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教學生、老子教兒子,上一代教下一代,看似天經地義,畢竟這是社會的傳承之道。但這樣的規律並非牢不可破,兒子教老子,不是逆倫,反而能讓老子脫離舒適圈,擺脫執念,有何不好?
人,上了年紀,又身為父母,改變不易,需要推力。
《朝聖之路:聖雅各》(2022)就是一部充滿「教育」意義的電影。乍看片名,以為是談論人與上帝之間的關係,但這也是一個老父被兒子拉著上路的「啟蒙之旅」,同樣充滿人生救贖意味。
電影裡的主角湯姆,年過六旬,是位專業多金的眼科醫生,除了看診,就是和同溫層打高爾夫。這些人生勝利組日復一日,歲月靜好,就像記分板上領先的球隊,唯一的戰術就是不變,把時間拖完就好。
但湯姆有一個「逆子」丹尼爾。丹尼爾雖然是高材生,卻無意完成博士學位的攻讀,因為「無法從學校學到這個世界。」於是,走出象牙塔的丹尼爾,四處旅行。面對父親的不諒解,他甚至邀請來趟父子之旅。結果,多金老爸湯姆繃著臉秒回:「不是每個人都有這樣的特權。」
這是不是很常聽到的父子對話?「兒子,你能這樣飛翔,是因為老子在金礦裡揮汗當礦工啊!」
美國終究是強調個人主義的社會,丹尼爾回答得不卑不亢:「你不祝福我也沒差,但別批評我。」兒子跟老子再親,還是兩個獨立個體,父親不是要被家人對齊的中央伍,彼此差異大家互相尊重。
「人生不是用來選擇,而是用來體驗的,」這是丹尼爾的哲學。
某日,傳來丹尼爾死訊,死於朝聖之路的暴風。當時湯姆正在跟好友打高爾夫。
白髮人送黑髮人,強忍悲痛的湯姆到了法國後,決定帶著丹尼爾的骨灰繼續完成朝聖之路。
丹尼爾生前邀約的「父子之旅」終於成行,只不過是帶著遺憾。覺悟,總在痛過之後。
湯姆遇到櫃台阿姨,他本以為當地人是朝聖之路的自然粉,應該走到膩了,沒想到對方竟說「從沒去過」,因為「年輕時太忙,現在老了,則是太累了。」
這位阿姨的現身說法,像不像當初丹尼爾對湯姆的勸?時間不等人,只要不脫離舒適圈,永遠都有藉口。任何的良辰吉時,就是當下。
接著,湯姆來到一家民宿過夜。翌日清晨,他在陽台看到民宿老闆正在練習鬥牛士技能,當他發現湯姆默默注視後,說道:
「我年輕時想當鬥牛士,但我父親希望我當律師,結果現在都不是。」
湯姆與丹尼爾之間的父子角力何嘗不是如此?父親的期待常常謀殺了兒子的夢想,而最差的結果就是兩頭落空,父子同懷遺憾。夢想一旦錯過,只剩餘燼可以取暖。
之後,湯姆到了一座城市,結果遇上吉普賽小孩搶走背包的意外。所幸,這位吉普賽父親發現自家小孩偷竊,帶他親自來認錯,完璧歸趙。
這位吉普賽父親對湯姆說:「我們的孩子,代表了我們最好與最壞的一面。」
當父與子發生世代衝突,總以為後者脫離了他所設定的成長軌道。但錯了,兒子也是老子的鏡子,他的「偏差」,很有可能源於你的疏忽、你的自以為是、甚至就是你應該改變的部分自己。
在這趟朝聖之旅,湯姆沿途結識了動機不同的三位夥伴,各有各的痛需要療癒,其中一位愛爾蘭人傑克想要透過這趟旅程,修復自己的人生缺角:「我念書時希望成為葉慈或喬伊斯,但好作家通常死於破產,所以在我畢業後,我幫旅遊雜誌撰稿,存一些錢,然後再專注小說。但20年後,我人在這裡,還在為旅遊雜誌撰稿。」
當初沒料到,「暫時過渡」會一過20年,但人生能有幾個20年?傑克代表的是一個手段取代目的,夢想仍然無法上岸的悲情。
傑克失落的靈魂,正是那位想做就做、追夢絕不瞻前顧後的丹尼爾。這是兒子對父親的「再教育」。
真正需要改變的不是丹尼爾,而是湯姆。有資格說教的,不是老子,而是兒子。
網址:https://ankemedia.com/2023/35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