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加]小一新生入學去~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女兒在八月下旬開學了,度過了前兩週的開學蜜月,這週開始一切都要步入正軌,今天就來分享目前觀察到的美國公立小學面面觀。

女兒的小學是有附設幼兒園的,大部分的小一生都是從幼兒園直升上來,也因為這樣,學校「並沒有」規劃任何開學前的班親會或 orientation day (迎新日),只有在開學前幾天發了一封電子郵件給家長,簡要的說些歡迎詞跟接送的注意事項,並在開學前的那個週五開放外人到校門口看分班表,看完可以帶孩子在學校裡找找教室在哪裡這樣。我本來以為這個週五可以見到老師並聊聊,殊不知完全不是這麼回事,只有從分班表看到老師的名字而已......

對於情報控媽媽來說,這簡直就是讓人焦慮爆表的情況,還好因為弟弟是要入幼兒園的新生,就有 orientation day 跟 play date 的迎新待遇,趁這兩個時機帶姊姊一起進校園去熟悉熟悉,順便去學校辦公室蹭些其他資訊(例如開學要準備什麼用具)。除此之外,就只能諮詢同在這個小學入學的台灣媽媽了,我們真的很幸運,在落地之前就已經有在臉書上認識到一個很友善的同校台灣媽媽,真心感恩。

開學用具與教室一觀

回到開學用具,究竟入學前要準備什麼東西呢?我看在台灣的其他人為了準備開學用具,都紮紮實實地忙活了好一陣子才準備妥當,懷著這樣戒慎恐懼的心情去問學校,得到的答案居然是-書包、水壺、點心和耳機。聽完我還以為自己英文不好有漏掉,居、居然只有這樣而已嗎?任何文具鉛筆盒都不用?沒錯,完全不用,其他上學需要用到的各種文具紙張都會由學校提供!

這真是太驚人了,驚人到我覺得自己就像個鄉巴佬,實在很難想像這個模式會是如何運行的,終於在開學兩週後,學校舉辦班親會,我才得以進到教室看到實際情況。

課桌一觀

課桌一觀

這張照片就是我女兒的位子,藍色籃子裡就是配給給每個孩子的文具,裏頭有一支鉛筆,一支口紅膠、一個橡皮擦以及一盒蠟筆,另外那個透明袋裡放的是自行準備的耳機。而紅色籃子則是放我擺在前面的這些上課用書,都是自行編印的練習本,再附上兩本空白筆記本,一本畫畫一本讓孩子自由書寫,很像之前在台灣幼兒園時的模式。

另外還有椅子,椅背後其實還有一個小袋子,裡面會裝他們自己在教室圖書區選的書,這些書都可以自由帶回家閱讀,不需要登記。

教室的內觀可以看看接下來這張照片,這是開學前一天,由老師寄給家長的。整個擺設真的跟台灣幼兒園差不多,只是少了玩具區。而照片中沒拍到的地方是,右上角那張座位區的前方,就是上課白板與座位間的位置,有一塊頗大有鋪設地墊的空間,老師說孩子若是不想坐在位子上,他們是被允許在這塊空間找個自己喜歡的地方席地而坐的,早上若是早點到教室,也可以在地墊上跟朋友們玩耍,或照著老師在牆上貼的瑜珈姿勢動動身體。

教室一觀

教室一觀

課程與作業

給大家看看女兒老師自製的當週課表,這是開學第一週的內容,作息大致上是固定的,而課程部分則是會再加入數學課之類的。

開學第一週課表

開學第一週課表

他們的數學課是搭配線上學習課程來上的,每個孩子都配了一台電腦,這也是需要用到耳機的地方,一開始是從十位數以內的加法來教,線上學習課程在家裡也能夠自行使用,老師不排斥孩子超出她的教學進度,只要小孩喜歡,想多做幾個單元就做幾個。

