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評│由生邁向死,由死邁向生的信仰旅程──《土地神學》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提到舊約,令人困惑的故事、律法、詩歌是許多人的印象,其晦澀難懂的字句也使人難以親近。基督徒的態度往往是將舊約的經文「屬靈化」,用新約的框架去簡化且解釋舊約難以理解的事物;若再不能解,就索性宣稱那是「舊」約,而基督徒要看重的是新約。
但有一位老先生反其道而行,總是能把舊約的經文解釋得饒富創意,來回穿梭當代處境與聖經文本,帶來改革、盼望與驚奇的力量。他的文字詩意濃厚,常批判主流的意識形態。他把舊約與新約視為整體,透過他的詮釋來閱讀新約,反而更有一番風味。他是布魯格曼(Walter Brueggemann),著名的舊約學者、聯合基督教會牧師。

土地:生命扎根之處

這次要介紹的書,是他的經典之作《土地神學》The Land: Place as Gift, Promise, and Challenge in Biblical Faith)。他在書中主張,以「土地」作為閱讀聖經的稜鏡,可以讓我們深入思考人類面對的靈性危機:失根感。
對以色列來說,土地是具有歷史意義的空間,也是紀念、聆聽、立約之處;土地是扎根的地方,也是他們委身、產生身分認同的地方。以色列人是那流浪的民族,在得到土地與失去土地的漫長歷史中,他們掙扎,他們盼望。
取其字面意義,我們需要一個可以安身立命的實體空間,去開展我們的生活;取其象徵意義,我們渴望歸屬感,委身於群體與歷史經驗。我們了解定根的渴望、失去家園的痛苦。以色列人的故事,其實也是我們的故事。

曠野:匱乏與飽足的辯證

我最喜歡《土地神學》的一大特色,是作者很常用「辯證法」去陳述以色列人與土地互動的歷史。
曠野對以色列人來說,是一個流離失所、空虛混沌的記憶。但在這「沒有土地」的日子,上帝卻將匱乏變為飽足,降下嗎哪。嗎哪是一個非常特別的食物,他讓以色列人一無所缺,但你只能拿剛剛好而已,拿太多反而會腐敗。事實上,以色列人總是擺脫不了法老的思維,想要控制土地、控制食糧,但上帝所賜的全然是恩典,只能領受
以色列一直在上帝所賜予的土地上,企求受其掌控的土地,但以色列也總是學到,上帝賜予的土地會帶來生命,受自己掌控的土地卻不然。嗎哪出現的時刻,是在土地和土地之間漂流的無地狀態。[1]
在無地的狀態,他們反而更能體會到上帝的同在。但只有「軟弱的人」才能體認到,「沒有土地的真正性質乃是通往嶄新土地的路徑」[2]。換言之,曠野不是生命的全部,永遠都有未來。
以色列從來沒有選擇「沒有土地」為自己的命運,但他們的傳統判定:「沒有土地」作為通往那地的道路,是可以承受、甚至是應當慶賀的,因為在那裡,雅蘶與祂的百姓同在。因祂的同在,贈禮賜下,醫治湧流,「新」要主導支配,沒有陳舊。[3]

得地:控制與領受的辯證

但當以色列人進到迦南地後,一切就美好了嗎?沒有,因著人性的貪婪與醜陋,他們反而最後遭致被擄的命運。當然,最後永遠不會是「最後」。聖經敘事總是會有特別的伏筆。
在得到迦南地後,以色列面對一個挑戰,即在充滿安全感與物質富裕的環境中,他們是否還能將土地視為禮物與聆聽上帝話語的地方?他們是否能杜絕佔有、貪婪的試探,與鄰舍共享上帝的恩約?
布魯格曼認為,以色列在得地後所建立的王權制度,離妥拉的精神越來越遠。權力不僅沒有為信仰效力,反而成為鞏固勢力、壓榨百姓的工具。尤其以所羅門王為代表,他創造一個「類似於法老治理的處境」,將上帝鎖在聖殿中,製造一個「靜止的上帝」[4]。上帝不再是帶領百姓出埃及的拯救者,反而成為裝飾,為要凸顯土地的主人是王。
亞哈與耶洗別侵占拿伯葡萄園的故事(列王記上21章),更顯示出王的傲慢與貪婪。他們不惜引用律法來作假見證,視土地為商品,而非與民族歷史相連的產業。
當土地成為商品、上帝成為飾品,土地就造成了「失憶」。以色列人不再思考土地從哪裡來,誰是土地的主人,以及他們應該要附上什麼樣的責任。他們也不再盼望未來,並認為現在的一切「本該就是這樣」。
這裡出現另一個辯證,即「皇家式安好無恙的土地」(royally secured land)與「恩約式非穩定的土地」(covenanted precarious land)之間的張力[5]。究其而言,土地不能被擁有、控制,只能領受、照顧。
上帝可以賜與土地,也可以收回土地。列王的傲慢最終導致被擄的命運。

