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光臨「遊睦市中心」。很遺憾,還沒有任何有影響力的行動,第一個專題及文章,就是放棄。但是,短暫的放棄並不是真的放棄,希望在未來,還能用其他方式跟大家見面!現在,希望大家能平靜的看待這整份「放棄日記」:)
2023/08/24 天氣大晴天 情緒:感動、興奮、不安
今天是放棄堅持做居住正義議題的第八十五天
早上去跟浮洲團隊開了會,筆者帶了Persona人物誌的教育訓練給核心成員們
如同之前提過的,筆者每次開完核心會議,都總感覺是團隊對問題及在地方的定位不夠清楚,導致每次都會討論後續發展方向及金流來源,但是都不了了之,再下次的會議又會再討論一次
所以今天憑著上一堂在靈魂修煉學院所學,帶著核心成員們完成了第一個浮洲Persona
感覺有比較聚焦,且運用以終為始的觀念,與大家一起討論現階段的階段性目標要做些什麼才能達成那個最終目標,而不要淪為每次提案都在田野調查
(當然田調很重要,但是已經第三年了,該有些更深入的行動了)
在帶領的時候,其實我有時候會抽離角色,不把自己看成是核心成員,而是用客觀有點像顧問的角度看看成員們怎麼發想
主要是,「當局者迷」還是很對的一個詞,如果都是用核心成員去畫這個Persona,很容易不小心就陷入「我覺得這很棒,但是實際上是太理想需要改善」的狀況
就是說,沒有客觀的人來協助診斷及輔導是不是太過理想、太過飄在天上而看不到地面(就像很多人說慣老闆就是飄在天上的那位一樣)
畢竟當初團隊成立筆者也沒參與,雖然這段時間相處筆者也能理解成立初衷,但是在保持初衷的前提下,盡量不要讓團隊變成其他被說「失去了初衷」的那樣,我們就必須有個客觀的人去輔導
筆者也想要持續進修,不管是多找這種設計思考課程或者商業管理講座去聽,還是實際回到學校當學生,總之就希望能多學一些檢視工具,因為也是真的很期待浮洲能被我們發揚光大
⌂⌂⌂ ⌂⌂⌂ ⌂⌂⌂
下午則是經歷了一場很神奇的面試
筆者二年前離開林口社宅,就從來沒有想過還會再回去,當然這兩年斷斷續續還有回去前前單位支援或協助公共藝術的生活節工讀,但並沒有再次全心投入這個社區的經營
沒想到今天,又被今年剛進駐林口社宅的單位找去面試了
這是個很可愛的單位
說可愛,是因為筆者一停好車,畢竟走在熟悉的環境,非常像在地人的順順走到該單位駐點的那一棟(林口社宅總共有4區、34棟)
然後聯繫該單位,門禁被打開,也很像之前剛進到勵馨、或者剛進到公共藝術團隊時一樣
進到該單位的「辦公室」,是兩位和藹的大姐迎向筆者,滿是笑容,也因為認真看過筆者的履歷所以知道筆者對社區很熟,第一句話就是說:「你很熟,所以當自己家吧!」
是啊,很熟,待了四年的環境再熟悉不過了
看著似曾相識的住宅結構及窗外風景,筆者其實很感動、也很感慨
感動相隔二年,又再次「回家」;感慨隔了二年,社區好像沒什麼改變(當然這有好有壞)
這個單位發家在台北,是做長照起家的,以長照領域為出發點,去思考創新且適合台灣人共居的居住型態
所以很適合進到社會住宅這樣的住宅單元
只是由於過去的習得無助,筆者一開始其實只是抱著去做最簡單的行政庶務工作,也沒有想太多要講到居住議題的部分
沒想到在筆者邊自我介紹,兩位姊姊(一位是主任、一位是行政主管)就自己開啟居住正義議題的討論
是在釐清彼此是否有共識、但筆者也覺得是在討論更多「合作」的可能
筆者現在面試都會坦承說有兩個工作室在接案,畢竟有些公司即使你的兼職不影響正職,也不允許你兼職
反而行政主管就提到也許之後有機會可以跟浮洲團隊合作,開個表演課給長輩;主任也提到後續可能在社區裡發生的業務,可能不是行政相關,但跟訪視有關的也可以讓筆者參與
整場面試,筆者感到非常愉快,但是開頭提到的不安也伴隨而來
倒不是像租客聯盟那樣覺得會做不好
而是不確定這次又能在林口社宅停留多久?或者說,會再次離開嗎?(也有可能不會再離開了?)
不知道,但經過這80幾天的休養生息,筆者總覺得一直忘記自己內在世界的初衷「沒什麼大不了」
筆者大概在讀社工,深入學心理學後,把「沒什麼大不了」當成了自己的座右銘
明明以前都可以這麼想:「失敗了大不了再找其他方法做、跌到谷底大不了就再爬上來、生病了大不了就接受治療...仔細想想,人生也沒什麼大不了」
但是在80天以前,因為經常在思考要不要繼續做居住正義,那股憂鬱、低落,把這個樂觀的初衷給蓋過了
而在今天的面試中,筆者從主任的言談被點醒了這個初衷、從行政主管那被點醒了理想可以很豐滿,但不會在同一個團隊組織實現
也許之前都是因為有一個最想實現的最終目標,但那個目標都很大,然後回過頭來盤點資源發現只有自己一個人,完成不了那麼大的目標,就放棄了
但其實,只有一個人也沒什麼大不了吧?
行政主管讓筆者意識到,當筆者選擇要繼續維持有份正職、把遊睦及浮游當成兼職,那就要有些取捨
筆者之所以會成立遊睦,是有自己想完成的那個理想,而這個理想也許可以自己完成,也許不行,不行的話也許可以跟其他團隊合作,或在其他團隊中達成呀?
同樣的,這間公司之所以會成立,也是有他們的理想,當筆者選擇加入他們成為他們的夥伴,那當筆者是以這個團隊身份出去交陪的時候,所思所想就必須是這個團隊的理想
筆者可以先把理想分成不同區塊,然後在A團隊達成A理想、在B團隊達成B理想,最後不也能夠拼湊成最完整的那個初衷理想了嗎?
⌂⌂⌂ ⌂⌂⌂ ⌂⌂⌂
其實今天想分享的事情很多,但是篇幅太長你們也看不下去
所以這邊預告一下
明天想跟大家分享關於最近又感受到宇宙的神奇指引這件事
不只筆者自己感受到,連身邊的朋友、靈魂學院的夥伴,也都跟筆者分享這件事
那麼,筆者依然會用「凡事先往最壞的結果想」的心態去面對任何事
包括可能會加入今天面試的公司這件事,也會先想可能最終有一天會離開,但在離開前,筆者期待在這個停留點做哪些事,是最近會思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