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子〕兒子第一次被老師投訴了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身為一個男孩的媽媽,我終於第一次收到導師的投訴了。

Photo by Allen Taylor on Unsplash

Photo by Allen Taylor on Unsplash

投訴的內容是兒子和班上其他男孩一起在瑜伽課搗蛋,例如不聽瑜伽老師指示、跑來跑去、干擾其他同學等等,一言以蔽之就是做盡了屁孩會做的事。

看到導師訊息時腦海裡浮現的第一個念頭也是:「這誰?我兒子真的會做這種事嗎?!」,以往在小說裡讀到的極品媽媽既視感油然而生(像是千錯萬錯都是別的小孩的錯),接著是覺得有點丟臉,對導師有點不好意思,最後跳脫出來看這個心理過程,啊啊原來所有媽媽的直覺反射心理都是一樣的,我真實體會到了 XD

導師給予的處罰方式是剝奪這週原本擁有的自由時間,以及寫一封道歉信給瑜伽老師,傳訊息給家長除了是告知,也希望家長能和小孩再一次溝通什麼是恰當的行為舉止。

因為看起來情節不算太嚴重,所以我也沒有想要多做什麼,這天放學是老公去接的,在車上時兒子就先被盤問過(教訓過?),回到家老公叫他再描述一次整個事件給我聽,兒子委屈巴巴眼眶泛淚地說他今天上課跑來跑去壞壞,老師生氣他,罰他寫 sentence 道歉。我一邊聽一邊覺得很好,他非常清楚整件事的來龍去脈前因後果,最後我又再和他重新核對什麼事該做、什麼事不該做,就放他去吃點心了。

噢我還多做了一件事,最近我每天會出一個中文句子讓小孩練習寫,因為這件事,兒子這天練習的句子就是「上課時要坐好聽話」,至於這一連串處置最後的效果如何,看來要過一陣子才會知道。

是說最近教養時,我確實有明顯感覺到孩子和小時候已經不同了,我不確定是什麼原因,也許是美國教育文化的影響,或是我從前的教養態度就是得出這樣的果,又或是這個年齡段的孩子就是長這樣,總之兩寶的個人主義越發蓬勃,尤其女兒的症頭更明顯,但也因為還沒受過社會的毒打(大誤)而容易冒犯到他人(最常被冒犯到的就是媽媽我),讓我白眼都不知道翻幾圈了。

說到女兒,去年底親師面談的時候,也被導師投訴說不尊重體育老師和律動課老師,啊啊啊你們兩姐弟到底對運動領域的老師有什麼意見啦!

問出來的十萬個為什麼也越來越刁鑽古怪,上週在去滑雪的路途中才經歷了希特勒、印度童婚習俗和以巴衝突的問題轟炸,最難的部分不是歷史事實,而是要怎麼轉化成符合他們理解力的說詞,好在大部分是炸老公不是炸我(媽媽廢)。回來之後我想說找一些歷史的書給他們看好了,才發現大部分的書對他們來說都太超齡而且沒有注音,我只想說你們就不能先從什麼中國神怪傳奇開始有興趣嗎......

好吧本來只是想紀錄一下兒子第一次被投訴的事而已,寫到後面變成各種崩潰,我還是修行得不夠,繼續繼續 XD

最後一起來看看美國幼兒園老師的投訴信是怎麼寫的吧~(已碼掉老師的名字)

 

Good Morning,

Earlier today half of our class went to yoga for the first time.  When I picked up the kids the instructor let me know that several students had made teaching very difficult for her.  They were ignoring directions, running or rolling around, talking and making inappropriate noises, and some were bothering other classmates.  If you're receiving this message, your student was part of this.  I had a very serious talk to them after class and they will be losing their free choice this week and writing apology letters to the yoga teacher.  You can help by talking with your child about behavior expectations at  school, especially when Ms. XXX isn't with them.  Let me know if you have any questions.

