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親子|育兒路真的很累,從眼神就可以看的出來的疲累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有感而發

  偶然看到這篇業配報導,節錄內文:「升格當媽媽後,林志玲公開表示要將生活重心放在家庭生活,不過育兒雖然讓她幸福感滿溢,但志玲姊姊也坦白帶孩子真的很累,忙碌的育兒生活甚至讓向來好脾氣的她也忍不住大呼「要對自己更好」」

raw-image

  想當初尚未有小孩時,也是常能在興趣間走跳,辦理或參加實體活動。2020年以後,生活開始有了小孩的參與,身分又多了一重,2022年又增添一活力寶,可以說幾乎登出興趣圈了。

  看看自己2019年的照片,與人分享傳統射箭與傳統漢服的眼神,再看看2023年最近去參加專業進修時的自拍,感覺真的不太一樣(只想睡覺)。

左:2023年,右:2019年

左:2023年,右:2019年

  教育小孩不輕鬆,老大目前就餐桌上的規矩還不穩定,常會弄得一團亂,下班後還要處理這樣的狀況,真的常在理智線斷裂的邊緣游走。但老大常常會在我要發火時撒嬌說:「我喜歡爸爸」,加上那天真的臉龐,真的會無奈的想:「他還在學習,我何必生那麼大的氣...」。老二目前瘋狂探索模式,什麼抽屜櫃子都會去給你打開(老大當初說幾次就不會亂開了),小小的打手手也依然故我,假哭一下,趁大人不注意繼續翻箱倒櫃......暈。