作業的部分也非常好解決,老師設定的量是一天 15 分鐘之內可以做完,通常就是一張有 30 個題目的數學作業,而孩子大多數時候在學校就做完了,做不完才帶回家。除了數學,他們也非常重視閱讀,規定每週一到週四每天要閱讀至少 20 分鐘,這個閱讀可以是家長讀給小孩聽、親子共讀或是孩子自己讀,讀完後要孩子自己在表上填寫書名與作者,以及對這本書的喜好程度。每週五老師會將閱讀表發回,到下個週五再繳回。

閱讀表

閱讀表

再回到線上課程的部分,學校與公共圖書館其實都提供相當多資源與平台可以利用,開學的這兩週我應老師與學校的要求下載了好幾個 APP ,有看成績的、親師交流的與課程輔助的。同樣也簽了好幾種聲明與同意書,主要是須同意孩子使用電子產品以利教學,還有一些個資與肖像允許使用等等,滿特別的。

結語

來之前就聽說美國的小學教育是小孩的天堂,看來真的不假,班親會時老師也特別強調她在這階段的教學,最主要是要讓孩子覺得學習很快樂,不僅上課時的自由度很高(不需一定要坐好),教學內容、媒介與方式都很活潑易上手,就拿數學來說,女兒居然每天回家都說她想要自己玩線上課,她在幼兒園的時候可是最痛恨數學的耶!

而且放學時間很早,兩點放學後都還有許多時間可以四處走走,從我們家去不同的博物館、圖書館,甚至是山上或海邊,都是半小時左右的車程而已,完全可以落實玩樂與學習並行的生活模式。五六點回到家,吃晚餐、洗澡、看電視,再玩樂或看本書,八點半上床睡覺剛好。

最後再補充關於小孩英文能力普通之下的適應情況,在來美國之前,我有請一個外師幫女兒上線上的會話課,每週兩次,一次半小時,總共上了兩個月。當初的想法只是希望她習慣且不害怕全英文對話的感覺,並沒有特別要求一定要聽多懂,而這幾週的觀察下來,我覺得之前的安排是有幫助的,老師跟我分享,女兒在上學第三天的時候就敢和她說幾句了,真的是非常棒。

相較於被我放生的兒子(當時想說美國幼兒園反正也是要教),他至今還無法跟同學有比較深入的交流,但好在他的老師本身就都是主修 ESL 的,有他們的帶領,兒子如今至少可以在點名的時候答 here,或是說 thank you 等十分簡單的回應。幼兒園每天就是唱各種不同的英文童謠與遊戲,兒子雖然聽不懂,但每天回來都會哼著哼著,實在是超可愛。

