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願你,永恆少年》正式出版:少年的序(下篇):本書結構與閱讀指南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願你,永恆少年》出版七天了,這種感覺仍不太真實,同時有一點憂慮。大概是知道這些兩年前定稿的文字在今天回頭看,自己一定會對某部份或某敍述方式不太滿意,又會擔心心中想表達的,是否如願地被讀者看見。

無論如何,對本書內容好奇的你,請給我五分鐘,看看作者序下半部份,這裡談及我是如何定立書的章節結構,以及我希望帶給你們的禮物。

本書的部分內容,有挑選自 2018 下半年至 2020 年上半年期間我投稿至「女人迷」平台的幾篇文章,但我並非純粹把文章輯錄成書,好向你們呈現「那個時期的我」,而是選擇走一條把文章拆散與連結、改組與重寫的苦路,最終凝結成「孤獨」與「反抗」兩大主題,各有七篇不短也不長的散文。
為自己找麻煩的原因,在於我認為唯有經歷解構與重組,消化過的才是作者對一門學問的真實了悟、掌握、風格。另外,文字有它現身的時空與脈絡,而書寫的態度與語氣,亦必然跟當時我想透過網路對話的對象、欲凸顯的訊息、以及身處的社會背景有關。文字工作者,自有「文字」的責任!說到底,我大概是無法忍受自己重覆的敘說──重覆的只會是潛意識的迴音──,而即便是同樣的事物,就像是諮商室個案說過千百遍的故事,若我們相信治療會帶來「療效」、個案會隨時間「改變」、潛意識在每一個當下有著不同的「意圖」與「意義」,那麼,每一次的敘說間總有差異。只要堅持敘說,人便如同四季交替,但每一輪年月,朝生的嫩芽或暮死的落葉,皆從未如一,一切在自然中變遷與昇華。
相對於網路文章,我本身其實頗為「學術」的精神分析研究面向,將栽種出本書的導言(被世界遺落的孤獨、中西文化對孤獨的體驗、少年孤寂的問題)與末章(情感理論、精神分析師對孤獨的論述、榮格學派對《小王子》的詮釋及我的再詮釋、延伸的治療構想),彷彿是一個較為理論的容器,懷抱著中間十四篇相對「日常」的文字。然而,我試圖不側重「日常」與「學術」任何一方,卻要在兩者之間找尋一種有待命名的非雞湯風格──對此,我必須向大家致歉,因為我的生活是如此的世俗難耐,但我的思考又是如此的擇善固執,所以,若這裡近十四萬的文字無法使你有感於心,則全然是我的不才所致。只願在不同的時代與地域、文化與脈絡交織下,我能借文字表達出心中的感動,若讀者感受得到,便已無憾。
上述的話,主要是說給過去就從網路、學校或實務工作中認識我的大家聽的,好使他們指正我的沉悶,或重新看見新意而被逗趣。而若你是首次認識我,那是最好的!因為我將盡自己身為少年的責任去敘說與反抗,即實現真我的過程;而你的工作,便是在我的文字裡,負起找到真我的責任,並為你的生命密謀新的敘說與反抗。
若要給出什麼閱讀指南,大概有三種:我會建議偏好故事的大家,先看「孤獨」和「反抗」兩章的散文,再回來看始末兩章;至於衝著理論與治療技術的求知欲與《小王子》分析而來的大家,則可以先唸始末兩章,再唸中間的,但可能會有種難言的斷裂感。而作者我認為順著全書走,同時打開手機或電腦,播放我不時在文中提及的歌曲,或在我提及什麼電影、動畫、詩集時一起配著唸,大概是最優雅的讀法。
最後,在分享我心中的精神分析經驗前,有三點大家可注意的善意提醒:
(1)即便已得到個案同意,但相關內容仍會按倫理規範作扭曲處理;
(2)由於探索的是潛意識層面,因此除了不應與意識的理解相混淆,我對現象描述並作出詮釋時,不管貌似多合理,亦不可能是事實全部,它只反映了精神分析的觀點與技藝、我的個人思考、階段性的真相;
(3)再淺易的詮釋,也是按個案的脈絡而定,因此當大家試著為己所用或套入他人作理解時,必須謹慎對精神分析理論的淡化或誤用。
因為疫情的影響,原定的出版日期都得延後,只願本書來到大家手上之際,台灣與世界都已經走出苦難,迎來生機。不善言辭的我,僅希望你們喜歡這部作品,一起前往細聽夜空中的笑聲、寧靜、音樂。
raw-image

不知道從上文裡,你們會不會感到當年我書寫時內心的種種拉扯與掙扎?

