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啟人生>讀後心得:接受衰退的必然,來一次中年的華麗轉身

avatar-img
更新 發佈閱讀 2 分鐘

衰退,可能是比死亡還要可怕的事。死亡是一瞬間的事,而且死之後就沒有感覺了。衰退我們會有明顯的感受,而且還可能持續很長的時間。有句俗諺說少年得志大不幸,如果在很年輕的時期就創業成功,那再來的人生要做什麼?如果沒有辦法再取得更好的成功,那我們可以接受嗎?

成功的詛咒

達爾文是一個很好的例子,他22歲時搭上小獵犬號,27歲時發表了天擇說,50歲那年時發表了《物種起源》,但這也就是他的巔峰。在那之後還有二十多年的時間,雖有出版幾本書,但沒有明顯的突破,這也讓他的晚年鬱鬱寡歡。達到人生的巔峰,反而成為一種詛咒。

我理應擁有會讓人快樂與滿足的一切事物,但我實際上感到人生萬分疲憊。 - 達爾文

流體智力的必然下滑

到了一個年紀之後,會感覺到腦袋沒那麼靈光。這不只是感受上的,而是實際上會發生的事。流體智力的概念為心理學家卡特爾(Raymond B. Cattell)於1963年所提出,是以一種以生理為基礎的認知能力,例如說記憶力、運算能力。這種能力會隨著時間大約在30歲達到頂峰,然後最慢在50歲左右開始衰退。

晶體智力的耐久性

與流體智力相對,晶體智力則是經驗的累積,比較沒有隨著年齡增長而衰退的狀況。晶體智力就像一座建築,逐漸建立起來一個知識體系。流體智力是有限的,會隨著時間而被消耗。

在衰退前將重心轉移至晶體智力的成長曲線

相對於達爾文的鬱鬱,巴哈則是成功發展第二曲線的例子。巴哈20歲就已經是成名的作曲家,但他也在40歲出頭,就被後浪超越,而這個後浪不是別人,而是他兒子C.P.E巴哈。但他並沒有執著在作曲上繼續挑戰,而是轉而往指導與教學的方向前進,後來還當了St. Thomas School 的音樂總監,並且留下了研究音樂可能的作品<賦格的藝術>。

