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是好人,事情為何變壞?

更新 發佈閱讀 5 分鐘

朋友在急診準備住院前一刻都還跟我聯繫,當時就答應他要去看他。

前陣子準備去探視朋友才發現,該精神專科醫院現在的探訪時間,「僅」剩13:00-14:00這個時段,直覺反應是糟糕了!我最近根本排不出這個時間,左思右想起同一醫院我以前常是下班時間去,但現在怎麼沒有這時段了呢?於是我撥了電話去醫院詢問:

我:疫情前探視有晚上時段,而現在為什麼沒有晚上時段了呢?

院方:因為人力的考量,現在只有下午時間。

我必須說這樣的唯一選擇要不是我剛好白天有空的時間,不然我還真的沒得看,如果是要上班的家屬該怎麼辦?會不會變成白天無法去而晚上才有空的人去不了,#可不可以不要讓住院的人因選擇住院而成為孤島

今天我想說趕在去衛福部開會前順路去探視,在一點時走進了醫院,到了病房門口按下了電鈴,卻硬生生吃了個閉門羹!

我:我找OOO

護理師:你是他的?

我:我是他朋友。

護理師:你是要拿東西給他還是怎麼樣?

我:拿給他,也來看他。

護理師:我們這邊不能訪客吶!

我:為什麼不能?

護理師:我們是限家屬才能訪客。

我:你們這樣違反精神衛生法耶!現在也還在修子法規,你們還是用這樣的規定。

護理師:你有沒有要拿東西給他,還是沒有?

我:我要拿東西給他,而且我要看他。

護理師:不好意思你沒辦法進來訪客啦!

我:所以你們可以違反法規沒問題。

護理師:我們外面訪客有貼一個訪客須知的海報。

我:那個訪客須知是違法的。

護理師:那請你跟上層總統反應好不好!掛掉。

兩點我到衛福部開精神衛生法子法規會議,收到前同事的訊息,大為震驚!因為說突然變成不只我不能去看,而是原本真福之家是能以社工的名義去關心的,也變得不行!因為他們開了臨時會,去問家屬意見,家屬說不讓我跟真福之家去看!是不是很不合理!

#這些探訪的規定為的是誰的好處

其實各地精神科病房有許多在探訪規定上不合理,導致住院卻等不到人來探病,或者探病這樣在其它科別很普通的事情,在精神科卻變得問題重重、處處限制。

我在台北的朋友,因故而住進中部某醫院,要求只有家屬才能去探視,結果他住了一個月卻沒有人能去看,因為他跟家人關係不睦,而平常親近的朋友進不去。

台北某大醫院,幾年前開始用兩張會客證來限制探訪人數。大家看得出問題在哪嗎?我有朋友爸媽不住在台北,為了讓我去看他孩子,得千里迢迢的跑來,然後等我看完,再開著車回去。天吶~我超不好意思的,這樣麻煩對方家長,因此我也減少了去會客的次數,但這是好的嗎?

我也曾經在另一精神專科醫院探視,我說我是社工,對方卻回說因為也曾經有社工帶菸來,因此不行。

我也曾經不想太麻煩,已經先知會家屬,請家屬協助打給醫院告知,我到了現場不知道是沒交接好還是怎麼樣,還是要我當下請家屬再打到護理站,我也照做了!

可是,精神科的探訪為何可以這樣折磨訪客,而不是以住院病人同意為主呢!

為何精神科的訪視要這麼的不友善呢!

以上的規定是為了治療嗎?

以上故事在疫情前就發生了,千萬不要以因疫情為由!