交際部分,女兒班上有一兩位同樣說中文的同學,她們很快就成為了朋友,對於其他同學則是可以互相打招呼,我們也收到了來美第一封生日派對邀請函,超級期待。兒子因為語言不通,進展就較慢,不過他本身就是個慢熱的孩子,上週老師分享,他開始會和其他同學進行互動了,例如協助同學放書包之類的,相信再過不久就能真正交到好朋友。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Chun 王君的沙龍
25會員
111內容數
從全職媽媽的角色出發,閱覽世界的生活觀察。舉凡教育、社會、文化和個人體悟都是美好的寫作題材。目前暫居在美國聖地牙哥,感受台美之間的生活與教養差異~
Chun 王君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2/25
孩子在學校的行為舉止,常常是父母親的煩惱。本文記錄了作者兒子第一次被瑜伽老師投訴的經驗,以及她如何處理這件事,並反思孩子教養的課題。從兒子的調皮搗蛋到女兒的不尊重師長,作者幽默地分享了她們的育兒挑戰,並與美國幼兒園老師的投訴信作對比,呈現出不同文化背景下教養方式的差異。
Thumbnail
2025/02/25
孩子在學校的行為舉止,常常是父母親的煩惱。本文記錄了作者兒子第一次被瑜伽老師投訴的經驗,以及她如何處理這件事,並反思孩子教養的課題。從兒子的調皮搗蛋到女兒的不尊重師長,作者幽默地分享了她們的育兒挑戰,並與美國幼兒園老師的投訴信作對比,呈現出不同文化背景下教養方式的差異。
Thumbnail
2024/12/06
在感恩節假期後,家長們開始忙碌地準備聖誕節的各項事務。本文將分享我的待辦事項,包括為小孩選購聖誕禮物、準備社交用途的禮物袋、佈置家中聖誕裝飾,以及參加節日活動和派對的計劃。儘管時間緊迫,我努力製造一些儀式感,讓孩子們度過一個溫馨的聖誕節!
Thumbnail
2024/12/06
在感恩節假期後,家長們開始忙碌地準備聖誕節的各項事務。本文將分享我的待辦事項,包括為小孩選購聖誕禮物、準備社交用途的禮物袋、佈置家中聖誕裝飾,以及參加節日活動和派對的計劃。儘管時間緊迫,我努力製造一些儀式感,讓孩子們度過一個溫馨的聖誕節!
Thumbnail
2024/11/20
親師面談週讓家長有機會深入瞭解孩子的學習狀況與成長需求。本文分享了兩位孩子在面談中的情況,探討瞭如何在字彙量、自信心及情緒控制上提供有效支持,特別針對非母語環境中的孩子發展。透過面談,家長能夠更新陪讀策略,持續關注孩子的進步與挑戰。該討論也鼓勵其他家長分享如何幫助孩子增強自信心的經驗與建議。
Thumbnail
2024/11/20
親師面談週讓家長有機會深入瞭解孩子的學習狀況與成長需求。本文分享了兩位孩子在面談中的情況,探討瞭如何在字彙量、自信心及情緒控制上提供有效支持,特別針對非母語環境中的孩子發展。透過面談,家長能夠更新陪讀策略,持續關注孩子的進步與挑戰。該討論也鼓勵其他家長分享如何幫助孩子增強自信心的經驗與建議。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暑假一轉眼就過去了,開學了,我非常的期待。 一開學就見到同學了,我既緊張又開心。我們換了新教室,老師讓我們慢慢佈置教室,讓我們的教室更有氣氛,這樣才可以讓我們更舒服的上課。 老師還讓我們換新的座位,讓我們能與不同的人熟悉。科任老師也都換了,有的老師帶給我們很大的壓力,有的老師可以讓我們放輕鬆。 升上
Thumbnail
暑假一轉眼就過去了,開學了,我非常的期待。 一開學就見到同學了,我既緊張又開心。我們換了新教室,老師讓我們慢慢佈置教室,讓我們的教室更有氣氛,這樣才可以讓我們更舒服的上課。 老師還讓我們換新的座位,讓我們能與不同的人熟悉。科任老師也都換了,有的老師帶給我們很大的壓力,有的老師可以讓我們放輕鬆。 升上
Thumbnail