Thanks,

Ms. XXX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Chun 王君的沙龍
24會員
108內容數
從全職媽媽的角色出發,閱覽世界的生活觀察。舉凡教育、社會、文化和個人體悟都是美好的寫作題材。目前暫居在美國聖地牙哥,感受台美之間的生活與教養差異~
Chun 王君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4/12/06
在感恩節假期後,家長們開始忙碌地準備聖誕節的各項事務。本文將分享我的待辦事項,包括為小孩選購聖誕禮物、準備社交用途的禮物袋、佈置家中聖誕裝飾,以及參加節日活動和派對的計劃。儘管時間緊迫,我努力製造一些儀式感,讓孩子們度過一個溫馨的聖誕節!
Thumbnail
2024/12/06
在感恩節假期後,家長們開始忙碌地準備聖誕節的各項事務。本文將分享我的待辦事項,包括為小孩選購聖誕禮物、準備社交用途的禮物袋、佈置家中聖誕裝飾,以及參加節日活動和派對的計劃。儘管時間緊迫,我努力製造一些儀式感,讓孩子們度過一個溫馨的聖誕節!
Thumbnail
2024/11/20
親師面談週讓家長有機會深入瞭解孩子的學習狀況與成長需求。本文分享了兩位孩子在面談中的情況,探討瞭如何在字彙量、自信心及情緒控制上提供有效支持,特別針對非母語環境中的孩子發展。透過面談,家長能夠更新陪讀策略,持續關注孩子的進步與挑戰。該討論也鼓勵其他家長分享如何幫助孩子增強自信心的經驗與建議。
Thumbnail
2024/11/20
親師面談週讓家長有機會深入瞭解孩子的學習狀況與成長需求。本文分享了兩位孩子在面談中的情況,探討瞭如何在字彙量、自信心及情緒控制上提供有效支持,特別針對非母語環境中的孩子發展。透過面談,家長能夠更新陪讀策略,持續關注孩子的進步與挑戰。該討論也鼓勵其他家長分享如何幫助孩子增強自信心的經驗與建議。
Thumbnail
2024/11/04
這篇文章探討瞭如何跨越與ABC孩子之間的文化鴻溝,分析了文化差異對身份認同、家庭關係及情感表達的影響。透過分享會的見解,強調了亞洲與美國文化中不同的溝通模式、對長輩的態度及人生意義的理解,並提供了針對ABC孩子的教育建議。家長在這個過程中,應該理解並尊重孩子的文化背景,以建立更好的親子關係。
Thumbnail
2024/11/04
這篇文章探討瞭如何跨越與ABC孩子之間的文化鴻溝,分析了文化差異對身份認同、家庭關係及情感表達的影響。透過分享會的見解,強調了亞洲與美國文化中不同的溝通模式、對長輩的態度及人生意義的理解,並提供了針對ABC孩子的教育建議。家長在這個過程中,應該理解並尊重孩子的文化背景,以建立更好的親子關係。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有時,我們在外面看見一個叛逆不受教的孩子,心中總是會有一個疑問,「這個孩子行為乖張,家長到底怎麼教的?」有些家長確實因種種原因疏於管教,孩子行為不檢點,家長難辭其咎。但是也有不少家長覺得委屈,因為他們沒有放任,而是嚴格管教,對老大老二有用,偏偏對老三完全沒效果,親子衝突天天上演,身心俱疲,不知如何是
Thumbnail
有時,我們在外面看見一個叛逆不受教的孩子,心中總是會有一個疑問,「這個孩子行為乖張,家長到底怎麼教的?」有些家長確實因種種原因疏於管教,孩子行為不檢點,家長難辭其咎。但是也有不少家長覺得委屈,因為他們沒有放任,而是嚴格管教,對老大老二有用,偏偏對老三完全沒效果,親子衝突天天上演,身心俱疲,不知如何是