#其實我只是要關心一個因寂寞而累#因疾病而受苦的朋友或服務對象呀

精神衛生法第四十條 

住院病人應享有個人隱私、自由通訊及會客之權利;精神醫療機構非因病人病情或醫療需要,不得予以限制。

其實,這不是我第一次碰到會客的麻煩,也不會只是我而已。

法扶律師也跟我說他們也會碰釘子,

幾年前我還跟法扶執行長、人約盟、台權會為相關事件去拜訪當時的衛福部次長,當時承諾他們會以行政命令跟公立部立醫院要求,但不久後也再傳出法扶律師仍遇到會客麻煩。

身邊的社關、心衛社工朋友也有人曾經會不了客。

剛才心理師朋友也說她最近也碰上了。

對我來說,我就只是想去陪陪他說話,讓他跟他原本的世界有所連結,讓他感覺到 #他不是一個人孤伶伶的去住院#有人在醫院外等他

去年原本離開十五年的職場,是要休息一年的我,為何跳進精神衛生法修法的大坑,其實就是十多年來的工作遇到太多不公平的事情,像是探視權、通訊權都是。

新增的第四十條附帶決議

建請衛生福利部應重視住院病人應享有個人隱私、自由通訊及會客之權利,並訂定例外得限制會客及通訊自由之指引,且應召集精神衛生專業人員、法律專業人員、精神醫療機構代表、病人、病人家屬及病人權益促進團體,共同研擬討論。

針對會客權部份,建請衛生福利部參酌於病人入院流程中加入與病人討論「會客名單」之作法,並於住院時定期更新名單,即時做適當調整;且此會客具體狀況,不應以親屬關係為限。

另針對自由通訊之權利,建請衛生福利部或可參考以電子產品友善取向的方式為管理,而非一律禁止。

我們好不容易在 王婉諭范雲 FAN, Yun 立委的協助下,擠出了上面的附帶決議,雖然無法在母法四十條修正,但也擠出這個附帶決議,但老實說還真害怕法修了,卻無力執行與監測,特別是這些事情還是一再的發生。

其實許多精神疾病經驗者當有了狀況起伏需要調藥,而調藥最好的方式是住院,但最後他們卻遲遲不去住院調藥,部份原因就是住院的經驗太不好了,要被剝奪的太多太多了,精神科住院就是把自己的自由與生活交給醫院。過往我們只聚焦在病人不去住院,卻未及思考為何他們不去住院治療(撇除無病識感者),其實跟住院品質有關,因此改善精神科住院品質,也是在增加他們的治療效果與意願。