「文字工作者,自有文字的責任!」是 2019 年碩論期間指導教授陳秀蓉老師對我的要求,記得改到天昏地暗,她仍是希望我「再多想想怎樣寫讀者會更好懂?」,因此在精神分析的術語行文之間,我必須時刻提醒自己做出淺顯的闡釋,或更兼容的表達方法。

無疑我喜歡學術文字的精煉,同時清楚大部份讀者需要的日常質感,所以當時只能這般在思考上扭扭擰擰,也許結果未盡人意,但就是我的首次嘗試。如果能達到「非雞湯」這種逆市場風格的書寫,又能讓讀者找到共鳴,便已無憾。

在為了達到非雞湯的心理學大眾讀本、又得是具可讀性的精神分析散文,今天回望,這個自己就已經是走一條「孤獨」與「反抗」的路,不是嗎?這是一條實現真我的旅程,我的手段是文字與書寫,我希望讀者可以從中也找到真我的路口。

本書的導言裡,我直截對一些中西文化的「孤獨」思考作比對,這部份大家可以當做是刺激思考的前奏。然後,我把一種命名為「少年孤寂」的狀態凸顯出來,作為下面十四篇散文的核心主軸。

「少年孤寂」(Adolescent years of solitude),我用這個詞來指涉那些「童年產生與累積」至「老年面對與僵化」之間,常常於青少年階段明顯有感但被異化的,誤以為是別的事物、與個體心理無關,被繁花似海的人際、工作、情愛遮蓋的,被換作攻擊、破壞與狂妄的性,被心理防衛掉而「明明知道卻不知情」的「諸種孤獨」。

誠如上文所說,十四篇散文是我過去在女人迷的文章的重新書寫,但其實不少篇幅更是全新的創作,就像在「方格子」平臺中我可以寫一些非女人迷風格(女人迷的文章傾向具功能性、簡潔、重點式呈現)的文字,我很高興能在書中也實踐這一點,把一些細膩的思考慢慢鋪陳與凝聚,反抗當今的抖音腦式注意力時代。

最後來到本書末章,它分為四大篇,獨立成文,又環環相扣:

  • 精神分析的情感理論
  • 精神分析師對孤獨的論述
  • 榮格學派對《小王子》的詮釋(負面的永恆少年)及我的再詮釋
  • 最後是延伸的治療構想

在剛過去的六月,我時報的編輯突然就把排版好的書稿寄給我,說要做最後的修訂了,且盡可能在一週內完成。沒想到之前延後出版了快兩年,要出版前是會急成這樣……我常笑說「我都忘記自己寫過什麼了!」

但在看到眼睛脫窗之際,請允許我賣花讚花香,真的為自己圍繞《小王子》所作的理論梳理(克萊恩、比昂、榮格、希爾曼、奎諾多等)及提出的新穎詮釋,感到「我盡力了!」的滿意。這兩年來我又慢慢看了更多相關文獻,很高興發現我的詮釋是獨到的,但並不孤獨,它跟不同作家的觀點間存有共鳴。

從沒想到因為疫情的影響,從 2021 年底延後到 2023 年的 8 月才出版。沒想到當年的祝願「只願本書來到大家手上之際,台灣與世界都已經走出苦難,迎來生機」,也算成真,世界幾乎已經不再受疫情影響,經濟復甦,報復性的出遊也是每天在朋友圈中見慣不怪的事。

那麼,也可以有報復性的消費,幫作家哈理斯的處男作《願你,永恆少年》在各書店和平臺買到再版嗎?!

🌜#願你永恆少年,各通路購買連結──
博客來:https://ppt.cc/fye1wx
金石堂:https://ppt.cc/fiKSzx
誠品:https://ppt.cc/fUJDpx
MOMO:https://ppt.cc/fHEpLx

※本文同步轉貼至臉書「哈理斯的精神分析躺椅
※若有心理諮商需求與相關疑問,可聯絡伯特利敦南身心診所,或電郵至【psy.couch.harris@gmail.com】

