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綺貞的「旅人」形象建構

渡狼/DL-avatar-img
發佈於I'm what I listened 個房間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本來想開始整理論文,一塊一塊放上來分享,翻舊檔案的時候突然看到當時修「觀光、旅行與文化」課寫的期末報告,想著也煞有其事(當時還下了一個「從旅人到女神——論陳綺貞形象建構與小清新文化」的標題,不過這篇不太會聊到小太多關於小清新文化的事,就先不用這個標題),除了交給教授看過之外也還沒有公開過這些內容,就決定先從這篇開始整理&節錄部分分享。

(by the way 這課名乍看很愉快輕鬆其實也是紮紮實實地讀了一堆期刊論文⋯⋯,也是經歷這門課才更了解「旅行」這件事背後可能隱含的意義,以及文化研究好像真的什麼現象都能談出一朵花來。)

旅行相關的文獻回顧

旅行,借 Urry and Larsen(“Theories” from The Tourist Gaze 3.0 )的討論,是藉由空間上的移動而得以暫時從日常生活與工作脫離的休閒活動。這種工作與休閒日常與非日常的二分作為社會實踐,使「成為旅人」(tourist)成為一種展示現代性的方式。

基於歷史、地理、社會、文化等等因素,我們在旅途中會帶有特殊的觀光凝視(tourist gaze),期望能在異地看到藉由媒體建構與集體論述而形塑的想像。在旅途中,透過觀光凝視,日常和非日常被區劃開來,人們得以看見在特殊的符號、地景、特殊脈絡下的熟悉的事物、日常脈絡下的特殊事物時,因旅行而得到滿足感。

此外,照相機也在 1840 年後成為展現現代性觀光凝視的重要媒介,不僅可以紀錄美好的當下展示予未來的觀眾,同時凝縮了當下與永恆兩個看似相悖的概念,並透過這種科技工具的使用,標誌出攝影者與被攝影者、凝視者與被凝視者的權力關係。

陳綺貞作品中的「旅人」意象

故事回到陳綺貞。由於 2004 年發行的〈旅行的意義〉一曲為時人所熟知,「旅人」意象成為陳綺貞日後形象的重要元素,創作概念中時常可見強調其「高度自由移動能力」的痕跡。筆者個人認為甚至也可以往前追溯到第一張專輯:

〈讓我想一想〉「漫步在荒原/我想找一棵棲身的樹」


或幫侯湘婷寫的:

〈一起去巴黎〉「打工賺錢/準備行李/帶著地圖/坐上飛機/要去巴黎」


2013 年以 The Verse 為團名發行的《52 赫茲》專輯,刻畫了陳綺貞「神出鬼沒於台北街頭」的形象;2014 年《時間的歌》專輯展現其如何立足台北而後橫跨全球的移動軌跡,在台灣與世界各地執行「聲音採集計畫」,並遠赴土耳其與巴黎錄音,在作品中取樣手鼓、手風琴、非洲鼓等世界音樂元素;在《瞬:陳綺貞歌詞筆記》 中,也在多首歌曲的創作靈感中提到旅行或移動的過程;散文集《不在他方》更是從篇名就能看見若干篇關於國外城市的旅行經驗;2012 年舉辦了《背對哈瓦那》攝影展,並在 2015 年發行同名攝影集,則是以攝影作品搭配文案,記錄了一段古巴旅行的所見所聞。

攝影與旅人

「攝影」愛好與陳綺貞的「文藝氣息」接軌,成為在音樂之外,大眾認識陳綺貞的另一重要印象。結合了大眾期待及個人品味,攝影這種「旅行者」的常備形象,同時作為陳綺貞一直以來的興趣,以及其主要創作形式之一,更在與 Nikon 合作相機代言之後,儘管大眾未必會因此認知「陳綺貞會/愛好攝影」,但「陳綺貞持著照相機」的形象著實藉由廣告行銷大規模的傳播,留在人們心中。

陳綺貞代言Nikon相機廣告

陳綺貞代言Nikon相機廣告

除了喜歡攝影的形象,由於〈旅行的意義〉的走紅,陳綺貞的受訪經常被問到和「旅行」有關的問題。從景點選擇到成長收穫等等,陳綺貞總能以「哲思式」的語言回應,以一種精練的、語錄式的口吻包裝,呈現他的生命經驗、價值思想及創作靈感,持續強化其旅人形象。


旅行的意義

「旅行」,在普遍的理解中是一種「暫時脫離日常生活與工作的放鬆」,並隱含著在旅程中開拓視野、獲得自我成長的預期。陳綺貞憑藉著「藝術創作者」的身份和體會,似乎模糊了這之間對立的分野。

