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的話語應成為滋養的沃土】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延續之前「好好說話」的議題,其實希望孩子「好好說話」的其中一個重要關鍵是「父母的影響力」。


在成長過程中,孩子會學習父母的說話方式和言詞。因此,父母的言行舉止都應格外審慎。


我第一次意識到這個議題是在大寶哥約四、五歲左右。有一次當我正在廚房忙地滿身大汗時,聽到客廳傳來大寶哥很大聲叫妹妹的聲音。正要走過去看發生什麼事了,就聽到大寶哥對妹妹吼道:「你現在馬上給我過來!現在、立刻、馬上‼️」


我愣住了!一時間不知道該做何反應,只好默默地退了回廚房,思考著我平常到底都說了些什麼⋯


「好好說話」是一種孩子未來會需要的能力,也可以演變成為一種優勢,讓人際關係變得更圓融。不是要孩子學著諂媚或討好,而是至少學會在尊重別人的同時也懂得維護自己。


那身為父母的我們可做些什麼呢?


1. 注意自己說出口的言詞

如果不希望孩子說或學的、就不要說出口。不希望孩子說髒話,那大人也要避免使用任何「發語詞」和「語助詞」。


2. 不要在孩子面前批評別人

尤其不要在孩子面前議論老師。不是指不能與孩子討論發生過的事實,而是不需要特別在孩子面前提到個人議論,像是評論老師的外貌、八卦聽來的校園傳聞⋯等。


3. 不要批判孩子

給予孩子建議、鼓勵孩子都有助於親子關係,但切記,千萬不要批判孩子、或是給孩子貼標籤!


像是「你就是XXX的人」、「你就是都做不好」⋯等話語要避免。這些批判性的話語會在不知不覺中灌溉著孩子的心靈,除了影響孩子的說話方式之外,甚至會內化後成為自我內心的批判,就算孩子長大後內心深處也會時不時冒出來這樣的聲音。


大寶哥上週泳課後就和我分享了一段他在淋浴設備處目睹的插曲。一個約5歲的小男孩A對著其同學B說:「我數到三,你快點幫我把沐浴乳拿來!一、二⋯」大寶哥講著講著就笑了出來「爸爸媽媽的說話方式對小朋友影響很大呢!」