Thumbnail
人際關係一直是孩子成長的必修課,可是如果遇到霸凌,身邊的大人要怎麼察覺到呢?以下分享孩子被霸凌可能的情緒反應。
Thumbnail
人際關係一直是孩子成長的必修課,可是如果遇到霸凌,身邊的大人要怎麼察覺到呢?以下分享孩子被霸凌可能的情緒反應。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當孩子和老師之間出現對立情況時,家長應該如何面對和處理。文章提出將情緒和事實分開來處理,並且強調了對溝通和解決問題的重要性。媽媽們應該從中立、實事求是的立場去引導和教導孩子,讓他們學會理性思考和溝通。這將有助於減少矛盾和培養孩子的情商。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當孩子和老師之間出現對立情況時,家長應該如何面對和處理。文章提出將情緒和事實分開來處理,並且強調了對溝通和解決問題的重要性。媽媽們應該從中立、實事求是的立場去引導和教導孩子,讓他們學會理性思考和溝通。這將有助於減少矛盾和培養孩子的情商。
Thumbnail
那天小瑜的媽媽,帶著3歲剛讀小班小瑜一起走進咖啡廳來找我,特地帶著孩子來的原因是因為孩子在學校不斷被老師反應明明都聽的懂但卻不想配合指令、不斷的試探老師看看老師是否會生氣、當被拒絕的時候就會在教室大發脾氣,家長特別害怕孩子是不是有什麼特殊的狀況,一見到小瑜,很安靜,但一雙眼睛很伶俐的不斷觀察環境,嘗
Thumbnail
那天小瑜的媽媽,帶著3歲剛讀小班小瑜一起走進咖啡廳來找我,特地帶著孩子來的原因是因為孩子在學校不斷被老師反應明明都聽的懂但卻不想配合指令、不斷的試探老師看看老師是否會生氣、當被拒絕的時候就會在教室大發脾氣,家長特別害怕孩子是不是有什麼特殊的狀況,一見到小瑜,很安靜,但一雙眼睛很伶俐的不斷觀察環境,嘗
Thumbnail
「昨天我在我小孩面前崩潰大叫了,我也不想這樣,小孩到了三多歲什麼都不要,爸媽的話都不聽,想要的東西不給他就大吵大鬧,難道是我不會教嗎?真的心好累....」 如果小孩很難教,那就改變我們的「教法」。 教養不能用「蠻力」
Thumbnail
「昨天我在我小孩面前崩潰大叫了,我也不想這樣,小孩到了三多歲什麼都不要,爸媽的話都不聽,想要的東西不給他就大吵大鬧,難道是我不會教嗎?真的心好累....」 如果小孩很難教,那就改變我們的「教法」。 教養不能用「蠻力」
Thumbnail
家庭系統出現狀況,以理解尊重支持取代嘮叨控制,資深校園心理師給父母、老師的實戰書。書中提出解方,贏回尊重需要大人需要表現出努力和真誠,從而重新建立青少年對大人的信任。
Thumbnail
家庭系統出現狀況,以理解尊重支持取代嘮叨控制,資深校園心理師給父母、老師的實戰書。書中提出解方,贏回尊重需要大人需要表現出努力和真誠,從而重新建立青少年對大人的信任。
Thumbnail
孩子上了小二以後複習功課、練琴,不喜歡媽咪在旁邊,總是指定爸爸。我很納悶,是兒子崇拜爸爸?兒子已經脫離跟媽咪撒嬌的階段?亦是男人間建立了秘密對話?可是兒子才八歲耶! 要稱作男人應該還早吧!
Thumbnail
孩子上了小二以後複習功課、練琴,不喜歡媽咪在旁邊,總是指定爸爸。我很納悶,是兒子崇拜爸爸?兒子已經脫離跟媽咪撒嬌的階段?亦是男人間建立了秘密對話?可是兒子才八歲耶! 要稱作男人應該還早吧!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