不屬猴卻勘比猴子的老二

不屬猴卻勘比猴子的老二

  兩個小孩盧起來真的很令人惱火,而我們也選擇一條相對不容易的育兒方式,「盡量」不用打罵(但有些時候真的需要愛的小手出來協助)。老大跟老二個性完全不同,同一套方式無法讓兩小同時買單,需要耗費相對多的心力,找到適合每一個小孩的教育方式。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Mr.S-avatar-img
2023/08/18
辛苦了!二寶爸~
肥龍的生活札記-avatar-img
發文者
2023/08/18
Mr.S 平平都是二寶爸,在下佩服S大
avatar-img
肥龍的生活沙龍
56會員
176內容數
歡迎來到「肥龍的生活沙龍」,這裡主要分享與傳統文化相關的「文化生活」,偶爾分享「閱讀心得」以及「字言字語」等雜談想法。若是剛好我的文字讓你有所共鳴,很歡迎你留言分享你的觀點。
肥龍的生活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4/03/17
首次進圈只想偷雞   2022年五月,LUNA幣大跌事件,我跟風進場抄底,但知道風險極大,所以只有嘗試性的丟了3000臺幣當學費。   果不其然LUNA無力回天,第一次當投機客就被「捉雞」套牢。而當時所有虛擬貨幣都受到牽連,所幸也換一些比特幣、乙太幣、狗狗幣放著玩玩。
Thumbnail
2024/03/17
首次進圈只想偷雞   2022年五月,LUNA幣大跌事件,我跟風進場抄底,但知道風險極大,所以只有嘗試性的丟了3000臺幣當學費。   果不其然LUNA無力回天,第一次當投機客就被「捉雞」套牢。而當時所有虛擬貨幣都受到牽連,所幸也換一些比特幣、乙太幣、狗狗幣放著玩玩。
Thumbnail
2024/02/21
在PPA上參與化輸入為輸出和爆文寫作課的經驗,分享了在閱讀和寫作中獲得的收穫,包括得到博客來禮券和出版社贈書等正面回饋。文章也傳達了正能量循環的理念,鼓勵讀者共同創造更多正向影響。
Thumbnail
2024/02/21
在PPA上參與化輸入為輸出和爆文寫作課的經驗,分享了在閱讀和寫作中獲得的收穫,包括得到博客來禮券和出版社贈書等正面回饋。文章也傳達了正能量循環的理念,鼓勵讀者共同創造更多正向影響。
Thumbnail
2024/02/15
2023年初,那時候聽完了讀書會介紹的投資理財概念,便開始了我定期定額的投資練習。 我選了兩個ETF跟一支個股作為我的標的,剛踏進股市這個投資理財工具的世界,多少還是有收到一點「股票很危險」的這種概念影響,.....
Thumbnail
2024/02/15
2023年初,那時候聽完了讀書會介紹的投資理財概念,便開始了我定期定額的投資練習。 我選了兩個ETF跟一支個股作為我的標的,剛踏進股市這個投資理財工具的世界,多少還是有收到一點「股票很危險」的這種概念影響,.....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有一句話說:養兒方知父母恩,這話實在沒有錯。在生了小孩之後,每天這樣一點一滴照顧他,過程很甘甜,但真的也不容易,需要很多的耐心、很多的心力、精神和體力。我總常常在想,如果我這個年紀帶小孩就已經覺得累,那麼那時照顧我的阿公阿嬤,更是多辛苦啊! 我的父母在我很小的時候就離婚了,所以我是阿公阿嬤養育
Thumbnail
有一句話說:養兒方知父母恩,這話實在沒有錯。在生了小孩之後,每天這樣一點一滴照顧他,過程很甘甜,但真的也不容易,需要很多的耐心、很多的心力、精神和體力。我總常常在想,如果我這個年紀帶小孩就已經覺得累,那麼那時照顧我的阿公阿嬤,更是多辛苦啊! 我的父母在我很小的時候就離婚了,所以我是阿公阿嬤養育
Thumbnail
這篇過了多天,還是將前面的部份仔細看了,有些話要說。   台灣人的爸媽,因為我看了報章雜誌,還有聽周圍的人說的,跟我自己的經驗,孩子晚回家時,心裏是擔心和焦慮的,自己在腦中上演了許多可怕的劇情。可是當他回家,門鎖打開的那一刻,爸媽卻是大罵出口。或許說,他們原本緊繃的情緒需要宣洩,孩子回來的動作點
Thumbnail
這篇過了多天,還是將前面的部份仔細看了,有些話要說。   台灣人的爸媽,因為我看了報章雜誌,還有聽周圍的人說的,跟我自己的經驗,孩子晚回家時,心裏是擔心和焦慮的,自己在腦中上演了許多可怕的劇情。可是當他回家,門鎖打開的那一刻,爸媽卻是大罵出口。或許說,他們原本緊繃的情緒需要宣洩,孩子回來的動作點
Thumbnail
為了成為一位好媽媽,許多媽媽經常感到情緒不穩定、緊張、懷疑自己價值與意義。本文分享瞭如何建立育兒支持系統、保持身心健康、與孩子建立連結等方法,幫助媽媽更輕鬆地應對育兒挑戰。提供了尋求專業支持、培養自己的興趣等建議,讓父母可以享受育兒的美好時光。
Thumbnail
為了成為一位好媽媽,許多媽媽經常感到情緒不穩定、緊張、懷疑自己價值與意義。本文分享瞭如何建立育兒支持系統、保持身心健康、與孩子建立連結等方法,幫助媽媽更輕鬆地應對育兒挑戰。提供了尋求專業支持、培養自己的興趣等建議,讓父母可以享受育兒的美好時光。
Thumbnail
女兒出生後剛帶回家的那兩週真是地獄崩潰,一度想說如果知道帶小孩這麼耗盡心神說不定就沒這麼想生了,就連這篇文章也是抱著女兒單手打字敲出來XD 我還是很愛她啦,但不禁慶幸還好我本來就只想生一個,這樣的日子真的無法再來一次。
Thumbnail
女兒出生後剛帶回家的那兩週真是地獄崩潰,一度想說如果知道帶小孩這麼耗盡心神說不定就沒這麼想生了,就連這篇文章也是抱著女兒單手打字敲出來XD 我還是很愛她啦,但不禁慶幸還好我本來就只想生一個,這樣的日子真的無法再來一次。
Thumbnail
1.在生小孩前做好職涯和生活的調整和規劃很重要,例如減少出差頻率。 2.有了小孩後,更會精準分配時間,利用零碎時間專注工作,工作效率反而提高。 3.夫妻要好好溝通和分工,彼此支援,不要有內疚感尋求外援。 4.帶小孩到工作場合或產地,讓小孩了解父母的工作內容。 5.適當放鬆自己,找到工作和家庭的平衡。
Thumbnail
1.在生小孩前做好職涯和生活的調整和規劃很重要,例如減少出差頻率。 2.有了小孩後,更會精準分配時間,利用零碎時間專注工作,工作效率反而提高。 3.夫妻要好好溝通和分工,彼此支援,不要有內疚感尋求外援。 4.帶小孩到工作場合或產地,讓小孩了解父母的工作內容。 5.適當放鬆自己,找到工作和家庭的平衡。
Thumbnail
當夜晚等候看診時,女兒的疲憊讓我感到心疼。當我覺得自己也累時,看到旁邊的母子們,讓我想起過去帶兩個孩子等診所的辛苦時光。我們得好好照顧自己,才能照顧好孩子。
Thumbnail
當夜晚等候看診時,女兒的疲憊讓我感到心疼。當我覺得自己也累時,看到旁邊的母子們,讓我想起過去帶兩個孩子等診所的辛苦時光。我們得好好照顧自己,才能照顧好孩子。
Thumbnail
外子帶學生至美國畢業旅行,讓原本兼職的偽單親媽媽變成12天全職的偽單親媽,帶著女兒面對孤寂及思念的故事。
Thumbnail
外子帶學生至美國畢業旅行,讓原本兼職的偽單親媽媽變成12天全職的偽單親媽,帶著女兒面對孤寂及思念的故事。
Thumbnail
透過孩子的教養,媽媽經歷了身心靈的重大轉變,從而找到自己更好的版本。這篇文章探討媽媽所面對的生活挑戰,以及改變思維、增強心理韌性的方式。
Thumbnail
透過孩子的教養,媽媽經歷了身心靈的重大轉變,從而找到自己更好的版本。這篇文章探討媽媽所面對的生活挑戰,以及改變思維、增強心理韌性的方式。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