因為喜愛音樂,幾年下來,去英國不少次。我想,熱愛音樂的人到倫敦一定很開心,看不完的表演,路過樂器行都會看到自己想要的吉他;走在街上,這秒鐘跟一個長的像 Thom Yorke 的人擦肩而過,下秒鐘又會看到刺蝟頭的龐克中年情侶⋯⋯
——〈陳綺貞的美好旅行私筆記 Bon Voyage〉,2012 年 7 月 26 日

在陳綺貞的許多論述中,旅行、工作與生活未必是分離的。旅行與音樂、創作無需分割,而日常生活的微小片刻,也和旅程中的見聞同樣值得深刻體驗、紀錄,並可以藉由重視生活中的細節,找到生活與工作的平衡。

在「移動的房間」創作展中,陳綺貞就寫下了這樣的文案:

攝影是偉大的發明,眼睛加上記憶,生活日常加上一點不尋常,讓生命中看似平凡的第一次、每一刻,都加上第一次的魔力。

依循這道陳綺貞式哲學,觀察、發現日常生活的細節亦可得到旅行般的新鮮感,踏上旅程得到的視野和自我成長也能回饋到他的藝術創作上。這種旅行、生活與工作的模糊,將原本人們透過旅行所追求的暫時休息、增廣見聞、自我成長帶進日常,強調藉由用心感受、發掘美好的方式實現,就像「小確幸」所追求的,藉由真切地體會日常生活,來發現藏在細節裡的一點幸福。

歌迷都懂的飛行帽

陳綺貞的旅人形象不只建構於論述,影像和創作概念也是重要的憑藉。始於〈旅行的意義〉的MV,陳綺貞騎著迷你機車、戴著歌迷們稱作飛行帽的安全帽、揹著後背包的樣子,可以說是陳綺貞最初的旅人姿態。

陳綺貞《旅行的意義》MV畫面

陳綺貞《旅行的意義》MV畫面

在這之後的演唱會,陳綺貞也時常重現此一形象,《花的姿態》演唱會中,陳綺貞裝扮的如MV中的模樣,《太陽》巡迴演唱會更是在演唱會場館內騎起機車,現場仿作音樂錄影帶畫面。在陳綺貞通常以吉他彈唱為演唱會主調的表演風格中,專為一首歌而變換服裝甚至設計橋段的次數並不多,因此通常是演唱會的一波高潮,現場觀眾/歌迷自然也會更加深對這旅人扮相的印象。

陳綺貞《花的姿態演唱會經典實錄-旅行的意義》MV畫面

陳綺貞《花的姿態演唱會經典實錄-旅行的意義》MV畫面

小結與雜談

陳綺貞和「旅人」的意象,其實也是當年著手寫這篇文章的時候,才發現有那麼多且緊密的連結與契合,包括影像作品、歌詞、攝影代言、散文、採訪等等,都能某種意義上地回應「旅行」在學術領域的討論,甚至進而影響到「小清新」文化的粉絲行為。