信仰總是發生於弔詭之處

安逸帶來滅亡,死亡通向生命;佔有導致失去,放手才能擁有;貪婪的君王將會被毀壞,軟弱冒險的寄居者將得到贈予。這即是福音最激進的宣告:「凡自高的,必降為卑;自卑的,必升為高」。信仰總是發生於弔詭之處。
以色列不斷從土地通往失去土地,從失去土地通往土地,由生邁向死,又由死邁向生。其歷史的特質,源自其追尋的應許,這應許看似豐盛得過分,卻又滿載曖昧與失落。[6]
讀到這邊,我不禁思考,我們時常待在人生的曠野,並期盼迦南地的來到。但觀看以色列的土地歷史,我們可以得知,不存在全然的曠野、全然的迦南地。每一段的歷史,其實都有可能走向不同的結局,端看他們怎麼理解所信仰的上帝。
我們望向曠野,可以看到貧脊的沙漠,也可以看到上帝同在的記號;我們望向迦南地,可以看到流奶與蜜,也可以看到安逸帶來的警告。
或許,人就是一個奇妙的辯證性存在,終究是在不穩定、前方未明的道路上,找到最真實的自我,信仰最真實的上帝。畢竟,一旦生命成為可掌控的事物,信仰就容易成為虛有其表的宗教,並將自己與上帝束縛在虛假的幻想中。
唯有流浪過,才能找到真正的家;失根,是為了再扎根。布魯格曼的這本《土地神學》,擲地有聲地道出人類普世的危機與盼望。
[1]布魯格曼(Walter Brueggemann),《土地神學》(台北:校園,2016),頁48–49。
[2]布魯格曼(Walter Brueggemann),《土地神學》,頁52。
[3]布魯格曼(Walter Brueggemann),《土地神學》,頁60。
[4]布魯格曼(Walter Brueggemann),《土地神學》,頁114–115。關於對所羅門「皇家意識」的批判,可見作者另一著作《先知式的想像》(新北:台灣基督教文藝,2009)。
[5]布魯格曼(Walter Brueggemann),《土地神學》,頁136。
[6]布魯格曼(Walter Brueggemann),《土地神學》,頁18-19。

