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來對錯 I 日常雜訊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raw-image

沒什麼由頭,想來琢磨「對錯」的概念。

經常能在各種評論中看見「某某事沒有對錯」,像是種口癖的存在,然後今天不知怎麼地想到,很多拿來使用的狀況根本就是「對錯」問題,但通常也沒人會在乎自己的措辭使用,反而用成了模糊問題的攪拌棍。

這有重要嗎?一點也不,但我有興趣,那這就開始吧。

對:会意字,一只手拿着点燃的蜡烛,下面有烛座,表示“向着”的意思。
常見釋義:應答、朝向、適合、正確、平分。
錯:金表意,表示用金属等镶嵌,措省声,措有施行义,表示施行镶嵌。
常見釋義:不正確、與實際不符、交叉、摩擦、雜亂。

一般拿來作價值判斷時,直接以「正確/不正確」解,這確實是這樣用的,但細究字源,我是覺得有那麼點不精確。

從前面的考古,對跟錯都是一種關係概念的延伸使用,「」是兩者接續;「」是兩者交互,具象的舉例就是usb的方向,接的起來是搞「對」關係,否則就是搞「錯」方向了。

其他的釋意或多或少都是這種概念的延伸,像是量詞的對,要有兩邊才能成立的狀態;或是錯作摩擦時,兩者互逆擠壓之狀。

回到「正確/不正確」,也就預設了要有作為標準的目標物,對照下來才有了對錯之分,這與正「確」代表的堅定穩固就有落差了。

沒有對錯」,重新來解讀也就是「抽離脈絡」,不予任何標準對照也就沒有對錯可言了,或者也能說是雖然當前的標準是錯的,但是換個標準或許行得通呦。

我會說這只有在人身上才行得通,但事情一定得放在某個脈絡下才能成立,差別是在不同詮釋下,對錯成了主觀價值的選擇,是選擇與哪一個標準對接,要嘛插進去有中,要不沒中,而不是都不選當個絕緣體天下無敵。

-

前面是我個人,對於觀念上美好的想像。

落實在現實中,或許有各種花式打臉沒想到,至少這邊嘗試思考一下例外吧。

譬如說是在某個領域作出了新創舉,像是近日對於柏德之門3的好評,業界湧現一股排斥聲浪,雖然說沒法批評這樣的超規格作品是錯的,但業界明顯表明這樣做法的不對。

當一件事已經有了對錯的標準,再想嘗試任何新東西就成了「錯誤」,偏偏在這個時代已經沒有原創,什麼事都有了前人經驗。

這邊別人的評價是相對於既有的標準,但既然是創新,再找到對的方向前,自然都是刻意錯誤。

重新定義對錯的觀念,認真覺得這是很具象的形容,中跟不中而已,實在不需要自己加油添醋過度理解。

-

或許是最近的工作一直被打槍,我是繪圖員,每天工作都是一直在畫圖,這種有一定創作成分的工作是沒有明確的標準的,沒有「對」那就是錯了,但因為百試不中,就更希望有個確定的標準、有個可抓住的路徑、有個能夠照抄的解答。