困境必然會出現,關鍵在面對困境的方式

巴哈與達爾文有類似的人生經歷,人生都有獲得巨大的成功,並且在中年時分走下坡,但兩人回應衰退的方式並不相同。巴哈有成功的將重心轉移到晶體智力發揮的場所,並且對他人有良好的貢獻。人生的下半場,就是要從自己成功,轉變為協助他人成功。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的沙龍
0會員
4內容數
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3/09/16
不知道當你面對朋友或家人的負面情緒時,會不會不知所措,感到非常困擾。明明想要支持他們,不知道應該說些什麼來安慰或幫助他們。針對悲傷、憤怒、焦慮三種常見的情緒,<順勢溝通>書中提出了應對的策略與實際的作法給大家參考。
2023/09/16
不知道當你面對朋友或家人的負面情緒時,會不會不知所措,感到非常困擾。明明想要支持他們,不知道應該說些什麼來安慰或幫助他們。針對悲傷、憤怒、焦慮三種常見的情緒,<順勢溝通>書中提出了應對的策略與實際的作法給大家參考。
2023/09/14
在我小時候,有一次全家要去參加表姊的婚禮,但被叫的時候我就不想去,然後隨著爸媽的態度越來越嚴厲,我也反抗的更加劇烈。最後家人都去了婚禮,我就把燈關起來,把自己窩在床裡,讓情緒隨著睡眠慢慢消去。 與負面情緒脫離連結 在青少年的時期,經常會面對強烈的情緒波動,但當時缺乏處理情緒的指導,沒有能力疏導,
2023/09/14
在我小時候,有一次全家要去參加表姊的婚禮,但被叫的時候我就不想去,然後隨著爸媽的態度越來越嚴厲,我也反抗的更加劇烈。最後家人都去了婚禮,我就把燈關起來,把自己窩在床裡,讓情緒隨著睡眠慢慢消去。 與負面情緒脫離連結 在青少年的時期,經常會面對強烈的情緒波動,但當時缺乏處理情緒的指導,沒有能力疏導,
2023/09/10
1854年英國倫敦的寬街霍亂事件爆發,兩周內造成超過500人死亡。當時,人們認為霍亂是由「壞空氣」進行傳染的,但流行病學之父約翰·斯諾醫生(John Snow)對此持懷疑態度。他進行了調查,並且分析病例於地圖上的分布,發現都集中在寬街的一口水井附近,推論該水井受到了污染。斯諾的調查結果促使當局關閉了
Thumbnail
2023/09/10
1854年英國倫敦的寬街霍亂事件爆發,兩周內造成超過500人死亡。當時,人們認為霍亂是由「壞空氣」進行傳染的,但流行病學之父約翰·斯諾醫生(John Snow)對此持懷疑態度。他進行了調查,並且分析病例於地圖上的分布,發現都集中在寬街的一口水井附近,推論該水井受到了污染。斯諾的調查結果促使當局關閉了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前言 「你願意花多少力氣或代價,去留下年輕時所得來的功成名就呢?」我想,這是許多人拚博一生之後,最在意的一件事情。畢竟這麼努力的背後,不就是為了能在中晚年後,依然能享有榮華富貴嗎? 但假如眾多的研究,都告訴我們:要能維持和年輕時一樣的水準,幾乎是不太可能的事情。除此之外,衰退的時間甚至比我們想像
Thumbnail
前言 「你願意花多少力氣或代價,去留下年輕時所得來的功成名就呢?」我想,這是許多人拚博一生之後,最在意的一件事情。畢竟這麼努力的背後,不就是為了能在中晚年後,依然能享有榮華富貴嗎? 但假如眾多的研究,都告訴我們:要能維持和年輕時一樣的水準,幾乎是不太可能的事情。除此之外,衰退的時間甚至比我們想像
Thumbnail
作者在一次飛機旅程中,聽見一位老英雄感嘆而誕生這本書《重啟人生》,曾經的他擁有傲人的成就,現在年邁的他感到能力大不如前,人生充滿沮喪,覺得活著也沒有意義。​ ​ 這位厭世的老英雄讓作者開始研究,為什麼社會所認定的職涯勝利組會有這樣的念頭,他下半輩子不是就該從此走向幸福快樂的人生嗎?為什麼達成
Thumbnail
作者在一次飛機旅程中,聽見一位老英雄感嘆而誕生這本書《重啟人生》,曾經的他擁有傲人的成就,現在年邁的他感到能力大不如前,人生充滿沮喪,覺得活著也沒有意義。​ ​ 這位厭世的老英雄讓作者開始研究,為什麼社會所認定的職涯勝利組會有這樣的念頭,他下半輩子不是就該從此走向幸福快樂的人生嗎?為什麼達成