Previous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關於各種書的心得與評論,內容涵蓋社會學、哲學、心理學、科學、神學等領域。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克莉斯蒂娃的克萊恩手裏劍│《弒母:梅蘭妮.克萊恩的痛苦、瘋狂與創造》書評《弒母:梅蘭妮‧萊恩的痛苦、瘋狂與創造》是克莉斯蒂娃出版於 2000 年的女性的天才三部曲之二,另外兩位女性天才是思想家漢娜・鄂蘭 (Hannah Arendt) 與作家柯蕾特 (Colette)。在日後的著作中,克莉斯蒂娃仍不時談到寫作這三部曲的至關切點。我認為也有助於我們以作者的角度,去回想及沈
Thumbnail
avatar
哈理斯的精神分析躺椅
2023-12-13
【台中室內設計】我家的童趣圖書館│鯨魚書架│大膽用色活潑透天宅│靜享閱讀時光│設計坪數40坪│綻緣空間設計推薦今天是要開箱我大學同學的新家,喜歡童趣、獨特設計的話,可以參考看看~我個人覺得很像小朋友的遊樂園,可以玩可以鑽,果然很有他的個性! 以下是同學角度,正文開始: 我覺得現在大部分裝潢看起來都很像,木紋啊、白色啊,而我和我老婆就是想和人家不一樣,所以先開了設計要求,才去找適合的設計公司。
Thumbnail
avatar
艾瑪娘的小日子
2023-12-03
不衝突,不愛情?│《佛洛伊德的椅子》書評一位新手小學老師在認識班上小朋友的過程中,她觀察到小明同學常常欺負莎莉同學,她便帶著為莎莉抱不平的心態,去詢問班上其他小朋友,到底小明為甚麼這麼討厭莎莉。其他小朋友一聽,就露出驚訝的表情,搶著糾正說:「老師,不是呀!小明是很喜歡莎莉的!」聽完以後,老師就更不解了,小朋友們只好幫忙解釋:「因為他不想讓
Thumbnail
avatar
哈理斯的精神分析躺椅
2023-11-13
一味追求好公關,世界不會更關公│《教出殺人犯 I:你以為的反省只會讓人變得更壞》書評華人教育文化很強調犯錯就得接受罰懲,而且是要看到犯錯者誠心誠意的表達出悔意,最好是小孩哭著說「我知道錯了…」,彷彿這樣就確保了對方真的悔過,然後審判者老師,或家長,便會心滿意足。 我常常想,事情是有這麼簡單就好囉! 許多時候,只是(恐懼)懲罰本身迫使犯錯者表達悔意,但結果往往像那些幫助罰抄「我以
Thumbnail
avatar
哈理斯的精神分析躺椅
2023-10-03
《金正恩的外交遊戲:你不知的北韓核武真相》書評《金正恩的外交遊戲:你不知的北韓核武真相》書評     2018年4月27日北韓領導人金正恩與南韓總統文在寅於板門店舉行高峰會,簽署《板門店宣言》。同年一陣峰迴路轉後,6月12日金正恩又於新加坡與美國總統川普進行會晤,並簽署聯合聲明。第三度的南北韓高峰會與有史以來首次的北韓與美國領導人親自會談再度
Thumbnail
avatar
高紹沖
2023-09-15
書評:獸靈之詩〈下〉:模仿師的遊戲還記得大受好評的上集嗎?是的,獸靈之詩下冊終於出了,一樣厚度滿滿,給你充分的享受。 下集的故事跟上集很不一樣,某方面因為梗都鋪完了,現在只是為了收尾,一方面也因為讀者接受到的資訊其實已經對世界有了輪廓,因此如何不讓讀者覺得不合理但又有驚喜,是很重要的任務。 影子世界這種設定其實並非罕見,自古以來
Thumbnail
avatar
momoge (毛毛牙)
2023-08-28
無盡的「少年」:《海獸之子》的精神分析│《日本經典動畫指南》書評「少年」與「少女」是日本動畫的一個長期大主軸,如電影: 新世紀福音戰士:碇真嗣和明日香的童年創傷與自戀補償(我寫過兩篇,可搜女人迷的關鍵字)。 你的名字:三葉和瀧在災難的創傷後,如何重新找尋離散與錯位的自我與他者碎片。 聲之形:將也與硝子在霸凌與被霸凌的路上,如何得到同理、罪惡的救贖、寬恕。
Thumbnail
avatar
哈理斯的精神分析躺椅
2023-08-24
【書評】工作效率不如人?從《最有生產力的一年》找方法「工作永遠沒有做完的一天。」每次聽到這句話都深有同感嗎?明明每天都忙到腳不沾地、午餐來不及吃,還是常常做不完嗎?如果你也對自己的工作效率產生自我懷疑,那麼就來看看這本被TED封為「史上最有生產力的人」Chris Bailey的血淚之作《最有生產力的一年》!
Thumbnail
avatar
露西學
2023-06-08
楊双子《臺灣漫遊錄》書評:託名虛構似乎不是重點在閱讀之前就得知這本書是託名虛構寫作。老實說我覺得沒什麼大不了,看書主要看的是內容,反正我又不認識青山千鶴子。抱著這樣的心情開始閱讀。 總的來說閱讀體驗很不錯,是一本包含了台灣歷史+美食+女權主義三大主題的小說。
Thumbnail
avatar
Killer Velvet
2023-05-08
【影評】碧藍之海劇場版-游出舒適圈 游出舒適圈,例如,看這部電影就是....
Thumbnail
avatar
Gimmy Ho
2023-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