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願你,永恆少年:深愛過,才懂得被世界遺落的孤獨》
哈理斯 Harris 的第一本書作,明天 2023年在8月15日 (二) 00:00 要正式出版了!
第一次出書,第一次經歷各種出版前必經的磨練,才懂得作家(不出書我都不敢用這個詞形容自己)之苦:
最初原定是 2021 年底出版,所以當時已經做過幾次校稿,也選定要找誰推薦;2022 年的時候,時報編緝有想過年底出版,因此我又把書潤了一遍;不過由於一些狀況,如還沒有遇到滿意的書封插畫師,所以出版一事繼續拖著。
後來書封設計滿意了,便從今年 5 月開始,編輯讓我把陳放已久的稿件重新潤稿和修訂,還重編了書中的大小標,以期望給讀者被好好抱持的閱讀體驗;
沈寂了一個多月,7 月初收到排版後的紙本稿件,開始新一輪的互相修正,在各種字形、格式或行距上挑骨頭,那兩週我幾乎用咖啡灌滿我的血液,在盡可能不影響接案狀態的前後時段,都是拿著稿件改呀改呀改;
來到 8 月 2 日,那天晚上工作完就聽到明天要放假,就是颱風卡努讓台灣人終於能放上颱風假那天。我原是滿心歡喜可以放飛自我一天,但一到家就收到圖中的稿件,編輯說書 8 月 15 日就要出版,我得在 8 月 4 日星期五以前完成最後修訂。然後,我就趁颱風假,從凌晨到它除下的 24 小時內,完成這次最終校稿。
接下人,讓我先來說說這本書的核心主題:孤獨。
在 2020 年世界剛開始被 Covid-19(當年仍被叫做武漢肺炎)的未知與恐懼侵擾之際,我們需要先努力活下來。當時還在醫院受臨床訓練的我,跟個案一起經驗戴口罩的諮商,聽著他們於世界的隔離與孤立氛圍下,內心的孤獨感是怎樣被激化與變異的故事。
「孤獨,總有其弦外之音,或是說,孤獨有各種等待細聽的泛音。」
那段時間,在越來越多人改為投入 YouTube 或 IG 或 Podcast 等影音平臺,而不再滿足以長篇文字為主的 FB(很實際,因為年輕用戶減少呀!),我開始經驗到一種對文字執著的孤獨感。而這時候居然有一家、兩家出版商,因為看了女人迷的文章,來找我洽談出書的可能。當時於女人迷投稿才一年半的我,其實是膽怯的,所以就找了些理由婉拒了。
又過了幾月,六月初時報的編輯給我寄來一封十分慎重又有誠意的電郵,希望可以跟我當面聊聊。當下我還是不懂為何會找我?我值得出書嗎?也許就給自己機會,聽聽對方怎樣說吧!這是我第一次親耳聽到一位編輯是如何認真地唸過我的哪篇文章、給了她怎樣的啟發或幫助。那一刻,我感到自己執著文字的部份不那麼孤獨了,發覺到原來堅持的寫作風格,真的能影響別人。
我們開始敲定本書的主題:孤獨、少年、城市。當然,我是從身為治療師的角度出發。
「與孤獨感有關的情感星座,一如被個案投影至夜空中的繁星,為地上的心理師指示出「孤獨感」既是人類精神中常見的情感狀態,又是一個個複雜無垠的銀河,有著不同的心理、防衛、病理、適應意義,且彌漫於生命的種種境況之中。即便每一位病人都感到被世界所遺落,但他們的孤獨都是獨特的星座,有其特定的語言風格。」
2021 年的時候,臺灣也撐不住了,疫情開始肆虐,封城、居家工作、視訊諮商、入境的隔離……我們每個人都在面對孤獨的禍害。許多人以為是第一次面對孤獨,但其實孤獨是生命的底色,我們只是習慣了對自己盲目。
「忍受孤獨的能力是怎樣產生的?它能支撐到何種地步?這份情感、信念或精神結構的力量又是以什麼方式運作的?」
我沒有答案,或者答案被自己遺落了,就自己出發去找吧!從整理在醫院受訓時的臨床經驗、身邊日常所發生的故事、不斷往內挖掘的體悟、到耙梳精神分析的孤獨論述、以及《小王子》所贈予的笑聲與音樂──我那段時間陷入一陣多愁善感的內傾狀態,潛意識的許多聲音在自動連結與生成,彷彿我只是聽著,然後好好寫書孤獨我想說的話。
「若在那個教星河驀然失色的暗黑異端上,勇敢出發,我們縱使孤身,卻能發現死亡之物不過是一種真實的幻覺。這種對死亡之物真實的清醒,使異端要是作為反抗的力量、或是對既有存在的叛逆,那就讓我成為異端!好在把我遺落的世界裡,尋回我所失去的「孤獨我」!」
預購連結,分享給你惦掛的那位「少年」吧──
🌜分享給你惦掛的那位「少年」吧! #願你永恆少年
※本文同步轉貼至臉書「哈理斯的精神分析躺椅」
※若有心理諮商需求與相關疑問,可聯絡伯特利敦南身心診所,或電郵至【[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