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要養兒育女:一個心理治療的觀點

2023/09/14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raw-image

當了父親以後,總是有人會問為什麼要養兒育女,那有什麼好處。之後,倒也喜歡以這樣的問題轉問他人,出乎意料之外,答案竟包羅萬象。其中,最有趣的莫過於,現在的父母都很有自知之明,所謂「養兒防老」的概念,反倒鮮少出現在答案的選項之中。各式各樣的答案中,我的父親倒是回答了一個很另類的答案:「為什麼需要好處,人一生總是要做一些不求報償的事情。而不是只想把好處掛在嘴邊。」這無疑是當頭棒喝,但若以此一觀點做結,難免仍然有人覺得心有不甘。於是,這會兒倒是可以好好地談談養兒育女究竟有什麼好處。畢竟,當台灣漸漸成為世界上數一數二的低出生率國家,那麼這個問題,還真的得認真地想一想呢!

其實提及養兒育女的好處,許多人的回答不外乎,「小朋友很可愛。」「這樣才有人陪。」「這樣才不會無聊。」…等等。乍聽之下,這些答案還滿有道理的。但是若進一步地想一想,這些答案還真會讓人捏把冷汗。怎麼說呢?如果小孩不可愛的時候怎麼辦,你會想他(她)陪你嗎?如果你不無聊的時候怎麼辦,小孩要送去哪兒呢?所以,如果以此一出發點來養育小孩,那麼可想而知,當小孩子沒那麼可愛的時候,往往是後悔的時候。而養兒育女,恰巧是一件難以後悔的事情。所以,除了這些答案以外,能否還有其他的答案呢?

其實,當父母是不容易的,而且坦白說很多當父母的人往往伴隨著很大的心理負擔,之所謂天不怕地不怕,就怕自己的孩子不如人。還記得那句許多人琅琅上口的台詞嗎?「怕小孩輸在起跑點上」,這怕還真的道出了許多父母的心思;這怕還真成了商業使力的關鍵因素;只是,可曾想過,為什麼怕啊!如果會怕,那麼這個無時無刻不在比較的社會裡,孩子辛苦,父母也辛苦。所以,是否可以試著想一想,怕輸或許是個情結,白話一點說,那是個待解的心結。因為怕輸,所以努力,這觀點或許不見得太差。但是如果以結果論來看,如果努力了,就不可以輸,那就糟了。因為很多時候,謀事在人,成事在天。單純的結果論,不啻抹殺了過程的努力,甚至傷害了當事者的自我價值。當然這只是一個例子,以後有機會再多做論述。這裡的重點,只是想帶到養兒育女的過程中,父母的壓力。

誠如許多人常提及的「每個人都是在當了父母以後,才開始學著當父母的」。然而,父母這門課卻不容易。怎麼說呢?以現代的方法來看,許多人將父母角色的改善,以方法論作為切入點。也就是說,各式各樣的教養方法,一股腦兒地出籠。姑且不論其好與壞,重要的是,許多父母往往抓不到核心,而掉入了畫虎不成反類犬的悲劇裡。別人用這樣的方式教養小孩,效果極佳,為什麼依樣畫葫蘆卻硬是畫出了菜瓜。左思右想,方法無異,那麼是否怪罪到孩子資質不佳。可曾想過,人的差異性往往很難去套用既定的準則。這樣的觀點,當然不是去否定方法的重要性,只是方法之外還得有心法啊!

所以囉!講了這麼多,感覺有點離題了,其實不然。因為重點就在心法,養兒育女其實有一個極大的好處是與自己的相遇,甚至是與孩童時的自己相遇。那是個絕佳的契機,去解開成長歷程中未解的結,去疼惜孩童時期失落的自己與慌亂的情緒。一直以為這是教養中,最大的課題,也是最難的課題。因為身為父母,在面對孩子的種種行徑,往往會被拉扯出孩童時的自己以及自己所遭受的對待。所有的未竟事件,或許不見得清晰地在腦海中浮現,但是其所拉扯出的情緒卻往往真實,甚至狂暴。

