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詩示劉叟》~放手的智慧

2023/09/13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最近又到了開學季,學生們紛紛回到讀書的崗位了。前幾天與朋友聊天,朋友說她的一位親戚,正在面臨 空巢期

親戚的小孩今年考上中部的大學,要在外住宿,小孩一直都在父母的羽冀保護下,沒離開過家。這次在外住宿,小孩適應的很快,反而是父母兩人,每天"以淚洗面",我說這個形容詞應該有點誇張吧?朋友說,就是那麼誇張,即使沒有每天,也常常流淚。

我心想現在大眾運輸交通工具很方便,尤其從台北搭高鐵到高雄,大概2個小時左右,更何況台北到台中,搭高鐵也只要 50 分鐘以內就到了。有時在台北市上下班的尖峰時段,通勤時間反而還可能比去台中更久。

這讓我想起了白居易的燕詩示劉叟

樑上有雙燕,翩翩雄與雌。
銜泥兩椽間,一巢生四兒。
四兒日夜長,索食聲孜孜。
青蟲不易捕,黃口無飽期。
觜爪雖欲敝,心力不知疲。
須臾十來往,猶恐巢中飢。
辛勤三十日,母瘦雛漸肥。
喃喃教言語,一一刷毛衣。
一旦羽翼成,引上庭樹枝。
舉翅不回顧,隨風四散飛。
雌雄空中鳴,聲盡呼不歸。
卻入空巢裏,啁啾終夜悲。
燕燕爾勿悲,爾當返自思。
思爾為雛日,高飛背母時。
當時父母念,今日爾應知。

叟有愛子,背叟逃去,叟甚悲念之。叟少年時,亦嘗如是。故作《燕詩》以諭之。

這是唐朝詩人白居易寫的一首諷喻詩。大意是說,白居易看到了一位劉姓的老翁,因為心愛的兒子長大後棄他而去,老翁悲傷不已。白居易便以一對燕子辛勞養育雛燕,而燕子長大後離巢卻不再回來的故事,暗喻世間父母養育子女,最後卻遭子女離棄的淒涼心境。

同時也告訴劉姓老翁,他年少時也是背棄父母而去,當時他的父母也是這麼傷心,藉此讓他了解什麼是感同身受,也藉此告誡世人要孝順父母。

古云:「當家才知柴米貴,養兒方知父母恩」。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這首詩告誡為人子女,要孝順父母,感念父母的養育之恩,是很好的諭意。以前的人覺得要承歡膝下才是孝順的表現,所以「一旦羽翼成,引上庭樹枝,舉翅不回顧,隨風四散飛。」就覺得兒女是背棄父母,逃離而去。

但可能是時空背景的不同,以現在的觀點來看,子女本來就是一個獨立的個體,子女長大自然也會有自己的家庭和人生,子女可以展翅高飛應該是好事,總比 啃老族 等著父母養來得好。所以即使面對空巢期會覺得不捨與落寞,身為父母也是要學習「放手」,面對子女的展翅高飛,應該給予祝福。

子女會不會一去不復返?也取決於成長過程中,親子關係的親密程度。如果親子關係良好,即使子女遠在他方,也會時常惦記著父母,一有空就會回來陪伴父母。

而所謂親密程度的感受,不是父母單向覺得付出很多,也要子女有對等的感受到,才不會落入「有一種好,是父母覺得好;有一種冷,是阿嬤覺得冷」的情況,所以父母和子女的親密關係,也是父母和子女都要學習的課程。

有時無法改變的事就轉念吧。

天下沒有不散的筵席。學會放手,因為沒有什麼是永遠不變的,每個人都只是彼此的過客,包括親人與朋友,緣生而起,緣盡而滅,所以把握當下才是最重要的。


也想起了〈弘一大師〉說的五句話:

1.

凡是你想控制的,

其實都控制了你。


當你什麼都不要的時候,

天地都是你的。

 

2.

遇見是因為有債要還了,

離開是因為還清了。

前世不欠,今生不見;

今生相見,定有虧欠。

 

緣起我在人群中看見你,

緣散我看見你在人群中。

 

如若流年有愛就心隨花開,

如若人走茶涼就守心自暖。

 

3.

不要害怕失去,

你所失去的本來就不屬於你;

也不要害怕傷害,

能傷害你的都是你的劫數。

 

繁華三千,看淡即是浮雲。

煩惱無數,想開就是晴天。

 

4.

你以為你錯過了是遺憾,

其實可能是躲過一劫。

別貪心,你不可能什麼都擁有,

也別灰心,你不可能什麼都沒有。

 

所願所不願,不如心甘情願。

所得所不得,不如心安理得。

 

5.

你信不信,有些事上天讓你做不成,

那是在保護你。

 

別抱怨別生氣,世間萬物都是有定數的,

記住得到未必是福,失去未必是禍。

 

人生各有渡口,各有各舟,

有緣躲不開,無緣碰不到,

緣起則聚,緣盡則散。


喜歡在日常生活中,用手機隨手拍下影像,也許是走路時,看見被雨水打落在地上的一朵花;也許是聚餐時,喝到的某一杯裝飾美麗的咖啡.... 都是當下的一種記錄,或許影像也有自己的話想說。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