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候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最近好嗎?這是我最常與人交談的開頭,也是最近最常收到的一句話。

大學畢業後,我開始嘗試一個人,一個人看電影、一個人看醫生、一個人去咖啡廳、 一個人參加表演課、一個人去酒吧、一個人去打工換宿、一個人逛身心靈市集、一個人去音樂祭。

我仍然依賴著他人,但我也開始享受孤獨。

我喜歡與人產生連結,與重要的家人或朋友們在一起,即使被生活磨的亂七八糟,因和他們再一起,心修復了不少。

與人相處,我可以聽到各式各樣的故事。對人產生好奇,那是我想當助人者的初衷之一,我想知道他的脈絡,我想知道他發生了什麼?他喜歡什麼?他現在需要什麼?

獨自一人前往某個地方,同時代表我有機會認識新的夥伴,我也有機會跟不同感受、價值觀和生活模式的人交流,總會激盪出有趣的火花。

獨自在咖啡廳,我可以觀察大家在做什麼?貓咪如何與人互動。可以在街道上,看著人們各自在做什麼。

昨天深夜裡,我突然覺得好無助,我像座孤島,要如何跟他人訴說現在的煩惱,如果問題出在我自己身上呢?我翻閱我的手機,看著手機裡的聯絡人,我最後關掉螢幕,開始在黑漆漆的房間靜坐,我不知道答案,但我也不求立刻清楚。

我現在困在自己的泡泡裡,我覺得我既幸運又痛苦。

沒有工作,我也不清楚自己生活的重心是什麼?

諮商師用電話初談,他聽完我現在最困擾的兩件事,一件事身為精神疾病家屬的照顧者和自己本身敏感、情緒容易受影響的特質,我該如何友善平穩地與家人相處和溝通,另一件事情,我不知道自己為何想成為社工,如果不做社工,那我要做什麼呢?

他溫柔地說:不知道你自己是不是也有這樣的感覺,我聽下來,覺得這兩件事情都圍繞著「我的人生意義在哪裡?我是誰呢?」。

我是一個極度矛盾的個體。

文字一直是我整理自己和紀錄的好朋友,我可以藉由它去描述我的想法和感受,讓那些如雜亂毛線的思緒,可以漸漸理出一個線頭。

我希望自己能從「受害者」的角色,跳脫出來。

有勇氣掙脫自己賦予的枷鎖。

某天,我的朋友群組裡,他們在討論,若各自是動漫或動畫中的角色,會是什麼角色,那一天因沒有上線,沒有參與他們熱烈的討論,但他們有幫我想,他們認為我相似的角色,其中一個是「神隱少女」中的小煤炭。