#雙兄妹的正向教養生活

#正向教養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寶妞麻&書僮麻的沙龍
10會員
83內容數
2025/04/17
在家有兩寶以上的家庭中,最令人頭痛的教養問題之一莫過於是「手足爭吵」。相信不少父母在連假的時候充當了許多回調解員的角色吧。
2025/04/17
在家有兩寶以上的家庭中,最令人頭痛的教養問題之一莫過於是「手足爭吵」。相信不少父母在連假的時候充當了許多回調解員的角色吧。
2025/04/16
《教養,從改變說話口氣開始》 書中舉了三十一個常見、但其實不建議說的家長用語為例,除了為讀者說明最好不要用的原因,還提供建議說法。
2025/04/16
《教養,從改變說話口氣開始》 書中舉了三十一個常見、但其實不建議說的家長用語為例,除了為讀者說明最好不要用的原因,還提供建議說法。
2025/04/15
今天搭捷運時看到一個令人印象深刻的事件。 走在樓梯上的我聽到前方傳來一聲驚呼,原來是前方一位手提紙袋的男子,他的飲料杯從紙袋中掉落,飲料因此灑了一地。 你猜後續怎麼樣了呢?
2025/04/15
今天搭捷運時看到一個令人印象深刻的事件。 走在樓梯上的我聽到前方傳來一聲驚呼,原來是前方一位手提紙袋的男子,他的飲料杯從紙袋中掉落,飲料因此灑了一地。 你猜後續怎麼樣了呢?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今天大兒子又對著弟弟"一頓嘴砲輸出",很明顯看的出來就是在模仿我,然而模仿的是我的斥喝、而不是說教…因為他的知識量以及邏輯能力,仍不足以支持他對弟弟"說理"。然而我只能對哥哥說:以他的能力,以及和弟弟的關係,還不足以充當弟弟的"教育者",充其量只能是提醒的角色,而不該具有"管理"的權限。
Thumbnail
今天大兒子又對著弟弟"一頓嘴砲輸出",很明顯看的出來就是在模仿我,然而模仿的是我的斥喝、而不是說教…因為他的知識量以及邏輯能力,仍不足以支持他對弟弟"說理"。然而我只能對哥哥說:以他的能力,以及和弟弟的關係,還不足以充當弟弟的"教育者",充其量只能是提醒的角色,而不該具有"管理"的權限。
Thumbnail
希望孩子「好好說話」的其中一個重要關鍵是「父母的影響力」。在成長過程中,孩子會學習父母的說話方式和言詞。因此,父母的言行舉止都應格外審慎。
Thumbnail
希望孩子「好好說話」的其中一個重要關鍵是「父母的影響力」。在成長過程中,孩子會學習父母的說話方式和言詞。因此,父母的言行舉止都應格外審慎。
Thumbnail
以下一位有緣人分享:   我家小兒子是我修行路上的一大考驗。近半個月的時間已經收到了幾次社區家長的投訴,甚至有位家長直接帶上他家的孩子找上門來投訴,我家的孩子對她家的孩子動手,把手跟脖子都抓傷了。瞭解了事情的經過後,確實是我家兒子做得不對,讓他向那位孩子道歉。 這兩年來,在教育小兒子的路
Thumbnail
以下一位有緣人分享:   我家小兒子是我修行路上的一大考驗。近半個月的時間已經收到了幾次社區家長的投訴,甚至有位家長直接帶上他家的孩子找上門來投訴,我家的孩子對她家的孩子動手,把手跟脖子都抓傷了。瞭解了事情的經過後,確實是我家兒子做得不對,讓他向那位孩子道歉。 這兩年來,在教育小兒子的路
Thumbnail
語言的力量很強大,可以大到將一個人傷害到遍體鱗傷,也可以大到改變一個人的一生, 所以如何學好「說話」是人生一輩子的課題。
Thumbnail
語言的力量很強大,可以大到將一個人傷害到遍體鱗傷,也可以大到改變一個人的一生, 所以如何學好「說話」是人生一輩子的課題。
Thumbnail
真正的家教是了解不是誤解;是循循引導而不是強勢指導。
Thumbnail
真正的家教是了解不是誤解;是循循引導而不是強勢指導。
Thumbnail
忍不住想要碎唸孩子的時候,我們可以怎麼「換句話說」?
Thumbnail
忍不住想要碎唸孩子的時候,我們可以怎麼「換句話說」?
Thumbnail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來文照登: 我們家有兩寶,大女兒發展得快,沒兩歲就講話清楚,從小除了偶爾少根筋,其他大致不必操煩,在學校表現也算優異,是老師的得力助手。小女兒就不一樣了,她長得小,發展得慢,做事掉東掉西,都是按照自己的個人觀點,常弄得老師與家長啼笑皆非,她總是一句「沒有關係啦!」帶過所有的問題
Thumbnail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來文照登: 我們家有兩寶,大女兒發展得快,沒兩歲就講話清楚,從小除了偶爾少根筋,其他大致不必操煩,在學校表現也算優異,是老師的得力助手。小女兒就不一樣了,她長得小,發展得慢,做事掉東掉西,都是按照自己的個人觀點,常弄得老師與家長啼笑皆非,她總是一句「沒有關係啦!」帶過所有的問題
Thumbnail
https://www.facebook.com/103269891605396/posts/147054560560262/ 今天介紹個簡單的口訣——「三不五要」,如果能用到這些技巧,相信能讓親子互動更加圓融。 . . . . . . . . 「比較式」和同性質的團體或個人做比較來傳達讚美。 .
Thumbnail
https://www.facebook.com/103269891605396/posts/147054560560262/ 今天介紹個簡單的口訣——「三不五要」,如果能用到這些技巧,相信能讓親子互動更加圓融。 . . . . . . . . 「比較式」和同性質的團體或個人做比較來傳達讚美。 .
Thumbnail
「媽媽、媽媽,我跟妳說啦~」 「怎麼啦?」 「剛才有個不認識的小朋友一直弄我們(bla bla bla ⋯⋯)」 「哦,真糟糕。那你有什麼樣的感覺呢?」 「我已經氣得七竅生煙了!」 「媽媽知道你很生氣。那你對這整件事有沒有什麼想法呢?」⋯⋯
Thumbnail
「媽媽、媽媽,我跟妳說啦~」 「怎麼啦?」 「剛才有個不認識的小朋友一直弄我們(bla bla bla ⋯⋯)」 「哦,真糟糕。那你有什麼樣的感覺呢?」 「我已經氣得七竅生煙了!」 「媽媽知道你很生氣。那你對這整件事有沒有什麼想法呢?」⋯⋯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