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連這樣的業績目標都沒辦法達到的話,就別當業務了吧!」
「連個飯錢都出不起,我怎麼安心地把人生交給你?」
「連這麼簡單的文法都不會,我看你還是回到大一重修吧!」
你是否聽過這些傷人的話呢?也許在你過往的人生中,聽過不少類似的話,這些話可能在你的心中留下創傷、不堪回首的記憶,也有可能這些話對你完全沒有任何殺傷力。如果你是後者的話,恭喜你!你有一個被銅牆鐵壁包裹的內心。
但我們生活在一個由人類構成的世界 -- 一個由人與人構成的極端複雜的世界,再怎麼無堅不摧的靈魂,也會有著被擊倒的那一刻。
這些擊倒我們的事件,會因為個體之間不同的成長環境、個人經驗、價值觀...等而有所不同。
舉例而言,因為基因的關係,我從小就長不高,從國小一路到大學,再到出社會,「身高」就一直是我的軟肋,因此只要有人嘲笑我的身高,我就會馬上陷入自卑、自我否定的情緒 -- 即使對方說的話是無心的。
這樣的事件反覆發生,會形成一種「模式」,這樣的模式會在某個時間點開始,成為束縛自我的心錨,隨著相似的事件一再發生逐漸深化這樣的「束縛」,就像是用一把鐵鎚,一次又一次地敲打,讓釘子一寸又一寸地深入牆壁,在留下一個清晰又深邃的凹痕同時,也提高了移除這個外來物的難度。這樣的限制性信念就這樣深植在潛意識的深處,形成一個越想解決就越無力解決的枷鎖。
「我很矮,所以大家都不喜歡我...」
「大家不約我出去看電影,一定是因為我的外貌的關係...」
「要是能再長高一點就好了...」
這樣的負面想法會逐漸固化,且會讓人把所有的失敗都歸咎於一個不相關的信念。
然而,這樣的想法會對我們產生影響的原因,並不是因為別人說了這句話,而是因為自己內心深處也認同這句話。
同意別人對自己的批評,就像是同意一個入室搶劫的歹徒,跑到廚房拿起水果刀,一次又一次地在自己胸口捅刀一樣。
如果說,試著抵抗會發生什麼事呢?
你會開始看見其他的可能。
「我不喜歡像你這麼矮的男生」
「矮一點,是因為不需要用上對下的眼神看著你,而是透過和妳一樣的角度看待妳,這時候,我們看到的是同樣視角的彼此」
沒錯,限制性信念此時成為了成長性信念。
你是否也在生活中遇過,或是聽過這樣的人 -- 不管怎麼打擊,就是擊不倒的人。
「你長得沒有很帥啊,怎麼追到這麼漂亮的女生的啊?」
「一定是因為我這個人太聰明了吧!」
「我看你工作能力一般般啊,升職加薪怎麼這麼快?」
「喔,因為我口才很好啊,主管什麼的一下子就被我哄過去了」
上面這兩個例子的共通點就是,收到負面的問句時,會用更豁達的心態回答。很明顯地,他們內心並不認同別人的批評,除此之外,還有一種發自內心、相信自己能力或特質的正向心態,這就是自信 -- 相信、了解自己能力的超能力。
下次,當你透過自我覺察發現自己的內心黑暗面被別人的批評照射出來時,先不要急著同意對方,停下來想一想,其他的可能性是什麼,或許修補傷痕的能力,會在那一刻被你完整挖掘出來,並且讓你成為更好的自己。
我要你相信,你具備著成為更好的自己的能力。
我是萊多,NLPI 高階執行師,我們下次見。
追蹤我的 Instagram,即時看到精彩貼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