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里主題選書|樂山或者樂水?我全都要!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2 分鐘
《論語.雍也》:「知者樂水,仁者樂山。」

無論文學、藝術或哲學,山水都是個取之不盡的靈感寶庫。處在山水之間,我們能忘卻世俗的庸擾,重新觀照內心;或是透過觀察山水,感受自然間浩大的生命能量;而山水本身,也是美的具象呈現,動靜皆有不同的風情。

在台灣這塊得天獨厚的寶地,親近山水或許沒那麼困難,甚至不需離開市區。奈何地理方面優越,時間精力卻沒那麼有餘裕,且也難免會受天候阻撓,若有山水繪本在身旁,或許就能隨翻閱時過過乾癮了吧!


⛰️親山派繪本:


🏊親水派繪本:


raw-image


※如點擊連結出現「404找不到網頁」訊息,代表該書目前已完售,部分書籍可追加預購,歡迎來信詢問 tempsreves@gmail.com


親山派繪本⛰️


raw-image

露攀高山Lou là-haut

露,一個年輕的女孩想攀上高山,她收拾好背包、鞋子和地圖,她從小夢想能親眼見到野狼,也許是因為她的名字源自拉丁文中的狼,細心的讀者會在牆上和地上看到狼的圖畫,露開始了尋找狼的旅程。法國立體書創作雙人組Anouck Boisrobert 和 Louis Rigaud 運用他們專業的紙藝機關技術來建構一則女孩與山與狼的故事。 

在這本立體書中,每個雙頁都是平行平面結構,組織出阿爾卑斯山的風景。我們跟隨露的腳步從山谷走到山頂。她遇到了花朵、動物、藍薊和蜻蜓,這些都將讀者帶入了一個陌生,但並不會令人不安的世界。篝火讓黑夜變得比較不令人抗拒,大雪也許讓徒步攀登變成更加艱難,但是這趟旅程中,最糟糕的是仍然不見野狼的蹤影。 

raw-image

與旱獺、貓頭鷹和尖銳的山峰相比,位於插畫中心的露顯得非常渺小,就像一個脆弱的人影,令人感受到真實的比例。創作者最大限度地利用了立體書的深度,透過全新的摺紙技術,讓露所體驗到的海拔升高的感覺與讀者視覺感受相吻合,對風景的極度精確的描繪則展現了大自然的壯觀景象,使讀者能夠愉快地陪著露一起探險。

👉收藏《Lou là-haut 露攀高山


raw-image


大山的呼喚L’appel de la montagne

在奧爾良ESAD完成設計課程並在斯特拉斯堡獲得裝飾藝術碩士學位後,Mona Leu-Leu 在出版和教學界贏得聲譽,這使她能夠肯定自己的視覺和圖形敘事風格。她對發展自己的創作宇宙的渴望促使她開始寫作,渴望研究語言並建立後者的身份。於是《大山的呼喚》誕生了,這本繪本講述了一個令人沈思的故事,其中她安排了三個朋友踏上前往高山中心的探險之旅,從山谷的山谷到經常從他們居住的小村莊觀察到的尖峰。儘管採取了所有預防措施並進行了長期準備,這隊登山小組仍會發現自己陷入了風暴中,一動不動,別無選擇,只能等待幫助。 

山是Mona Leu-Leu敘述中引人注目的背景,她認為各種景觀可以讓我們見證生活條件、感知方式和保護方式,但山更具象徵意義,承受著全球變暖的傷害,她希望將視覺創作的發展與寫作的需求結合起來,透過圖像敘事傳達與景觀相關的概念,包括對這個地方的使用和未來展望。此繪本最初可能是以致敬義大利登山家Walter Bonatti的作品而命名為《致我們的山》,最終,Mona Leu-Leu和編輯選擇了一個更具包容性的標題,喚起每個讀者已經或將要體驗到的吸引力、激情和巨大吸引力。這本繪本也是一個邀請去呼吸和花時間的呼籲。透過將敘述錨定在山地生物群落中,它成為見證,呼籲我們意識到大自然的需求,而山地可以作為第一個中繼站:在詩意、荒涼、威嚴、危險和山頂的魔力之間,山地既危險又脆弱,需要我們保護照料。

