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聖經看人類文化 - 先有國抑或先有家?

更新 發佈閱讀 2 分鐘



人類憑著一些「相處」經驗,去辯證一些抽象事物,例如政治,即是治理人民的政策手法,為的是凝聚人與人的合作性、認同性與及安全性,去抵禦非我族類的入侵。


猶太人是幸福的民族,他們有絕對的真理、絕對的權威,對於一些意識形態上取向,「無需商討」,因為舊約聖經已包含全備,教導的導師稱為「拉比」,他們並不是教導自己的「取向」,而是詮釋上帝的話語。


現代左派和右派對抽象事物就有不同的詮釋,甚至彼此衝突對撞,舊約聖經裡面就沒有取向的選擇,又明確又清晰。


拉比將上帝所頒布的誡律整合出 613 條,很多時候單看這些條文就足以知所對錯。難得的是猶太人滿十三歲的時候行成人禮,伊始每年研讀摩西五經一次,每個人都熟知這 613條內容,任何意識形態之爭,這些誡律裡頭就能提供答案,並且是全民的認知。


對於「先有國抑或先有家」?聖經裡是絕對性傾向於「國」並不重要,所以以色列亡國兩千年,依然神奇地可以再次立國,國的堅立不在乎人的合群意志,那絕對是上帝的權能去確定,聖經甚至對統治者嗤之以鼻:


箴言 21:1 王的心在耶和華手中、好像隴溝的水、隨意流轉。


這經文的意思顯淺易見,上帝手持隴溝,水的流向只是隨衪的意思,世上的王權在上帝面前不值一提。


如果用王的誡律代表國的地位,613條誡律只有五條是關於「王」的:

~人須立上帝所揀選的人為王。(申17:15)

~被揀選的王必須是以色列的後代。(申17:15)

~王不可為自己加添馬匹。(申17:16)

~也不可為自已立妃嬪。(申17:17)

~也不可為自已多積金銀。(同上)