相對於大眾常吃的速食心理學或心靈雞湯,作為一位苦口良藥的諮商心理師,我希望以臨床經驗和精神分析的獨到見解,帶你們前往自身潛意識的幽微,看見感情世界的慾望、愛恨、孤獨與戰爭......一起看見情感的潛意識法則。彷彿用一束黑暗,讓過於明亮時無法現身的微光,化作夜空的星光。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紀餘-avatar-img
2024/10/14
書名取這樣, 我 "以為" 是寫 "少年", 沒有關注過, 原來不是我想的那樣。考慮買來看, 許久不看 "書" 的我, 有看網路上的文章啦! 2020年談好, 2021年定稿, 2023年出版, 因為疫情延了2年, 有出版就好。 我女兒2020年年底將工作辭了, 思考下一步, 我想到她想將她的碩士論文改寫成一般書出版的計劃已經拖了10年了, 不趁著換工作的時候寫, 等到下一個工作開始後就沒有時間寫了, 於是提出資助她一年寫作的計劃。 她有一位朋友, 開過書店, 將來想當編輯, 我請她們2人合作將書生出來。2人合作擬了一份企劃書給我, 我問一個月要給多少錢? 她說最低工資, 好, 那就開始。她還有其他兼差的工作。 2021年1月開始給錢, 也找到出版社, 預計在一年後的國際書展時宣傳。 沒想到3月時懷孕, 我心想, 年底除了有書出版之外, 又多了一個小孩。 生產前將初稿交出去, 因為疫情, 決定延後出版。生完後, 過了好多個月才能開始修改, 花了很長時間修改, 許多人重新訪談......。然後, 她修改完後, 變成總編忙, 放了很久。 總編開始做她的書了, 又變成她忙, 無法再修改。現在, 還沒出版。
閒人|Kuiza-avatar-img
2023/08/22
序寫得太好了!(鼓掌)除了對內容的興趣與期待,為了這份拉扯與生出一朵花的結果,會付出行動拜讀這邊著作:)
過去為不同書商及作家,乃至電影作過推薦,寫過文章,今天,我來介紹我自己的作品: 《願你,永恆少年:深愛過,才懂得被世界遺落的孤獨》 在 2023.08.15 (二) 00:00 終於正式出版了! 無法想像,但的確發生了!為免興奮到模糊而語無倫次,下面我先呈現書中的作者序(會拆成兩篇,下篇明天
《願你,永恆少年:深愛過,才懂得被世界遺落的孤獨》 哈理斯 Harris 的第一本書作,明天 2023年在8月15日 (二) 00:00 要正式出版了! 第一次出書,第一次經歷各種出版前必經的磨練,才懂得作家(不出書我都不敢用這個詞形容自己)之苦: 最初原定是 2021 年底出版,所以當時已經
如果哈理斯現在宣佈,2021年底就說要出版但因為疫情而一再延期的書作,終於要 2023年在8月15日 (二 ) 正式出版,你們會相信嗎? 我沒有說謊,我何必說謊?寫一本書,沒出版難道就會怎麼樣? 延後出版一事,其實我比誰都急躁,但有時候只能相信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待心靈與學問都得到更多沈澱與成長
過去為不同書商及作家,乃至電影作過推薦,寫過文章,今天,我來介紹我自己的作品: 《願你,永恆少年:深愛過,才懂得被世界遺落的孤獨》 在 2023.08.15 (二) 00:00 終於正式出版了! 無法想像,但的確發生了!為免興奮到模糊而語無倫次,下面我先呈現書中的作者序(會拆成兩篇,下篇明天
《願你,永恆少年:深愛過,才懂得被世界遺落的孤獨》 哈理斯 Harris 的第一本書作,明天 2023年在8月15日 (二) 00:00 要正式出版了! 第一次出書,第一次經歷各種出版前必經的磨練,才懂得作家(不出書我都不敢用這個詞形容自己)之苦: 最初原定是 2021 年底出版,所以當時已經
如果哈理斯現在宣佈,2021年底就說要出版但因為疫情而一再延期的書作,終於要 2023年在8月15日 (二 ) 正式出版,你們會相信嗎? 我沒有說謊,我何必說謊?寫一本書,沒出版難道就會怎麼樣? 延後出版一事,其實我比誰都急躁,但有時候只能相信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待心靈與學問都得到更多沈澱與成長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該來的終究還是來了 度過焦躁不安的一整周,學徒老人家我的不安感等比級數的襲來,自3/19寫了第一篇關於<巴克萊銀行:倉促撤退>的報告,看到市場上的機構法人有如大洪水、地震來臨前夕開始竄逃撤退。 海湖莊園協議 接著,在3/31與4/2兩天接著寫了川普與他的財經團隊在海湖莊園豪