《大山的呼喚》讓我們想起了傑克-倫敦的著名小說《野性的呼喚》的標題,讀者想起了動物——所有山地動物——透過動物的眼睛看人,沈浸在浩瀚的大自然中,使人與山的相遇變得更加生動。迷人的插畫和圖版變化的遊戲,具體表達了這種 「呼喚」,以及山的海拔高度神話對人產生的魅力。對於Mona Leu-Leu來說,圖形作品的所有內容都是為讀者的凝視、解釋和情感留下空間,而動植物則是舞台的中心。 

raw-image

Mona Leu-Leu用畫筆和調色板工作,她保持她的線條盡可能的個性化和真實,不扭曲或標準化她的筆觸。她對顏色的選擇也與敏感和情感有關,特別是無處不在的摩洛哥藍,這是她對童年和摩洛哥風景的記憶。白色本身就是一種顏色,用來構成頁面和書卷,她說道:「白色不是空虛,不是沒有,而是有某種東西的存在」。至於藍色,它是最後應用的顏色,產生對比和形式,在關於山的雄偉的作品中。

raw-image

👉收藏《L’appel de la montagne 大山的呼喚


raw-image

在山裡Dans la montagne

一本以山峰主題的繪本,它以美麗和參與感描繪了森林給予人幸福的力量。

Irene Penazzi延續上一本無字繪本《Dans le jardin在花園裡》之後,為讀者帶來新作品《Dans la montagne 在山裡》, 延續綠色的樹木、森林,將讀者與大自然聯繫在一起。

即使沒有文字,這是一本充滿喊叫、歡樂、歌聲和笑聲的書…… 翻閱時就像回溯童年的夏天,在白雲山岳度過了美好的時光。。

河流中的水壩,無聊的人穿過草地間的孤零零的村莊,滾下斜坡的球,附近農場的牧羊犬,覆盆子盛產,穀倉旁的蘋果樹,我們在散步時遇到的牛群,有些狂妄的驚奇,然後到了避難所的爽快,親眼見到羚羊的興奮,還有比賽誰看到了第一隻土撥鼠,手在瀑布下的淋浴,腳在高山湖泊中冬眠,用望遠鏡發現的老鷹……在晴朗的夜空下是我永遠保留的回憶!

《 在山裡 》就像一本收集這些快樂時光的相簿。視線中沒有大人(只有保護犬),細節創造了連續且即興的旅程,使閱讀成為真實的道路。在雲杉和高山湖泊之間,還可以找到許多動物,就像一頁一頁地玩追逐遊戲一樣。

raw-image

👉收藏《Dans la montagne 在山裡



親水派繪本🏊



raw-image


喬賽特在水的盡頭Josette au bout de l'eau

喬賽特是一個活潑、勇敢,尤其是非常好奇的小女孩。總有千百個問題在她的腦海中盤旋。當她和朋友們沿著水邊漫步時,一個問題縈繞在她心頭:水的盡頭是什麼?但是朋友們對這個問題並沒有興趣。然而,喬賽特再也無法忍受,決定跳上一條船,往很遠很遠的地方前去,她很想看看「水的盡頭」有什麼。

