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成長越多,越感覺孤獨是必然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人生中有朋友離開時我們常會檢討自己,這時總認為"自己做錯了什麼"、"是不是該調整自己",以前我是這樣想的,但最近我有新的體悟。

成長越多,就越容易感覺孤單,
因為格局、在意的事不一樣了。

自己成長了很多,但昔日好友不見得跟上,有很多細節重要但不易察覺,也不方便建議朋友改善的言行舉止就成了「感到孤單」的稻草。

「給予和拿取Give and Take」是人際關係中首重的一環,大部分人都知道要「拿」向別人尋求關注和幫助,這是人的天性,但懂得「給」的人卻少很多。

學生時代時大家聊天可以天馬行空,說是在聊天實際上可能是各說各的:
「欸這個歌手唱的歌很好聽欸,我喜歡。」A說
「他喔,還好啦,我覺得另一個我更喜歡。」B回答
像是這樣,A向B開啟了一個話題,B其實完全沒接續話題,而是把話題拉到自己身上,這樣其實不是在聊天。

學生時代這樣的對話方式不會覺得怎樣,出了社會後許久不見再相聚,
「我最近主管真的有點問題,常交代一些沒效率的事,很累。」A說
「你還好啦,我跟你說比起主管,我照顧小孩才真是煩。」B回答
聊到這裡就覺得怪怪的,A開了個職場話題其實是想和朋友訴苦,B卻把話題拉回自己身上,學生時代沒感覺到的不舒服,現在很明顯了。

A在職場、人際關係中體悟到了更多技巧,他成長了,但B沒有,
這樣貌合神離的感覺讓A感到孤獨了。
『是我的問題嗎?是我不該說太多自己的事嗎?』

很多時候感到孤獨,很可不是你的問題,而是身邊的人跟不上你的成長。

看事情的廣度不一樣了,審美觀差距拉大了、渴望學習的新事物不一樣了,處理情緒的方式更成熟了,知道的事更多了,成長越多越快、心境越成熟越強,能和自己頻率相同的人也就變少了。