雖然這幾年綺貞的形象有點微妙,不過曾經陪伴我傷春悲秋、也帶給我啟發和力量的那些光陰,從來沒有消失。今年五月看蔡健雅的演唱會聽到〈路口〉的前奏、看到陳綺貞緩緩上台,合唱了一首我在看兩人個別專場都一直在等著的歌,我又一次確定,心中的感動,至少對歌曲本身,是一點都沒有消失過。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渡狼/DL
105會員
263內容數
聊聊音樂、ACG、文化、ESG、閱讀,還有無法歸類的靈光乍現。
渡狼/DL的其他內容
2024/12/04
Spotify2024年度總回顧來啦!App版首頁就能看到,或是用瀏覽器搜尋Spotify Wrapped也能快速連到該頁面!你的年度金曲是哪一首呢?每年這個時間都很期待這份統計,看看自己這一年來聽了哪些歌,停下來想想,當時的自己怎麼會重複播放這些歌,以及每首歌背後那一些可長可短的回憶。
Thumbnail
2024/12/04
Spotify2024年度總回顧來啦!App版首頁就能看到,或是用瀏覽器搜尋Spotify Wrapped也能快速連到該頁面!你的年度金曲是哪一首呢?每年這個時間都很期待這份統計,看看自己這一年來聽了哪些歌,停下來想想,當時的自己怎麼會重複播放這些歌,以及每首歌背後那一些可長可短的回憶。
Thumbnail
2024/12/02
林宥嘉全平台上線《XIANG YU YI YANG》線上演唱會!除了〈傻子〉、〈兜圈〉、〈說謊〉這些經典、比賽時期就唱過的〈我是一隻魚〉,最讓我驚豔的是翻唱張惠妹〈一夜情〉的〈不在場證明〉,還有和9m88的兩首合唱〈你從我的方向走來〉、〈致姍姍來遲的你〉。性感慵懶的Jazz氛圍,微醺了整個聽覺體驗~
Thumbnail
2024/12/02
林宥嘉全平台上線《XIANG YU YI YANG》線上演唱會!除了〈傻子〉、〈兜圈〉、〈說謊〉這些經典、比賽時期就唱過的〈我是一隻魚〉,最讓我驚豔的是翻唱張惠妹〈一夜情〉的〈不在場證明〉,還有和9m88的兩首合唱〈你從我的方向走來〉、〈致姍姍來遲的你〉。性感慵懶的Jazz氛圍,微醺了整個聽覺體驗~
Thumbnail
2024/12/01
對你來說,最經典動畫的主題曲是哪一首呢?這些OP不僅是青春回憶,也承載了當年守在電視機前準時收看的重要聲音和身體記憶。從《海賊王》、《通靈王》、《新世紀福音戰士》到《神奇寶貝》,還有《火影忍者》、《獵人》、《灌籃高手》介紹不完的經典。這些音樂無疑是動漫迷心中的共同回憶,也象徵著青春年少的純真與熱情。
Thumbnail
2024/12/01
對你來說,最經典動畫的主題曲是哪一首呢?這些OP不僅是青春回憶,也承載了當年守在電視機前準時收看的重要聲音和身體記憶。從《海賊王》、《通靈王》、《新世紀福音戰士》到《神奇寶貝》,還有《火影忍者》、《獵人》、《灌籃高手》介紹不完的經典。這些音樂無疑是動漫迷心中的共同回憶,也象徵著青春年少的純真與熱情。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從年輕的時候,就一直很喜歡法國文學家普魯斯特的一句話:創意的旅程,不在於尋找新的風景,而在於發現新的視野。然後,儘管以前就很喜愛這句話,但一直到近中年後,我才更深刻的理解這句話的意義,所以年輕的時候,我總急於探索沒有去過的地方,一直到後來,才發現旅行的意義,未必是不斷去新的地方,而是尋找一個自己。
Thumbnail
從年輕的時候,就一直很喜歡法國文學家普魯斯特的一句話:創意的旅程,不在於尋找新的風景,而在於發現新的視野。然後,儘管以前就很喜愛這句話,但一直到近中年後,我才更深刻的理解這句話的意義,所以年輕的時候,我總急於探索沒有去過的地方,一直到後來,才發現旅行的意義,未必是不斷去新的地方,而是尋找一個自己。
Thumbnail
我相信台灣地緣的特殊性,可以長出獨特,但又能跟世界連結的作品。因為台灣是一個自由之地,不同的聲音能夠在這裡聚集,而這也是我觀看當代攝影的感受,希望能夠透過我在進行的諸多事情,傳遞給更多人知悉。
Thumbnail
我相信台灣地緣的特殊性,可以長出獨特,但又能跟世界連結的作品。因為台灣是一個自由之地,不同的聲音能夠在這裡聚集,而這也是我觀看當代攝影的感受,希望能夠透過我在進行的諸多事情,傳遞給更多人知悉。
Thumbnail
