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士勞斯基(Krzysztof Kieślowski)「十誡(Dekalog)系列」中的《愛情影片》 與其延長版《情路長短調》(A Short Film About Love,1988)(註1),可能是影史上關於暗戀及愛人凝視的作品中,最極致淒美的例子。究竟「偷窺狂」故事如何被描繪得浪漫動人?是否藉導演調度的妙手,美化了以愛之名行使的隱私侵犯?
談論電影衍生的道德問題前,我們不可忽略奇士勞斯基及編劇搭檔皮爾斯維奇(Krzysztof Piesiewicz)的創作實力,十誡系列以聖經誡律為發想,每一集給予角色們一個兩難情境,以此探討陳舊的宗教誡律,如何至今仍顯現於波蘭小社區的平凡居民身上。合作無間的兩人,十分擅長將「概念先行」的主題企劃,轉變為角色活生生的日常,他們鋪排看似不起眼的小事件,建構出人物的細節及複雜性,藉之折射出行為背後巨大的心理動機,並帶領觀眾瞥見更龐觀的社會脈絡及環境影響,進而與角色產生共情。
《愛情影片》援引的誡律本僅是「不可姦淫」,奇士勞斯基立下「偷窺」、「意淫陌生人」的大設定後,便抽絲剝繭地以鏡頭緩緩深入這名在郵局上班的 19 歲男孩湯姆(Tomek)的生活──湯姆每晚固定用望遠鏡窺視小區對棟女子,算準時間以眼神迎接她下班返家,並會準備好食物與她「共進晚餐」,他比任何人都曉得她的瑣事,知道她時鐘發條鬆了,特地寄一個送她,他見證她來來去去、難以長久的戀愛關係,忌妒她交往過的男人,更心疼她受情所困而暗自神傷的頹態。
窺視持續了一年,湯姆的「戀愛感」不斷加深,膽子也漸漸變大,開始試探、踩線,介入女子的生活。先是藉工作之便攔截信件,發送假的領款單使女子前來郵局櫃台,只為了近距離見到她,更多兼一份送牛奶的差,每日清晨貼近她的家門,甚至在女子與男友準備親熱時,播打電話謊報瓦斯外洩,請工人登門打斷。
奇士勞斯基刻畫看似走火入魔、無可救藥的單戀,只是為了讓青春期男孩轉大人嗎?完滿角色曲線之餘,該如何見微知著,從湯姆身上映射出更廣闊的青少年群體?
《情路長短調》中提前揭露了湯姆特別的身分背景──原來他出身孤兒院,只是借住在去敘利亞當兵的朋友馬欽家,一方面體驗家庭生活,一方面緩解馬欽母親空巢期的寂寞,而阿姨從頭到尾都知悉湯姆的偷窺嗜好,電影後段湯姆向女子承認:偷窺用的器具,甚至這份單向、炙熱的愛,都是由馬欽「交接」下來的,兩人不僅會交流意淫女子的心得,還替她取了戲謔的代號。
若把陽剛特質粗略地拆分為「性」與「暴力」,馬欽離家當兵,行使由國家授權的合法暴力,是成為社會認證的合格男人之必經考驗,尚未踏上此旅途的湯姆,一個內向、孤僻、缺乏社交網絡的男孩,則是接收馬欽遺留、傳承下的「功課」,感受性並學習愛。
馬欽的單親母親身為女性,或許缺乏與男孩們溝通的語彙,生活在父權結構之下,她也認同男孩成長需要性的投射對象,護子心使然,使她知情卻容忍兒子及充替兒子角色的湯姆進行道德上有缺陷的偷窺,而對棟的性感女子,等於是兒子們免費的「情慾導師」。
但是,母親仍會害怕湯姆過分沉溺於不切實際的幻想,因此時常若有似無地試探他的感情狀態,以過來人經驗告訴他女生會期待男生主動追求,藉此鼓勵他去找個「真的」對象,《情路長短調》中特意讓母親在湯姆面前觀看選美節目,他卻對電視螢幕中的美女們興致缺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