曲高和寡不是只體現在創作上,在人際、心緒管理上都是。
成長越多越快,越感覺孤獨是必然。


avatar-img
157會員
160內容數
大量的人性洞察。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是我啦,我好學啦 的其他內容
創作理念 我看過有人說猴子Atom是白癡,有人說他是社會底層,也有人為他心疼。在我眼中他就是個傻小子,他真得不像話,任何心思都表露無遺,也是因為這樣他容易受傷。 短髮妹,那個夢幻女友,已經喜歡猴子到了想做愛妻便當的程度,卻還是被猴子推開。那天跑完北宜猴子為了她沒和追焦手保持距離而咄咄逼人,她生氣
之前談到要開新的自我成長專題,但對命名苦無靈感再加上自覺讀的書不夠多,所以遲遲未動作,想來想去,我想命名它為《沁涼之泉》。 觸感,是清涼的 我喜歡海,喜歡游泳池,喜歡涼爽的大雨天,但也有人不喜歡海邊的海風和鹹味、嫌棄游泳池太髒、討厭雨天,但是沁涼、冰涼的水是大家都喜歡的。 水是都市人離大自然最
創作理念 我看過有人說猴子Atom是白癡,有人說他是社會底層,也有人為他心疼。在我眼中他就是個傻小子,他真得不像話,任何心思都表露無遺,也是因為這樣他容易受傷。 短髮妹,那個夢幻女友,已經喜歡猴子到了想做愛妻便當的程度,卻還是被猴子推開。那天跑完北宜猴子為了她沒和追焦手保持距離而咄咄逼人,她生氣
之前談到要開新的自我成長專題,但對命名苦無靈感再加上自覺讀的書不夠多,所以遲遲未動作,想來想去,我想命名它為《沁涼之泉》。 觸感,是清涼的 我喜歡海,喜歡游泳池,喜歡涼爽的大雨天,但也有人不喜歡海邊的海風和鹹味、嫌棄游泳池太髒、討厭雨天,但是沁涼、冰涼的水是大家都喜歡的。 水是都市人離大自然最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剛進學校交朋友時,都會想說快點跟同學變熟,就可以馬上交到朋友了。 因為在學校時,很快交到朋友會是一種生存之道,因為學校是團體生活,快點交到朋友代表你擁有更多的資源,所以我們會盡量用任何親和、熱情以及善於跟人打成一片來交朋友。 但是在後來的成人世界中,反而發現,”與人為善”這件事不一定會讓你得到好
在面對孤獨感和、面對與人相異的成長經歷時,我們隨時都能重新審視自己擁有的一切。分享自己從不同生活環境和人際關係中所感受到的自我發現:藉著思考過去的點滴,我們其實能夠意識到身邊朋友和家人的支持,以及自己所擁有的價值,找到心中的平靜與力量。
Thumbnail
親愛的摯友,是你變了嗎?還是我變了? 人生不長,而我們認識好久好久了,我們應該是一輩子的好友。 曾幾何時,我漸漸覺得和你相處聊天不再那麼來去自如,總覺得有些卡卡得,我的話愈來愈少。 除了令人稱羡的優越子女及成功的另一半,你的話題焦點愈來愈集中在你精準的投資眼光及可觀的獲利。我依然樂於聽你分享家
Thumbnail
你通常在什麼時候感到孤單呢? 孤單這種感覺,我想每個人在生命的長河裡,應該或多或少都有經歷過。 在社交網絡時代,孤單感成為日趨關注的議題。作者分享了自己如何從孤單中走出來,並提出主動與他人聯繫的建議。
我不知道是不是大家都有相同的感覺 越長大~越覺得孤單 有些東西已經不是單純描述事情就好了 內心複雜的轉換過程 他歷經了一些不一樣的變化 可是那些詞彙不是我們平時 可以善於拿出來運用的 哪怕是周遭的朋友同事 階段我好難表達自己的狀態 他們也好難理解我的孤獨 在外面的課程結束之後
從小到大,我覺得自己都是屬於階段性交友的人,不知道有沒有人也有相同的感受??? 從小學開始,我很熱衷於與每個人打好關係,但每次畢業後,我就會有一種“我要重新開始新人生”的感覺?所以我基本上不太會主動與朋友聯繫。 到了國中,我也交到了一群好朋友,但畢業後聯繫漸漸減少,甚至發現那群朋友中只剩下三四個
Thumbnail
人和人之間的關係其實是活的,到了一個階段就會面臨成長蛻變,所以表面上看起來是離開或分手,其實真正的原因是關係走到一個瓶頸,面臨需要雙方都需要成長的危機和壓力。 所以有時候也不必太難過,就像衣服一樣,有時是因為你長大了,所以衣服就變小不能穿了,你勉強穿下去也是難過,或是衣服已經變大而你來不及成長,最
不是每個階段都需要朋友
Thumbnail
以前會為了朋友不跟自己好而難過,長大了會覺得本來都到大學了,都有了自己的生活圈,別說他人,我自己都不一定能把大學朋友放很重,這件事就順其自然的下去了。 當然好不好很看緣分。許多人說大學朋友都是看表面,這或許是其中某些人,不代表就不能交到真誠和善的朋友。 自己是什麼樣的人,就會交到什麼樣的朋友。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剛進學校交朋友時,都會想說快點跟同學變熟,就可以馬上交到朋友了。 因為在學校時,很快交到朋友會是一種生存之道,因為學校是團體生活,快點交到朋友代表你擁有更多的資源,所以我們會盡量用任何親和、熱情以及善於跟人打成一片來交朋友。 但是在後來的成人世界中,反而發現,”與人為善”這件事不一定會讓你得到好
在面對孤獨感和、面對與人相異的成長經歷時,我們隨時都能重新審視自己擁有的一切。分享自己從不同生活環境和人際關係中所感受到的自我發現:藉著思考過去的點滴,我們其實能夠意識到身邊朋友和家人的支持,以及自己所擁有的價值,找到心中的平靜與力量。
Thumbnail
親愛的摯友,是你變了嗎?還是我變了? 人生不長,而我們認識好久好久了,我們應該是一輩子的好友。 曾幾何時,我漸漸覺得和你相處聊天不再那麼來去自如,總覺得有些卡卡得,我的話愈來愈少。 除了令人稱羡的優越子女及成功的另一半,你的話題焦點愈來愈集中在你精準的投資眼光及可觀的獲利。我依然樂於聽你分享家
Thumbnail
你通常在什麼時候感到孤單呢? 孤單這種感覺,我想每個人在生命的長河裡,應該或多或少都有經歷過。 在社交網絡時代,孤單感成為日趨關注的議題。作者分享了自己如何從孤單中走出來,並提出主動與他人聯繫的建議。
我不知道是不是大家都有相同的感覺 越長大~越覺得孤單 有些東西已經不是單純描述事情就好了 內心複雜的轉換過程 他歷經了一些不一樣的變化 可是那些詞彙不是我們平時 可以善於拿出來運用的 哪怕是周遭的朋友同事 階段我好難表達自己的狀態 他們也好難理解我的孤獨 在外面的課程結束之後
從小到大,我覺得自己都是屬於階段性交友的人,不知道有沒有人也有相同的感受??? 從小學開始,我很熱衷於與每個人打好關係,但每次畢業後,我就會有一種“我要重新開始新人生”的感覺?所以我基本上不太會主動與朋友聯繫。 到了國中,我也交到了一群好朋友,但畢業後聯繫漸漸減少,甚至發現那群朋友中只剩下三四個
Thumbnail
人和人之間的關係其實是活的,到了一個階段就會面臨成長蛻變,所以表面上看起來是離開或分手,其實真正的原因是關係走到一個瓶頸,面臨需要雙方都需要成長的危機和壓力。 所以有時候也不必太難過,就像衣服一樣,有時是因為你長大了,所以衣服就變小不能穿了,你勉強穿下去也是難過,或是衣服已經變大而你來不及成長,最
不是每個階段都需要朋友
Thumbnail
以前會為了朋友不跟自己好而難過,長大了會覺得本來都到大學了,都有了自己的生活圈,別說他人,我自己都不一定能把大學朋友放很重,這件事就順其自然的下去了。 當然好不好很看緣分。許多人說大學朋友都是看表面,這或許是其中某些人,不代表就不能交到真誠和善的朋友。 自己是什麼樣的人,就會交到什麼樣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