《喬賽特在水的盡頭》多麼富有詩意的書名,故事的起點和終點都在這個書名上。法國作家Alex Cousseau創作一位看起來有點滑稽,且異想天開的女主角,一個戴著黃色大眼鏡,有著螢光橘髮的小女孩,她非常渴望了解這個世界。這種對知識的渴望,她的問題很多樣,甚至是非常奇特的問題。例如:水流會在哪裡結束?她想知道。當然,這是一個有點幼稚的問題,但尋找答案的過程中,會讓她發現這個世界。在她的小船上,小女孩將在河流、海洋中航行。她將潛入絢麗多彩的海底深處,與人聊天,最終在極冷的北極,遇見一隻脾氣暴躁的熊,熊不耐的建議她回家。

raw-image

這一趟的旅程,是一段啟蒙之旅,插畫部分是由Csil勾勒創作,她帶領讀者進入一個多彩而率真的世界,就像喬賽特一樣。這是對想像力的頌歌,也是不斷質疑自我的動力和自發性,正是因為女孩對自我和對這個世界的坦率,她才能度過有意義的冒險,對喬賽特來說,與其在角落裡喃喃,不如戴著大眼鏡看世界,驚嘆一切!

👉收藏《Josette au bout de l'eau 喬賽特在水的盡頭


raw-image


往返海邊Aller-retour pour la mer !

這是一本滿滿假期味道的書!Agathe Demois用氈頭筆創作,一個小女孩腦中蜂擁而至的古怪想像力,讀者也跟著踏上了一段歡樂的旅程。隨著故事的推進,當女孩和家人度假後回家時,書頁逐漸縮小了,爾後再次回到大海的路上,書頁又逐一變大,而地平線自始自終一樣寬,從海邊到郊區到市區,再返回海邊,路徑和故事沿著同一條河流進行。

繪本的開始,是假期即將結束時刻。在沙灘上讓腳趾頭的感受最後幾分鐘的熱度,是多麼寶貴的事!小女孩棲息在岩石上,浸泡在大海中,品嚐最後的冰淇淋…… 一頁翻過一頁,我們跟隨女孩家的汽車回家,景觀也逐漸縮小了頁面,直到到達家中。對假期懷抱著巨大的想念,孩子決定,從這個社區逃跑,河流就在附近,就跳吧,把泳圈放到水裡,它又往回到了另一個方向,睜大你的眼睛!在河岸上,貝殼變成房屋變,螃蟹忙著掀起了屋頂。頁面逐漸變大,海盜和威尼斯的貢多拉正進入城裡。街道變成了運河,城市變成了一個可以曬日光浴的島嶼。

raw-image

Agathe Demois表達了對海邊假期的熱愛!此書中的插畫充滿了細節。在藍色和黃橙紅色的色調中,幽默甚至在最後一頁都令人會心一笑再笑。這本繪本收藏了假期的寶藏和下一個假期的愉悅期望,同時,為日常生活增添魅力!


👉收藏《Aller-retour pour la mer ! 往返海邊



raw-image


地中海Louis Vuitton Travel Book : Mediterranean Sea

2022年春季,路易威登在Travel Book書系中推出了由法國藝術家Aurore de la Morinerie一本近乎抽象的畫冊,讓我們沉浸在世界上最大的內海及其生態系統中,從最深的五千公尺以下的深淵到海面。

Travel Book系列是對真實和虛擬旅行的邀請,充滿了智力與視覺刺激。邀請著名藝術家和插畫新銳透過圖像描繪他們所到過的城市和國家的故事,表現每個地方不同的建築和特殊的光線,記錄人民的生活。提供了一種全新的現代旅行視野,探索偏遠的荒野或不夜城。每個藝術家都前往一個他們從未去過的國家,面對一個陌生的地方,他們的觀點因未知的驚喜而變對敏銳,或因重新發現的樂趣而受到刺激。

除了在巴黎的 École Supérieure des Arts Appliqués Duperré 學習時尚造型外,De La Morinerie還對中國書畫產生了濃厚的興趣,這種熱情源自中國山水畫家石濤(1642-1707)的《苦瓜和尚語錄》,以及近東和亞洲文學作品的影響。石濤的美學和哲學激發了她的視野、想法和態度,這些都在她的作品中融為一體。從那時起,墨水和畫筆一直是她創作的工具。在她的多次旅行中:中國、印度、日本和地中海周圍,進一步磨練了自己的技術。她的風格輕快而有力,敏銳但又性感,既樸素又自由。自1990 年代以來,De La Morinerie曾為許多高級品牌和名設計師工作。巴黎的加列拉宮已收藏她的版畫作為永久收藏。

