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沒有信心學得好?

更新 發佈閱讀 1 分鐘

我這一個媽媽帶著二個青少年孩子從台灣移居美國已經滿一個月了(暫時旅美一年)

兒子說的話令人印象深刻:原來我英文沒有這麼爛嘛,我在學校都聽得懂、也可以跟人溝通.

那為什麼他覺得自己的英文爛呢?在台灣的高一,他英文段考總在及格邊緣、期末考就索性來個大崩落,學期總成績不及格,還得補考,我猜,這是他覺得自己英文爛的原因吧?

不得不說,台灣的英語教育有它成功的地方,一個在台灣高中英文考試不及格的青少年,丟到美國來程度也還算可以接受,美國高中入學的英文程度測驗也考了個L3,屬於可以選擇要不要額外修英語課程的程度(就是美國人也認可不需要額外英語課程就可以跟同學一起上課的程度).

兒子的例子,就是最好的證明,覺得自己某方面好不好,跟本身真實的能力無關,而單純只是一種對自己的感覺.

修習教育的人都知道,這種對自己學習的感覺、或是信心程度,稱為學習的「自我效能感」.「自我效能感」在英文學習來說,就是一個人覺得自己能不能學好英語的對自己的一種信心程度.

很顯然,過高的門檻或是不適當的教學與評量方式,會讓學生學習那個科目的「自我效能感」降低,重點是,自我效能感低落的學生,對於學習的動機會低落,簡單來說就是會不想學,因此最後學習成效不佳,長期如此就落入了惡循環:覺得自己學不好、因此不想學、成績自然又更低落,然後就印證自己學不好.可是,這一切的源頭,很可能跟學生本身的能力無關.兒子的例子,值得我們學教育、做教育的人省思.我們的教育很努力在提升學生的知識和能力,但是好像犧牲的是學生對自己的信心?有沒有一種兩全其美的方法呢?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旅美小札的沙龍
4會員
4內容數
旅美小札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3/10/26
到異地旅居數個月,就需要煩惱去哪裡剪髮。本文由在異地剪髮發生的小事,反思生活中的刻板印象和我們對刻板印象的反應。
Thumbnail
2023/10/26
到異地旅居數個月,就需要煩惱去哪裡剪髮。本文由在異地剪髮發生的小事,反思生活中的刻板印象和我們對刻板印象的反應。
Thumbnail
2023/09/20
本文是一個媽媽帶著兩個青少年旅美求學生活見聞的第三篇章,有著對於生活與抉擇的反思
Thumbnail
2023/09/20
本文是一個媽媽帶著兩個青少年旅美求學生活見聞的第三篇章,有著對於生活與抉擇的反思
Thumbnail
2023/08/31
本文是一個媽媽帶著兩個青少年旅美求學生活見聞的第二篇章,有著對於學習自主的反思
Thumbnail
2023/08/31
本文是一個媽媽帶著兩個青少年旅美求學生活見聞的第二篇章,有著對於學習自主的反思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本篇是一個媽媽帶著兩個青少年旅美求學生活見聞的初篇章,有著對於學英語的反思
Thumbnail
本篇是一個媽媽帶著兩個青少年旅美求學生活見聞的初篇章,有著對於學英語的反思
Thumbnail
最近,被高中生問了一個問題,"你的英文如此好,但是為什麼你沒辦法解釋XX文法? 我們學校老師都會跟我說一個公式,一個原因。" 教英文已超過十年,從小到大,人人稱讚英文好,也常被外國人誤以為是ABC的我。竟然被高中生這樣問。老實說,覺得丟臉,還開始懷疑人生。 我的英文真的很好嗎? 我的英
Thumbnail
最近,被高中生問了一個問題,"你的英文如此好,但是為什麼你沒辦法解釋XX文法? 我們學校老師都會跟我說一個公式,一個原因。" 教英文已超過十年,從小到大,人人稱讚英文好,也常被外國人誤以為是ABC的我。竟然被高中生這樣問。老實說,覺得丟臉,還開始懷疑人生。 我的英文真的很好嗎? 我的英
Thumbnail
求學時代的負面經驗,造成很多人對自己的能力終生沒信心,例如「求學時期就發現幾乎大家都比我優秀,我知道不可能跟他們競爭」、「我很喜歡寫作,但我看到更多有才能的人,所以就放棄了」。 這篇文章討論為何你應該試著在成年之後重新給他們一次機會,以及具體可以怎麼操作這件事。
Thumbnail
求學時代的負面經驗,造成很多人對自己的能力終生沒信心,例如「求學時期就發現幾乎大家都比我優秀,我知道不可能跟他們競爭」、「我很喜歡寫作,但我看到更多有才能的人,所以就放棄了」。 這篇文章討論為何你應該試著在成年之後重新給他們一次機會,以及具體可以怎麼操作這件事。
Thumbnail
我很想告訴他「沒事的,成績不重要」但要講出這一句話,好難。
Thumbnail
我很想告訴他「沒事的,成績不重要」但要講出這一句話,好難。
Thumbnail
跨國中的孩子,如何面對不適應期 ? 成績從不及格, 一路來到各科85分 ! 除此之外,孩子在這一年, 還培養了自律與自信. 這位母親 , 到底做了什麼樣的關鍵性陪伴呢 ?
Thumbnail
跨國中的孩子,如何面對不適應期 ? 成績從不及格, 一路來到各科85分 ! 除此之外,孩子在這一年, 還培養了自律與自信. 這位母親 , 到底做了什麼樣的關鍵性陪伴呢 ?
Thumbnail
『碰到教科書裡沒教過的問題時,你會希望自己的孩子是哪個反應呢?』 1. 等待指示。 2. 因不知如何是好,於是就變得情緒化。 3. 靠自己的力量想辦法解決。 聽同事說, 導師班上的班長,家長竟要求不要孩子繼續當了! 說甚麼考試成績太爛,先把功課顧好再說! 我拍拍她說:「我也遇過!我也遇過呀! 現
Thumbnail
『碰到教科書裡沒教過的問題時,你會希望自己的孩子是哪個反應呢?』 1. 等待指示。 2. 因不知如何是好,於是就變得情緒化。 3. 靠自己的力量想辦法解決。 聽同事說, 導師班上的班長,家長竟要求不要孩子繼續當了! 說甚麼考試成績太爛,先把功課顧好再說! 我拍拍她說:「我也遇過!我也遇過呀! 現
Thumbnail
 台灣的孩子,普遍害怕遇到挫折,更多時候在遇到某項自己不擅長的事物時,不是鼓勵自己再嘗試或者找人討論如何更好,而是直接逃避或者放棄。曾經和某個大學同學聊到彼此最不擅長的科目,他和我說因為自己小時候唱歌不好聽,所以從此就相當排斥參加唱歌相關的活動。雖然上述的舉例只是個案,但是我身邊很多人的確是這樣……
Thumbnail
 台灣的孩子,普遍害怕遇到挫折,更多時候在遇到某項自己不擅長的事物時,不是鼓勵自己再嘗試或者找人討論如何更好,而是直接逃避或者放棄。曾經和某個大學同學聊到彼此最不擅長的科目,他和我說因為自己小時候唱歌不好聽,所以從此就相當排斥參加唱歌相關的活動。雖然上述的舉例只是個案,但是我身邊很多人的確是這樣……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