低聲呼籲(覺得不太有人理的低調),希望更多人關心精神疾病經驗及其照顧者的權益,不要小看這樣的日常,其實人的許許多多的尊嚴建立都累積在這些日常權益保障上。

#如果您也曾經在探病受阻,或者 #您也曾經驗住院權益受損,可以私訊我,我多搜集後在相關會議提出。

#我也相信治療者都是善意的

#附圖非此醫院探病須知而是另家醫院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福貝貝的沙龍
7會員
17內容數
福貝貝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4/09/04
最近在參與精障家庭支持中心的外督工作時,被問到針對精神疾病經驗者家庭的外展工作,訪視時該注意的事項,以及如何與精障家屬更快建立關係?我整理了一些我的小方法,不見得適用於每個人的現場,但如果同為工作者的您覺得受用,或有什麼想法,歡迎回饋您的經驗想法,可以一起增補彼此經驗(但其實我可能累到不會回應喔)。
2024/09/04
最近在參與精障家庭支持中心的外督工作時,被問到針對精神疾病經驗者家庭的外展工作,訪視時該注意的事項,以及如何與精障家屬更快建立關係?我整理了一些我的小方法,不見得適用於每個人的現場,但如果同為工作者的您覺得受用,或有什麼想法,歡迎回饋您的經驗想法,可以一起增補彼此經驗(但其實我可能累到不會回應喔)。
2024/04/19
精神病並不等同於無能或不值得尊重。 他生病了,但他也是別人的孩子,或者也可能是誰的父母親,或者是誰的家人,或者也是正在為社會貢獻的小螺絲釘。 我認識的他們,雖然生病了,他們還是期待自己能夠靠自己養活自己,能夠抬起頭,他們是一個跟我們一樣都活在這世界上,並想要有小確幸的人,他是社會的一份子。
Thumbnail
2024/04/19
精神病並不等同於無能或不值得尊重。 他生病了,但他也是別人的孩子,或者也可能是誰的父母親,或者是誰的家人,或者也是正在為社會貢獻的小螺絲釘。 我認識的他們,雖然生病了,他們還是期待自己能夠靠自己養活自己,能夠抬起頭,他們是一個跟我們一樣都活在這世界上,並想要有小確幸的人,他是社會的一份子。
Thumbnail
2024/03/30
芙莉蓮是活了超過千年的精靈,如果人也可以活1000年,生命的樣子會有什麼不一樣呢? 簡單總結就是,讓我們不論有多少的生命,都用千年去給予人時間與空間,這世界不論是對自己或他人,都可以更加溫柔吧。
Thumbnail
2024/03/30
芙莉蓮是活了超過千年的精靈,如果人也可以活1000年,生命的樣子會有什麼不一樣呢? 簡單總結就是,讓我們不論有多少的生命,都用千年去給予人時間與空間,這世界不論是對自己或他人,都可以更加溫柔吧。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透過蝦皮分潤計畫,輕鬆賺取零用金!本文分享5-6月實測心得,包含數據流程、實際收入、平臺優點及注意事項,並推薦高分潤商品,教你如何運用空閒時間創造被動收入。
Thumbnail
透過蝦皮分潤計畫,輕鬆賺取零用金!本文分享5-6月實測心得,包含數據流程、實際收入、平臺優點及注意事項,並推薦高分潤商品,教你如何運用空閒時間創造被動收入。
Thumbnail
單身的人有些會養寵物,而我養植物。畢竟寵物離世會傷心,植物沒養好再接再厲就好了~(笑)
Thumbnail
單身的人有些會養寵物,而我養植物。畢竟寵物離世會傷心,植物沒養好再接再厲就好了~(笑)
Thumbnail
不知你有沒有過這種經驗?衛生紙只剩最後一包、洗衣精倒不出來,或電池突然沒電。這次一次補貨,從電池、衛生紙到洗衣精,還順便分享使用心得。更棒的是,搭配蝦皮分潤計畫,愛用品不僅自己用得安心,分享給朋友還能賺回饋。立即使用推薦碼 X5Q344E,輕鬆上手,隨時隨地賺取分潤!
Thumbnail
不知你有沒有過這種經驗?衛生紙只剩最後一包、洗衣精倒不出來,或電池突然沒電。這次一次補貨,從電池、衛生紙到洗衣精,還順便分享使用心得。更棒的是,搭配蝦皮分潤計畫,愛用品不僅自己用得安心,分享給朋友還能賺回饋。立即使用推薦碼 X5Q344E,輕鬆上手,隨時隨地賺取分潤!
Thumbnail
身為一個典型的社畜,上班時間被會議、進度、KPI 塞得滿滿,下班後只想要找一個能夠安靜喘口氣的小角落。對我來說,畫畫就是那個屬於自己的小樹洞。無論是胡亂塗鴉,還是慢慢描繪喜歡的插畫人物,那個專注在筆觸和色彩的過程,就像在幫心靈按摩一樣,讓緊繃的神經慢慢鬆開。
Thumbnail
身為一個典型的社畜,上班時間被會議、進度、KPI 塞得滿滿,下班後只想要找一個能夠安靜喘口氣的小角落。對我來說,畫畫就是那個屬於自己的小樹洞。無論是胡亂塗鴉,還是慢慢描繪喜歡的插畫人物,那個專注在筆觸和色彩的過程,就像在幫心靈按摩一樣,讓緊繃的神經慢慢鬆開。