地中海位於南北、東與西、西與東的交界處。Aurore De La Morinerie繪製出在這片內海中的漂游,在不同深度沈潛的可能性,觀者化身為潛水夫。一個表現主義的長廊:海洋生物、礦物、水流和植物,書中繪畫從深海的深藍到陽光下的色調。《Mediterranean Sea地中海》整本作品就像De La Morinerie一樣,有著高貴的精神和優雅的外表。她喜歡探索新的地方。無論走到哪裡,她的速寫本和相機總是在身邊。每次出發都帶來新發現,為靈魂和思想提供養分,她探索無窮無盡的海洋深處的航行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raw-image


👉收藏《Louis Vuitton Travel Book : Mediterranean Sea 地中海



童里繪本洋行 Maison Temps-Rêves

聚集外語繪本的獨立書店,選書核心以藝術性、哲思性、文學性高和有觀點的繪本為主。繪本的每一頁都是畫作,而一本繪本就像是一場畫展,其中也蘊含許多觀點,美麗又近人,從書架上便能隨手捻來,日常中享受美好。


線上購書| www.maisontempsreves.com
店面地址|台北市大安區潮州街15號
營業時間|週二~週五 12pm-18pm / 週六日 11am-18pm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童里繪本溫室 • 插畫培養皿
236會員
188內容數
童里是間外語繪本專門書店,2016年始於網路書店,2018年成立實體書店。聚焦於繪本藝術與插畫創作交流,選書核心以藝術性、哲思性、文學性高和有觀點的繪本為主。繪本的每一頁都是畫作,而一本繪本就像是一場畫展,其中也蘊含許多觀點,美麗又近人,從書架上便能隨手捻來,日常中享受美好。
2025/04/26
DoubleBob 是一位神祕而罕見現身的創作者,長年活躍於圖像藝術與漫畫的交界處。他的作品不僅挑戰傳統漫畫的形式與語言,也經常帶領讀者進入一種介於夢境與現實、混沌與秩序之間的地帶。自 2008 年起,他便與致力於藝術漫畫實驗的法比聯合出版社 Frémok 展開合作,創作出多部風格獨具的作品。Dou
Thumbnail
2025/04/26
DoubleBob 是一位神祕而罕見現身的創作者,長年活躍於圖像藝術與漫畫的交界處。他的作品不僅挑戰傳統漫畫的形式與語言,也經常帶領讀者進入一種介於夢境與現實、混沌與秩序之間的地帶。自 2008 年起,他便與致力於藝術漫畫實驗的法比聯合出版社 Frémok 展開合作,創作出多部風格獨具的作品。Dou
Thumbnail
2025/04/18
Thierry Van Hasselt 的創作根源與建立創作實驗場 Thierry Van Hasselt 是一位漫畫創作者,同時也是 Frémok 出版社的編輯,並在布魯塞爾聖盧克藝術學院擔任漫畫教授。他本身便是該校的校友,曾在此學習漫畫,並與在學期間認識的幾位朋友組成了一個創作團體。該團體最初
Thumbnail
2025/04/18
Thierry Van Hasselt 的創作根源與建立創作實驗場 Thierry Van Hasselt 是一位漫畫創作者,同時也是 Frémok 出版社的編輯,並在布魯塞爾聖盧克藝術學院擔任漫畫教授。他本身便是該校的校友,曾在此學習漫畫,並與在學期間認識的幾位朋友組成了一個創作團體。該團體最初