而關乎祭司的卻有 13 條,至於大部份的獻祭條例,都是由祭司負責的。


以色列人需要尊敬王嗎?不需要,以色列人需要愛國嗎?誡律裡沒這樣的要求,但要敬畏上帝,愛人如己,盡心盡意盡力愛你的神卻是一大堆。


人類歷史五千年裡頭,以色列在地上真正有「國」的年日只有 424 年,公元前 587 年亡國,直到公元 1948 年再次立國,中間的二千年以色列人是沒有「國」的,究竟有國才有家抑或有家才有國,如果視聖經為絕對真理,這樣的事實根本無庸置辯。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David Tai的沙龍
125會員
659內容數
如果華人界中只有五個人可以舉出十大全球輕音樂團是誰,余就是其中一個。本來專於輕音樂介紹,時代進步,後轉寫一頁過小說,亦試圖以「文創實驗」形式去書寫長篇小說,意圖將長篇拆成每一篇都是獨立小品,無需知道前面的劇情,這種「文創」是方便斷斷續續觀看的讀者。
David Tai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4/11/24
羸了
2024/11/24
羸了
2024/10/19
一閃而過的意識,記下舒發的一瞬間....... 可以靜下來緩慢地看一篇老朋友的文章,喝一口水,百無聊賴,大概亦是一種福氣
Thumbnail
2024/10/19
一閃而過的意識,記下舒發的一瞬間....... 可以靜下來緩慢地看一篇老朋友的文章,喝一口水,百無聊賴,大概亦是一種福氣
Thumbnail
2024/09/13
從 2024 年開始,免費 AI 生成普及,有些行業亮起經燈,很多藝術家亦不見了。
Thumbnail
2024/09/13
從 2024 年開始,免費 AI 生成普及,有些行業亮起經燈,很多藝術家亦不見了。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這本《人類怎麼學》探討:「哪些是我們的自然預設?」透過比較不同的文化或情境,讓我們注意到那些認為理所當然的思考模式。在我們成長過程中,我們吸納了眼前社會的種種,包含自然、文化、語言等等。往往我們批判事情,會帶著我們的思考慣性。而透過人類學的訓練,能讓我們打破原本的已知,退一步思考事情的可能性。
Thumbnail
這本《人類怎麼學》探討:「哪些是我們的自然預設?」透過比較不同的文化或情境,讓我們注意到那些認為理所當然的思考模式。在我們成長過程中,我們吸納了眼前社會的種種,包含自然、文化、語言等等。往往我們批判事情,會帶著我們的思考慣性。而透過人類學的訓練,能讓我們打破原本的已知,退一步思考事情的可能性。
Thumbnail
這篇文章主要探討了猶太人的文化和宗教信仰,介紹了舊約聖經對於猶太人生活的重要性,以及對於抽象事物的詮釋和觀點。文章中談及了舊約聖經對於統治權力和家庭價值的看法,以及猶太人經歷的國家興衰。透過深入瞭解猶太人的文化和宗教信仰,可以更好地理解他們的價值觀和行為。
Thumbnail
這篇文章主要探討了猶太人的文化和宗教信仰,介紹了舊約聖經對於猶太人生活的重要性,以及對於抽象事物的詮釋和觀點。文章中談及了舊約聖經對於統治權力和家庭價值的看法,以及猶太人經歷的國家興衰。透過深入瞭解猶太人的文化和宗教信仰,可以更好地理解他們的價值觀和行為。
Thumbnail
遇亨通的日子你當喜樂;遭患難的日子你當思想;因為上帝使這兩樣並列,為的是叫人查不出身後有甚麼事。 ‭‭傳道書‬ ‭7‬:‭14‬ 人面對事物的感覺很敏銳,亨通的時候,我們會開心,患難的時候,會愁苦。但若僅止於此,我們則和動物無異。
Thumbnail
遇亨通的日子你當喜樂;遭患難的日子你當思想;因為上帝使這兩樣並列,為的是叫人查不出身後有甚麼事。 ‭‭傳道書‬ ‭7‬:‭14‬ 人面對事物的感覺很敏銳,亨通的時候,我們會開心,患難的時候,會愁苦。但若僅止於此,我們則和動物無異。
Thumbnail
Love is beyond all my ancestors 我們生活在一個充滿了永遠存在的上帝的愛和意圖的世界, 我們並不孤單。 人類祖先在物質和文化骨隨中留下了遺產, 而土壤 則承載著意義和記憶。  您將如何聆聽祖先的智慧?
Thumbnail
Love is beyond all my ancestors 我們生活在一個充滿了永遠存在的上帝的愛和意圖的世界, 我們並不孤單。 人類祖先在物質和文化骨隨中留下了遺產, 而土壤 則承載著意義和記憶。  您將如何聆聽祖先的智慧?
Thumbnail
人類文明的演進與軌跡 在人類文明的發展過程中,最初是由打獵和採集開始。隨著人群的聚集,人們逐漸開始「定居」,建立部落。社會學在日本稱為「群學」。人類文化的傳承主要來自於文字的發明和書寫的開始。在歐洲,城邦逐漸興起。隨後,隨著人類資源的有限性,大航海時代開啟了第二次文明的高峰期。這主要歸因於國際貿易
Thumbnail
人類文明的演進與軌跡 在人類文明的發展過程中,最初是由打獵和採集開始。隨著人群的聚集,人們逐漸開始「定居」,建立部落。社會學在日本稱為「群學」。人類文化的傳承主要來自於文字的發明和書寫的開始。在歐洲,城邦逐漸興起。隨後,隨著人類資源的有限性,大航海時代開啟了第二次文明的高峰期。這主要歸因於國際貿易
Thumbnail
本文探討關於人類歷史和文明的躍進發展,包含人類的發展速度、社會體制、政治力量、資本和宗教體系等方面對人類生活的影響,同時闡述了人類面臨的挑戰和變遷。
Thumbnail
本文探討關於人類歷史和文明的躍進發展,包含人類的發展速度、社會體制、政治力量、資本和宗教體系等方面對人類生活的影響,同時闡述了人類面臨的挑戰和變遷。
Thumbnail
6.〈社會分子與鄰居〉   何謂人?呂格爾欲從人與人最直接的關係找出人的圖像。聖經說:「愛鄰如己」,人與人的關心先於社會角色,呂格爾提出社會人(歷史人)與鄰人(遺憾的人)辯證關係,兩者為歷史的兩個層面。從上一篇談論歷史意義是隱蔽的,轉向歷史神學,本篇再轉向慈善神學。如果歷史有意義的話,
Thumbnail
6.〈社會分子與鄰居〉   何謂人?呂格爾欲從人與人最直接的關係找出人的圖像。聖經說:「愛鄰如己」,人與人的關心先於社會角色,呂格爾提出社會人(歷史人)與鄰人(遺憾的人)辯證關係,兩者為歷史的兩個層面。從上一篇談論歷史意義是隱蔽的,轉向歷史神學,本篇再轉向慈善神學。如果歷史有意義的話,
Thumbnail
在上一次的聚會中,我們談到了〈世界的起初─創世的由來〉,討論了天主教會的世界觀和自然科學的演進竟然是搭得上的:因為聖經的第一本書《創世紀》是以神話文學體裁寫下的以色列祖先思考人生筆記。(畢竟沒電燈沒電視沒網路的時代,除了思考人生和鬥鬥嘴之外,還有什麼更好玩的事情呢?)
Thumbnail
在上一次的聚會中,我們談到了〈世界的起初─創世的由來〉,討論了天主教會的世界觀和自然科學的演進竟然是搭得上的:因為聖經的第一本書《創世紀》是以神話文學體裁寫下的以色列祖先思考人生筆記。(畢竟沒電燈沒電視沒網路的時代,除了思考人生和鬥鬥嘴之外,還有什麼更好玩的事情呢?)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