病。自二次世界大戰之後,對於弱勢種族的愧疚已經變成了迫使文明人放棄文明的精神枷鎖。未來的世代將會表明,只有放棄二戰敘事,意即白人邪惡論,國家才會有明天。
2016年,安全公司Imperva發佈了一份關於機器人流量的報告,發現機器人占網路流量的52%,這是它首次超過人類流量。這份報告被用作關於網路已死理論的報告的證據。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啟蒙時代一方面是這種「全人典範」的高峰,也幾乎是它終結的時候。宗教改革、啟蒙運動與科學革命一方面形構出了一種現代人的主體性,卻同時剝除了過往支撐人們活下去的前現代意義與願景。我們的世界逐漸變得「數值清晰」,文明的保守性取代了冒險的樂趣。人類的專業知識總額得到指數性的積累,卻更加侷限在自己的圈圈。
Thumbnail
本文敘述在想在美國社會發動暴力革命失敗的激進左派 如何改發動對學院等機構的長征 利用看似中性的學術語言 以多元 平等 包容(DEI)的口號 將激進左派的意識形態 先占領了大學的人文社會科學科系 然後再把影響力延伸到大學的行政部門 讓整個大學變成激進左派 改變美國年輕一代意識形態工具的慘劇
Thumbnail
今日美中關係處於新冷戰,美國仍拒絕"脫鉤",可以1990年代美國大眾文化的"與敵同眠"主題況之。女人與男人發生性關係,早上起來告“強姦”的案件集中在那個年代,卻非宗教保守主義的反性,乃是女權與"父權社會"的鬥爭。美國的偉大制度"異性戀羅曼史"因此淪為殺戮戰場。美國倡議"全球化"亦違反原意,成為戰場。
Thumbnail
作以「關係和概率」的歸納,取代「類型和概念」的概括,是人類思想革命的典範轉移,顯示與概率論相關之統計學也已進入美國思想家的視野。霍姆斯、詹姆斯、皮爾士、杜威想把理念、原則和信仰帶到人類的層面,他們不想看到藏在抽象層面的暴力。這是南北戰爭的教訓之一。他們四人的哲學設計出來,要支持的政治制度是民主。
Thumbnail
  而其中,可能不是最瘋狂,但相當荒謬的一件事情發生在一座小鎮上的一間小店。2022年底,康乃狄克州的考文垂(Coventry)出現了一間叫做「覺醒(Woke)」的店家。招牌才剛掛起來,店都還沒有正式開張,鎮上部份的極端保守派居民就已經開始議論紛紛,更將這家店po上臉書公審。
Thumbnail
  本書討論美國擴張主義的歷史淵源及其演變。問題包括:為什麼美國總在不斷擴張,有時甚至直接介入干涉其他國家的事務?美國的擴張主義是怎樣形成的?這種擴張與它的歷史之間又具有什麼樣的關係?本書描述了美國征伐與暴力的歷史,也讓我們重新省視自己對美國的想像與認知。
Thumbnail
【余案:美國會有「文革」嗎?這種問題聼上去似乎匪夷所思。實際上卻是迫在眉睫的威脅。如何回答這個問題,端視讀者坐在哪條板凳上。不同立場自然會有不同回應。昨天看到一個號稱中立的網站有貼文稱:……美国共产党更像是一个清谈馆。该党的确对包括种族歧视,性别平等,同性恋的诸多议题有着自己的主张 – 其主张与自由
Thumbnail
孔恩在《科學革命的結構》描述了世界觀之所以改變,在於科學典範paradigms)間的移轉。科學隨著典範移轉,產生了新的信念、新的理論、新的方法與新的標準。從亞里斯多德、托勒密系統、牛頓物理學、愛因斯坦物理學及量子力學,世界觀便是隨著這些典範移轉而改變。但是,世界觀難道全權由科學典範所主宰嗎?