由於 2004 年發行的〈旅行的意義〉一曲為時人所熟知,「旅人」意象成為陳綺貞日後形象的重要元素,創作概念中時常可見強調其「高度自由移動能力」的痕跡。筆者個人認為甚至也可以往前追溯到第一張專輯的〈讓我想一想〉和幫侯湘婷寫的〈一起去巴黎〉。
Thumbnail
由於 2004 年發行的〈旅行的意義〉一曲為時人所熟知,「旅人」意象成為陳綺貞日後形象的重要元素,創作概念中時常可見強調其「高度自由移動能力」的痕跡。筆者個人認為甚至也可以往前追溯到第一張專輯的〈讓我想一想〉和幫侯湘婷寫的〈一起去巴黎〉。
Thumbnail
在攝影技術和媒體介入藝術史之後,當代藝術家面對一個風景區,其「眼」和「心」的觀察和知覺官能,將處於何種共振的狀態?如果,他們處於被既有的心理意識佔領狀態,主觀世界如影隨行,面對易境之後的自然空間,往往也是「身體錯置」中的一種臨時異境。
Thumbnail
在攝影技術和媒體介入藝術史之後,當代藝術家面對一個風景區,其「眼」和「心」的觀察和知覺官能,將處於何種共振的狀態?如果,他們處於被既有的心理意識佔領狀態,主觀世界如影隨行,面對易境之後的自然空間,往往也是「身體錯置」中的一種臨時異境。
Thumbnail
每當忙碌到無暇旅行時,我的內在就會燃起對於美景的強烈渴望,這個時候,我會欣賞許多攝影作品,以解心中的渴。陳飛的攝影作品非常令人陶醉,時而銳利、時而柔潤,富有朝氣、張力、意境,個人非常喜歡。 猶記已故的齊柏林導演大作《看見台灣》,那是我從未有過的美好觀影體驗。偉大的攝影作品不僅止於記錄,還能幫助人們從
Thumbnail
每當忙碌到無暇旅行時,我的內在就會燃起對於美景的強烈渴望,這個時候,我會欣賞許多攝影作品,以解心中的渴。陳飛的攝影作品非常令人陶醉,時而銳利、時而柔潤,富有朝氣、張力、意境,個人非常喜歡。 猶記已故的齊柏林導演大作《看見台灣》,那是我從未有過的美好觀影體驗。偉大的攝影作品不僅止於記錄,還能幫助人們從
Thumbnail
展覽「舉起鏡子迎上他的凝視 — — 臺灣攝影歷史書寫(1869–1949)」線上論壇(7/10場次)座談提綱
Thumbnail
展覽「舉起鏡子迎上他的凝視 — — 臺灣攝影歷史書寫(1869–1949)」線上論壇(7/10場次)座談提綱
Thumbnail
因為疫情,大家原本喜歡的外出旅遊都暫時停止,甚至有很多人在家久了感到憂鬱和悲傷。但是,身為障礙者、青貧族和宅宅的我卻無法理解,為了工作、家庭忙碌,放假只想休息睡覺、沒足夠的金錢去一趟夢想的旅遊,可能才是上班族的真實寫照。
Thumbnail
因為疫情,大家原本喜歡的外出旅遊都暫時停止,甚至有很多人在家久了感到憂鬱和悲傷。但是,身為障礙者、青貧族和宅宅的我卻無法理解,為了工作、家庭忙碌,放假只想休息睡覺、沒足夠的金錢去一趟夢想的旅遊,可能才是上班族的真實寫照。
Thumbnail
對旅人的想像,大抵脫不出幾個刻板印象,諸如——拖著大大的行李箱、掛著單眼相機、墨鏡、草帽,簡便又不失禮儀的穿著。 我來我看我征服。現代旅行彷彿有一種近似於此的氣魄
Thumbnail
對旅人的想像,大抵脫不出幾個刻板印象,諸如——拖著大大的行李箱、掛著單眼相機、墨鏡、草帽,簡便又不失禮儀的穿著。 我來我看我征服。現代旅行彷彿有一種近似於此的氣魄
Thumbnail
  「我覺得紀錄片最大的好處在於它是自由的。能夠說你想說的話、用你想要表達的形式表達。無論是一般正規的紀錄片也好,或者是比較奇怪的紀錄片也好,對我而言,它都是一種更自由的方式。」
Thumbnail
  「我覺得紀錄片最大的好處在於它是自由的。能夠說你想說的話、用你想要表達的形式表達。無論是一般正規的紀錄片也好,或者是比較奇怪的紀錄片也好,對我而言,它都是一種更自由的方式。」
Thumbnail
「旅行是孤獨的人在尋找不孤獨的方式,旅行是不孤獨的人在尋找孤獨的方式。」詹宏志的《旅行與讀書》與市售的旅遊書不同,沒有詳盡的地圖、沒有密麻的指南;它也不像一本文學書,總是沒有節制地滔滔不絕,也沒有刻意雕鑿的詞彙文藻。對我還說,它比較像一本作者旅遊日記,帶著一點散漫與不經意,忠實地記錄旅行中的感知。
Thumbnail
「旅行是孤獨的人在尋找不孤獨的方式,旅行是不孤獨的人在尋找孤獨的方式。」詹宏志的《旅行與讀書》與市售的旅遊書不同,沒有詳盡的地圖、沒有密麻的指南;它也不像一本文學書,總是沒有節制地滔滔不絕,也沒有刻意雕鑿的詞彙文藻。對我還說,它比較像一本作者旅遊日記,帶著一點散漫與不經意,忠實地記錄旅行中的感知。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