獨自一人時,可能不會被察覺到,一群的時候,是有力量去幫助別人的。

離題了,但我其實也不太知道第一篇到底要打些什麼?我想這是一個開頭讓我去整理過去所經歷的事情,也能讓我更有信心一點吧。

最近還好嗎?希望你們一切都好。

若不好,希望你們也不是孤單的。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你是習慣一個人的嗎?還是一個人的時候,會覺得特別不自在? 在二十幾歲的時候,我對於一個人相處這件事情是特別不自在的, 當時的我喜歡接觸不同的新事物,也會想要透過『說話』來分享今天經歷過的事情 也許是因為初出社會的自己,對於在職場上遇到的不同人事物都相當有趣且新鮮 所以,我不喜歡一個人;那個時候。
Thumbnail
在這篇文章中,Pooh分享了她最近閱讀的書籍《對自己也當個好人》。這本書以輕鬆的語調探討了孤獨、自我接納和追求真實自我的重要性。作者通過自身經歷,分析了與他人分享脆弱的感受,並強調在生活的每個階段都應學會接受失敗和孤獨,進而成長。Pooh的感想也鼓勵讀者勇敢嘗試新事物,讓人生更加充實。
在面對孤獨感和、面對與人相異的成長經歷時,我們隨時都能重新審視自己擁有的一切。分享自己從不同生活環境和人際關係中所感受到的自我發現:藉著思考過去的點滴,我們其實能夠意識到身邊朋友和家人的支持,以及自己所擁有的價值,找到心中的平靜與力量。
Thumbnail
這是一篇關於一個人生活哲學的文章,描述作者從小到大在家庭、宗教和社會中的感悟和轉變,表達了對於自在和獨立的追求。作者分享了從學校霸凌到軍中壓迫的經歷,以及對於人性看法的轉變,最後表達了在自在中找到的美好和意義。文章富有個人情感和思索,適合愛好心靈成長和獨立思考的讀者閱讀。
與人對話時,我才感覺到自己活著,或許對於害怕孤獨的我來說,只有自己一人行走的路途都是在虛度光陰。需要被肯定,需要被認同,至少在說話時可以看見旁人在點頭。 我發現我的興趣是回訊息,我喜歡有人在找我,或是說,有人需要我的感覺。我好像很害怕被遺忘,不被在乎,即使與人互動時我很明確的感受到,這個歡愉
Thumbnail
如果你想在獨處時不再感到孤獨,那麼你需要擁有獨處能力。 本文探討了人與內在客體的關係,以及如何培養獨處的能力。擁有獨處的能力不僅能減少在孤獨時的焦慮感,同時也可以幫助人們建立更真實的親密關係和獲得良好的自我感。文章最後提出了在成年之後獲得獨處能力的一些建議。
Thumbnail
偶然聽到了一句頗有感覺的一句話,"別人覺得我過得很孤單,但我覺得很舒服。" 在忙碌的現代社會中,大多數人似乎都習慣把社交互動,與生活的充實程度與人際關係的豐富程度畫上等號 然而,有些人卻有著與眾不同的感受,這些人可能是深思熟慮的靈魂,喜歡將自己的時間花費在獨處中,他們對於大部份人認為是社交的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你是習慣一個人的嗎?還是一個人的時候,會覺得特別不自在? 在二十幾歲的時候,我對於一個人相處這件事情是特別不自在的, 當時的我喜歡接觸不同的新事物,也會想要透過『說話』來分享今天經歷過的事情 也許是因為初出社會的自己,對於在職場上遇到的不同人事物都相當有趣且新鮮 所以,我不喜歡一個人;那個時候。
Thumbnail
在這篇文章中,Pooh分享了她最近閱讀的書籍《對自己也當個好人》。這本書以輕鬆的語調探討了孤獨、自我接納和追求真實自我的重要性。作者通過自身經歷,分析了與他人分享脆弱的感受,並強調在生活的每個階段都應學會接受失敗和孤獨,進而成長。Pooh的感想也鼓勵讀者勇敢嘗試新事物,讓人生更加充實。
在面對孤獨感和、面對與人相異的成長經歷時,我們隨時都能重新審視自己擁有的一切。分享自己從不同生活環境和人際關係中所感受到的自我發現:藉著思考過去的點滴,我們其實能夠意識到身邊朋友和家人的支持,以及自己所擁有的價值,找到心中的平靜與力量。
Thumbnail
這是一篇關於一個人生活哲學的文章,描述作者從小到大在家庭、宗教和社會中的感悟和轉變,表達了對於自在和獨立的追求。作者分享了從學校霸凌到軍中壓迫的經歷,以及對於人性看法的轉變,最後表達了在自在中找到的美好和意義。文章富有個人情感和思索,適合愛好心靈成長和獨立思考的讀者閱讀。
與人對話時,我才感覺到自己活著,或許對於害怕孤獨的我來說,只有自己一人行走的路途都是在虛度光陰。需要被肯定,需要被認同,至少在說話時可以看見旁人在點頭。 我發現我的興趣是回訊息,我喜歡有人在找我,或是說,有人需要我的感覺。我好像很害怕被遺忘,不被在乎,即使與人互動時我很明確的感受到,這個歡愉
Thumbnail
如果你想在獨處時不再感到孤獨,那麼你需要擁有獨處能力。 本文探討了人與內在客體的關係,以及如何培養獨處的能力。擁有獨處的能力不僅能減少在孤獨時的焦慮感,同時也可以幫助人們建立更真實的親密關係和獲得良好的自我感。文章最後提出了在成年之後獲得獨處能力的一些建議。
Thumbnail
偶然聽到了一句頗有感覺的一句話,"別人覺得我過得很孤單,但我覺得很舒服。" 在忙碌的現代社會中,大多數人似乎都習慣把社交互動,與生活的充實程度與人際關係的豐富程度畫上等號 然而,有些人卻有著與眾不同的感受,這些人可能是深思熟慮的靈魂,喜歡將自己的時間花費在獨處中,他們對於大部份人認為是社交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