Thumbnail
渴望成功是每個人都想達成的目標,但成功之後的心態也非常重要。有時太年輕想要成功,或許真的來點小高潮了,之後人生曲線下落時卻也是最不知道該怎麼辦的時候。就像是年輕有年輕的好處,像是學習接受科技新知以及適應各種趨勢帶來的變化,但實際上,有些東西是要到人生比較後期才能掌握地更好的。
Thumbnail
渴望成功是每個人都想達成的目標,但成功之後的心態也非常重要。有時太年輕想要成功,或許真的來點小高潮了,之後人生曲線下落時卻也是最不知道該怎麼辦的時候。就像是年輕有年輕的好處,像是學習接受科技新知以及適應各種趨勢帶來的變化,但實際上,有些東西是要到人生比較後期才能掌握地更好的。
Thumbnail
當你感到人生處於低谷,每一步似乎都比前一步更困難時,這感覺就像是在一條永不止境的上坡路上。這種時候,或許你會擔心自己的能力是否正在衰退,特別是如果你曾經在職業生涯中取得過輝煌的成就。
Thumbnail
當你感到人生處於低谷,每一步似乎都比前一步更困難時,這感覺就像是在一條永不止境的上坡路上。這種時候,或許你會擔心自己的能力是否正在衰退,特別是如果你曾經在職業生涯中取得過輝煌的成就。
Thumbnail
成功就像酒精或毒品,嚐得越多越上癮。從求學到就業,屢獲佳績的人從不停下腳步,無時無刻用盡全力,為的就是再次成功,重溫那無比暢快的光輝時刻。而當他們發現,一樣的成就卻無法帶來一樣的快樂時,唯一的路看似只有往更大的成功邁進,直到撞上天花板,怎麼加速也只能倒退時,剩下的只有巨大的失落感...
Thumbnail
成功就像酒精或毒品,嚐得越多越上癮。從求學到就業,屢獲佳績的人從不停下腳步,無時無刻用盡全力,為的就是再次成功,重溫那無比暢快的光輝時刻。而當他們發現,一樣的成就卻無法帶來一樣的快樂時,唯一的路看似只有往更大的成功邁進,直到撞上天花板,怎麼加速也只能倒退時,剩下的只有巨大的失落感...
Thumbnail
時常會看到有些曾經很有名氣的人被評論為「過氣」或「走下坡」,這樣的形容多半帶有貶抑及嘲諷,而被評論的這些人過去意氣風發,也攢了許多財富與名氣,當面臨如此狠毒的批評時,有些人可以平心靜氣地面對,但有些人卻不服輸地強調自己仍然很有魅力及影響力,或是無法接受光環不再而抑鬱寡歡度過終生。 我們都能理解
Thumbnail
時常會看到有些曾經很有名氣的人被評論為「過氣」或「走下坡」,這樣的形容多半帶有貶抑及嘲諷,而被評論的這些人過去意氣風發,也攢了許多財富與名氣,當面臨如此狠毒的批評時,有些人可以平心靜氣地面對,但有些人卻不服輸地強調自己仍然很有魅力及影響力,或是無法接受光環不再而抑鬱寡歡度過終生。 我們都能理解
Thumbnail
六十五歲後一半人不快樂,是因為這一半人都是低成就者? 為什麼重要: 如果你是這麼想,就大錯特錯了!根據哈佛教授— 亞瑟.布魯克斯(Arthur C. Brooks)的研究得出→「成就愈高,晚年愈不快樂」!為什麼呢? 因為曾經猛然上升的,都將下降。你的人生奮鬥、勤勉不懈、野心勃勃,都正如著名經濟學
Thumbnail
六十五歲後一半人不快樂,是因為這一半人都是低成就者? 為什麼重要: 如果你是這麼想,就大錯特錯了!根據哈佛教授— 亞瑟.布魯克斯(Arthur C. Brooks)的研究得出→「成就愈高,晚年愈不快樂」!為什麼呢? 因為曾經猛然上升的,都將下降。你的人生奮鬥、勤勉不懈、野心勃勃,都正如著名經濟學
Thumbnail
年少有為的人就像浦公英,在哪裏都能生存,而大器晚成者就像蘭花,要有合適的盆才能莊茁成長。 二十九歲創業,公司成為矽谷頂尖的公關公司。三十四歲與人合辦矽谷的第一份商業雜誌。三十八歲,《富比士》請他創辦一份科技雜誌。四十四歲,成為《富比士》的發行人。 現今社會過份著重少年早成的,所造成的問題:
Thumbnail
年少有為的人就像浦公英,在哪裏都能生存,而大器晚成者就像蘭花,要有合適的盆才能莊茁成長。 二十九歲創業,公司成為矽谷頂尖的公關公司。三十四歲與人合辦矽谷的第一份商業雜誌。三十八歲,《富比士》請他創辦一份科技雜誌。四十四歲,成為《富比士》的發行人。 現今社會過份著重少年早成的,所造成的問題: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