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三一:「陽明病」,譫語,發潮熱,脈滑而疾者,「小承氣湯」主之,因與「承氣湯」一升,湯入腹中轉矢氣者,更服一升;若不轉矢氣,勿更與之。明日不大便,脈反微澀者,裡虛者,為難治,不可更與「承氣湯」也。
「陽明病,譫語,發潮熱,脈滑而疾者」,陽明病,病人發譫語、潮熱,脈滑代表裡面有東西堵到、有濕有熱,血管裡面的血流的很急,像滾珠狀滑動,或是感覺有一排氣泡,在患者血管中游過,滑脈主上膈痰飲、食滯、實熱等證,又主妊娠,「小承氣湯主之」,仲景先師仍會先用小承氣湯,不會貿然使用大承氣湯,臨床上可以下針「支溝」、「照海」、「關元」、「天樞」,「湯入腹中轉矢氣者」,喝了小承氣湯後開始排氣了,就是對證了,「更服一升」,再給小承氣湯一碗,大便就會出來了,「若不轉矢氣,勿更與之」,如果喝了小承氣湯後沒有排氣,代表不對證,就不要再給,「明日不大便,脈反微澀者」,等到明天仍就不大便,摸脈從滑脈變成微澀的脈象時,這是裡虛的現象,腸子裡面空無一物,是腸胃虛寒的現象,很難治療。曹穎府曰:「大便欲行,則脈當跳動,上出魚際,斷無大便欲行而脈反見澀脈之理」,「不可更與承氣湯也。」不可以再給承氣湯,裡虛再給承氣湯,人會更虛。這時候應該用「吳茱萸湯」、「理中湯」或是「四逆湯」,按照症狀的嚴重程度來論治。
曹穎府用皂礬半斤,泡入熱水中,讓藥氣從肛門熏入,腸中灶屎化成水狀而排出體外,讀者可以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