Thumbnail
西方理性思維與原住民哲學的知識觀的比較 在西方思想中,執著於追求所謂的「真理」(truth),人類假定自己全知全能,且依賴於原則的束縛,還要在「正確的思想道路上」追求真理,窮盡對世界的認知。為實現這個目標,人類發展了宗教教條和科學技術,在這過程中,不斷地反思自身是否符合上帝的原則,並在現代理性進步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啟蒙時代一方面是這種「全人典範」的高峰,也幾乎是它終結的時候。宗教改革、啟蒙運動與科學革命一方面形構出了一種現代人的主體性,卻同時剝除了過往支撐人們活下去的前現代意義與願景。我們的世界逐漸變得「數值清晰」,文明的保守性取代了冒險的樂趣。人類的專業知識總額得到指數性的積累,卻更加侷限在自己的圈圈。
Thumbnail
本文敘述在想在美國社會發動暴力革命失敗的激進左派 如何改發動對學院等機構的長征 利用看似中性的學術語言 以多元 平等 包容(DEI)的口號 將激進左派的意識形態 先占領了大學的人文社會科學科系 然後再把影響力延伸到大學的行政部門 讓整個大學變成激進左派 改變美國年輕一代意識形態工具的慘劇
Thumbnail
今日美中關係處於新冷戰,美國仍拒絕"脫鉤",可以1990年代美國大眾文化的"與敵同眠"主題況之。女人與男人發生性關係,早上起來告“強姦”的案件集中在那個年代,卻非宗教保守主義的反性,乃是女權與"父權社會"的鬥爭。美國的偉大制度"異性戀羅曼史"因此淪為殺戮戰場。美國倡議"全球化"亦違反原意,成為戰場。
Thumbnail
作以「關係和概率」的歸納,取代「類型和概念」的概括,是人類思想革命的典範轉移,顯示與概率論相關之統計學也已進入美國思想家的視野。霍姆斯、詹姆斯、皮爾士、杜威想把理念、原則和信仰帶到人類的層面,他們不想看到藏在抽象層面的暴力。這是南北戰爭的教訓之一。他們四人的哲學設計出來,要支持的政治制度是民主。
Thumbnail
  而其中,可能不是最瘋狂,但相當荒謬的一件事情發生在一座小鎮上的一間小店。2022年底,康乃狄克州的考文垂(Coventry)出現了一間叫做「覺醒(Woke)」的店家。招牌才剛掛起來,店都還沒有正式開張,鎮上部份的極端保守派居民就已經開始議論紛紛,更將這家店po上臉書公審。
Thumbnail
  本書討論美國擴張主義的歷史淵源及其演變。問題包括:為什麼美國總在不斷擴張,有時甚至直接介入干涉其他國家的事務?美國的擴張主義是怎樣形成的?這種擴張與它的歷史之間又具有什麼樣的關係?本書描述了美國征伐與暴力的歷史,也讓我們重新省視自己對美國的想像與認知。
Thumbnail
【余案:美國會有「文革」嗎?這種問題聼上去似乎匪夷所思。實際上卻是迫在眉睫的威脅。如何回答這個問題,端視讀者坐在哪條板凳上。不同立場自然會有不同回應。昨天看到一個號稱中立的網站有貼文稱:……美国共产党更像是一个清谈馆。该党的确对包括种族歧视,性别平等,同性恋的诸多议题有着自己的主张 – 其主张与自由
Thumbnail
孔恩在《科學革命的結構》描述了世界觀之所以改變,在於科學典範paradigms)間的移轉。科學隨著典範移轉,產生了新的信念、新的理論、新的方法與新的標準。從亞里斯多德、托勒密系統、牛頓物理學、愛因斯坦物理學及量子力學,世界觀便是隨著這些典範移轉而改變。但是,世界觀難道全權由科學典範所主宰嗎?
Thumbnail
西方理性思維與原住民哲學的知識觀的比較 在西方思想中,執著於追求所謂的「真理」(truth),人類假定自己全知全能,且依賴於原則的束縛,還要在「正確的思想道路上」追求真理,窮盡對世界的認知。為實現這個目標,人類發展了宗教教條和科學技術,在這過程中,不斷地反思自身是否符合上帝的原則,並在現代理性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