Thumbnail
2024/07/20
每年7月20日是人類月球日(National Moon Day)。 即便人類已成功踏上月球,對於月亮的想像從未減少,童里現有與「月亮」有關的書籍裡,月亮就扮演各式各樣各樣的角色,時而擬人化成故事敘事者,時而因「月相」的特質被作為「物」來描述,一起來看看吧!
Thumbnail
2024/07/20
每年7月20日是人類月球日(National Moon Day)。 即便人類已成功踏上月球,對於月亮的想像從未減少,童里現有與「月亮」有關的書籍裡,月亮就扮演各式各樣各樣的角色,時而擬人化成故事敘事者,時而因「月相」的特質被作為「物」來描述,一起來看看吧!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登山旅程不僅僅是攀登高峰,更是一趟穿越風景和自我的旅程。這次因為一本書,我踏進了日本的山林,除了感受秋季的美景,更感受到登山的過程充滿挑戰和成長,山林總隱藏著許多我們未曾意會的秘密,只要仔細感受每次呼吸,就能觸碰到山林中有趣的訊息。
Thumbnail
登山旅程不僅僅是攀登高峰,更是一趟穿越風景和自我的旅程。這次因為一本書,我踏進了日本的山林,除了感受秋季的美景,更感受到登山的過程充滿挑戰和成長,山林總隱藏著許多我們未曾意會的秘密,只要仔細感受每次呼吸,就能觸碰到山林中有趣的訊息。
Thumbnail
在倫敦讀書工作,沒有山,所以唯有去蘇格蘭或威爾斯,去歐洲旅行,當然要去阿爾卑斯山,之後去北美洲的洛磯山, 最後是澳洲的藍山,希望將來有一天可以去中東的西乃山,還有土耳其的阿拉拉特山,不過今天要寫的是阿爾卑山脈的白朗峰 (Mont Blanc)
Thumbnail
在倫敦讀書工作,沒有山,所以唯有去蘇格蘭或威爾斯,去歐洲旅行,當然要去阿爾卑斯山,之後去北美洲的洛磯山, 最後是澳洲的藍山,希望將來有一天可以去中東的西乃山,還有土耳其的阿拉拉特山,不過今天要寫的是阿爾卑山脈的白朗峰 (Mont Blanc)
Thumbnail
戀念涼山,雨洗雲暗; 圖騰照眼,灣溪清淺° 蝶遶紛飛,牽牛花蕤; 血桐青翠,山羊食餵° 林徑天蔽,壁濕苔衣; 吊竹梅依,紫花綴兮° 海棠花挺,閉鞘薑迎; 克蘭吹風,石栗不動° 空耳入山,水鳴溪澗; 空心入山,羣玉山見° 天瀑飛霧,累石流嫵; 悠悠楚楚,赴天際處
Thumbnail
戀念涼山,雨洗雲暗; 圖騰照眼,灣溪清淺° 蝶遶紛飛,牽牛花蕤; 血桐青翠,山羊食餵° 林徑天蔽,壁濕苔衣; 吊竹梅依,紫花綴兮° 海棠花挺,閉鞘薑迎; 克蘭吹風,石栗不動° 空耳入山,水鳴溪澗; 空心入山,羣玉山見° 天瀑飛霧,累石流嫵; 悠悠楚楚,赴天際處
Thumbnail
《論語.雍也》:「知者樂水,仁者樂山。」 無論文學、藝術或哲學,山水都是個取之不盡的靈感寶庫。處在山水之間,我們能忘卻世俗的庸擾,重新觀照內心;或是透過觀察山水,感受自然間浩大的生命能量;而山水本身,也是美的具象呈現,動靜皆有不同的風情。
Thumbnail
《論語.雍也》:「知者樂水,仁者樂山。」 無論文學、藝術或哲學,山水都是個取之不盡的靈感寶庫。處在山水之間,我們能忘卻世俗的庸擾,重新觀照內心;或是透過觀察山水,感受自然間浩大的生命能量;而山水本身,也是美的具象呈現,動靜皆有不同的風情。