例如,很多父母往往會對孩子說:「你要好好地學習,你知道嗎?爸媽以前,很想學可是都沒機會。」如果這是個勉勵,那麼情緒理當平穩。如果這過程中,孩子未能如願地學習,而導致情緒翻飛,甚至歇斯底里。那只是反映出自己在孩童時期,想學卻沒辦法學,甚至不被看重的一種失落。於是,投射發生了,自己的想望投射在孩子身上。在那樣投射的前提下,往往身陷在自己幼時渴望學習的情緒之中,又怎能理解孩子其實不見得想學。凡此種種,不勝枚舉,重要的是身為父母,能否在情緒爆發的過程中,試著離開那當下的處境,跳脫出親子關係,回到一個自己與自己的對話空間,好好地看看自己。

過去的心理學研究曾發現,很多施虐的父母,曾經是受虐的孩子。對一些人來說,會對這樣的結果感到不可思議。總會覺得這些施虐者會因為自己童年的傷痕,而更加地去疼愛孩子。但是,事實並非如此。往往受虐的孩子,在成長過程中難以建立一個適切的自我價值。當了父母以後,因為自卑、因為害怕自己不如人,往往對於孩子有更深的期待。所以,當孩子表現不如自己的預期時,童年所建構的嚴苛,往往透過潛意識佔據於腦海,那憤怒、責罵一股腦兒地出籠。很難去說,到底是不是故意,卻也無意替這樣的父母脫罪。只是,期待回到一個人性關懷的角度。很多人談家庭,都怕所謂的「毒性教條」,也就是家庭中的悲劇往往一代代地重複上演著,就好比剛剛提及的施虐者與受虐者的關係。其關鍵因素是在於孩童時期的受虐經驗並未適切地處理,於是影響了教養的方式,甚至在不知不覺中複製了曾經遭受的教養模式,而使自己成了另一位施虐者。

所以,回到方才的觀點,教養在很大的意義層面上,是奠基於與自己的互動。因為自己與自己的關係,才是影響自己與孩子的關鍵因素。甚至可以說,自己與「孩童時的自己」的關係,方是解開教養大門的魔鑰。「養出有力量的孩子」一書中提及,教養的過程能否回到當下,回到自身的存在,而不是將情緒向孩子宣洩,或者透過孩子去轉移內在的焦慮與不安。畢竟在這樣的情況下,孩子所承接的其實是自己內在的不安。在他們的心中,會有很多的困惑與懷疑,為何父母如此生氣。末了,找不到原因,只得回歸到自我否定:「因為我非常的糟糕,所以父母非常地生氣。」。理解了這個層面,也就能理解毒性教條的存在了。畢竟,透過親子互動,其往往很容易傳承了不安與焦慮的種種負向情緒。

所以,教養其實可以回到自身,回到自身的存在。那是個機會去看看自己,為什麼發怒了,為什麼沒有辦法忍受孩子的負向行為,或者人性的陰暗面。那是否只是訴說著自己本身無法接納自己內在的心靈陰暗面,以及自己曾經的負向行為。理解的背後,並不是為了放縱,而是卸下了自己的框架,回到一個純粹的人性互動。這過程難不難,當然很難。只是,若說處理這過程很難,那不得不提及遇見或者發現這困境其實更難。所以,如果有心,願意去處理自己內在的心結。那麼關鍵便落在遇見上,而遇見往往在教養中發生。

因此之故,為什麼要養兒育女,倘若是一位有心人,其實養兒育女著實可以成就一個精彩的自我療癒。那是否自私,別太多心。如果自我療癒得以完成,那麼親子間的交互影響,更是深刻而長遠。所以若能解開心結,回歸到人性的自在,那麼在奠基於這樣的基礎下的互動模式,對孩子來說可是甘之如飴。還記得毒性教條嗎?好的也是會傳承下去的啊!所以,教養,能否從內觀自身開始。

24會員
36內容數
書寫的內容,原則上仍以書籍、電影、旅行、攝影、心理為主軸,而因為己身為心理師,所以往往在思考的面向上會從心理學的角度切入,期待能夠提供一個不一樣的感受與反思。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