Thumbnail
空單爆天量、技術指標超賣、情緒恐慌到極致:美股嘎空行情有機會啟動嗎? 重點摘要: 技術面極度超賣,反彈條件醞釀中,但尚未明確止穩 SPY 與 QQQ 的重要指標,如MACD、KDJ、RSI等指標進入極端超賣區,但尚未出現底部鈍化或明確反轉訊號,技術面仍屬空方主導。 連續出現跳空缺口,空方動
Thumbnail
全新 vocus 挑戰活動「方格人氣王」來啦~四大挑戰任你選,留言 / 愛心 / 瀏覽數大 PK,還有新手專屬挑戰!無論你是 vocus 上活躍創作者或剛加入的新手,都有機會被更多人看見,獲得站上版位曝光&豐富獎勵!🏆
Thumbnail
如果不藉由書寫,記下青春年少時光遇到的朋友、同學、師長, 與親密家人相處的點滴,經歷過的許多喜悅悲傷事, 不可靠的記憶必定會讓人忘卻只有少年時會做的蠢事, 那是除了十足勇氣外,還要豹子膽才敢做的事。 詹佳鑫的第一本散文集《請問少年》,集結了他從高中到大學,研究所, 從實習老師,南北奔波參加
Thumbnail
這篇文章分享了作者的少女漫畫單行本《戀愛生存論》的創作心路歷程與靈感來源。漫畫融合了作者的個人經歷,探索愛情與自我選擇的主題,並透過兩位主角的故事展現了對於自由與真實意願的追尋。本作在少女漫畫的範疇中,呈現了一種不同的面貌,強調個人選擇的重要性。透過輕鬆幽默的筆觸,讓讀者感受到成長與抗爭的趣味。
Thumbnail
主人翁辛克萊以一個少年的視角描繪了對自我認知、性向、性啟蒙、對威權的反抗等議題,呈現出當代年輕人面對的壓力和情緒。文章探討了真實與虛假、自我封閉與蘊含的自我表達之間的衝突,提供了改變內心的勇氣和真誠面對自己的重要性。
我從16歲開始用「逸竹」作筆名在各報副刊和雜誌寫文章,之後用過許言做筆名,也本名在各報副刊刊登文章,我寫短篇小說,散文,詩等,<異星孤俠傳>是我第一篇中篇小說,也是第一篇武俠小說,武俠小說的世界是不真實的世界,卻給了真實世界的我們某些慰藉,希望我的武俠小說也能如此。
Thumbnail
和好-療癒內在小孩這本書,是4年前我首刷的書。 當我在打開這本書看的時候,一瞬間還想說 嗯,我當年真的有好好的看了這本書嗎?怎麼覺得差很多 一行禪師對於療癒內在小孩的看法 就是要先把自己的心結打開,每天每天練習。 不要以為這個過程一天就會結束。 但不練習、不面對就沒有開始。
Thumbnail
上一篇文章中,介紹了人類如何建立「自己」和「他人」的心理概念,以及生命終極議題中的「存在孤獨」。 少年真嗣的終極孤獨,有解嗎? 首先,我們得先思考「為什麼一定要解?待在原處不行嗎!(真嗣口吻)」。
Thumbnail
「你們真的都是很好的孩子,但這不是讚美喔。」 面對童年逆境生存的方法,有時不適用於長大之後的環境,讓人背離自己真正想要的目標,有時甚至讓人誤以為「我想要的就是這個」,卻無法看見內心真正的渴望。
Thumbnail
這一本是其中一本想釋放情緒和感到迷失時必讀的作品,是不會放手的書之一。因為書封上的一句文案讓幾年前的我,感到共鳴:14歲隨手寫下的願望清單,到了34歲要實現卻如此之難?這是一本看似尋找友情親情,卻是在尋找失落的自我和夢想的故事。
Thumbnail
第一部分:孤獨 之中的 #霸凌與自找霸凌的孤獨 -3   第三篇讀後感,在第一篇讀後感上線後4個月又8天完成。其實已經跟最原始想的內容不太一樣了,不過這也是寫作有趣的地方之一,人是活的,內容也是活的。我相信這也是某些人說只有在寫作的時候才感覺到自己活著的其中一個原因...
Thumbnail
第一部分:孤獨 之中的 #霸凌與自找霸凌的孤獨 -2   第二篇讀後感終於來了,中間經歷了好多事,特別重要的是孩子出生了,忙到天昏地暗,所以現在才來。雖然跟作者沒有實體見過面,但是在網路上給的承諾,我也還是想遵守。所以,繼續寫下去!
Thumbnail
