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檳城居住時,由於是寄住在父親老闆的家中,老闆林先生與林太長年都麻煩一個華人阿姨協助整個家的清潔工作以及準備三餐。阿姨身材微寬,頂著一頭短捲髮,臉上總是掛著像彌勒佛一樣的笑臉,她也是在我在檳城那段期間,最常當好奇寶寶發問的對象。
在一般平常日的早上,她很習慣幫全家準備的早餐不外乎:一壺咖啡烏(KOPI O)、炒粿條(Char Koay Teow)、偶爾上巴沙(pasaran發音應為「巴沙浪」,不過當地華人一般簡稱為「巴沙」,也就是傳統菜市場)買現打椰漿回家做菜時,如果有看到印度人出來賣印度甩餅,就會買一份給我跟妹妹當早餐或解解饞。炒粿條當地叫Char Koay Teow,簡單來說,就是直接用閩南語發音就對了!雖然好吃,不過因為稍微油膩,所以有時候剛起床吃不下太油的東西,這時候如果有印度甩餅,我們兩個小孩總是會高興得跳來跳去呢!印度甩餅的口感跟東北麵食館常看到的拉餅很像,外表帶點酥脆,撕開來後又軟糯有彈性,最最不能錯過的是餅的沾醬:充滿香氣與馬鈴薯碎、帶點小辣的咖哩醬。
講到咖哩,因為台灣以往能接觸到黃螢光色咖哩,其實是日本咖哩,所以到馬來西亞之後常常有些懵,為什麼這道深咖啡色的肉也叫咖哩、那道淺黃帶白咖啡色的菜也叫咖哩,反而很少看到一般我印象中的「黃螢光色」。在纏著阿姨發動好奇寶寶模式後,大約知道,在馬來西亞所謂的「咖哩」並不是一種專門的香料,而是用很多種香料像是薑黃、丁香、肉桂、肉豆蔻…等等,然後搭配上椰漿煮出來的料理,都叫咖哩。印度甩餅的咖哩沾醬就是類似這種,那香味絕對讓你捨不得把甩餅一口吃光光!
說到咖啡的部分,也是我對馬來西亞早餐最有記憶點的一部分,馬來西亞的咖啡喝起來非常苦、色澤非常黑,而且味道帶點油,如果對於平常習慣一般咖啡的人來說,第一次喝到馬來西亞的咖啡會相當不習慣(會覺得很難喝XDD)!不過這裡頭是有些學問的,馬來西亞的咖啡稱為(KOPI),發音大概就是咖啡的台語,但第一個字發成「勾」,一般如果點餐時,你講了「咖啡(KOPI)」,其實是「熱咖啡+煉乳跟奶水」,不過在當地,比較大眾的喝法,也就是家中阿姨每天準備的早餐是「咖啡烏(KOPI O)」,發音一樣為閩南語的「咖啡黑」,不過!這並不是我們認為的黑咖啡,而是「有加糖的熱咖啡」。我當時一開始並不太能適應咖啡的味道,所以阿姨起初會幫我換成巧克力飲品,也就是大家知道的美祿(MILO,也就是雀巢賣的那牌子),後來逐漸喜歡上咖啡烏的喝法,這大概也是日後的我,變成咖啡控的起始點了吧!
至於冰咖啡的說法,一般是講「KOPI Ais」Ais其實是英文的Ice的發音,因為後面有個「絲」的音,所以馬來華人的冰塊是叫「酸角(台語發音)」,也有聽到有的華人朋友會說「KOPI摻酸(台語發音)」,去冰飲料的「去冰」會講成「莫愛酸(用台語發音)」相當有趣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