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予備審査」到「本審査」:博士論文口試的準備之道

更新 發佈閱讀 7 分鐘

終於在11月的最後一個星期考完了「本審查」,也就是論文的最後一次口試。考完「本審查」,基本上就算是幾乎完成了畢業所需的所有要件了。

博士班加速畢業!如果能再讀一次博士班,我會這麼做......

之前寫了一篇文章,整理了自己覺得如果要再讀一次博士班的話,可以改進並且加速畢業的部分。今天這篇文章則是整理口試有關的流程。

「予備審査」的準備及流程

「予備審査」在台灣的話,可能會稱為「考proposal」,而英文的話,在日本他們都說這是「pre-defense」,總而言之,就是在「本審查」之前的審查。

在「予備審査(よびしんさ)」之前

在我們學校,其實時程都是訂得死死的,這和台灣比較不一樣,所以必須要在學校規定的一個時程之內完成整個審查過程。以我的情況來說,日本規定博士班必須要修滿3年以上,如果要縮短修業時間的話,必須要另外申請,而超過3年之後,就可以進行「随時修了(ずいじしゅうりょう)」。但雖然名為「随時」,還是有一個既定的時程要遵守。

而要能夠進行予備審査,首先要先完成畢業論文的相關條件,最重要的就是要完成期刊論文的投稿,如果已經滿足了實驗室的發表要求,教授就能夠開啟予備審査的流程。

以我的情況而言,流程大致如下:

1)論文題目の提出 9/20まで

2)教務委員会(題目&審査員の決定)  10/2

3)専攻長会議(  〃      )  10/6

4)論文提出      10/20まで

5)審査結果要旨の提出 11/30まで

6)教務委員会(修了認定) 12/4

7)専攻長会議( 〃  ) 12/8

8)教授会  ( 〃  ) 12/14→同日付で修了となる

9)学生が提出する論文内容要旨 11/25まで

這個流程是随時修了的情況,所以時程比較緊急一點,再加上年底還有「年末年始」的休假,所以必須要在聖誕節前結束。如果以一般三月畢業或是九月畢業的情況的話,整個時程會稍微再拉長一點點。

雖然看起來很複雜,但主要都是行政流程,實際上會牽涉到學生要做的事情在上面是粗體字。首先,要先繳交論文題目,但基本上會跟指導教授討論之後生出來。

「予備審査」的時程,必須要在「論文題目提出」到「論文提出」之間,教授會選一天舉行。指導教授是「主查」,另外會再邀請2位教授、1位副教授擔任論文審查員。

「予備審査」的實際進行情況

實際上,「予備審査」雖然稱作「予備」,但是它的緊張程度比起本審查要強多了,雖然以我們教授的作法,他會在有把握學生能通過審查的前提之下,才會啟動整個審查流程,讓學生考試,所以在他底下幾乎沒有沒通過審查的學生。不過,這個世界上還是有人在予備審査的時候被判不合格的。

另外,予備審査是相當重要的口試,論文的草稿在這個階段就要完成99%了,已經是把博士論文都成功寫出來的程度,才可以予備審査。所以也不能完全理解成考proposal或是只是當它是個「予備」。而論文在我們學校沒有規定的格式,憑自己的喜好決定就可以了,所以我大致依照以前寫碩論的格式來撰寫博論。

而與台灣不同的是,找審查委員、教室等行政手續,都不是學生負責。另外,口試當天也不用準備茶水點心,只需要準備論文簡報的印刷紙本方便審查委員參看就可以了。

考試前的盤點:

  • 確認考試當天的日期、時間、地點
  • 至少在一個星期前將論文的草稿、簡報等資料的電子檔傳給審查員教授(口試委員)。
  • 印出自己的簡報紙本在當天分送給審查教授們
  • 熟悉自己的報告內容
  • 根據在lab的彩排,修正自己的簡報
  • 紙筆或錄音工具(記錄審查員的問題)

在日本,正式報告前(包含參加研討會前)往往都會安排Rehearsal,讓學生在正式報告之前彩排。彩排的時候,教授和實驗室的同儕就會給予意見,能根據事前的彩排來修正自己正式報告時的內容。另外,電子檔的部分可以用Google 雲端硬碟放在一個資料夾裡面傳給審查教授們,現在講究無紙化,論文沒有印出來也可以(和台灣不同)。

另外,論文的審查時間也是固定的,我們學校博士論文的報告時間是50分鐘,問答時間是35分鐘,所以整體流程會在1個半小時內結束。這一點也和台灣很不同,畢竟所有人的審查都會在差不多的時間點發生,如果沒有控管好時間的話,老師們是忙不完的。而這樣的好處就是只要撐過那1個半小時就可以結束了