該來的終究還是來了 度過焦躁不安的一整周,學徒老人家我的不安感等比級數的襲來,自3/19寫了第一篇關於<巴克萊銀行:倉促撤退>的報告,看到市場上的機構法人有如大洪水、地震來臨前夕開始竄逃撤退。 海湖莊園協議 接著,在3/31與4/2兩天接著寫了川普與他的財經團隊在海湖莊園豪
Thumbnail
空單爆天量、技術指標超賣、情緒恐慌到極致:美股嘎空行情有機會啟動嗎? 重點摘要: 技術面極度超賣,反彈條件醞釀中,但尚未明確止穩 SPY 與 QQQ 的重要指標,如MACD、KDJ、RSI等指標進入極端超賣區,但尚未出現底部鈍化或明確反轉訊號,技術面仍屬空方主導。 連續出現跳空缺口,空方動
Thumbnail
全新 vocus 挑戰活動「方格人氣王」來啦~四大挑戰任你選,留言 / 愛心 / 瀏覽數大 PK,還有新手專屬挑戰!無論你是 vocus 上活躍創作者或剛加入的新手,都有機會被更多人看見,獲得站上版位曝光&豐富獎勵!🏆
Thumbnail
如果不藉由書寫,記下青春年少時光遇到的朋友、同學、師長, 與親密家人相處的點滴,經歷過的許多喜悅悲傷事, 不可靠的記憶必定會讓人忘卻只有少年時會做的蠢事, 那是除了十足勇氣外,還要豹子膽才敢做的事。 詹佳鑫的第一本散文集《請問少年》,集結了他從高中到大學,研究所, 從實習老師,南北奔波參加
Thumbnail
這篇文章分享了作者的少女漫畫單行本《戀愛生存論》的創作心路歷程與靈感來源。漫畫融合了作者的個人經歷,探索愛情與自我選擇的主題,並透過兩位主角的故事展現了對於自由與真實意願的追尋。本作在少女漫畫的範疇中,呈現了一種不同的面貌,強調個人選擇的重要性。透過輕鬆幽默的筆觸,讓讀者感受到成長與抗爭的趣味。
Thumbnail
主人翁辛克萊以一個少年的視角描繪了對自我認知、性向、性啟蒙、對威權的反抗等議題,呈現出當代年輕人面對的壓力和情緒。文章探討了真實與虛假、自我封閉與蘊含的自我表達之間的衝突,提供了改變內心的勇氣和真誠面對自己的重要性。
我從16歲開始用「逸竹」作筆名在各報副刊和雜誌寫文章,之後用過許言做筆名,也本名在各報副刊刊登文章,我寫短篇小說,散文,詩等,<異星孤俠傳>是我第一篇中篇小說,也是第一篇武俠小說,武俠小說的世界是不真實的世界,卻給了真實世界的我們某些慰藉,希望我的武俠小說也能如此。
Thumbnail
和好-療癒內在小孩這本書,是4年前我首刷的書。 當我在打開這本書看的時候,一瞬間還想說 嗯,我當年真的有好好的看了這本書嗎?怎麼覺得差很多 一行禪師對於療癒內在小孩的看法 就是要先把自己的心結打開,每天每天練習。 不要以為這個過程一天就會結束。 但不練習、不面對就沒有開始。
Thumbnail
上一篇文章中,介紹了人類如何建立「自己」和「他人」的心理概念,以及生命終極議題中的「存在孤獨」。 少年真嗣的終極孤獨,有解嗎? 首先,我們得先思考「為什麼一定要解?待在原處不行嗎!(真嗣口吻)」。
Thumbnail
「你們真的都是很好的孩子,但這不是讚美喔。」 面對童年逆境生存的方法,有時不適用於長大之後的環境,讓人背離自己真正想要的目標,有時甚至讓人誤以為「我想要的就是這個」,卻無法看見內心真正的渴望。
Thumbnail
這一本是其中一本想釋放情緒和感到迷失時必讀的作品,是不會放手的書之一。因為書封上的一句文案讓幾年前的我,感到共鳴:14歲隨手寫下的願望清單,到了34歲要實現卻如此之難?這是一本看似尋找友情親情,卻是在尋找失落的自我和夢想的故事。
Thumbnail
第一部分:孤獨 之中的 #霸凌與自找霸凌的孤獨 -3   第三篇讀後感,在第一篇讀後感上線後4個月又8天完成。其實已經跟最原始想的內容不太一樣了,不過這也是寫作有趣的地方之一,人是活的,內容也是活的。我相信這也是某些人說只有在寫作的時候才感覺到自己活著的其中一個原因...
Thumbnail
第一部分:孤獨 之中的 #霸凌與自找霸凌的孤獨 -2   第二篇讀後感終於來了,中間經歷了好多事,特別重要的是孩子出生了,忙到天昏地暗,所以現在才來。雖然跟作者沒有實體見過面,但是在網路上給的承諾,我也還是想遵守。所以,繼續寫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