沒有的,要是希望有個「絕對」,那確實不存在在現實社會,但因為在錯誤的茫茫大海裡找不到「對」向,就此放棄,我還不到時候。

raw-image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來自那個光
39會員
106內容數
這邊的一系列文章裡,我會分享生活觀察中,各種跟其他人想法差異的內心論戰。 也許引用各種其實我不熟的理論來為思考下結論,希望能給各位帶來啟發,或各位帶給我啟發。
來自那個光的其他內容
2025/03/14
I still alive!!!! 離開學校這麼久,幾乎都要忘記這種痛苦了。 雖然說才剛經歷沒有可比性,過去兩周,幾乎是我所度過最艱辛的一段時間。 從2月底開始,公司參與到一場不只規模大,還很緊迫的競圖案。 剛拿到圖資的時候,好這規模可能需要一個月? 打開圖資後,資料亂七八糟,好這得需要多
2025/03/14
I still alive!!!! 離開學校這麼久,幾乎都要忘記這種痛苦了。 雖然說才剛經歷沒有可比性,過去兩周,幾乎是我所度過最艱辛的一段時間。 從2月底開始,公司參與到一場不只規模大,還很緊迫的競圖案。 剛拿到圖資的時候,好這規模可能需要一個月? 打開圖資後,資料亂七八糟,好這得需要多
2024/09/07
今天聽的一集節目有感,「馬力歐陪你喝一杯」EP71,內容是訪問一位高中國文老師作家。 中間提到一個問題是「學這個幹嘛?」這麼個經典哉問。 不同科目都有類似的爭議,就是學了又用不到,為什麼要浪費時間在這上面? 隨著邊聽節目,我卻升起了一些「或許學這些其實有用?」的想法。
Thumbnail
2024/09/07
今天聽的一集節目有感,「馬力歐陪你喝一杯」EP71,內容是訪問一位高中國文老師作家。 中間提到一個問題是「學這個幹嘛?」這麼個經典哉問。 不同科目都有類似的爭議,就是學了又用不到,為什麼要浪費時間在這上面? 隨著邊聽節目,我卻升起了一些「或許學這些其實有用?」的想法。
Thumbnail
2024/08/17
很久沒有好好寫點東西了。 幽默這個題目起碼從去年就開始累積想法,中間經過很多次風口事件,到現在其實我也忘記最初想寫的點了,就單純寫現在想寫的內容吧。
Thumbnail
2024/08/17
很久沒有好好寫點東西了。 幽默這個題目起碼從去年就開始累積想法,中間經過很多次風口事件,到現在其實我也忘記最初想寫的點了,就單純寫現在想寫的內容吧。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樂觀偏誤如何讓我們過得更好,卻又自取滅亡?
Thumbnail
樂觀偏誤如何讓我們過得更好,卻又自取滅亡?
Thumbnail
今天來跟大家分享什麼是確認偏誤,當我們想要別人支持我們的想法或者是意見,我們會舉很多有利的例子來說服對方,讓對方說出你想聽的話。
Thumbnail
今天來跟大家分享什麼是確認偏誤,當我們想要別人支持我們的想法或者是意見,我們會舉很多有利的例子來說服對方,讓對方說出你想聽的話。
Thumbnail
★幾乎所有的關係衝突都源自誤解。 而誤解,往往是因為沒有表達自己真正的需求。
Thumbnail
★幾乎所有的關係衝突都源自誤解。 而誤解,往往是因為沒有表達自己真正的需求。
Thumbnail
今天我們要和大家聊一個很多人都有的決策盲點,在理論上它叫做確認性偏誤又叫肯證偏誤,也就是你對某件事情的看法非常堅定,沒有人能動搖你的信念。
Thumbnail
今天我們要和大家聊一個很多人都有的決策盲點,在理論上它叫做確認性偏誤又叫肯證偏誤,也就是你對某件事情的看法非常堅定,沒有人能動搖你的信念。
Thumbnail
關於對錯的部分,之前有寫過一篇,這次或許可以從同一個脈絡繼續發展,簡單來說當問題確定了,要用何種觀點就有判斷對錯的標準。 上一篇討論的觀點,那是從何種角度出發看事情,這確實無關對錯,但是要從何處切入問題,這就可以區分好壞了。 對錯爭議 跳得太快了,簡單說,當有問題時,觀點是否切題這就能區分對錯
Thumbnail
關於對錯的部分,之前有寫過一篇,這次或許可以從同一個脈絡繼續發展,簡單來說當問題確定了,要用何種觀點就有判斷對錯的標準。 上一篇討論的觀點,那是從何種角度出發看事情,這確實無關對錯,但是要從何處切入問題,這就可以區分好壞了。 對錯爭議 跳得太快了,簡單說,當有問題時,觀點是否切題這就能區分對錯
Thumbnail
輕鬆的二分法能簡化許多複雜的東西,光與暗、是與否、對與錯、白與黑、左與右,簡單明瞭的標籤不只可以加速處理事情的速度,也能擺脫中間地帶,達到不在意甚至無視範圍最大的模糊空間的功能。
Thumbnail
輕鬆的二分法能簡化許多複雜的東西,光與暗、是與否、對與錯、白與黑、左與右,簡單明瞭的標籤不只可以加速處理事情的速度,也能擺脫中間地帶,達到不在意甚至無視範圍最大的模糊空間的功能。
Thumbnail
每個人心中都應該要內建三種對錯觀,法學家、商人跟經濟學家。學好經濟學,會發現我們都不可能是完全對的。人生三層智慧:博弈、定力、選擇。人脈的本質是給予價值、平等交換。
Thumbnail
每個人心中都應該要內建三種對錯觀,法學家、商人跟經濟學家。學好經濟學,會發現我們都不可能是完全對的。人生三層智慧:博弈、定力、選擇。人脈的本質是給予價值、平等交換。
Thumbnail
很多人喜歡講論「絶對是非」,認為「對就對,錯就錯,沒有灰色地帶。」這種話語,固然在道德理性、個人修養上,都站得住脚。但是現代社會,已不再是凡事「講求二分」,多半認同「多元價值」,認為:堅守是非理念固然值得尊敬,若能夠通達情理,恐怕更加搏得讚賞。
Thumbnail
很多人喜歡講論「絶對是非」,認為「對就對,錯就錯,沒有灰色地帶。」這種話語,固然在道德理性、個人修養上,都站得住脚。但是現代社會,已不再是凡事「講求二分」,多半認同「多元價值」,認為:堅守是非理念固然值得尊敬,若能夠通達情理,恐怕更加搏得讚賞。
Thumbnail
重點摘要: 課題分離要解決人際的煩惱,要區分什麼是你的課題,什麼是我的課題。 對錯觀-誰的損失大就是誰的錯法學家的對錯觀-依據證據進行判斷經濟學家的對錯觀-看誰付出的成本高商人的對錯觀-個人利益最大化
Thumbnail
重點摘要: 課題分離要解決人際的煩惱,要區分什麼是你的課題,什麼是我的課題。 對錯觀-誰的損失大就是誰的錯法學家的對錯觀-依據證據進行判斷經濟學家的對錯觀-看誰付出的成本高商人的對錯觀-個人利益最大化
Thumbnail
長期結果如果已經知道,明天會發生什麼事就不重要了。如果結果是好的,方向正確,那麼短期間「約略正確」即可;如果結果是壞的,方向錯誤,短期間猜得再準確都沒有用,仍然是個「精準的錯誤」。
Thumbnail
長期結果如果已經知道,明天會發生什麼事就不重要了。如果結果是好的,方向正確,那麼短期間「約略正確」即可;如果結果是壞的,方向錯誤,短期間猜得再準確都沒有用,仍然是個「精準的錯誤」。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