Thumbnail
本期雙週報摘選一則議題討論及一部電影推薦。
Thumbnail
本期雙週報摘選一則議題討論及一部電影推薦。
Thumbnail
當知道會所的朋友不能來探望時,好像生命的掌控權在別人手中,沒有自主權,我生病了,我需要支援,我需要支持,我需要陪伴,我需要同儕,哪一個住院的病人不希望有人關心。 會所的人來的話,可以跟職員、好朋友們談天,降低在住院期間的那一種孤單且痛苦的感覺,一起笑,一起哭,畢竟精障者也是有血、有淚、有感情,雖然我
Thumbnail
當知道會所的朋友不能來探望時,好像生命的掌控權在別人手中,沒有自主權,我生病了,我需要支援,我需要支持,我需要陪伴,我需要同儕,哪一個住院的病人不希望有人關心。 會所的人來的話,可以跟職員、好朋友們談天,降低在住院期間的那一種孤單且痛苦的感覺,一起笑,一起哭,畢竟精障者也是有血、有淚、有感情,雖然我
Thumbnail
可不可以不要讓住院的人因選擇住院而成為孤島。 對我來說,我就只是想去陪陪他說話,讓他跟他原本的世界有所連結,讓他感覺到他不是一個人孤伶伶的去住院,有人在醫院外等他。 其實我只是要關心一個因寂寞而累、#因疾病而受苦的朋友或服務對象呀
Thumbnail
可不可以不要讓住院的人因選擇住院而成為孤島。 對我來說,我就只是想去陪陪他說話,讓他跟他原本的世界有所連結,讓他感覺到他不是一個人孤伶伶的去住院,有人在醫院外等他。 其實我只是要關心一個因寂寞而累、#因疾病而受苦的朋友或服務對象呀
Thumbnail
去年十一月初,我當時狀況很不好,自己一個人待在家,我姊人遠在台北,但在電話中覺得我不太對勁,就打電話報警,請警察來看。警察後來打回去告訴我姊說我很配合,但是非常恍惚,應該不太適合一個人待在家裡。於是叫了救護車把我送去醫院,後來就辦了住院,隔天就入住了。我運氣不錯,當時因為防役規定,要隔離住宿,剛好
Thumbnail
去年十一月初,我當時狀況很不好,自己一個人待在家,我姊人遠在台北,但在電話中覺得我不太對勁,就打電話報警,請警察來看。警察後來打回去告訴我姊說我很配合,但是非常恍惚,應該不太適合一個人待在家裡。於是叫了救護車把我送去醫院,後來就辦了住院,隔天就入住了。我運氣不錯,當時因為防役規定,要隔離住宿,剛好
Thumbnail
活泉福利服務中心的社工麗芬,提筆記錄三位精來電者的心聲——會員A、X小姐,以及N小姐的母親——這三位當事人,都是在獨自奮力應對現實狀況後,在精疲力竭時打這可能是最後的一通電話,希望這通電話為他們帶來一絲絲的光線,好讓他們對這個社會還保有一點點信心 ---- 還有人願意聆聽他們的處境,感到他們的感受。
Thumbnail
活泉福利服務中心的社工麗芬,提筆記錄三位精來電者的心聲——會員A、X小姐,以及N小姐的母親——這三位當事人,都是在獨自奮力應對現實狀況後,在精疲力竭時打這可能是最後的一通電話,希望這通電話為他們帶來一絲絲的光線,好讓他們對這個社會還保有一點點信心 ---- 還有人願意聆聽他們的處境,感到他們的感受。
Thumbnail
關於一些目前台灣社會問題:精神病管理問題與可能改善方式
Thumbnail
關於一些目前台灣社會問題:精神病管理問題與可能改善方式
Thumbnail
根據健保局資料顯示,從COVID-19疫情爆發至今,幾乎所有科別的門診就診人次都明顯減少,而身心精神科則是少數的例外,甚至業務量還持續增加。 看到這樣的統計數字,還真是令我一則以喜、一則以憂。喜當然是為了還在崗位上努力的身心科同儕們,憂則是台灣社會至今仍對精神科存在諸多誤解。
Thumbnail
根據健保局資料顯示,從COVID-19疫情爆發至今,幾乎所有科別的門診就診人次都明顯減少,而身心精神科則是少數的例外,甚至業務量還持續增加。 看到這樣的統計數字,還真是令我一則以喜、一則以憂。喜當然是為了還在崗位上努力的身心科同儕們,憂則是台灣社會至今仍對精神科存在諸多誤解。
Thumbnail
收進來的獨居老人讓大家很頭痛,他已經進入屎尿無法自理的情況,也會去拔身上的管子,又疑似有溝通障礙,因此護理師只要從監視器畫面看到他不在床上,就會按下通話扭大叫「阿北!阿北」請你回床上!」 大概凌晨三點多吧,護理師突然對著螢幕大叫:「阿北,你不要亂動,我現在進去!」
Thumbnail
收進來的獨居老人讓大家很頭痛,他已經進入屎尿無法自理的情況,也會去拔身上的管子,又疑似有溝通障礙,因此護理師只要從監視器畫面看到他不在床上,就會按下通話扭大叫「阿北!阿北」請你回床上!」 大概凌晨三點多吧,護理師突然對著螢幕大叫:「阿北,你不要亂動,我現在進去!」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