假日回來發現老師手上多了一袋東西,孩子們都期待那個是什麼呀!到了早會結束準備進教室了,孩子看到老師將那袋東西拿出來,小眼睛都亮了起來到底是什麼呢?原來是…… 老師:茉莉花班我們要收拾進教室囉! 幼兒:好! 孩子們換好鞋子坐在我們班級的位置上等待老師。 妍希:哇!老師那個是積木欸,好多
Thumbnail
假日回來發現老師手上多了一袋東西,孩子們都期待那個是什麼呀!到了早會結束準備進教室了,孩子看到老師將那袋東西拿出來,小眼睛都亮了起來到底是什麼呢?原來是…… 老師:茉莉花班我們要收拾進教室囉! 幼兒:好! 孩子們換好鞋子坐在我們班級的位置上等待老師。 妍希:哇!老師那個是積木欸,好多
Thumbnail
女兒在八月下旬開學了,度過了前兩週的開學蜜月,這週開始一切都要步入正軌,今天就來分享目前觀察到的美國公立小學面面觀。
Thumbnail
女兒在八月下旬開學了,度過了前兩週的開學蜜月,這週開始一切都要步入正軌,今天就來分享目前觀察到的美國公立小學面面觀。
Thumbnail
九月,秋,是海外中文學校開學的季節。 今年的學生人數依舊維持小班人數,是我覺得很棒的地方,老師可以專注於每個不同程度和能力的孩子身上,給予孩子所需的支持和指導。
Thumbnail
九月,秋,是海外中文學校開學的季節。 今年的學生人數依舊維持小班人數,是我覺得很棒的地方,老師可以專注於每個不同程度和能力的孩子身上,給予孩子所需的支持和指導。
Thumbnail
今天開學了,早晨天清氣朗。進校門後慢步穿過楓樹林,抬頭看見枝葉縫隙間的陽光忽躲忽閃,一路隨行,彷彿蹦蹦跳跳地跟人說──「老師早安!」,一張張稚氣未脫的臉龐迎面而來,帶著朝氣,帶著歡喜,女老師的步伐隨著一襲連身洋裝的裙擺輕盈飄逸。
Thumbnail
今天開學了,早晨天清氣朗。進校門後慢步穿過楓樹林,抬頭看見枝葉縫隙間的陽光忽躲忽閃,一路隨行,彷彿蹦蹦跳跳地跟人說──「老師早安!」,一張張稚氣未脫的臉龐迎面而來,帶著朝氣,帶著歡喜,女老師的步伐隨著一襲連身洋裝的裙擺輕盈飄逸。
Thumbnail
體制外學校究竟是怎麼教學,而學生又是怎麼學習的,其實三年前在幫孩子找學校時,總是摸不著頭緒,頂多就是耳聞一些沒有鐘聲,沒有課本,沒有作業,沒有考試這樣的傳言,也搜尋不到更詳細的分享,但我心裡總有個聲音,去就知道了。
Thumbnail
體制外學校究竟是怎麼教學,而學生又是怎麼學習的,其實三年前在幫孩子找學校時,總是摸不著頭緒,頂多就是耳聞一些沒有鐘聲,沒有課本,沒有作業,沒有考試這樣的傳言,也搜尋不到更詳細的分享,但我心裡總有個聲音,去就知道了。
Thumbnail
大女兒第一次正式考試完結。這次考試為期兩天,分別是上星期五及前天星期二。 在考試前一兩天,女兒有把各科(其實只有四科:中英數及常識)考試範圍從頭到尾認真地溫習了一遍。 對於女兒的學業,我們希望培養她「為自己的學習負責」這態度。所以,這次考試她有溫習就好了,我和外子也沒有刻意再考她或問書。
Thumbnail
大女兒第一次正式考試完結。這次考試為期兩天,分別是上星期五及前天星期二。 在考試前一兩天,女兒有把各科(其實只有四科:中英數及常識)考試範圍從頭到尾認真地溫習了一遍。 對於女兒的學業,我們希望培養她「為自己的學習負責」這態度。所以,這次考試她有溫習就好了,我和外子也沒有刻意再考她或問書。
Thumbnail
為期兩個半天的新生訓練,是新手老師們面對的第一個問題。不只如此,很久沒當導師的老師,恐怕也要回想一下新生訓練的細節及項目。既然也要帶新生班,就來分享一下新生訓練的細節吧!   【帶新班如何快速上手】   新進教師會面臨到的第一點,通常是如何建立班級秩序。我們都知道第一印象很重要,特別是老師走進
Thumbnail
為期兩個半天的新生訓練,是新手老師們面對的第一個問題。不只如此,很久沒當導師的老師,恐怕也要回想一下新生訓練的細節及項目。既然也要帶新生班,就來分享一下新生訓練的細節吧!   【帶新班如何快速上手】   新進教師會面臨到的第一點,通常是如何建立班級秩序。我們都知道第一印象很重要,特別是老師走進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