「本審查」的準備及流程

考完予備審査之後,大約還有兩個月的時間可以準備本審查。本審查的舉行時間要在「審查結果要旨」提出之前舉行

「審查結果要旨」由指導教授撰寫,內容是關於博士論文的各章摘要、審查結果、評論以及整體對於博士論文的研究貢獻的評價。而為了要寫這個審查結果要旨,指導教授對於學生的論文也會有一定程度的熟悉度,我們學校的作法是最後連這個審查結果要旨也都會一併公布在網路上。

此外,在本審查之前,也需要交給學校很多行政的資料,包含論文摘要、履歷表、論文目錄等等。這些通常學校都有規定的樣式,去下載之後就可以開始撰寫。論文摘要需要寫出各章節的簡介,履歷表包含自己過去的學歷、職歷等等資訊,論文目錄則是回報學校自己的博論中的各章節有哪些部分已經公開發表、出版。

本審查在我們學校相當於「公聴会」,是可以開放來旁聽的。但通常來旁聽的都是研究室的成員們就是了。

本審查的盤點事項:

  • 確認本審查當天的日期、時間、地點
  • 至少在一個星期前將論文的草稿、簡報等資料的電子檔傳給審查員教授(口試委員)。(如果有要回覆審查員在予備審査時的問題,另外製作一個QA集)
  • 印出自己的簡報紙本在當天分送給審查教授們
  • 準備分送給來參加公聴会的旁聽人們的簡報(我用QR code在簡報封面讓大家自己掃)
  • 熟悉自己的報告內容
  • 根據在lab的彩排,修正自己的簡報
  • 紙筆或錄音工具

以我們教授的做法,他也是認為要在有把握學生有資格畢業的時候才會舉行本審查,如果他認為時候還沒到,他會選擇延期。因此,有資格站上本審查的講台,基本上就離畢業已經非常接近了。

所以自己實際上在本審查的報告時,並沒有那麼緊張,而且研究的內容是自己辛苦了長時間的奮鬥成果,所以對於內容也相當熟悉,甚至也很熟悉這個世界上做相同主題的研究者們的成果。

考完博士論文口試之後

在最後考完博論的本審查之後,那天lab也舉行了「打ち上げ」派對,也就是慶功宴。大家一起吃了披薩,另外,當天還有另外一位在職博班的學長也考了博士論文考試,所以那位學長帶我們去居酒屋續攤(二次会)由他請客。

終於可以開心的吃東西喝飲料,確實是蠻放鬆的。但是,實際上倒並不是真的有那麼「終於成為了一個博士」的感覺。也許是因為整個過程太累了,只是覺得一天終於結束了,可以吃到好吃的東西了。