Thumbnail
♪♪♪ 一日遊 の 放風計畫 小百岳系列---NO.005 觀音山 date.2022.04.08 ░░░░░░░░░░░░░░░░░░░░░░░░░░░░░░░░░░░░░░░░░░░░░░░ 導航一直導錯路 有一度想放棄 但是最後還是找到了 山頂的視野真是棒 吹著風 看著夕陽西下 一切都值得了
Thumbnail
♪♪♪ 一日遊 の 放風計畫 小百岳系列---NO.005 觀音山 date.2022.04.08 ░░░░░░░░░░░░░░░░░░░░░░░░░░░░░░░░░░░░░░░░░░░░░░░ 導航一直導錯路 有一度想放棄 但是最後還是找到了 山頂的視野真是棒 吹著風 看著夕陽西下 一切都值得了
Thumbnail
光封面與作者簡介就已是滿滿的故事,每座山有每座山的故事,當然也有屬於登山者的故事。為什麼上山?是什麼時候、帶著什麼樣的心情上山?上山有什麼樣的目標與期許?山下的生活又有了什麼樣的改變與進步?
Thumbnail
光封面與作者簡介就已是滿滿的故事,每座山有每座山的故事,當然也有屬於登山者的故事。為什麼上山?是什麼時候、帶著什麼樣的心情上山?上山有什麼樣的目標與期許?山下的生活又有了什麼樣的改變與進步?
Thumbnail
臺灣的登山活動日漸興盛,社群網站上此起彼落的登頂大景照片讓這些山頭變得如此輕易又一陳不變,但作者的畫提醒了我世上有著另一種觀看山的角度。那都是同一座山,被千百萬人經歷過,但無論別人如何或說或畫或寫,都無法取代自己真正的體驗。只有真的走進山,才知道該怎麼與山共處,才知道山能教我什麼。
Thumbnail
臺灣的登山活動日漸興盛,社群網站上此起彼落的登頂大景照片讓這些山頭變得如此輕易又一陳不變,但作者的畫提醒了我世上有著另一種觀看山的角度。那都是同一座山,被千百萬人經歷過,但無論別人如何或說或畫或寫,都無法取代自己真正的體驗。只有真的走進山,才知道該怎麼與山共處,才知道山能教我什麼。
Thumbnail
發現在生活中 很多不經意的事 一直在重覆 例如宅在家裡 什麼事都提不起勁 表示待在家裡太久了 應該是出去走走的時候了 往山上去一路上風景是如此秀麗 草木雲彩就在這裡 而我就在這裡 不管往哪去 出去就對了 不用目的不要有想法 走到看見都是一片片的風景 都是框中的心坎
Thumbnail
發現在生活中 很多不經意的事 一直在重覆 例如宅在家裡 什麼事都提不起勁 表示待在家裡太久了 應該是出去走走的時候了 往山上去一路上風景是如此秀麗 草木雲彩就在這裡 而我就在這裡 不管往哪去 出去就對了 不用目的不要有想法 走到看見都是一片片的風景 都是框中的心坎
Thumbnail
把自己放逐到大自然裡,領略那荒涼之美,「空」的境界。在這裡,你的存在不需要由頭銜、財富、學歷或眾人艷羨的眼光來定義。你是那濛濛寧謐的水藍色霧氣,是粗獷深黑的岩石,是石階上的苔痕,是蒼翠與枯黃相間的草原。你的存在,如此簡單,如此真實。
Thumbnail
把自己放逐到大自然裡,領略那荒涼之美,「空」的境界。在這裡,你的存在不需要由頭銜、財富、學歷或眾人艷羨的眼光來定義。你是那濛濛寧謐的水藍色霧氣,是粗獷深黑的岩石,是石階上的苔痕,是蒼翠與枯黃相間的草原。你的存在,如此簡單,如此真實。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