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會問,為什麼有的人啥都不看,把妹都比他好,自己看越多好像也沒啥進步,於是得出一個結論,看越多相關知識的人就越不會行動,越不會行動就越弱。
事實上,「看越多知識就越弱」的見解,是個人的歸因謬誤,意思是你自己合理化解釋自己看見的現象。
現象指的是「一個不會把妹的人,他看了很多相關的知識,仍把不到妹子。」
這現象不代表他不看之後就會把妹,也不代表他開始行動就學會把妹。
只不過單純行動的人,肯定比單純看知識的人來的有機率把到妹。
這就跟上完把妹課程後,你要是不行動與覆盤,你還是不會改變你的生活型態。
你在實戰中肯定學得到很多新把戲,不論是對話的框架,掌握氣氛流動的節奏,讓緊張感與尷尬存在同時能持續輸出對話,這都是文字甚至講師教學都沒法帶給你的。
你有實戰經驗後再回去看把妹相關知識,你能夠在腦海裡覆盤自己的對話過程,發現自己能夠改進的部分,比如你對話有時順利,有時不順,但都抓不到點,於是你看網路知識說道,可以多聊些男女關係的議題,去暗示女生進入框架,這時你懂得這個知識點位,才能幫助你在下一次對話中開始意識到這框架的存在。
複習方面,若你原本就有照著某個把妹課程的框架走,你不太可能第一次就走完全程,而是今天看一點,明天做一點,今天實戰結束後複習哪裡需要改進,不斷的覆盤自己需要改進的部分。
很多沒發生的情境,你也不可能時常遇到,所以你可以多看別人的搭訕影片,或是對話紀錄,自己下去模擬情境,這就跟看棋譜一樣,棋士在沒下棋的時候會去看棋譜,或是一個人把雙方的棋譜走完,用意就是好模擬真實情境,讓神經連結開始有訓練,至少在真實狀況遇到時不會快速腦袋空白。
拳擊訓練也是一樣,平常訓練打靶與對練,或是幻想練習,也是要讓神經產生連結,雖然不是完全真實對戰,但至少能吃到 40% 的情境訓練,不至於真實對戰時腦袋當機。
把妹界有很多領域,有的是技術層面,有的心理層面,有的則是走在灰色法律邊緣,這就跟武術一樣有很多門派,你可以從有興趣的門派開始學習,直到自己出師後開始研究其他領域,整合出自己的門派。
李小龍就是整合很多不同武術後創造出自己的截拳道,當然你不用到開門派,你若能創立出自己的系統,言下之意就是你已經了解自己站在感情市場上的位置是在哪裡,有自己的學習系統與技能樹要點,有著明確目標,以及知道犯錯的原因,較好做回饋調整。
若你現在處於混亂期屬於正常現象,當然這前提是你仍然有持續實戰並且覆盤,混亂期只是因為你腦中還有很多矛盾沒有解開,講個簡單例子。
為什麼有的人教你不要送禮物,不然會被當工具人,但偏偏遇到有男生朋友會女友送禮物,但是女生看上去仍是很愛她男友的感覺? 所以我該不該送禮?
其實關鍵並非送不送禮,原因有兩個,一個是男人本身價值有沒有打中女友,第二是男生送禮物的態度。
男人本身高價值,就算送禮物,女友仍會很珍惜這份禮,若男友送禮後態度是希望女友作些什麼表示來做交換,那氣場反而就弱了,若送禮態度是老子自己心情開心,妳也讓我很開心於是就送妳個禮物,反而會給女生更多吸引力。
但這種事情其實也說不定,太多原因導致,不論是男女交往前的互動產生的定錨效應,或是交往後的相處狀況是否衰落,甚至還要探討男女個別的身分地位以及社交狀況,講也講不清,只能當單獨案例處理。
你最後能控制的,仍然是你自己,你選擇送禮還是不送禮,其實都可以,只不過你要能夠作出決定的這個階段,前面要經歷過送禮被當工具人,或是不送禮被討厭的經驗。
你可以把送禮這個狀況用你現在任何矛盾狀況去代替都行,人的心態卡住多是有矛盾在身,而這個矛盾需要你平時能力訓練,加上時間讓潛意識思考整合。
所以知識很重要,執行很重要,回饋調整很重要,把妹如此,其他專項訓練也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