我是在早上口試,考完試之後去吃了東西,等待學長的考試,然後回lab之後暫時也不想碰研究有關的事情,索性就打開臉書寫了心得感想。晚上則是開心地參加慶功宴。

總之,還是很感激有機會來日本,並且成功完成了這段從予備審査到本審査的這段過程,最後的這個關頭也是很不容易。而關於怎麼撐過博士班的最後這半年,又是另一個可以寫一篇文章的故事了。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Life Notes | Guan-Yun Wang
126會員
155內容數
高中時候夢想成為一位「文人」,至今依舊。雜食性熱愛學習,念過中文系、心理所、資訊所。古有六藝:禮樂射御書數。願以文字為核心,建立我的六藝。這是我的沙龍,包含文學、心理學、AI、資訊工程,還有很多雜七雜八。透過書寫持續成長,讓今天的自己比昨天更好,散發正能量。E-mail: gywang.tp@gmail.com
2023/11/18
最近指導教授終於鬆口願意讓我考「本審査(ほんしんさ)」,也就是說,終於邁入了即將畢業的最後階段了。 念博士班的這幾年,充滿了很多不同的困難,我認為我的博士旅程不算是非常成功的,但也正因為有很多不圓滿之處,希望一些失敗經驗可以幫助想唸博士班或者想去日本留學的勇者們。 博士班的畢業條件 要開始玩遊
Thumbnail
2023/11/18
最近指導教授終於鬆口願意讓我考「本審査(ほんしんさ)」,也就是說,終於邁入了即將畢業的最後階段了。 念博士班的這幾年,充滿了很多不同的困難,我認為我的博士旅程不算是非常成功的,但也正因為有很多不圓滿之處,希望一些失敗經驗可以幫助想唸博士班或者想去日本留學的勇者們。 博士班的畢業條件 要開始玩遊
Thumbnail
2023/10/14
做論文做得太多,往往不小心越做越鑽牛角尖,所以最近也盡量多放大自己的視野,往更寬廣的世界去看。查詢各種資料的時候,發現了臺大電機系李琳山教授的《信號與人生》的影片,即使不是電機系畢業的,相信也會獲益良多。 YouTube上面收錄了李老師從2019年到2023年的影片,影片介紹寫說,每次在信號與系統
Thumbnail
2023/10/14
做論文做得太多,往往不小心越做越鑽牛角尖,所以最近也盡量多放大自己的視野,往更寬廣的世界去看。查詢各種資料的時候,發現了臺大電機系李琳山教授的《信號與人生》的影片,即使不是電機系畢業的,相信也會獲益良多。 YouTube上面收錄了李老師從2019年到2023年的影片,影片介紹寫說,每次在信號與系統
Thumbnail
2023/09/30
和大佬級教授談話過後,沉澱了自己的心情,但仍然還是帶著焦慮的考完了博士論文的初審(予備審査)口試。指導教授要我放輕鬆一點,所以我也試著重整自己的步調。 我買了一本書:《我可能錯了:森林智者的最後一堂人生課 》,這是一個瑞典人辭去了工作到泰國去出家,後來又還俗了的故事,這本書得了很多獎,我看完之後也
Thumbnail
2023/09/30
和大佬級教授談話過後,沉澱了自己的心情,但仍然還是帶著焦慮的考完了博士論文的初審(予備審査)口試。指導教授要我放輕鬆一點,所以我也試著重整自己的步調。 我買了一本書:《我可能錯了:森林智者的最後一堂人生課 》,這是一個瑞典人辭去了工作到泰國去出家,後來又還俗了的故事,這本書得了很多獎,我看完之後也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準備日本考研究所重要的一環即是撰寫研究計畫書。這篇文章提供了撰寫研究計畫書的重要性以及一些建議,幫助準備考研究所的學生了解該如何撰寫研究計畫書。歡迎有煩惱的留日學子詢問相關問題哦!
Thumbnail
準備日本考研究所重要的一環即是撰寫研究計畫書。這篇文章提供了撰寫研究計畫書的重要性以及一些建議,幫助準備考研究所的學生了解該如何撰寫研究計畫書。歡迎有煩惱的留日學子詢問相關問題哦!
Thumbnail
終於在11月的最後一個星期考完了「本審查」,也就是論文的最後一次口試。考完「本審查」,基本上就算是幾乎完成了畢業所需的所有要件了。 之前寫了一篇文章,整理了自己覺得如果要再讀一次博士班的話,可以改進並且加速畢業的部分。今天這篇文章則是分享在日本準備予備審査和本審査的過程及記錄。祝大家都有個順利的口考
Thumbnail
終於在11月的最後一個星期考完了「本審查」,也就是論文的最後一次口試。考完「本審查」,基本上就算是幾乎完成了畢業所需的所有要件了。 之前寫了一篇文章,整理了自己覺得如果要再讀一次博士班的話,可以改進並且加速畢業的部分。今天這篇文章則是分享在日本準備予備審査和本審査的過程及記錄。祝大家都有個順利的口考
Thumbnail
本系列文章共分八章,細談如何製作申請入學二階面試用的備審資料。此為第一篇。
Thumbnail
本系列文章共分八章,細談如何製作申請入學二階面試用的備審資料。此為第一篇。
Thumbnail
最近常被敲碗問到, 老師,能不能趕快教我們開始「寫」備審資料 就好像請老師趕快教我們怎麼「寫作文」一樣 這當中其實忽略了一個盲點, 其實備審資料並不是打開word檔案「寫」出來的 而是透過一連串的策略性思維去設計及規劃出來的。
Thumbnail
最近常被敲碗問到, 老師,能不能趕快教我們開始「寫」備審資料 就好像請老師趕快教我們怎麼「寫作文」一樣 這當中其實忽略了一個盲點, 其實備審資料並不是打開word檔案「寫」出來的 而是透過一連串的策略性思維去設計及規劃出來的。
Thumbnail
本文是中宜師應考高中國文教甄經驗談的「口試篇」,內容包括「備考經驗」和「應考經驗分享」等。
Thumbnail
本文是中宜師應考高中國文教甄經驗談的「口試篇」,內容包括「備考經驗」和「應考經驗分享」等。
Thumbnail
看到這裡,你是否發出「ㄟˊ」一聲?覺得「什麼!佔個申成績超過三分之一佔比的書面審查居然只在幾鐘內決定!」 這時候真的要哀嘆:青春啊……。
Thumbnail
看到這裡,你是否發出「ㄟˊ」一聲?覺得「什麼!佔個申成績超過三分之一佔比的書面審查居然只在幾鐘內決定!」 這時候真的要哀嘆:青春啊……。
Thumbnail
考生自己寫「學習歷程自述」,等於回顧高了中學習歷程,面試或口試時,不管是問到自述內容或談到高中相關學習經驗,才能夠侃侃而談,父母越俎代庖,可能反而幫倒忙。
Thumbnail
考生自己寫「學習歷程自述」,等於回顧高了中學習歷程,面試或口試時,不管是問到自述內容或談到高中相關學習經驗,才能夠侃侃而談,父母越俎代庖,可能反而幫倒忙。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